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是什么
1、餐用具宜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因材质、大小等原因无法采用的除外。
2、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3、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应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
4、消毒后餐用具的不需要保洁。
热力消毒的方法:
(1)煮沸消毒:将洗涤好的餐用具放入100度的水中煮沸10分钟,水要浸没。
(2)蒸汽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蒸汽柜内,温度保持100度;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3)红外线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消毒柜内,温度保持100度;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餐具间要有空隙。
B. 清洁消毒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清洁消毒的四个步骤以餐具为例:一洗,二刷 ,三冲, 四消毒。
1、洗:先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60℃为宜)然后将餐具放入清洗消毒专用水池,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
2、刷:用刷子或各种清洁用具 把餐具刷干净。
3、冲:将使用洗涤剂的餐具用清水清洗,冲洗至少三次。
4、消毒: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
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药物泡、清水冲、保洁的顺序操作,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
(2)食品化学杀菌后如何清洗扩展阅读:
餐具清洗消毒制度
1、餐具、菜具、熟食容器等餐后应立即清洗消毒,做到使用一次,清洗消毒一次。
2、负责餐具消毒工作的专职人员应身体健康、工作认真。
3、餐具清洗消毒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操作。热力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药物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消毒、四冲、五保洁。
4、餐具消毒应做到下列要求:热力消毒:煮沸蒸汽100℃蒸30分钟。远红外120度℃,15~20分钟。药物消毒:有效氯浓度250PPM,消毒时间5分钟。
5、消毒完毕的餐具、茶具等应立即放于清洁的橱、柜内保洁,防止再污染。
6、厨房内使用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须在指定的容器洗刷槽内洗刷,洗刷后置于指定的消毒器内进行消毒,未经清洗消毒的容器、用具不得使用。
C. 请问:食品生产设备用什么清洗消毒效果比较好
清洗就是把工厂和加工设备的污物去掉。“污物”确切的说就是存于食品接触表面为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矿物质。
消毒是在清洗之后,用消毒剂破坏微生物的繁殖体,进而减少其它微生物的数量。 注意所有表面未经“清洗”,消毒剂是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
我们最常用的清洗剂和消毒剂有以下几种:
(一)
水:水是基本清洗剂,用量大,使用广泛。使用水进行清洗时,同时利用热能或搅拌,流动摩擦以及压力喷射等物理能量,可大大提高水的清洗效果。
(二)碱水溶液(NaOH):适当组份的硷水溶液脱脂清洗力极强,适当加热再辅以喷射力清洗效果更好。广泛使用机器、设备、管道等的清洁清洗。
(三)表面活性剂:又称为人工合成洗净剂,具有促进液体渗透、融化、发泡等作用。
(四)含氯消毒剂:这类药物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的有效氯的含量,有效氯的含量愈高,消毒能力愈强。
(五)75%乙醇是目前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和器具、容器的消毒。是一种良好的皮肤消毒剂。
消毒方法:
(1)物理消毒法:使用物理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称为
物理消毒法。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
机械除菌:通过冲洗、刷、擦、抹、扫、铲除、通风、过滤等达到清除有害微生物和去污目的。
热力消毒;包括煮沸、流通蒸汽、巴氏低温消毒(62~65℃,30min)、红外线消毒等。
辐射消毒,辐射消毒又包括①紫外线消毒,目前紫外线杀菌多用253.7nm紫外线波长进行杀菌。②电离辐射消毒,利用r射线电子辐射能穿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所进行的低温灭菌方法,常用有电子辐射和钴60辐射。
(2)化学消毒法: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杀菌的方法。
食品加工设备清洗剂的重要性也十分值得关注,
食品加工设备因为其结构主
