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学与生活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你可以去测碘盐的成分。看含不含碘
碘盐中碘的检测
为了研究脱碘方法后的脱碘效果,这里先介绍一种利用家庭中的食醋、食用淀粉 维生素C(医药片)等物品材料.就可以快速检验食盐是否为碘盐的方法。
材料易得费用低,试液为食用品无毒害,操作简便快速适用,检验具特异性,色泽明显。
1、原理:
(1)淀粉遇到碘就会变成蓝色。
(2)但碘盐里的碘不是单质碘,而是碘酸钾,离子碘。离子碘是不会使淀粉变成蓝色的。所以要把碘酸钾里的碘用酸置换出来一部分。
(3)试剂。用厨房中的食醋加上用于显示的食用淀粉,为了显示清楚,再加上医药维生素C片或丸。上述三者混合成显示液。
一定量的维生素C在食醋酸性条件下能还原碘盐中碘酸钾析出碘,碘遇淀粉显蓝或蓝紫色,这就可以定性检判碘盐与非碘盐
2、器材
(1)市售矿泉水或健力宝等饮料的瓶子的瓶盖1~3只,均为7ml。
(2)家用碗、杯、碟、筷,或可用空的医用软塑料滴瓶一个
3、材料
(1) 配试液用水:家庭生活饮用水(井水、自来水等)。
(2) 维生素C:取医药店市售的“维生素C 片 1片(每片含VClOOmg),
(3)食醋:食用白醋:即市售调昧品标示含醋酸>=3.5 %的白米醋。
(4)、食用淀粉:可用地瓜粉或大米汤
3、显色液制作方法
(1)配制维生素C溶液
将维生素C 片 1片置于杯子或碗中,加水lOOm[(用饮料瓶盖量水1 5满瓶盖可碍),待药片可崩化时.用筷子将药片捣碎并搅匀溶液即得。
(2)配制淀粉溶液
采用大米制取米汤或者地瓜粉(甘薯粉)配制,但以米汤显色效果更好。
取约30g大米(用饮料瓶盖量取5平瓶盖即得)-倾入约lkg沸水中,小火煮沸约10~2O分钟,放冷至室温,取此米汤液供用;或者取约2.5g地瓜粉(用饮料瓶盖量取半瓶盖即得),加少量水调成浆状,倾入约500g 沸水,搅匀煮熟即。
淀粉溶液现用现配。
(3)配制显色液
用饮料瓶盖量取上述的维生索C溶液1瓶盖、食用淀粉溶液1瓶盖、食用白醋2瓶盖混合于一杯子中(即3者按1:1:2体积混合).搅匀供用。本溶液有效期两天。
4、检验方法
(1)取待查食盐
取待查食盐1克。方法是用2克的盐勺分成2份。没有盐勺的可用用饮料瓶盖盛取1平瓶盖盐样,倒于一张铺在桌面的纸上.先将这盐样约平分成两份.将其中1份再分成约等量的3份作为捡测量样(此时1份样约重l克)
(2)检验方法
将上述检测量样1份置堆于一碟子中,滴入碘盐显色滴入液2滴(无医用软塑料滴瓶,则可用一支筷子插入显色滴入液后再提出使筷子末端悬挂1滴滴入液.移滴于盐样.如此逐次逐滴移取),用手指对检测量样略作拌压使滴入液较均匀湿润盐样,碘酸钾碘盐约在3分钟内显出蓝或蓝紫色(对含碘20mg/kg盐样显出颜色于室温30"C约在1分钟内.室温12"C约需2 5分钟),约5分钟颜色达稳定,显色依盐含碘量高低呈深浅并保持数小时,非碘盐或其它非碘氧化物质不显色,据此可定性检判碘盐与非碘盐。含碘合格的碘盐应呈明显的蓝或蓝紫色.而盐检测量样经定性检验放置l0分钟不显色,对此样再直接滴入1~2滴食用白醋,放置10分钟仍未显色者,可确认非碘酸钾碘盐;
三、简单安全便宜的碘盐脱碘方法
1、原理:国内制作碘盐基本都是先把碘酸钾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再喷洒到食盐上混合均匀,干燥包装。因此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和亚铁氰化钾都是附着在食盐的表面,因此可以用水洗的办法洗掉碘酸钾和亚铁氰化钾,这样就成为无碘盐了。
2、方法:
(1)由于本方法是用水洗法脱碘,因此最好用大粒盐
(2)先用上面的办法检测一下买来的盐是不是碘盐,绝大部分都是,如在农贸市场买的,也有很少数虽然是碘盐的外包装,而实际不是加碘盐。如果检测是加碘盐,就用下面的方法。
(3)把2斤大粒盐放入2斤的水中,用带有筷子搅拌10秒左右,然后把水倒掉,再用自来水淋5秒左右即可。
(4)捞出的食盐需要晾干保存。
3、效果:
(1)脱碘效果:不管原来的碘含量是多高,采用上述办法脱碘后检测,都变成无碘盐,碘含量小于5%。
(2)安全,上述办法不但除了碘,也除掉了亚铁氰化钾,还原了天然食盐的本色,安全了。
(3)简单:不需要仪器设备,会淘米的人都会
(4)便宜:我在农贸市场买的大粒盐是 1公斤一袋的,价格是1.4元~2.2元。脱碘后剩下0.8公斤,折合500克非碘盐1.14元到1.38元。
(5)注意:
加碘盐最好用大粒盐,如果用精盐脱碘,则加水量少一半,时间少一半,否则碘盐损失量会加大
由于除掉了拮抗剂,脱碘的食盐需要密封保管,否则在空气潮湿的季节容易结块。
来源于网上
B. 化学与生活的论文该怎么写呢
化学在生活处处可见啊。
论文嘛,可以写醋祛除水壶的水垢。
1、目的
2、做法
3、化学现象及反应方程式
4、效果
5、改进与感想
按照这个方式写,我感觉不错
也可以写在蒸馒头时放碱(苏打)的原因啦
好多好多的。。。
C. 化学与生活调查报告
一、调查报告概述
调查报告是对社会上某一个问题或事件进行专门调查研究之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
(一) 特点
1、内容真实,观点鲜明。
2、材料性强,夹叙夹议。
3、结构严谨,有条不紊。
4、语言简洁,笔调明快。
(二) 类别
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2、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3、介绍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4、考察历史事实的调查报告。
5、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6、表现其他内容的调查报告。
(三) 作用
二、怎样进行调查研究
(一) 立场、观点要正确
搞调查研究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
(二) 调查态度要端正
要想获得丰富的材料,就要有饱满的热情、艰苦深入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 调查目的要明确
