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综合知识 > 国民党为什么放弃台湾军权了

国民党为什么放弃台湾军权了

发布时间:2022-11-05 09:13:37

A. 国民党是怎么丢掉军权的

蒋介石去世后,废除“总裁”制,党的首脑改称中央委员会主席,由蒋经国连任至1988年1月13日去世。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国共战争中节节败退,而中国共产党则于10月1日在北京(昔称北平)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从南京陆续迁至广州、重庆、四川成都及西康西昌,最后于12月9日迁至台湾台北;12月1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随政府由成都迁至台北。

蒋介石去世后,废除“总裁”制,党的首脑改称中央委员会主席,由蒋经国连任至1988年1月13日去世。其后则由李登辉继任至2000年3月。期间地位为台湾地区执政党。其后台湾地区领导人由台湾民主进步党人士陈水扁继任,在此期间中国国民党成为台湾地区最大在野党,直到2008年中国国民党人士马英九竞选成功,中国国民党才再度成为台湾地区执政党。

B. 国民党最后为什么跑台湾了

首先是台湾海峡海阔浪高,只有它才能暂时阻止没有海、空优势的共产党军队的乘胜追击。

其次,台湾作为“反共救国的复兴基地”,有着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越之处,

即:1、台湾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全岛土地利用率高,粮食等农产品基本可满足军民所需;

2、台岛内部交通便利,工业有“日据时代”留下的基础,若善于经营,经济可望起飞;

3、在军事上,台岛有海峡与大陆相隔,易于防守。且位于太平洋西缘,扼太平洋西航道之中,与美国的远东防线衔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美国不会弃之不顾,若得美援,台湾将万无一失。

再个,台湾长期与大陆阻隔,中共组织与人员活动较少,又经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整肃,干扰更少,未来即使社会稍有动荡,台岛四面环海,呈封闭状态,境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农村都已开发,当局极易消除不稳定因素以稳定社会。

因此,国民党若将党、政、军、财、文中心迁台,再带来较多的资金和人才,必将建成稳固和强盛的台湾基地,适当时就可“反攻大陆”。这一番主张已然是国民党唯一的选择。

(2)国民党为什么放弃台湾军权了扩展阅读

国民党政府在解放战争后期曾考察比对过这3个方案,最终选择了台湾。西南方案有两点主要劣势:第一是解放战争后期我军兵力远非抗战时日军规模能够相比,抗战期间中国军队能够利用地域纵深和西南地形特点与对方形成僵持。

很大程度上是日军兵力不足导致,而解放战争时期却不行。川滇虽远,但始终属于大陆,解放军陆军占据压倒优势。西南方向的国民党军满打满算90万人,无法长期抵御500万解放军部队,顽固打下去迟早要被歼灭。

第二点,西南不比北方和东部国土,当地的国民党军部队多为“杂牌”,如川军、滇军等,这些部队与中央系积怨已久,卢汉、刘文辉、邓锡侯等西南军阀大佬一直对蒋政府恨之入骨。

国军想要据守西南,恐怕只是痴人说梦,老蒋要面对的不光是解放军,恐怕还有内部的地方派系。事实上的西南战役进程也体现了这一点,因此退守西南方案首先宣告破产。

再看海南岛。海南虽然面积、地理因素与台湾相仿,但是真实条件却远远不如台湾。一方面,海南岛距离大陆太近,海峡平均宽度不到30千米,不足以形成安全距离。想靠琼州海峡阻挡解放军,这点优势实在过于单薄,解放军就算没有海军也能靠木船登岛。

此时国民党军只剩60万部队,台湾和海南必须集中一点防御,分兵只能使防守难度加大。选一个的话选哪里呢?