要由金属构成,各个配件的结构和材质都不尽相同,所以,在清洗的时候,都需
要特特别的注重。因而华美万邦食品加工设备清洗产品应运而生。
D. 如何对化学清洗的方法进行选择
化学清洗技术就是充分利用化学清洗剂与物体表面污垢,进行化学反应使其转化、溶解、并剥离开被清洗物表面的过程。经清洗后,对材质表面进行处理,在材质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聚合保护膜,从而有效的保护材质,避免腐蚀的发生。化学清洗主要分为:碱洗、酸洗、中性清洗、有机溶剂清洗。一般性来讲,化学清洗方案设计本着两个思路进行。
溶解:一般性的食品,化工原料等都能找到比较便宜的溶剂,例如低级醇类,果汁等,用水就能很好的溶解,因其溶解性好,毒性低,安全和环保的危害很小。在清洗时用溶剂配上简单的清洗剂,例如磷酸三钠、表面活性剂等即可解决,效果也不错。比较特殊的化工原料,例如固化的天然乳胶,石蜡等,单一的溶剂就很难解决了,需要复配的专用清洗剂。这类原料的清洗,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比较复杂了。除了洗涤效果以外,操作的安全性,成本因素,溶剂回收,环保要求等,是必须要考虑到的。清洗的方式可以考虑喷刷、涂刷、喷淋、浸泡清洗等。化学反应:对于一些特殊的原料,例如:高毒性,易燃易爆,有特殊气味的食品和化工原料,最好的清洗方案就是先了解罐内残余原料构成,在实验室做好反应溶解小试试验,利用化学反应,将危险的成分反应掉,生成另一种或者几种产物,通过这种方法改变其原有的化学性质,将毒性和危险性降低,最好同时能提高产物的溶解性,然后用溶解的方法清洗。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验基础。需要专业人员参与。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例如:用来反应的原料的价值,反应产物的安全性,反应速度的控制,操作的安全性等等。优点在于,一旦找到合理的方法,不论成本和操作,都属于可控范围。
E. 果蔬如何清洗消毒比较合适
1、流水冲洗+浸泡
一般先用清水浸泡15分钟左右,再用流水冲洗两到三遍,这种方法适用于叶类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金针菇。
2、加热法
先用清水将蔬菜的表面污物去掉,然后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即可下锅炒或烧。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豆角、菜花等。
3、清水+洗涤灵
放上洗涤灵用温水泡1-2分钟,然后用柔软的刷子刷洗,尤其是凹陷处,记得多刷几下,再用清水冲洗即可,如黄瓜、青椒、胡萝卜。其实除了清洗,还有一些办法可以帮助去除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如将新采摘的蔬菜放在空气中放置24小时,一些残留的农药也能够自己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例如冬瓜。另外通过紫外线光照,也可以使蔬菜中残留的农药流失的。
F. 正确的餐饮具清洗消毒的顺序是
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
1、餐具消毒应做到下列要求:
(1)热力消毒:煮沸蒸汽100℃蒸30分钟。
(2)远红外120度℃,15~20分钟。
(3)药物消毒:有效氯浓度250PPM,消毒时间5分钟。
2、消毒完毕的餐具、茶具等应立即放于清洁的橱、柜内保洁,防止再污染。
3、厨房内使用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须在指定的容器洗刷槽内洗刷,洗刷后置于指定的消毒器内进行消毒,未经清洗消毒的容器、用具不得使用。
(6)食品化学杀菌后如何清洗扩展阅读
消毒误区
对餐具来说,高温煮沸确实是最常见的消毒方式,很多病菌能都通过高温消毒的方式杀灭。但是,高温消毒要真正达到效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作用的温度,另一个是作用的时间。
肠道传播性疾病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常引起急性腹泻的细菌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霍乱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等。
这些细菌多数要经100℃高温作用1—3分钟或80℃加热10分钟才能死亡,加热温度如果是56℃,加热30分钟后,这些细菌仍可存活。另外,某些细菌对高热有更强的抵抗力,如炭疽芽孢、蜡样芽孢等。
所以,吃饭前用开水烫碗,因作用温度和作用时间不足,只能杀死极少数微生物,并不能保证杀死大多数致病性微生物。要达到效果,煮沸、流通蒸汽或使用红外线消毒碗柜等都是可选的方法。如果采用煮沸,要想做到真正消毒,一定要多煮一会儿,用红外线消毒碗柜一般要维持15—30分钟。
G. 食堂食品清洗流程
、餐具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未经消毒或消毒效果达不到卫生要求的餐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二、配置专人进行餐具清洗消毒,操作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上岗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清洗消毒时应戴口罩,进入岗位前应先戴手套或洗手消毒。
三、餐具回收、运送、清洗消毒、保洁、使用要走固定通道与入出口,餐具清洗消毒时必须在食堂洗消间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操作位置。