我们进行调查研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掌握实际情况,有助于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批判错误的倾向,使我们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 调查方法要讲究
为了获得丰富的材料,还要讲究调查的方法。按照工作的步骤来说,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调查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思想武装。
(2)选定调查研究题目。
(3)似定调查提纲。
2、调查时灵活运用有效的调查方法。
(1)开会调查。
(2)个别访问。
(3)现场观察。
(4)蹲点调查。
(5)阅读有关书面资料。
3、调查后还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核实,发现遗漏疑问的地主,再作调查补充。
二是分析、思考,提示材料的内部联系,发现事物的本质。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精选材料,突出观点
运用材料说明观点,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用典型事例。
2、有对比方法。
3、用精确数字。
(二)从实际出发,安排好结构
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一般根据本文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来决定,除标题外,通常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开头。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常常在正文的前面,写一段不加任何小标题的文字作为开头,类似消息中的导语。
调查报告的开头起“提示”全文的作用,必须简明概括,以帮助读者正确、深刻地理解全文。
2、主体(正文)
这一部分写的是调查研究所得的具体情况、做法和经验。为了眉目清楚,常常列出纲目,用小标题标明,常见的安排有如下几种:
(1)按事情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写。
(2)用对照比较的方法来写。
(3)根据内容的特点,把问题的几个方面列举出来。
3、结尾
这一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即全文的结论。
D. 跪求:调查你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基本营养物质,完成一篇"化学与生活"的实验报告,字数3000字,这个怎么写
先打印几十分调查报告,内容是日常生活常见的食物,然后自己做分析,里面主要含有的营养物质,再分析分析是不是均衡营养啊,是不是正确的营养结构啊,主要营养物质的是淀粉啊,蛋白质,还是纤维素什么的,再写写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化学分子什么的。最后拿那个调查报告做个总结~~~当然,调查报告可以自己填了~~
E. 写篇论文:化学与我们的社会生活(1600字左右)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人类有重大意义,跟生活也有很大关系。化学能帮人们做有用的事。衣、食、住、行、用,化学无所不在。
在衣方面,化学可谓给生活增添温暖。尼龙,分子中含有酰铵键的树脂,自然界中没有,需要靠化学方法得到;涤纶,用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合成的纤维。还有类似的许多衣料,丰富了人们的衣橱。在食方面,化学同样重要。用纯碱发面制馒头,松软可口。各种饮用酒,经粮食等原料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制得。槟榔是少数民族喜爱的食物,在食用前,槟榔必须浸泡在熟石灰中,切成小块。到一定时间后,才可食用。
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 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
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没有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化学能是它们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即使用了电做动力,也不能忘记化学能伟大的贡献。在现在,化学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对人们出行起重大作用。
化学无时不在人们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洗涤剂是含磷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人们清洗器具、纺织、造纸、农药等部门。用磺铁矿燃烧制硫酸,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王水”检验金子是否纯。用酸洗去水垢。用汽油乳化橡胶做粘合剂。用氢氟酸雕画玻璃。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用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制爽口的汽水,用小苏打做可口的饼干。用腐蚀性药品清除管道阻塞。生活中,化学的频繁使用不是举例能举完的,它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化学本身是一面魔术镜,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组成神奇美丽的世界。它使碳这一元素形成了美丽高贵的金刚石和柔软廉价的石墨两种天壤之别的形态,跟人们开了玩笑。人们将在他的一个个玩笑中不断摸索进步。而我们的生活也将随着它的进步而进入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