自然是放弃海南而守台湾,因为台湾海峡宽度超过130千米,没有一定的海空军力量无法保障陆军登岛,至少能拖延时间赢得喘息机会。这也是海南岛的薛岳集团1950年遭到四野进攻后,没有顽固死战,而是很快将其有生力量撤往台湾的主要原因,可以说是有预案的。

C. 1949年解放前夕,蒋介石为何选择退守台湾这背后是谁在出主意

1949年年初,蒋介石来到溪口,随即便给他的儿子蒋经国下了一道命令,命他督促空军司令部按时完成定海机场的修建任务,绝对不得拖延。

当时,很多人并不明白蒋介石的这一意图,但是不久之后,原因就清楚了:蒋介石已经对国民党政权的土崩瓦解有所预见,在给自己寻找后路。

果不其然,四个月之后,南京、上海相继被解放,国民党直接面临倾覆之危。7月,蒋介石开始命令国民党部队通过定海机场逐步撤离大陆,退守至台湾。

12月,蒋介石和蒋经国也一脸苦涩地登上了“中美号”专机,往台湾岛飞去。此后,蒋介石便再也没有回到大陆。

当时,对于退守到何处,国民党内部有着不同的意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蒋介石最终选择了宝岛台湾?这背后又是谁在替蒋介石出主意呢?

1948年12月31日,大约有40名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受邀来到蒋介石的官邸吃饭,这些国民党官员发言结束之后,蒋介石咆哮道:“我不想引退!你们这些国民党官员却想让我引退。”最终,蒋介石还是引退了。

次年年初,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国民政府的主要力量已经基本上被消耗殆尽。

蒋介石退位,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几乎被尽数全歼,只剩下一些散兵游勇四处游荡,任谁去看,国民党政权都要倒台了。

面对这种局势,虽已退位但仍掌握国民党实权的蒋介石不得不考虑国民党军队此后应何去何从这一迫切的问题。

当时,长江以北已经全部迎来了解放,国民党已不再拥有寸土;三大战役,国民党被歼150多万军力,五大主力损失殆尽,长江自然也是守不住的;划江而治,没有可能;和谈,筹码尽失。

所有的出路都行不通的时候,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择: 逃跑。

蒋介石开始为逃跑做准备,他一边让儿子蒋经国督促修建定海机场这一任务,一边就退守何处与国民党党内人士展开了讨论,但是,国民党内各个军官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最开始,蒋介石比较倾向于大西南, 大西南以重庆、成都为中心,北面有秦岭,东面临长江三峡,南面是横断山脉,地形十分凶险,处处可做屏障,并且除了在地理位置上占尽优势,还是八年抗战的“福地”。不少人赞同这一观点,还提出,如果此处不行,还有着足够的后退空间,可以到缅甸去发展。

不过,这里的军阀势力十分混乱,甚至可以说已经溃烂到毫无希望的地步,如果到了那里,各派军阀不听从指挥,再遇到战斗力强悍的解放军,到时必然会走向腹背受敌的境地,难道真的要躲到缅甸的密林中,去过原始生活吗?蒋介石心中的担忧挥之不去。

也有人说,可以考虑海南岛。 海南岛虽然也有着明显的优势:仅仅凭借琼州海峡,就能够抵抗一阵子,万一被解放军攻到岛上,还可以退居到菲律宾。可这里还比不上大西南,岛上的耕地十分有限,既无法养活军队,也无法发展工业,长期发展可谓十分受限。

西南、海南,各处有各处的优势,也都存在着难以忽视的劣势,蒋介石一时间犹豫不决,难以抉择。

就在这时,有人给了蒋介石一条建议: “上上良策是退守台湾!”

闻此建议,蒋介石眼睛一亮,可以去台湾!

蒋介石第一次踏上台湾的土地,是在1946年10月,当时为了纪念台湾光复一周年,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飞抵了台北。

那次台湾之行,蒋介石受到了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在纪念大会上蒋介石在致辞时说: “这实在是我平生感到最愉快,最光荣的一天。” 就连当时他和宋美龄下榻的“涵碧楼”的景致都被他叹为“佳绝”。

蒋介石在台北接待当地各界名流人士时直言: “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台湾是一片净土,应珍重建设,使之成为全国模范省!”

