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综合知识 > 娘惹是什么

娘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30 01:47:45

㈠ 娘惹是什么意思

“娘惹”是指华人与马来人婚配的后代子裔,通常指女性,男性则称峇峇。

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在经过马六甲时,有一部分随行人员就留在了当地。这些人定居后和当地的马来族或其他民族的妇女通婚。马来语中把生下的男性后代就称为“峇峇”,女性后代则称“娘惹”。有人称他们为“土生华人”或“海峡华人”。

峇峇娘惹的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以及新加坡。峇峇娘惹虽然远离中国本土,但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注重孝道、讲究长幼有序,在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国化”。

(1)娘惹是什么扩展阅读

南洋“娘惹菜”

娘惹一词也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娘惹菜”文化。大凡华人妇女烹饪出来的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热带风味的菜肴,都被冠以闽南语音译的名称,叫娘惹菜。新马一带如是,印度尼西亚亦然。“娘惹菜”饮食文化交流的结果,令中国烹饪与当地的烹饪文化结合得天衣无缝。

内地有一饮食文化专家在谈到中国烹饪技艺传到东南亚时这样写道:“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唐宋时已对东南亚地区产生影响。明代,随着郑和七次下西洋,以及大批华人移居东南亚各国,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加强。清代,中国的菜肴在东南亚不少国家流行。如印度尼西亚一带的‘娘惹菜’,就是中国饮食和当地饮食文化交流的结晶。”

㈡ 娘惹什么意思

娘惹指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也是土生华人,在马六甲、新加坡都比较多。马来西亚娘惹文化里娘惹是对女性的尊称,现在还有娘惹吗?娘惹是什么意思?
娘惹指的是一类人群,她是对哪一类女性的尊称,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娘惹是什么意思娘惹文化是什么、以及娘惹的由来。
娘惹的由来
1、在明代有一批来自大陆的移民定居在马六甲,也有一说是陪同汉丽宝公主下嫁马六甲国王的五百童男童女繁衍的后代,他们融入了当地社会、语言及习俗受了当地文化的影响,但他们仍坚持中华传统,信奉佛道,没有被穆斯林化,满清入关后,这批化外之民仍保持明人风习,马六甲几经西方侵入后,他们开始散居马来半岛,其中有一部分移居到新加坡,英殖民地时期,他们又有很大一部分人接受了英文教育,我们称之为侨生华2、马六甲现在还留有这个族群的遗迹,娘惹是对这样的女性的尊称哦,,男士一般尊称为峇峇(音:baba)……
3、娘惹在南洋往往拥有较高的地位,通常是家财万贯呢。
娘惹文化是什么?
1、娘惹文化神秘丰富,娘惹文化既有马来族文化影响也有华人传统形成独有的综合文化。剧中,我们可以听到对族人的不同称谓、纷繁的族规,看到美丽的娘惹服饰、刺绣,还有独特的娘惹菜和歌舞。正如《大长今》展现韩国古文化一样。《娘惹艾美丽》展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在那段历史中的人情风貌,这对于中国人而言都是神秘而陌生的。
2、娘惹(nyonya),指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也是土生华人,在马六甲、新加坡都比较多。他们的文化就是介于中国和马来文化之间,所以很特别。他们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
3、娘惹更是一种饮食文化,主要是中国菜与东南亚菜式风味的混合体。因此在马来西亚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酱猪蹄、煎猪肉片、竹笋炖猪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香蕉叶、椰浆、香兰叶、糯米和糖精制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适中,嚼头儿足着呢。

㈢ 娘惹是啥意思

巴巴娘惹(或称土生华人/侨生)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和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商人与当地马来人通婚生下的子女。男性称为“巴巴”,女性称为“娘惹”,通称为“巴巴娘惹”。

定义
巴巴娘惹(峇峇娘惹)也包括少数在唐宋时期定居此地的唐人的后裔,但目前没有来源证明唐宋已有唐人定居此地,所以一般上峇峇娘惹都是指大明人与当地马来人通婚生下的子女。这些唐宋明后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男性称为峇峇(巴巴),女性称为娘惹。

由来
六十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马来西亚是土着身份(Bumiputra),但由于"某些"政党政治因素而被马来西亚政府归类为华人(也就是马来西亚华人),从此失去了土着身份。峇峇娘惹今天在马来西亚宪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纪后期来的“新客”无分别。这些峇峇人,主要是在中国明朝或以前移民到东南亚,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小部分是广东和客家籍,很多都与马来人混血