生活丰富多彩,在不经意之中,人们经常遇见一些化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但人们很少注意到其中的微妙与有趣。
大家对“咸鱼”一定不陌生。可为什么鱼加上点盐就可长期放置,而不腐蚀、变质呢?其中的关键是食盐。食物腐败的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细菌的作用。只要控制生物细菌的生长,就能防止食物腐败。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电解质,它的饱和溶液渗透压大于非电解质溶液(微生物细菌中的细胞中蛋白质溶液)的渗透压。当渗透压大的溶液和渗透压小的溶液间隔以半透膜(如细胞膜)隔开时则溶剂分子将从渗透压小的一方渗透到渗透压大的一方。即在食盐溶液存在下,微生物细菌细胞中的水分子将不断进入食盐溶液中去,导致细胞干枯致死,而起到防腐的作用。氯化钠不仅创造了“ 死海不死”的特例,而且在防腐领域也有良好的表现。
水乃生命的源泉,水的硬度高低跟人体健康关系极大。高硬度水中的Ca2+、Mg2+能跟SO42-结合,使水产生苦涩味,还会使人的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暂时性的腰胀、排气多、腹泻等现象,这就是“水土不服”的秘密。
了解化学,懂得生活,同时也可避免“大降横病”。
1938年3月14日,比利时的哈塞尔特城处在零下15℃的严寒中,横跨在阿尔伯运河上的一座雄伟壮丽的钢桥,突然间发生巨响,不到几分外钟即折成几段,坠入河中。此事故的肇事者是钢铁中的磷。磷是钢的有害元素之一,能使钢产生冷脆性,使钢在常温下轧制和加工时容易断裂,尽管它能提高钢的硬度,但显着降低了钢的塑性和韧性。可见,生活中了解化学是必要的。
生活的方式不断变化,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不断增多。请经常关注身边,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你参考一下
F. 生活中的化学 要求写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试水垢主要成分
实验材料:长垢水壶 醋 炉子
实验原理:碳酸钙+醋酸=醋酸钙+水+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1:壶里道上醋 烧。
2:鉴定生成气体。
实验结论:水垢是碳酸钙
G. 化学与生活的研究报告300-500字就好 升初三党 速度啊 快开学了 作业还没写完啊
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化学工业也为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已开始从治标,即从末端治理污染转向治本,即开发清洁工业技术,消减污染源头,生产环境友好产品。“绿色技术”已成为21世纪化工技术与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科技前沿。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绿色化学已在全世界兴起,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H. 化学与生活的论文怎么写
浅谈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词:化学课程 社会生活
摘要:化学与生活互动能激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化学教育富有生命力。
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我国教育的重大改革,它为中小学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而素质教育旨在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坚持教好化学知识的同时,应不断地把已有的或新接受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社会实际相联系,给学生以“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与改造社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最终达到他们主动、深入地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中学化学课本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常识的教育内容,对这些内容加入挖掘、整理、补充、丰富,然后生动地介绍给学生,不失时机地把社会生活研究与化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与社会生活研究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以化学史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讲授中增加一些化学史的内容,不仅仅使教师讲来娓娓动听和学生听宋津津有味,而且使学生对化学概念理论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楚,易于理解,加强记忆。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如:逻辑思维和科学研究的热情,包括:求实、批判、创新等内涵。如:化学的发展史,尤其是我国的化学发展史,从拉瓦锡的燃烧学说到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到我国的杰出制碱科学家候德榜,到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李远哲。以伟人的事迹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鼓励他们求实创新。