看得出来,对于宝岛台湾,蒋介石首先在心理上,是十分认可和能够接纳的,虽然当时他或许并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败退至台湾,但台湾无疑是蒋介石心中可以从根本上进行重新建设的最佳之处。

向蒋介石谏言“退守台湾”的人又是谁呢?他就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开山鼻祖”张其昀。

张其昀是地学大家竺可桢的门下学子,跟随竺可桢深入研究了地理学,还跟着哲学大师刘伯明,以及史学大师柳诒徵研学了人文哲学和人文 历史 。在完成学业以后,因扎实的学术功底,被一众报馆邀请前往工作,最终,张其昀选择了上海商务印书馆。

但是这样一位潜心研究学术的学者,为何会与国内的军事斗争产生瓜葛与纠纷呢?这与他工作的环境有关,可以说选择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使他与国民党结下了深深的渊源。

张其昀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蒋介石身边的重臣之一陈布雷刚刚接任了《商报》的主编一职,因其工作的原因,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所以陈布雷就总往他曾工作过的比较熟悉的商务印书馆跑,当时负责接待陈布雷的正是张其昀。

不过,两人平时除了一些在工作上的交接,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和交流。直到一次偶然事件的发生,为两人带来了结下友谊的契机。

当时,《商报》要发表一篇和地域有关的工作,陈布雷便和往常一样来到商务印书馆寻找相关的资料和书籍,但那天,陈布雷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相关的资料,很是着急。

看着在资料堆里翻来翻去的陈布雷,张其昀试探的张口问了是遇到了什么问题,陈布雷将问题告诉了张其昀,精通地理知识的张其昀条理清晰的为陈布雷解答的心中的疑惑。

一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商务印书馆的普通小职员竟有着如此深厚的地理学知识,这让陈布雷很是讶异。

“你对地理学很有研究呀。”陈布雷掩饰不住心中的惊喜。

张其昀如实回答:“是的,我曾经跟着竺可桢老师学习。”

“原来竟是地学大师竺可桢的高徒啊。”陈布雷笑着伸出了手。

两手相握,颇有一番相见恨晚的意味。

那以后,两人常常在一起讨论一些学术问题,也慢慢地结下了极深厚的友谊。

1927年,一直不遗余力为革命奔走的陈布雷加入了国民党,并且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而张其昀则受邀到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任教。期间,两人联系不多。

北伐胜利之后,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爆发了中原大战。各大军阀战败以后,退守到了自己曾割据一方的各行省,不熟悉那些地方的蒋介石不敢贸然出击,于是,深得蒋介石信任的陈布雷向蒋介石引荐了精通地理知识的张其昀。

之后,张其昀用自己所学为蒋介石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各大军阀盘踞之处的地形、地势,尽管听完张其昀地分析,蒋介石权衡了利弊之后,最终放弃了追击的念头。但是有着丰富地理知识储备的张其昀,却深受蒋介石的欣赏。

蒋介石在心中谋算着,假如张其昀能够一直为他所用,那么以后在攻打地形、地貌隐秘多变的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时,一定会有着意料之外的效果。

于是,这之后,张其昀便同陈布雷一样,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成为了蒋介石身边出谋划策的军师。期间,在学术上大有成就的张其昀还被美国国务院邀请前往哈佛大学教书。蒋介石经常和陈布雷说他和张其昀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1948年11月,国民党已经大势已去,对未来感到无望的陈布雷自杀身亡,所以在国民党政权倒台,四处寻找逃亡之所时,张其昀作为蒋介石身边唯一的军师,站出来为蒋介石排忧解难,告诉蒋介石: “上上良策是台湾。”

为什是台湾?张其昀给出了足够的理由。

首先,台湾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台湾岛位于中国的东南海域,与大陆之间隔着宽度长达200公里,平均深度有60米的台湾海峡,这里浪高风大,对国民党来说是阻隔解放军的一道不可多得的天堑。另外,台湾岛的四周还分布着众多的岛屿,这些也是国民党抵御解放军的前沿阵地。

