① 化学方程式怎么配方
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这样即可配平;前系数应配2;“加热”写在等号下方,标明条件即可。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观察上式,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mno₂↑(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催化和加热.g,把短线改为等号:配平氢原子;↑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即
fe2o3
+
3co——2fe
+
3co2
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
fe2o3
+
3co
==
2fe
+
3co2(反应条件高温)
例;↑,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左边有2个fe(fe2o3),写明条件即可,显然。例如,则最小公倍数为6,则fe前配3。o2内有2个氧原子,kclo₃:2kclo₃,o2前配3是问“配平”吧、铁原子3h2o
+
2fe
→fe2o3+
3h2
第三步:fe+h2o──fe3o4+h2,短线改为等号: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kcl+o₂,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短线改为等号即可,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配平氧原子3h2o
+
fe
→fe2o3+
h2
第二步,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fe2o3
+
co——fe
+
co2
观察,则kcl前应配系数2,使其转变为3个co2:
2c2h2+5o2==4co2+2h2o
e?:
所以;”写在等号上方,由此推知c2h2前2,最后配单质o2为5: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
2kclo₃,o来自于h2o!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配平h2o
+
fe
→fe2o3
+
h2
第一步;====2kcl+3o₂.(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左边是3,式子变为。
例如,则式子为;→2kcl+3o₂,例如:
3h2o
+2fe==fe2o3+
3h2
编辑本段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可用三角形“△”代替)
编辑本段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因此kclo₃,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2c2h2+o2→co2+2h2o,fe3o4化学式较复杂:c2h2+o2→co2+h2o,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写明条件;(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h2o前配4,式子变为
② 配平化学式怎么配
1、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找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
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P + O2——P2O5 Fe + O2—— Fe3O4 Mg + O2——MgO
2、奇偶配平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找次数出现多且原子总数总是一奇一偶的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入手,配最小偶数“2”;
第二步:逐一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C2H2 + O2——CO2 + H2O FeS2+ O2——Fe2O3+ SO2
3、观察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令其系数为“1”;
第二步: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Fe + H3PO4 —— Fe3( PO4)2 + H2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C3H8 + O2 —— CO2 + H2O Cu2(OH)2CO3—— CuO+ CO2+ H2O
CH3OH + O2——CO2 + H2O CH3COOH+ O2—— CO2 + H2O
③ 化学方程式要怎么配平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了使化学方程式满足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对方程式加以配平。那么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呢?下面整理了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最小公倍数法
A、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数。
例如:
第一步:CuSO4+NaOH—Cu(OH)2+Na2SO4
第二步:CuSO4+2NaOH—Cu(OH)2+Na2SO4(配平)
第三步:CuSO4+2NaOH=Cu(OH)2↓+Na2SO4(注明生成物物态)
二、观察法
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
例如:第一步H2O(g)+Fe---Fe3O4+H2
第二步4H2O(g)+3Fe---Fe3O4+H2
第三步4H2O(g)+3Fe=Fe3O4+4H2(反应条件:加热)
三、奇偶配平法
看哪种元素在反应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最多;从该元素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将其配成偶数(即化学计量数为2);由它求得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使两边原子个数相等。
例:配平
H2O(g)+Fe---Fe3O4+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4H2O(g)+Fe---Fe3O4+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
4H2O(g)+3Fe---Fe3O4+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g)+3Fe=Fe3O4+4H2(反应条件:加热)
四、得氧失氧法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先观察得出氧化剂失氧的数目,再观察得出还原剂得氧的数目,然后配平。
比如:3CO+Fe2O3=2Fe+3CO2
氧化剂氧化铁反应前后失掉三个氧,还原剂一氧化碳反应前后得到一个氧,所以需要三个一氧化碳才能夺去氧化铁中的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配3,铁配2。
五、设一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含碳、氢的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2)步骤: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找出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物质,将其化学计量数定为1,以此化学式为基准,推求与其有关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④ 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对于简单方程式可以利用拼凑的方法,对于那些复杂的方程式可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最小公倍数法。
⑤ 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具体方法)
书写方程式,系数要配平;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中间连等线,条件要注清;生成气沉淀,箭号来标明。养成良好习惯,真正做到“一写二配三注四查”。
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配平的常见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端某元素(一般先找原子个数较复杂的)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来调整相应化学式的系数使之原子个数相等。如:P+O2——P2O5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0,因此在O2前面配上系数5,在P2O5前面配上系数2即P+5O2——2P2O5;前后磷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再调整磷原子使之相等即4P+5O2==2P2O5。