二、以化学工业内容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接触社会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有许多与化学工业有关系的内容,这些内容若不能很好地加以处理,而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就会很枯燥、乏味,也不能很好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来,更不能由此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高中课本中的工业问题主要有:硫酸工业、硝酸工业、炼铁工业、炼钢工业、水泥工业、铝的冶炼、氯碱工业、石油产品概述、煤的综合利用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己深入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因为他们对工业生产了解很少(尤其对大型企业知之更少)。在进入工业内容学习时,先让学生在已有的对工厂的认识的基础上去预测所学内容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原料及其处理、运输、厂址选择、副产品及其应用、环境污染及其应对措施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大而庞杂,但若能全面(即使是粗略的)考虑也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更多地接触生活,了解社会。当然,教师还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安排一些当地的化学工业考察或观看录像等手段。
三、把化学教学与社会生活常识相联系,着力提高学生化学兴趣
化学的实用性表现在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特点,使学生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如中学教材中《卤素》一章中讲到由氯气可以制漂白自来水的漂白粉、碘的酒精溶液可以用以消毒、氢
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氟化钠可以用来杀灭地下害虫、溴化银可应用行照相技术、碘化笋可用于人工降雨等,这些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展开来,介绍它们的其他用途。
在介绍与社会生活内容相关联的化学知识时,还应适当地去启发学生,诱导学生用化学科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甚至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如中学课本中讲到硫酸钡可用于钡餐,可以问学生钡餐喝卞去在医院里是如何检查的,为什么可以在X光下检查胃及消化道是否发生病变,硫酸钡对人体是否有毒,硫酸钡最后怎样排出体外的等,从而激发他们去观察去思想去调查。
四、以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为契机,使学生逐步养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已迫切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也成了“十五”国家发展计划讨论中极为重视的一个话题。虽然中学生尚不能去全面理解臭苎空洞的变大会有什么危害,长江三峡建设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内陆学生也无法真正懂得赤潮的形成及其后果。但是我们通过可以接触到的一些化学知识来丰富他们的思路,增强他们的意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如在讲到化肥知识时可以从已有的知识设问他们;为什么农田不能多依赖无机肥、土壤改良的措施,在硫酸及硝酸工业教学中可以问他们何为酸雨,酸雨的危害有哪些,从而进一步阐述人为什么要进行尾气吸收,为什么尾气处理在解决了环境问题的同时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等。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此类问题更丰富,与生活更贴近,如白色污染问题、毒品问题、无铅汽油问题,以及近年来发现的英国的疯牛病问题,比利时的二恶英问题等。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地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社会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贡任感。
五、结合课本,介绍高新科技的发展,激励学生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作贡献
化学与其他理工科一样,作为自然科学,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社会却又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具有时代气息,能结合时代要求。在生活中我们常可以接触到一些新产品和新材料,我们可以适时地鼓励学生去了解这些产品或材料的组成部分、合成、制造方法、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副作用。比如日常生活中塑料包装代最初生产出来时,以它方便、快捷的作用深得人们的青睐,而目前其降解难的问题却深深困扰着人们,多鼓励学生去作一些深层次的探讨。
结合社会生活的化学教学,才不致于脱离生活,不致于培养出只会读书的“人才”。我们在教学中应适时地适当地启发学生去关心身边的事,关心他们生活生存的空间,提高综合素质,使其成长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