文化
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例如他们的中国传统婚礼。峇峇人讲的语言称为峇峇话,并非单纯的福建话,在使用汉语语法的同时,依地区不同,掺杂使用马来语与泰语词汇的比例也随之不同。有些受华文教育的华人也称那些从小受英式教育的华人为“峇峇”,这个用法有藐视的意思,表示此华人已经数典忘祖或者不太像华人了。此外,当地的闽南人亦有句成语叫作‘三代成峇’,根据这句话的定义,所有在马来西亚出生的第三代华人也都成了峇峇,但这句话没有藐视的成份,只是意味到了第三代华人,由于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的原故,其文化难免带有当地色彩

族群
此外,峇峇亦特指一个自称并被称为“峇峇”的华人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马六甲以及马来西亚独立前在槟城和新加坡的峇峇,峇峇华人讲马来语,他们也自称为“Peranakan”--马来语中“土生的人”,故“Cina Peranakan”即土生华人,这一词本用来识别“峇峇人”与“新客”--也就是从中国来的移民。在19世纪的马来半岛,这样的分别很明显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两者的生活习惯和政治意识不太一样。虽然现在的马来西亚华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kan”一词已成为“峇峇人”的专用自称。

现状
在今天的马来西亚,一位马来西亚华人娶了一位马来人为妻,他们的儿子也不是峇峇娘惹,是混血儿。峇峇娘惹可谓当世产生的特殊民族。(*特别注明: 马来西亚华人娶/嫁任何一位马来人就必定要改用阿拉伯姓名,例:某某 bin Abllah 和皈依回教。)娘惹文化既有马来族文化影响(如:膳食、衣饰、语言)也有华人传统(如:信仰、名字、种族认同),形成独有的综合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航空空姐身上穿的制服,就是娘惹女装的baju kebaya,脚上穿的嵌珠拖鞋是娘惹女鞋Kasut Manek。

语言
峇峇和娘惹人讲的语言称为峇峇话,并非单纯的福建话,在使用汉语语法的同时,依地区不同,掺杂使用马来语与泰语词汇的比例也随之不同。

地位
娘惹在新加坡拥有较高的地位,通常是家财万贯。他们的穿着打扮遗留了中国的古风,十分讲究

饮食文化

此外,娘惹更是一种饮食文化,主要是中国菜与东南亚菜式风味的混合体。因此在马来西亚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酱猪蹄、煎猪肉片、竹笋炖猪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香蕉叶、椰浆、香兰叶、糯米和糖精制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适中,嚼头儿十足。

娘惹装

娘惹装是娘惹文化的代表之一。在马来传统服装的基础上,改成西洋风格的低胸衬肩,加上中国传统的花边修饰,就是娘惹服饰。多为轻纱制作,颜色不仅有中国传统的大红粉红,还有马来人的吉祥色土耳其绿;点缀的图案多是中国传统的花鸟鱼虫龙凤呈祥。

提供娘惹私房调味料,有我们公司做的调味料就可以做正宗的娘儿私房菜了,我母亲是印尼那代的娘惹,马来,新加波闽南话。跟印尼话,福建闽南话,广东话都会讲。
联系电话:150 5959 9908 啊龙
试菜地点:福建泉州洛江双阳华侨农场

㈣ 娘惹是什么意

娘惹指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女性后代。
娘惹指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女性后代。
娘惹指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女性后代。
娘惹指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女性后代。

㈤ 新加坡的“娘惹”,究竟是什么人

新加坡的娘惹指的是华人女性,是一种独特的称呼。在15世纪初,明朝人郑和带领着船队七下西洋,多次停留在马来半岛,加深了明王朝与南洋各国的联系。从那时起,许多华人男子移民到了东南亚和当地的马来族或者其他民族的妇女通婚,然后把生育下来的男性后代称为峇峇,女性后代称为娘惹。

总结

虽然和中国距离的比较远,但是对于中华民族的习俗的继承还是比较好的,相貌也是比较像华人的。

㈥ 小娘惹是什么意思

娘惹是指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女性。这些人一般都是由华人和当地人结合所产生的后代,她们身上拥有两个国家的血统。在出生的时候,就一直生活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因为中国文化和当地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娘惹文化。小娘惹可以理解为生活在东南亚地区,拥有一部分华人血统的小姑娘。

