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例子有哪些
用84消毒液消毒衣物
用纯碱来发面
用煤气来做燃料 等等
②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化学反应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有:
1、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食物(葡萄糖)和氧气。这是日常化学反应最常见的一种也最重要的一个,因为通过这个反应植物为自己和动物生产食物,而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2、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相反,细胞呼吸的反应过程是将能量分子结合我们吸入的氧气释放细胞所需的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细胞能够使用的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一种叫做三磷酸腺苷(ATP)的化学能。
3、燃烧:每次点燃一根火柴,升一把火,或者是搞一次烧烤,会看到那跳动着的艳丽火苗。燃烧反应很多,举例来讲,一些壁炉和气体烤炉的化学反应是丙烷的燃烧反应。
4、生锈:随着时间的推移,铁变成一种红色,片状覆层称为生锈。这是一种氧化反应的一个例子。日常生活中形成铜表面的铜绿和银变色都属于这类。
5、混合反应:把醋和小苏打混合制作出“化学火山”的效果,或者在食谱中把牛奶和发酵粉混合,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东西,这些料理复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正是二氧化碳气泡形成的火山效果,来帮助焙烤食品上升。
6、电池:电池使用电化学或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原电池,而非自发的化学反应发生在电解槽中。
7、消化:在消化过程中成千上万化学反应的发生。只要你把食物放进嘴里,在你的唾液淀粉酶开始将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分解成更简单的形式以便身体可以吸收。盐酸在肚子与食物反应将其分解,而酶的作用则是切断蛋白质和脂肪,使它们能够通过肠壁被吸收进入血液。
8、酸碱反应:把一种酸(例如,醋,柠檬汁,硫酸,盐酸)与碱(如,小苏打,肥皂,氨,丙酮)混合,就会发生的酸-碱反应。这些反应中和酸和碱,得到的盐和水。生成的盐当然不仅仅是氯化钠,不同的酸碱反应还会生产氯化钾等。
③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哪些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要点
一、关于物质燃烧
1.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个烧杯罩住,高的蜡烛先熄灭,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上升,然后由上至下充满整个瓶内,因此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弯腰逃离火灾区,在森林火灾逃生的办法是:用湿毛巾堵往口鼻逆风而逃 。
2.为了保证安全问题,在庆典活动中可以用氦气充灌气球,不能用氢气。
3.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防止煤气中毒的有效方法是注意通风,为防止煤气泄漏,我们常在煤气中加入具有特殊气味的硫醇(C2H5SH)以便于知道煤气发生泄漏,发现有煤气泄漏时要及时打开门窗,关闭煤气阀门,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后要注意把病人移到通风处,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送医院救治。
4.蜡烛一吹即灭是因为冷空气使蜡烛温度下降至其着火点以下,用扇扇炉火越来越旺是因为提供了足够的氧气,增加的煤与氧气接触的面积。
5.西气东输的气体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煤矿“瓦斯”爆炸的主要气体也是甲烷,其原因是矿井中通风不良,使甲烷与空气混合而达到爆炸极限经点燃发生爆炸,所以为防止煤矿爆炸要常常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6.灯泡内往往会有少量的红磷,主要是脱去灯内的氧气 。
7.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堵往口鼻是为了防止吸入有毒气体。如遇到毒气(含氯气、盐酸,硫化氢、氨气)泄漏时,我们也要用湿毛巾堵往口鼻,然后逃往地势较高的地方。
二、关于食品
1、把新鲜鸡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鲜,是因为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堵往了鸡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变质。
2、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的气体的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主要是吸水,铁主在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取真空包装。
3、鱼鳔内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气 。
4、做镘头时加些纯碱主要为了中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5、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可以用碱性物质泡,可降低农药的药性 。
6、皮蛋的涩味可以加点食醋去除 。
7、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8、铝壶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盐酸或食醋除去。
三、环境问题
1、酸雨是由于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如SO2、NO2)的大量排放引起,酸雨的危害有:腐蚀建筑物,影响作物生长,污染河流,影响人体健康,造成土地酸化。减少酸雨的措施:开成新能源,少用煤作燃料,煤进行脱硫技术。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SO2等,治理的方法是:改变发动机结构,使燃料充分燃烧;在排气管上装上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CO、NO转化为无毒的N2和二氧化碳。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方法有:(1)开发新能源,(2)使用电动车 。
3、防止水污染的方法:
(1)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2)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排放
(3)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4)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5)加强水土保护,植树造林
节约用水的方法:水的二次利用(洗米水去浇花),随手关水龙头,低灌技术,工业水的二次利用。
4、温室效应
由于煤、石油燃料的使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不利影响是:全球气候变热,土地沙漠化,两极冰川熔化;可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能,核能,水能等;我们可以节约用纸,节约能源,多栽树,随手关灯。
(3)生活中有哪些是化学的扩展阅读:
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论,分子间发生化学变化是通过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发生反应的分子需满足两个条件:(1)具有足够的能量;(2)正确的取向。
因为反应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垒,所以须具有较高的能量来克服分子能垒。两个相碰撞的分子须有正确的取向才能发生旧键断裂。
燃烧必然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但是不一定有火焰。如果是可燃性气体燃烧,就会产生火焰,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燃烧,硫磺和蜡烛在燃烧时会产生硫蒸气和石蜡蒸气,也有火焰;但是木炭在燃烧过程中始终是固态,不能产生可燃性蒸气,所以没有火焰。
