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针眼是什么
针眼,又称偷针眼或麦粒肿,是一种在睫毛底部皮脂腺的感染。虽然它们不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但是它们会使人非常疼痛。针眼是眼科疾病里面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一年四季均能够发病,尤其是儿童少年的发病率偏高,主要多因内热外毒攻窜上炎导致。其主要特点是胞睑近睑缘部生小疖肿,局部红肿疼痛起硬结,易于溃脓,现代医学里面的麦粒肿可参考参照本症进行辨证治疗。
常见证型
针眼又名土疳、土疡、偷针、偷针眼、偷针窝、目针。俗称包珍珠、桃针。针眼分为内、外两种:
外麦粒肿,是指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炎症。
它的特点是眼睑局限性红肿、疼痛、局部有小硬结,并有压痛。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患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黄色脓点,不久溃破排脓,症状消失而痊愈。
内麦粒肿,是指眼睑里的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症状与外麦粒肿相似。但因炎症位于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故疼痛较剧,炎症持续的时间也较长,数日后在睑结合膜面出现黄色脓点,最后溃破睑结合膜排脓,炎症逐渐消失而痊愈。
还有分类为:
①风热上攻型针眼证见初起胞睑痒痛不适,渐现红肿,睑缘有麦粒大小的硬结,压痛,伴有头痛,咽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等。
②脾胃积热型针眼 证见胞睑红肿,睑缘硬痛,翻新胞睑有灰黄色脓点,耳前肿痛,发热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解毒,方用清脾散等。
外治初起可用金黄膏外敷。
② 什么是针眼是什么意思
针眼 [zhēn yǎn]
基本释义
1.针上引线的孔
2.针扎的或如同针扎的小孔
3.病名。其症眼睑边缘长小疖,初起形如麦粒,微痒微痛,继而炙肿拒按,相当于麦粒肿
③ 针眼是什么
针眼是指胞睑近睑缘部生小疖肿,局部红肿疼痛起硬结,易于溃脓的急性外障眼病,俗名偷针。相当于西医的麦粒肿。
针眼的诊断要点
1.起病急,初起胞睑微痒痛、红肿,于近睑缘处形成局限性硬结,形如麦粒,推之不移,按之疼痛。轻者数日内可自行消散,重者数日后形成脓肿,或伴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脓肿成熟穿破,流出脓液始愈。临床有内针眼与外针眼之分,病变位于胞睑边缘者称外针眼,位于胞睑内面、赤痛较重者称内针眼。
2.本病应与胞生痰核相鉴别。后者病程缓慢,胞睑起硬结,但无红无痛。本病若发于胞睑内面,脓点不溃破,吸收欠佳,可形成肉芽肿;遗留肿核时则称胞生痰核。
--------------------------------------------------------------------------------
针眼的辨证分析
本病多因过食辛辣煎焯,以致脾胃积热,复因风热毒邪侵犯,结聚于胞睑而发。也有因风热毒邪上攻胞睑,灼烁津液酿脓。素体虚弱者,每因热毒蕴伏而反复发作。
本病病变部位在于胞睑,在脏属脾,为热证实证居多,也有虚中夹实者。实热证每因脾胃积热兼风热毒邪上犯,热毒上攻而见胞睑局部红肿疼痛起脓肿。虚中夹实证每见于脾胃虚弱,针眼反复发作,或脓肿难于溃破收口。本病治疗总的原则是祛风清热解毒。
----------------------------------------
④ 针眼是什么样的什么情况下会长针眼
针眼是眼科疾病里面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一年四季均能够发病,尤其是儿童少年的发病率偏高,主要多因内热外毒攻窜上炎导致。其主要特点是胞睑近睑缘部生小疖肿,局部红肿疼痛起硬结,易于溃脓,现代医学里面的麦粒肿可参考参照本症进行辨证治疗。
⑤ 针眼是什么
“针眼”的真正名称叫做麦粒肿。
麦粒肿又称睑腺炎,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结节性炎症病变。其中发生在睑板腺的叫内睑腺炎,发生在眼睑皮脂腺或汗腺的叫外睑腺炎。麦粒肿是由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眼睑腺体引起的急性炎症。
(5)针眼是什么扩展阅读
麦粒肿初期可采用冷敷,如果出现硬结可采用热敷,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局部可以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和眼膏,症状较重者可口服抗生素。麦粒肿的脓肿形成后可以切开排脓,促进炎症吸收,但是在脓肿未形成时切忌用手挤压,以免引起海绵窦血栓或败血症,引发生命危险。
中医认为麦粒肿属于“针眼”范畴,多因风热之邪客袭胞睑,气血不畅,或过食辛辣炙煿,脾胃积热,营卫失调,气血凝滞所致;亦可因脾胃虚弱,余邪未清,蕴伏之邪夹风上扰而反复发作。通过辩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或耳尖点刺放血,对于麦粒肿有较好疗效。
⑥ 什么是针眼
“针眼”在医学上叫麦粒肿,又叫眼睑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炎症,相当于皮肤的疖肿。
麦粒肿又有内、外两种:
外麦粒肿,是指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炎症。它的特点是眼睑局限性红肿、疼痛、局部有小硬结,并有压痛。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患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黄色脓点,不久溃破排脓,症状消失而痊愈。
内麦粒肿,是指眼睑里的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症状与外麦粒肿相似。但因炎症位于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故疼痛较剧,炎症持续的时间也较长,数日后在睑结合膜面出现黄色脓点,最后溃破睑结合膜排脓,炎症逐渐消失而痊愈。
诱发针眼的原因有四
1.眼睛过度劳累,使眼睛四周的眼轮肌收缩,而把腺体开口堵塞
2.用不干净的手去揉擦眼睛,使细菌自腺体开口处跑进去
3.与食物有关的过敏,如有些人嗜食海鲜、巧克力等等
4.如果反复发作麦粒肿,要注意全身检查有无糖尿病
患“针眼”后的注意事项
1、在眼睑红肿有脓点时,千万不能用手去挤。因为眼睑血管丰富,眼的静脉与眶内静脉和面静脉相通,又与颅内海绵窦相通,而且眼的静脉缺乏静胲瓣,挤压脓肿时由于血液向各方面回流,造成炎症扩散,引起严重的合并症,如眼眶蜂窝织炎、海绵窦栓塞及败血症,从而危及生命,应该引起重视。
2、要及时到医院请眼科医生进行治疗,如果已经化脓,可以进行切开排脓,这样既能促进早日痊愈,又可以减少疤痕。
小知识:
针眼(麦粒肿)与霰粒肿的不同
麦粒肿是毛囊或腺体的急性细菌感染发炎,所以眼皮会红、肿、热、痛。发生部位在眼睑缘。
霰粒肿是慢性炎症引起之肿块,较不痛,发生部位距离眼睑缘较远。所产生之肿块由眼皮可以摸到,或是将眼皮翻过来时,在眼睑的结膜上可以看到肿块。
针眼如何治疗
针眼就是麦粒肿。刚发生针眼时,眼皮肿痛可用冰敷,并点消炎眼药水,必要时口服抗生素。大部份的病例在三至四天内可以消退;若腺体肿胀化脓,则须手术切开排脓。
参考资料:http://www.pardino.cn/episteme/view.asp?fid=50&rTyp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