电视剧小娘惹

电视剧《小娘惹》播出之后,顺利成为当时的爆款作品。剧中的月娘和菊香由同一位演员饰演。同时饰演母女二人,对这位年轻的女演员提出了不小的挑战。看到剧中温柔的菊香和可爱的月娘,丝毫没有跳戏的感觉。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位演员优秀的表演功底。

剧情方面,新版《小娘惹》相比老版,在剧情上有所改动。虽然并不算太多,但是也让这部作品给人完全不同的观感体验。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翻拍案例。看得出,整个剧组都为这部作品付出了辛苦和努力,也希望之后的翻拍作品能够学习这次成功的经验,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影视剧。

㈦ 娘惹是什么

娘惹指的是一类人群,是对某一类女性的尊称。是指早期中国与马来人结婚后群生的后代,也是土生华人,在马六甲和新加坡比较多。

㈧ 什么是娘惹

“娘惹”是指华人与马来人婚配的后代子裔,尤其是指女性。

峇峇娘惹主要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马来亚(当今马来西亚)的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度尼西亚)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华人后裔,是古代中国移民和东南亚土着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

峇峇娘惹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称为baba nyonya,峇峇娘惹是音译,在土生华人,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新加坡都比较多。男性称为Baba “峇峇”,女性称为Nyonya“娘惹”。

(8)娘惹是什么扩展阅读

娘惹的服饰文化:

公元1910至1920年间,娘惹衫发生变化,不仅运用中国传统的手绣和镂空法,从西印度群岛引来荷兰衣服的蕾丝花边缀在长衫上叫“可峇雅”,剪裁充分显示腰身,再配上峇迪沙笼裙,使姑娘少妇愈加娇媚、婀娜,同时显得娴淑,丝毫也不张扬。

从1930年以后,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娘惹就开始改穿西式服装了。娘惹的身上离不开首饰,项链上镶着珠宝,耳坠垂在耳边,胸前的扣牌用金银围裹珍珠宝石,做出精致得不能再精致的花纹。

㈨ 娘惹是什么意思

峇峇娘惹或称土生华人是居住数百年在马来西亚,印尼 或新加坡的当地华人,这些华人都在指文化上受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所影响地华人,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
这些峇峇人,主要是中国明朝或以前移民到东南亚,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小部分是广东和客家籍,很多都与马来人混血。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例如他们的中国传统婚礼。
峇峇人讲的语言称为峇峇话,其并非单纯的福建话,而是使用汉语的语法,依地区不同,参杂使用马来语、泰语词汇的比例也随之不同。
有些受华人教育的华人也称那些从小受英式教育的华人为“峇峇”,这个用法有藐视的意思,即所有指的华人已数典忘组或者不太像华人了,此外,当地的闽南人亦有句成语:‘三代成峇’,根据这个定义,所有在马来西亚出生的第三代华人也都成了峇峇,这个定义没有藐视的成份,意味到了第三代华人,由于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其文化难免带有当地色彩。
此外,峇峇亦特指一个自称并被称“峇峇”的华人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马六甲,以及马来西亚独立前在槟城和新加坡的峇峇,峇峇华人讲马来语,他们也自称为“Peranankan”,马来语中“土生的人”,故“Cina Peranakan”即土生华人,这一词本用来识别“峇峇人”与“新客”,也就是从中国来的移民。
在19世纪的马来半岛,这样的分别很明显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两者的生活习惯和政治意识不太一样,现在的马来西亚华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nkan”一词已成为“峇峇人”的自称。
在精神思想上,峇峇人倾向于西方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子女多受英文教育。这点与他们仍然保留古老的华人习惯、传统及信仰,看来相当矛盾。
实际上,早期的峇峇人是矛盾的一群,他们脱离华人社会,却又不能真正融入马来社会,成为两头不着岸的人。所幸这种情况后来有了改变,他们开始加进华人社会的体系,一些峇峇人的子女,也被送进华小接受基本的母语教育,回归族群。
马六甲峇峇散居各地。在殖民地时代,峇峇人最集中的地区是荷兰街,这里出了一些才华卓越的峇峇,如敦陈祯禄及敦陈修信。
峇峇人的性格耿直,在马六甲的华人社会里,有一句形容他们这种秉性的话:“峇峇直”。顾名思义,可见他们一般上是“直”透了。
峇峇人到底有多少,很难做出统计,不过根据粗略估计,他们约占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百分之五,并不很多。相信随着时代与局势演变,他们的子孙,将会逐渐恢复华人的精神面貌。

阅读全文

与娘惹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9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5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42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11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94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8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67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6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6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9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11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55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7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21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30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9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73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84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53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