其中,爆炸较复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燃烧放热散不掉,在有限空间内体积膨胀产生的爆炸,它是化学变化,例如:H2与O2混合点燃爆炸,爆竹爆炸等;另一种是由于气压引起的爆炸,例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是物理变化。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可通过反应条件判断。“点燃”为放热;“高温”为吸热。有些反应中条件还需“催化剂”才能进行,但不论什么反应,都必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资料:网络-化学变化
④ 我们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化学品有哪些
人类需要化学物质,而化学物质也确确实实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人们发挥全部的聪明才智合成化学物质,今后仍将继续为此不懈努力。目前世界上已被人们认识的化学物质大约有1000万种,经常使用的也有8万~10万种,现在每年都有1000多种新化学品被投放市场,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我们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各种化妆品、洗涤剂、涂料、防虫剂、食品添加剂、农药以及许多人服用的药品等等,可以说化学品已涉及各个领域,无处不在。人工合成的新化学物质在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完全是人工作用生产出来的,但是自然界能否接受这种新物质,或者说能否长期接受它,则是需要检验的。DDT农药是一种高度脂溶性农药,它在脂肪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高5000倍,因此它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聚。一些靠捕食害虫为生的鸟类因吃掉中毒的虫子而死亡,积存在地表中的DDT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又危及到水中的鱼虾贝类,而人食用了这些鱼虾贝类后同样也受到危害。1962年,美国着名的生物学家雷切尔·卡尔逊曾出版了一本名为《寂静的春天》的书,该书详尽地介绍了DDT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她在书中指出:“打开尘封了整整一个冬季的窗子,听不到归来筑巢的小燕子的呢喃,清新的柳浪中不见黄莺在歌唱,河中没有鱼儿在戏水,天空没有鸟儿在飞翔,我们拥有的竟是一个死气沉沉,如此荒凉的春天,是DDT扼杀了春天的生命。”人类不需要寂静的春天,于是全世界都坚决淘汰了DDT这种化学农药。
⑤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有哪些
1.钢铁生锈2.电工操作中铝导线和铜导线不能连接在一起3.食物腐烂变质4.汽水5.煤气等燃烧6.洗涤剂去污7.雷雨发庄稼8.烧鱼时加酒和醋(因为醋和酒反应生成酯,有香味)9.轮船壳上嵌锌.10.石膏点豆腐11.河流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因为河水为胶体,海水是电解质,二者相遇胶体会聚沉,由此形成三角洲
)12.焊接时使用氯化铵做焊药13.消毒剂14.不同品牌的墨水不能混合使用15.漂白粉
16.燃放烟花
⑥ 生活中的有哪些化学反应
1、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食物(葡萄糖)和氧气。通过这个反应,植物为自己和动物生产食物,而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供人类呼吸。
反应式:12H2O+6CO2+阳光→(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C6H12O6(葡萄糖)+6O2+6H2O
⑦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是什么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是如下:
1、不粘锅之所以不粘食物,是因为锅底涂上了一层特殊物质:“特富隆”,其化学名叫聚四氟乙烯,俗名叫塑料王。
2、剧烈运动后,感觉全身酸痛,这是因为肌肉中增加了乳酸。
3、在霜降以后,青菜、萝卜等吃起来味道甜美,这是因为青菜里的淀粉在植物内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4、我国古代书法家的真迹能保存至今的原因:使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使字迹久不褪色,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5、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种气体制成的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萤光灯强亿万倍的强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阳”之称。这种灯中充入的气体是:氙气。
⑧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化学品
化学品,是指各种天然的或是人造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有报道指出,全世界的化学品有700万种,作为商品上市的化学品已有10万多种,而人类经常使用的化学品有7万多种。
化学品种类如此之多。那么,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打交道的化学品都有哪些呢?我们可以分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
1、吃方面:食品添加剂、膨松剂-小苏打(碳酸钠);防腐剂-氯化钙、苯甲酸钠;酸味剂-柠檬酸、甜味剂-木糖醇;加工助剂-氢氧化钠等等;
2、穿方面:除了纯棉麻纱毛之外,都是化学品做成,如涤纶、氨纶、腈纶等;
3、日用方面:由氢氧化钠等化学品制成的肥皂以及各种洗涤剂、漂白水、消毒液、化妆品、除臭剂等;
4、医用行业:我们使用各种化学品作为治疗药物或用化学品生产各类药物。如使用氯化钙来治疗血钙降低而引起的手足搐搦症;再如使用氢氧化钾生产安体舒通、丙酸睾丸素等。
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化学品无处不在。化学品性质多样,在生活中既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危险。如84消毒液,它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消毒剂,无色液体,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故不可直接接触到皮肤上。我们在使用化学品产品时,因需认真了解其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伤害。
⑨ 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由化学合成的
俗话说的好呀,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我们离不开化学...敲敲键盘,那是合成塑料,早上起床,穿双袜子,那是合成纤维,看看那鞋,合成橡胶,在看看你那眼镜镜片,也是合成的树脂材料,哦,那玻璃也是的哦...所以说呀,很多的
⑩ 生活中的化学生活中衣食住行中都有哪些化
衣食住行能离化更离化品穿面除纯棉麻纱毛外都化品做涤纶、氨纶、腈纶等等。
化学(chemistry)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
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还有核反应)。
不同于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学与核物理学,化学研究的原子 ~ 分子 ~ 离子(团)的物质结构和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相互作用,其所在的尺度是微观世界中最接近宏观的,因而它们的自然规律也与人类生存的宏观世界中物质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最为息息相关。
中文“化学”一词,若单是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科学”。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大大促进了化学的发展。如今很多人称化学为“中心科学”,因为化学为部分科学学科的核心,如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化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