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罄竹难书的意思是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出自《旧唐书·李密传》。
❷ 罄竹难书的意思解释
罄竹难书的意思是比喻事实极多,难以写完(多指罪恶)。
罄:用尽,用完。竹:竹子;古人用竹子制成竹简来写字。罄竹难书原义是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竹简,都写不完他的罪行,后比喻事实极多,难以写完(多指罪恶)。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
罄竹难书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衍生典故:《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❸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
罄竹难书是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
罄竹难书
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
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示例: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 ◎邹韬奋《抗战以来》
近义词:十恶不赦擢发可数擢发难数罪行累累擢发莫数作恶多端 不胜枚举
反义词:寥寥可数宅心仁厚 丰功伟绩
相关词汇分析:
一、擢发莫数 [ zhuó fà mò shǔ ]
1.【解释】:擢:拔;莫:不能。拔下全部头发,也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2.【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3.【示例】:方尚乃口穷之时,盖~其罪。 ◎宋·苏轼《到惠州谢表》
二、作恶多端 [ zuò è ō ān ]
1.【解释】: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
2.【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二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3.【语法】:偏正式;作定语;含贬义
三、寥寥可数 [ liáo liáo kě shǔ ]
1.【解释】:寥寥:稀少,很少。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2.【出自】:唐·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3.【示例】:而公卿大臣,抗节效忠者,~。 ◎清·方苞《请矫除积习兴起人才札子》
四、不胜枚举 [ bù shèng méi jǔ ]
1.【解释】: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2.【出自】: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似此等语,不可枚举。”
3.【示例】:真是钉子之多,~。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
五、丰功伟绩 [ fēng gōng wěi jì ]
1.【解释】:丰:大。伟大的功绩。
2.【出自】:清·张春帆《宦海》第六回:“这位章制军在两广做了几年,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
3.【示例】: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❹ 罄竹难书是啥意思
意思是罪行多得写不完。
据《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故用“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
罄竹难书一语,最初形容"乱象极多",后多指"罪恶极多"。虽然亦有正面用法,指"善行"或"功绩极多",但一般引用此语时,多只用以"形容罪状之多"。在未说明的状况下使用正面用法,可能会造成误会。也可作"磬竹难书"。
罄竹难书的意思: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
❺ “磬竹难书”是什么意思
读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
释义: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
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❻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啊
基本信息
〝罄竹难书〞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qìng zhú nán shū ,释义:罄,用尽;竹,竹简。意为罪恶很多,用尽竹简也难以写完。
中文名称
罄竹难书
读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释义
罪恶很多,用尽竹简也难以写完。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出处
《吕氏春秋·季夏纪》
成语辨析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十恶不赦、罪大恶极、擢发难数、作恶多端
【反义词】宅心仁厚、丰功伟绩
【成语解释】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成语人物
宇文化及、李密、翟让、隋炀帝
成语出处
"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
《新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成语示例
错误用法:
1、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啊。邹韬奋《抗战以来》
2、热播电视剧《卫子夫》中,段宏称赞淮南王刘安"护民之功,罄竹难书"。
原因:此词语用来修饰罪恶很多,属贬义词,不能用来修饰光辉事迹及美好的事情。
成语辨析
注意字型区分:"罄"不能写作"馨"
"罄"古同"磬",可作"磬竹难书"
成语典故
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合约,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
此时,李密在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着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罄是用尽的意思。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写不完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自从这一篇檄文一出,海内轰动,人人传阅,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李密却以为洛阳尚未拿下,还不必急在一时。
