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大危险源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下列情况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
一级R≥100
二级100>R≥50
三级50>R≥10
四级R<10
R值 的计算方法
2. 怎么判别是一般危险源还是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以前是按两个方面,一是危险化学品,用《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进行辨识;二是场所设施,按照《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进行辨识。但现在56号文已经宣布作废,场所设施也按《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进行辨识,实际在《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对场所设施也已经有规定,这也许是56号文废止的原因之一,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中第三条已经阐明了这个问题: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标准辨识确定,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 什么是重大危险源怎么进行区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下列情况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
一级R≥100
二级100>R≥50
三级50>R≥10
四级R<10
4. 什么是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1、重大危险源:我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安全生产法》解释为: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5. 重大危险源如何等级如何分
1、按事故出现可能性大小可分为非常容易发生、容易发生、较容易发生、不容易发生、难以发生、极难发生。
2、根据危害程度可分为可忽略、临界的、危险的、破坏性等级别。
3、也可按单项指标来划分等级,如高处作业根据高差指标将坠落事故危险源划分为4级(一级2m至5m,二级5m至15m,三级15m至30m,特级30m以上)。
4、按压力指标将压力容器划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超高压容器4级。
5、从控制管理角度,通常根据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大小、控制难易程度、事故可能造成损失情况进行综合分级。
(5)如何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扩展阅读
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场所、设备、设施等的不同,重大危险源可分为以下七类:
1、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
2、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如火药、弹药库,毒性物质库,易燃、易爆物品库;
3、 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
4、 企业危险建(构)筑物;
5、 压力管道,包括工业管道、公用管道、长输管道;
6、 锅炉,包括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
7、 压力容器。
6.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原则和依据有哪些
1、确定原则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下列情况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如下:
一级R≥100,
二级100>R≥50,
三级50>R≥10,
四级R<10。
R的计算方法:
(6)如何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扩展阅读:
重大危险源辨识适用范围
一、适用
1、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2、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
3、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
二、不适用
1、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2、军事设施;
3、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
4、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
5、地下储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重大危险源分级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7. 重大危险源是怎么定义的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我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生产法》解释为: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8. 重大危险源,是指什么
重大危险源是指: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使用、储存或经营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分为生产单元与储存单元,生产单元按照切断阀来判断,储存单元是根据防火堤来判断分类。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与GB18218-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
——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危险源分级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9. 重要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如何区分
可以将重大危险源理解为超过一定量的危险源,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规定,场所和设施按国家安监局发布的“《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规定进行辨识。
危险化学品按《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进行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
危险源辨识:
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重大危险源
10. 什么是重大危险源什么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如何确定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