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效液相色谱回收率如何计算
回收率是反应待测物在样品分析过程中的损失的程度,损失越少,回收率越高,如果作标液1ppm,就是1毫克/升,而作出标准数据为0.99毫克/升,就是说你的回收率是99%,这个与真实成分有密切的关系,说明方法的准确度.
意义就是回收率能反应该方法对我们测试的项目损失多少,当然回收率也有可能在100%以上
空白加标回收: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样品加标回收:相同的样品取两分,其中一份加入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份同时按相同的分析步骤分析,加标的一份所得的结果减去未加标一份所得的结果,其差值同加入标准物质的理论值之比即为样品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是实验室内经常用以自控的一种质量控制技术. 对于它的计算方法,文献中均给定了一个理论公式:
加标回收率= (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㈡ 回收率怎么算
回收率的计算方式是有一定技巧了的。
回收率包括绝对回收率和相对回收率。绝对回收率考察的是经过样品处理后能用于分析的药物的比例。因为不论是生物基质还是制剂辅料中的药物,经过样品处理都有一定的损失。
相对回收率严格来说有两种。一种是回收试验法,另一种是加样回收试验法。前者是在空白基质中加入药品,标准曲线也是同此,这种测定用得较多,但有标准曲线重复测定的嫌疑。第二种是在已知浓度样品中加入药物,来和标准曲线比,标准曲线也是在基质中加药物。
回收率的术语解释:
绝对回收率因为不论是生物基质还是制剂辅料中的药物,经过样品处理都有一定的损失。作为一个分析方法,绝对回收率一般要求大于50%才行。
它是在空白基质中定量加入药物,经处理后与标准品的比值。标准品为流动相直接稀释而来,而不是同样品一样处理。若一样,只是不加基质来处理,可能会有很多影响因素被此屏蔽掉。如全部转移有机相时只转移了98%等,也就因此失去了绝对回收率的考察初衷。
相对回收率主要考察准确度。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认可的参考值之间接近的程度。有时也称真实度,一定的准确度为定量测定的必要条件,因此涉及到定量测定的检测项目均需要验证准确度。
㈢ 回收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加入已知浓度A的待测物质,用该方法测定其浓度值B,回收率=(A/B)×100%.注:已知浓度A应在该检测方法的可以检测浓度范围内。
加标回收率,一般是测定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为C;再取另一份样品,加入定量待测物质(定量加入待测物质的理论浓度为E)(加入待测物质的量最好与样品中待测物质的量一样)测定其浓度为D,加标回收率=((D-C)/E)×100%
(3)化学实验回收率怎么算扩展阅读:
绝对回收率因为不论是生物基质还是制剂辅料中的药物,经过样品处理都有一定的损失。作为一个分析方法,绝对回收率一般要求大于50%才行。它是在空白基质中定量加入药物,经处理后与标准品的比值。标准品为流动相直接稀释而来,而不是同样品一样处理。
㈣ 化学实验中的回收率试验怎么做
回收率是验证仪器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你进的样品跟出来的峰面积的关系,仪器越稳定,回收率的范围就越小,例如98%~102%,这样的回收率就算比较不错了。比方说你进样1ul,峰面积为1000(对照),实际上峰面积可能为995,999,1005等等。这个的回收率就是99.5% 99.9 % 100.5%。
㈤ 实验中样品的回收率怎么计算
加入已知浓度A的待测物质,用该方法测定其浓度值B,回收率=(A/B)×100%.注:已知浓度A应在该检测方法的可以检测浓度范围内。
加标回收率,一般是测定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为C;再取另一份样品,加入定量待测物质(定量加入待测物质的理论浓度为E)(加入待测物质的量最好与样品中待测物质的量一样)测定其浓度为D,加标回收率=((D-C)/E)×100%
绝对回收率
绝对回收率因为不论是生物基质还是制剂辅料中的药物,经过样品处理都有一定的损失。作为一个分析方法,绝对回收率一般要求大于50%才行。它是在空白基质中定量加入药物,经处理后与标准品的比值。标准品为流动相直接稀释而来,而不是同样品一样处理。
空白加标回收: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样品加标回收:相同的样品取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份同时按相同的分析步骤分析,加标的一份所得的结果减去未加标一份所得的结果,其差值同加入标准物质的理论值之比即为样品加标回收率。
㈥ 实验中回收率计算公式
实验中回收率计算公式:实验后样品质量÷实验前样品质量×100%。若是液体也可用其实验前后的体积来计算:实验后样品体积÷实验前样品体积×100%。需要测得实验前样品的质量或体积,具体根据样品性质来决定测什么,实验完成后再测余下的样品质量或体积,然后依据公式即可算出回收率。
㈦ 酶的回收率计算公式
回收率=(A/B)×100%
回收率是纯化后的总活力除以纯化前的总活力。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的催化作用有赖于酶分子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完整。若酶分子变性或亚基解聚均可导致酶活性丧失。酶属生物大分子,分子质量至少在1万以上,大的可达百万。
酶的化学本质
是蛋白质(protein)或RNA(Ribonucleic Acid),因此它也具有一级、二级、三级,乃至四级结构。按其分子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仅含有蛋白质的称为单纯酶;结合酶则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
例如,大多数水解酶单纯由蛋白质组成;黄素单核苷酸酶则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结合酶中的酶蛋白为蛋白质部分,辅助因子为非蛋白质部分,只有两者结合成全酶才具有催化活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酶
㈧ 有机化学实验分馏实验中的回收率怎么算
回收率=(回收后产物的体积除以回收前圆底烧瓶里物质体积)乘以100%
㈨ 分析实验中的加标回收率怎么做请举几个例子详细说明其步骤并给出具体的公式
我做的是农药残留分析 用的是液质做检测 步骤大概是这样子的:
用原药配制浓度为0.1ppm的标准溶液
取样,添加10ppm的药剂0.1ml,按你找到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操作。样品做三次重复。
按照2中的方法做一个对照,对照就是不加药剂,但是其他操作和样品都一样。
因为质谱可能存在基质效应,所以可以酌情做个空白加标,做不做你问你导师。
上机检测,最后的回收率=(标准品的浓度×样品的峰面积)÷(样品的浓度×标准品的峰面积)
样品的浓度根据你添加药剂之后的各种操作步骤进行计算,因为操作中可能有提取再稀释,所以这个浓度是指你最后拿去上机时候的浓度,不是你一开始添加进去的药剂浓度。
㈩ 加标回收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以浓度值计算加标回收率理论公式可以表示为P=(c2-c1)/c3× 100%(1) (在V1=V2条件下)。
公式中:P为加标回收率;c1为试样浓度,即试样测定值,c1 =m1/V1;c2为加标试样浓度,即加标试样测定值,c2 =m2/V2;c3为加标量,c3 =c0 ×V0/V 2:m=c0 ×V0;m1为试样中的物质含量。
m2为加标试样中的物质含量;m为加标体积中的物质含量;V1为试样体积;V2为加标试样体积,V2 =V1 +V0;V0为加标体积;c0为加标用标准溶液浓度。
影响加标回收率值的因素
1)分析方法及实验条件
有的项目由于分析方法有局限,而造成加标回收率值较低;由于实验条件(装置、仪器等)较差,对加标回收值的影响也较大。
2)样品中的本底值
一般在分析方法适用浓度范围的中、高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与浓度水平关系不大。但是,在低浓度区加标回收率要受样品中本底值的影响。通常,样品中本底值越低,加标回收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