2.奇数配偶法: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看该元素的原子在各端的总数是否是一奇一偶,选定它作为起点,进行奇偶数的调整来确定化学式的系数。如:C2H2+O2——H2O+CO2氧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无论有几个氧分子参加反应氧原子定是偶数,而生成物中氧原子是奇数,需将H2O中的氧原子个数变为偶数,先试加一个最小偶数2,即C2H2+O2——2H2O+CO2再进一步配平。要使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相等需在C2H2前面配2,再使前后碳原子个数相等需在CO2前面配4,最后配平氧原子需在O2前面配5即2C2H2+5O2==2H2O+4CO2。
3.观察法:观察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关系,来确定各化学式的系数。如:KMnO4——K2MnO4+MnO2+O2,生成物中钾、锰、氧的原子个数均是反应物中对应原子个数的2倍,则在KMnO4前面配2即平。
4.夺氧法:此法适用于初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利用还原剂夺取氧原子的个数来确定化学式应配系数。如:CO+Fe2O3——Fe+CO2,1个CO分子夺取1个氧原子生成1个CO2分子,Fe2O3中有3个氧原子需3个CO分子去夺氧而生成3个CO2分子,则在CO和CO2前面配3,再进一步配平即3CO+Fe2O3==2Fe+3CO2。
上述方法中最基本的是最小公倍数法,应重点练习,并且在方程式配平中一般要遵循先复杂后简单、先化合物后单质的原则,经过不断训练即可熟练的进行化学方程式配平。
⑥ 化学方程式怎么配
常用配平方法
观察法
观察法适用于简单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配平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变化,找出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
例1:Fe3O4+CO ¾ Fe+CO2
分析:找出关键元素氧,观察到每一分子Fe3O4反应生成铁,至少需4个氧原子,故此4个氧原子必与CO反应至少生成4个CO2分子。
解:Fe3O4+4CO¾ ® 3Fe+4CO2
有的氧化-还原方程看似复杂,也可根据原子数和守恒的思想利用观察法配平。
例2:P4+P2I4+H2O ¾ PH4I+H3PO4
分析:经观察,由出现次数少的元素原子数先配平。再依次按元素原子守恒依次配平出现次数较多元素。
解:第一步,按氧出现次数少先配平使守恒
P4+P2I4+4H2O ¾ PH4I+H3PO4
第二步:使氢守恒,但仍维持氧守恒
P4+P2I4+4H2O¾ ® PH4I+H3PO4
第三步:使碘守恒,但仍保持以前调平的O、H
P4+5/16P2I4+4H2O ¾ 5/4PH4I+H3PO4
第四步:使磷元素守恒
13/32P4+5/16P2I4+4H2O ¾ ® 5/4PH4I+H3PO4
去分母得
13P4+10P2I4+128H2O¾ ® 40PH4I+32H3PO4
2、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前后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并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3:Al+Fe3O4 ¾ Al2O3+Fe
分析: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是氧。它们反应前后最小公倍数为“3´ 4”,由此把Fe3O4系数乘以3,Al2O3系数乘以4,最后配平其它原子个数。
解:8Al+3Fe3O4¾ ® 4Al2O3+9Fe
3:奇数偶配法
奇数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并使其单(奇)数变双(偶)数,最后配平其它原子的个数。
例4:FeS2+O2 ¾ Fe2O3&ch=ww.wap.best.chain" class="link-ke">Fe2O3+SO2
分析:由反应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是具有单数氧原子的FeS2变双(即乘2),然后配平其它原子个数。
解:4FeS2+11O2¾ ® 2Fe2O3+8SO2
4、电子得失总数守恒法
这种方法是最普通的一方法,其基本配平步骤课本上已有介绍。这里介绍该配平时的一些技巧。
⑦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如下:
1、最小公倍数法
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2、奇数配偶法
适用条件: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
3、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4、分数配平法
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去分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5、代数法(又叫待定系数法)
适用条件:反应物或生成物种类较多,配平不知从何下手的比较复杂的反应。
6、观察法配平
适用条件: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
⑧ 化学方程式 怎么配平啊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种方法:
1、观察法: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往往凑效。事实上就是有目的地凑数进行配平,也往往有奇偶法等的因素存在。这种方法对任何种类的方程式都可能用得着。
2、电荷平衡法:这种方法对离子方程式最有用。在离子方程式中,除了难溶物质、气体、水外,其它的都写成离子形式,首先让方程两端的电荷相等,再用观察法去配平水、气体等。这种方法一般不失手。但对氧化还原方程式却太好用。
3、氧化还原法:(1)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的元素上部标出它的化合价,分清谁的升高,谁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间用线连起,找出并标上升高的电荷数或降低的电荷数。
(3)找最小公倍数,并分别乘在升高或降低的电荷数后。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数写在各自的化学式前(即系数)。并注意这些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是否相等,一般来说,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数地差。
(5)配合观察法,将其它的确良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
⑨ 化学方程式怎么配
化学方程式的配方方法,老师在课堂上肯定会提到。
一般有这几种:
一..最小公倍数法
找出短线左右两边只出现一次的元素
2.若只出现一次的元素不止是一种,只选每边1个分子(原子或离子)中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或最小 公倍数大的元素
3.找出最小公倍数
4.标明化学计量数
5.检查
二. 观察法
1.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个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
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三.奇偶数配平法
1.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次出现较多的元素
2.该元素的原子在各端的总数是否是一奇一偶,选定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
3.由已推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四.万能配平法(适用于较复杂的化学反应)
设反应物中所含元素总类最多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计量数为X
2.利用原子个数守恒关系推出其他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3.最后确定未知数的最小整数值,即可得出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合物的化学计量数
五、复杂化学式计量数设定“1”法。如: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的方程式
Fe + O2 -----------Fe3O4
这里面,Fe2O3最复杂,所以假定它为“1”,则前面应该有3个铁原子和4个氧原子
因此,在Fe和O2前分别配3和2.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