四、清洗餐具、用具时,应做到专池专用,并在水池的明显位置注明标识。餐具在清洗消毒过程中须做到“一刷、二洗、三冲、四消毒”。
五、餐具消毒以消毒柜消毒为主,特殊原因及不能进行热力消毒的餐具,方可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但必须使用消毒专用水池。
六、严格执行餐具清洗消毒流程,消毒程序按分类-去残-浸泡-刷洗-冲洗-消毒-分装-保洁8个程序进行。不宜高温消毒的餐饮具消毒程序则按分类-去残-浸泡-刷洗-消毒-冲洗-烘干-分装-保洁9个程序进行。不得减少任何环节。消毒完的餐具必须用放入碗柜内,并关好柜门,防止污染。
H. 食品消毒方法有哪些
目前新技术食品杀菌法与传统的食品杀菌法相比,不仅避免了使用高温,而且还增强了杀菌效果,其中多数方法适合一般家庭食品消毒采用。
(1)低温高压灭菌:将食品放在25℃的条件下,使用6000个标准大气压力处理20分钟,可杀死芽孢杆菌,又不破坏食品的组织状态。
(2)水中高压灭菌:用耐高压的容器装水后,将装有果汁的塑料袋沉入水中,然后加大压力,当压力达2500个大气压时,大肠杆菌即被杀死;当压力增到4000个大气压时,其他病菌、霉菌等也被杀死,而果汁的成分和风味却不会改变。
(3)微波杀菌:利用微波内极其微小的温度差异,对在连续运输中的食品进行巴氏消毒,适用于包装好的面包片、果酱、香肠、锅饼等。
(4)X线杀菌:杀菌时以复合膜为原料,经灭菌后制成的袋子,在密封状态下直接送到填充包装机进行填充包装和X线杀菌,从而减少了普通包装机采用的填充后再加热杀菌的工序。既简化杀菌工序,又可避免破坏食品的味道。
(5)静电杀菌:用高压静电所产生的离子雾和臭氧处理食品,可取得良好杀菌保鲜效果。研究表明,臭氧能够杀灭残存于食品、水果、贮藏袋(或瓶)上的病菌或霉菌,杀菌速度比氯气快15~30倍。
(6)高温杀菌:用高温或高温加压可杀灭病菌和芽孢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此法多用于罐头等食品工业,一般家庭可用于熟菜回笼加热灭菌。
(7)开水烫泡:将蔬菜、水果(如番茄、萝卜、黄瓜以及苹果、梨等)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开水中烫泡2~3分钟,或放入80℃以上热水里烫泡7~8分钟,即可杀死痢疾杆菌等肠道病菌。
(8)高锰酸钾消毒:将蔬菜、瓜果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放入配制好的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可杀灭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浸泡后再用冷开水冲洗即可。
(9)洗洁灵消毒:在1000克清水中滴入几滴洗洁灵溶液,将蔬菜、瓜果泡入消毒几分钟,然后用冷开水冲净即可食用。
(10)漂白精片消毒:将蔬菜、瓜果洗净后,放入漂白精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可杀灭一般肠道病菌,然后取出用冷开水冲洗即可。
I. 常见消毒清洁方法有那4种
1、做好手消毒
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注意擦干宜使用纸巾。
如果没有流动的水,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75%酒精可灭活病毒,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品。
2、外套衣服
回家以后外套直接挂在门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里穿的衣服分开。如果感觉到外套可能被污染,比如接触了一些有可疑症状的人,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
尽量选用物理消毒,如果物理消毒不行才选用化学消毒。比如衣服只要耐高温,就可以选用56摄氏度30分钟这种方式消毒。如果有烘干机,也可以把温度调到80度以上,烘干20分钟也可以达到消毒作用。
3、手机
建议外出回到家后可以关闭手机电源,等手机彻底冷却之后,沾取适量75%的酒精或者使用对电子产品没有损害的消毒产品,包括用消毒纸巾擦拭手机表面,并做好手卫生。如果外出期间没有使用手机,就没有必要对手机表面进行消毒。
4、钥匙
钥匙可谓是人类最亲密的“伴侣”,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它也是各类病毒、细菌生存繁衍的“风水宝地”,钥匙可以每日用药皂在洗手时一同清洗,或与其他需要消毒的物品一道放入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钞票
钞票尽量不要散在口袋里或者桌面上,平时放进钱包里,摸过钞票的手要清洗干净,尽可能多用手机支付。
接触钞票的人员,在饭前、入厕前后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没有洗手之前最好不要用手揉眼睛、掏鼻孔、摸脸等;更不要在接触钞票时用手抓食品吃;以减少钞票的污染与传播疾病。同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6、手提包
手提包可在回家后用75%的酒精进行擦拭,然后悬挂晾干。
J. 下列选项中哪些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中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
摘要 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