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处暑是什么意思啊
处暑,就是指“出暑”,这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第十四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而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是养生美容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
保护脐部,预防疾病。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如果对脐部防护不当,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引发身体不适。而寒气如果在小腹部位积聚太多,还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
‘贰’ 什么是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
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处暑节气的天文历法:
处暑,北斗七星的斗柄是指向西南方向(戊位),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
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此时,如果夜晚观北斗七星,会发现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西南方向。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处暑
‘叁’ 处暑是什么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节气有许多习俗,许多习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放河灯,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处暑过后要开始注重养生了,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而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是养生美容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
‘肆’ 在日历里写着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伍’ 处暑是什么意思呢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养生的食物
1、南瓜
秋季天气变得非常凉爽,食欲大开,开始食用大量温补油腻的食物,很容易引起便秘,这时候可以选择吃南瓜,南瓜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果胶,可以帮助缓解便秘。
2、莲藕
秋季正是吃莲藕的季节,莲藕属于地下根茎植物,含有多酚类物质,多吃有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的作用,秋季吃莲藕更是有养血滋阴的功效。
3、毛豆
毛豆属于北方的一种很有特色的食物,将黄豆连壳加水煮熟后加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多为下酒之物,但是毛豆本身的价值是很高的,富含丰富的植物激素,有增强大脑发育和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所以可以多吃一些只要不是太多就好。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什么是处暑?处暑节气必吃的8种食物
‘陆’ 处暑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天文专家称,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北京城区,白昼长度已经由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天气特点
1、辐射减弱
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小露锋芒。
2、秋老虎
秋老虎发生在24节气当中的立秋之后,属短期回热天气,就像一只老虎一样蛮横霸道,所以民间称这段时间为“秋老虎”。一般发生在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
气温虽高,但是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气温相差不会太高。秋老虎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回归,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的高温暑热天气。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虽然是秋天,但天气很闷热。
‘柒’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进入处暑,由于天气原因,秋季常见疾病多发,尤其要注意生活起居。
处暑之日“鹰乃祭鸟”,说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开始狩猎,并将猎物陈列,如同祭祀,古人称之“义举”;“天地始肃”的“肃”是“肃清”,天气因“肃”而清,肃清后必带来萧瑟之气;处暑也是收获的季节,禾是五谷各类,天气肃杀后,庄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