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学方程式有什么技巧,如何判断生成物是什么
一是通过电子转移,通过电子的得失从而判断我生成物。
二是通过元素组合,有限的元素所能组成的化合物有限,所以可以通过这个来判断。
三是通过常识,有一些反应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所以可以通过生活常识判断
㈡ 怎么知道化学方程式的生成物
怎么知道化学方程式的生成物
1、结合实验现象记生成物; 2、根据反应规律推断生成物; 3、根据化合价等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㈢ 化学方程式是怎样根据反应物判断生成物是什么
依据电子转移进行判断。
电子转移为均相体系中最基本的化学行为,在诸如氧化还原反应、自由基的亲核取代反应、光合作用和呼吸等生命过程中普遍存在。电子转移反应有外层和内层电子转移两种机理。
外层机理中金属离子内配位层不动,没有金属-配体间化学键断裂和形成,只发生简单电子跃迁。内层机理中有一桥配位体(Cl,OH,OH2,NH3等)把两金属离子联系起来,并为电子转移提供连续覆盖的轨道。有机化学中分别用非键和成键表示外层和内层电子转移。
(3)化学方程式如何知道生成物扩展阅读:
化学方程式要求规定:
1、反应单一条件时,条件一律写上面;有两个或更多条件的,上面写不下的写在下面;既有催化剂又有其它反应条件时,一律把催化剂写在上面。
2、热化学方程式写反应条件,在等号上方标记Δ。配平系数大多不可以是可以是分数(相互之间可以约分除外)。
3、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是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状态符号。只有生成物才能使用“↑”或“↓”符号,使用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右边。
㈣ 高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只知道反应物要怎么知道生成物啊只能靠记吗
可以判断啊,例如碳酸根遇到氢离子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要发生反应必须符合条件就是要有气体或者固体生成或者是强酸制弱酸、强碱制弱碱。
其实这是反映平衡原理,以后学到了就会好理解多了,打个比方:
碳酸根和氢离子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但二氧化碳会溶解于水产生碳酸,两者如果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下会不断的反应直到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达到饱和,但是如果不是在密闭容器中,碳酸分解的二氧化碳会逸出到空气中而不会再重新溶入到水中。
㈤ 化学方程式怎么根据反应物知道生成物
把反应物相加,生成物相加。然后化简去掉能消除的物质。所剩下的就是总反应方程石!
追问:
那反应物前面的系数要相加吗?
回答:
如果是相同的物质,就要。而且把前后可以消的物质消掉!
㈥ 化学方程式怎么根据反应物知道生成物,有什么规律吗
1.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A+BC==B+AC
化合反应:A+B==AB
可溶于水的碱所对应的氧化物+水==相应的碱
可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水==相应的酸
可燃烧的物质+氧气==相应的氧化物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钠在氯气中燃烧
生成产物要正价前负价后写化学式
加热
分解反应:难溶性的碱分解R(OH)x===
R
的氧化物和水
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其它初中常见的分解反应,要背下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复分解反应:阴阳离子相互交换(原子团不变,会分解的氢氧化铵和碳酸除外)
AB+CD==AD+CB
以上化学反应能否发生,要看反应条件
置换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气、碳还原其他氧化物的除外)
复分解反应:生成物要至少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中的一种
反应物要都可溶于水或至少有一种是酸(两个条件要同时符合)
这指的是初中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A+B=C
分解反应A=B+C
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BC
㈦ 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如何确定生成物
首先你应该清楚反应类型
是复分解反应,还是氧化还原,还是其他,
以此确定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会发生变化
(怎么判断?可根据反应物的特性,来判断,
比方说 HNO3,它具有强氧化性,它参与的反应,绝大多数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确定反应类型后,我们就知道从哪方面入手了
以氧化还原为例
我们可以根据氧化物,和还原物的特性,即原子守恒定律,来推测生成物,
再运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来配平。
对于复分解反应,就是交换组合下,这个应该好掌握。
对于其他反应,有些可能是一些方程的派生,模仿已学方程写即可;
难的反应,一般题目都会给提示的,比方说,会提示 生成物中有红棕色气体,
那么我们可以初步断定是 NO2,剩下的,再根据反应物来推测。
㈧ 高中化学。知道反应物如何判断生成物是什么详细点吧!
高中化学方程式
在不知道反应物反应后生成什么时,如何判断生成物?能说一下常考/必须记的么?说明清判断过程~
2012-06-21
20:49
匿名
|
分类:化学
|
浏览202次
我有更好的答案
提问者采纳
2012-06-21
20:54
这个……首先判断反应类型,确定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关于这个的判断可一观察反应物中是否有强还原剂或者强氧化剂。若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话,就对反应物的价态进行变化,氧化剂降价,还原剂升价,找到对应的价态之后再配出所需要的物质,一般还要根据题里给的提示来判断生成物。若不是氧化还原的话那多半就是复分解了,复分解很简单的,只要能配出气体、沉淀或弱电解质就好喽追问那么类似于
①铁粉和过量稀硝酸的反应
②过量铁粉和稀硝酸的反应
怎么配平?
回答①铁和过量的稀硝酸,先判断生成物,分别是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然后这个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那么用电子守恒来配平。第一步,找标准,寻找一个升价的基准和一个降价的基准,这里可以选一氧化氮为降价的基准,铁为升价的基准,第二步,运用电子守恒,N从+5降到+2,降三价,即一份NO生成要接收3份的电子,Fe从0升到+3,升三价,即一份硝酸铁的生成需要给出3份的电子。然后将电子配平,即升价给出的电子数等于降价接收的电子数。这里面3=3,所以铁和一氧化氮的系数为1.第三步,运用元素守恒,将未配平的物质配平,一份Fe反应所以硝酸铁的系数为1,此时生成物的N为4份,所以前面硝酸配4,出现4个H,那么后面的水配2,最后用元素守恒和电子守恒检查方程式是否正确。②的话因为铁粉过量,所以在反应只出生成的三价铁又会被铁还原成2价铁,所以生成物为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配平如上一题步骤纯手打,望采纳
㈨ 给出一个 化学方程式的反映物 如何 判断 生成物
结合反应物的性质,在有反应的规律就能判断出生成物了!
一般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把这两部分的知识好好学学吧!
㈩ 化学方程式如何给出反应物判断生成物
这个问题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1、难: 当反应物很复杂,我们又没有看见过同种类型的,就不好判断生成物了,要通过实验确认
2、易: 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反应,应该很好判断的
例1、点燃镁条和氧气反应:那么它的生成物很容易判断了,肯定是镁的氧化物;
再根据化合价,就知道是氧化镁了。
例2、氢气还原氧化铜:这明显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应该为铜和水
例3、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当你知道这是一个置换反应时,你就能判断出生成物了
例4、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如果你熟记不溶的金属盐,知道氯化银是难溶于水的,就知道
这个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是氯化银和硝酸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