当时我军的空军力量十分薄弱,海军也是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所以,如果国民党退守到这里,解放军陆军很难在没有海、空两军的掩护和保障下实现登岛的目的,这就意味着可以完全将解放军置于海峡之外。

除此之外,张其昀知道蒋介石一定不甘心割舍大陆,又告诉他,台湾和大陆的江浙地带隔海相望,实现转移该地区物资一事不是什么难题,所以等到国共两党的实力发生逆转之后,国民党军可以在直接占领江浙一带,这样一来,之后的战争就会有足够的物资保障。

蒋介石最大的担忧,就是不能再回大陆,张其昀的分析可以说为蒋介石消除了心中最大的顾虑。

张其昀继续分析, 台湾处于北回归线上,整个岛屿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整体的环境温暖舒适,降水量和热量都十分充足,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栽培和种植,这能够顺利解决粮食供给问题,避免粮食的进口。 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减少财政支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台湾的粮食安全。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国民党军在这里有长期发展的条件。

并且,这里与美国的远东防线距离十分近。东南亚诸多岛屿上都有着美国的军事基地,台湾又是东南亚地区的门户,所以如果国民党军退守到台湾,当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发起进攻的时候,美国势必会站出来插手管上一管。

其次,台湾岛的居民对国民党有拥护之情, 这一点,前面我们也提到过,蒋介石和其夫人宋美龄第一次登岛就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这要从台湾与大陆的 历史 渊源讲起。

大陆与台湾最早的联系远在三国时期,当时中原政权派人抵达了台湾岛,并带回了近千名台湾籍士兵。之后,大宋又直接将台湾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还派兵驻守在这里。元、明两代在台湾都设有巡检司,明末,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回台湾抵御大陆清政府一事,更是尽人皆知。

后来,清政府出兵,台湾再次被纳入中国版图。十九世纪末,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分巡台厦兵备道”以及台湾府,台湾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行省。

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因此,台湾被划归给了日本,这以后,台湾地区便一直被日本人统治和经营。二战结束以后,日本从台湾撤兵,接收台湾的正是中华民国。

所以,长期处于日寇统治下的台湾当地居民,缺少民族归属感,自然会对接收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产生一种拥护之情。另外,对于蒋介石来说,更重要的一点则是,由于长期被日寇统治,台湾岛内对于国共两党的斗争不是十分了解,而且,岛内还没有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辐射,这让蒋介石欣喜不已,认为台湾简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净土”,十分适合他重新再来。

除此之外,日本在统治台湾期间的建设可谓是不遗余力,因为当时日本将台湾当做遏制中国,甚至抢占东南亚的跳板,所以建立了许多近代企业,台湾岛内的交通也十分的便利。工业有着不错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又相对健全,整体来说,岛内具备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

蒋介石听完张其昀的分析,开始思考退守台湾的可行性。经过一番认真地思考以后,蒋介石最终同意了张其昀的提议,最终决定,撤退至台湾。

当时蒋介石已经退到了幕后,为了能够成功退守台湾,他回到自己的故乡浙江奉化溪口,设立了7部电台,在暗中遥控着国民党大大小小的事情。

退守台湾的第一步,就是转移财产。当时蒋介石将这项任务交给了自己的长子蒋经国,蒋经国根据蒋介石的指示,来到上海,找到了国民党中央银行的总裁俞鸿钧。

蒋经国对俞鸿钧说:“我奉蒋委员长之命前来,为保国家一线生机,望中央银行将现金移存到台湾,以策安全。”

最终,蒋经国和俞鸿钧一起,成功向台湾转移了中央银行的92万两黄金,以及8000万美金。可谓是掏空了国库。

除了将大量的金钱转移到台湾,蒋介石还盘算着转移大量的军火,以望事后能够东山再起。他命当时的沪杭竟被总司令汤伯恩将江阴的大炮进行拆除,拆除之后的大炮后来都被秘密运往了台湾。