因为李密的声势浩大,所以李渊想要来拉拢他,遣使通书。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自任盟主。
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跑到河南去。他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夸矜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好来坐收渔利。"
于是,李渊就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年逾知命(知命为五十岁),没有这个野心了。愿意跟着大弟你,攀鳞附翼。"
李密见到信,看得眉开眼笑,乐不可支。从此,对李渊深信不疑。
成语争议
中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乱用成语 "罄竹难书"闹笑话
陈水扁乱用成语,竟然说义工的义行"罄竹难书",成为台湾政坛一大笑话。
据报道,2006年5月20日陈水扁到海滩捡垃圾。在卖力捡了满袋垃圾后,陈水扁赞扬台湾志工精神时说:"有很多我们的志工团体,不管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帮忙等等,这些都是罄竹难书,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报道称,太阳太大了,陈水扁被晒昏了吧。
不料,22日台湾的教育部门负责人杜正胜在立法院接受质询时,还要拍马屁"护主"。杜正胜说,"罄是用尽,竹就是竹片,是在纸张发明前的书写工具,难是难以,书就是书写,翻成今天现在的话,就是用尽所有的纸也写不完,也就是要做的事实在太多。"
国民党立委李庆安质问:"所以部长你觉得这个形容没有错?"杜正胜说:"单单就这四个字,没有错。"李庆安嘲讽说,不要因为陈水扁说错你就硬拗。你对教育的贡献真是"罄竹难书"!一句话让杜正胜哑口无言。
根据台湾教育部国语辞典的解释,"罄竹难书"的意思是: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难以写尽。《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后世于是就用"罄竹难书"比喻罪状之多,难以写尽。
陈水扁用错成语露怯 台官员奉迎胡解成语出丑
2006年5月22日上午,台政府教育部门负责人杜正胜在台立法院教育委员会"说文解字",为成语"罄竹难书"下了新的批注,意思是"用尽所有的纸张都写不完"。杜正胜胡解成语,遭到立委嘲讽和岛内中文教师的反弹。
据台媒报道,陈水扁20日在白沙湾当环保志愿者净滩时表示,台湾义工的贡献是"罄竹难书"。杜正胜22日上午在台立法院回应相关质询时表示,"罄是用尽,竹是竹片","罄竹难书"用现代白话文来说就是"事情多到连纸张都写不完"。
针对杜正胜对成语做出新的"注解",中国国民党籍立委李庆安则批评,这是替陈水扁说错话在"硬拗",她质疑,如果学生作文中出现"老师对我的恩惠真是罄竹难书",这样算对还是不对?杜正胜则回答说,"我不能当阅卷老师",李庆安最后语带嘲讽地"赞许"杜正胜对教育的贡献"罄竹难书"。
杜正胜歪解成语也引起了岛内教师的反弹,台媒引述台湾中山女中语文教师李素真的话指出,"罄竹难书"一词源自于《吕氏春秋》,是指一个人的罪恶太多,就算用尽所有的竹子,也写不完罪状。罄竹难书是"负面"形容词,不应随便解释。
历史用法
负面语意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安世者,京师大侠也,闻贺欲以赎子,笑曰:'丞相祸及宗矣。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意指南山的竹子写不尽我要说的话。
此处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亦为负面用法,指罪行极多。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意思是说,用光南山的竹子当竹简,也写不光隋炀帝的罪行。
正面语意
《皮日休文集》第九卷〈移元征君书〉:"果行是道,磬南山之竹,不足以书足下之功,穷百谷之波,不足以注足下之善。"意思是说,用光南山的竹子当竹简,也写不完你的功劳。
中性语意
罄竹难书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形容"乱象极多,难以胜数"。后来多指"罪恶极多"。
《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描述乱世的各种异象,如马有生角、雄鸡五足、鸡卵多毈、有豕生狗等。又说: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意谓这些怪象都是政治败坏所产生的乱亡之兆,而且多到用尽荆、越两地的竹子来写都写不完。
《孙膑兵法》:"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形胜,以楚越之竹书之而不足。"
现代用法
罄竹难书一语,最初形容"乱象极多",后多指"罪恶极多"。虽然亦有正面用法,指"善行"或"功绩极多",但一般引用此语时,多只用以"形容罪状之多"。在未说明的状况下使用正面用法,可能会造成误会。也可作"磬竹难书"。
辞典解释
《汉语大词典》:"极言事实之多,难以尽载。常指罪恶,后偶亦形容好人好事。"《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指事实很多,难以写尽,多用来指罪恶,间或指功绩。"《辞源》:"喻项目之多,不尽期录。"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指事实很多,难以写尽,多用来指罪恶,间或指功绩。"
《辞源》:"喻项目之多,不尽期录。"
❼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
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❽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
罄竹难书的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出自《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
《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数说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
(8)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注意字型区分:“罄”不能写作“馨”,“罄”古同“磬”,可作“磬竹难书”。《皮日休文集》第九卷〈移元征君书〉:“果行是道,磬南山之竹,不足以书足下之功,穷百谷之波,不足以注足下之善。”意思是说,用光南山的竹子当竹简,也写不完你的功劳。
❾ 罄竹难书什么意思
罄竹难书的意思: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
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十恶不赦、罪大恶极、擢发难数、作恶多端
【反义词】宅心仁厚、丰功伟绩
现代用法
罄竹难书一语,最初形容"乱象极多",后多指"罪恶极多"。虽然亦有正面用法,指"善行"或"功绩极多",但一般引用此语时,多只用以"形容罪状之多"。在未说明的状况下使用正面用法,可能会造成误会。也可作"磬竹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