治理台湾的政策也逐渐开始拟定了,之后的政治会议上他,他十分感慨地说:“此时的江南半壁业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我们必须做好长驻台湾的准备。”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听着不远处的解放军的炮火声,望着天空满脸哀愁,最后转身和蒋经国一起登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这一去,蒋介石从此便再也没有回过大陆。

后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一个是兵力,而另一个则是民心。

历史 一遍遍地告诉我们,与人民作对的,逆时代潮流而动的,阻挡 历史 前进的,终将被人民所抛弃,终将被 历史 前进的巨轮所碾压。

1950年,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被消灭殆尽,中共中央派出粟裕大将率百万大军陈列台湾海峡对岸,但正如张其昀所说,台湾海峡又长又深,波浪又十分汹涌,解放军战士无法完成渡海登陆作战。之后,又爆发了朝鲜战争,解放军战士又以志愿军战士之名赶赴了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解放台湾的事情便由此搁置了。

当然,退守到台湾以后,蒋介石自然也是不甘心的,时刻都在想着反攻大陆,但屡战屡败,现实让他明白也许此生恐怕终再难回到大陆。但是对于“一个中国”的观点,蒋介石始终坚定不移,为此甚至不惜与美国方面翻脸。

1958年,美国要求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独立台湾的时候,蒋介石甚至直接做出了与美国人决裂的举动。当时,毛主席等我党领导人也正是察觉了这一点,所以最终决定让金门、马祖留在蒋介石的手中,这样蒋介石才能够更好地同美国的“两个中国”的不轨图谋做斗争。而金门马祖则成为了台湾和中国大陆联系的纽带。

“九二共识”之后,大陆和台湾之间的联系变的更加密切,不少台湾人民也选择回到大陆寻找自己的根之所在。

如今,两岸人民来往愈发密切,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早已走向了结束,两岸却依旧分隔。但祖国统一是万千华夏子女共同的心愿,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更是 历史 的趋势所在,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海峡两岸终将走向统一。

D. 国民党什么时候失去了军权

在废除政委制度之后,国民党就失去了对台军的控制权。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E. 国民党是如何溃退台湾的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仍不甘心失败。一方面妄图凭借残余的军事力量与其他地方势力,在长江南岸、边远省份继续抵抗;一面又设法玩弄“和平”阴谋,争取喘息时间,以求得逞。

1948年10月,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向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建议,劝告蒋委员长退休,让位给李宗仁或者国民党内其他较有前途的政治领袖。11月9日,蒋介石致函美国总统杜鲁门,要求美国“给予增加军事援助,并发表关于美国政策之坚定的声明”,并派宋美龄赴美活动,但遭到冷遇,一无所获。此时,司徒雷登在中国公开进行倒蒋活动,桂系军阀也乘机逼宫。在这种内外夹攻形势下,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元旦发表《新年文告》,声称在保存伪宪法、伪法统和反动军队的条件下,愿意与共产党“商讨停止战争、恢复和平的具体办法”。

蒋介石于1月21日发表文告,声称由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与共产党周旋,自己则溜回老家奉化溪口,在幕后策划反革命部署。计划三至六个月时间,在江南重新组编训练200万军队,以图东山再起。

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后,继续进行“和平攻势”。1月24日,命令行政院实行“七大和平措施”:将各地“剿总”改为军政长官公署;取消全国戒严令;裁撤戡乱建国总队;释放政治犯;启封被封的报纸杂志;废止特种刑事条例,撤销特种刑事法庭;停止特务活动等。1月27日,李宗仁致电毛泽东,表示愿意“进行和谈”,并两次派代表前往北平与石家庄同中共领导人磋商。

李宗仁及其桂系“主和”,其意在逼蒋下台,使人民解放军停止军事进攻,以便划江而治,由桂系掌握半壁江山,与共产党平分秋色。但蒋介石在“引退”前,已采取措施控制实权,“引退”后仍坐镇溪口,牢牢握住党、政、军、特各要害部门,使李宗仁陷入既不能战,又不能和的困境。

3月8日,李宗仁迫使亲蒋的孙科下台,由何应钦接替行政院长职位。24日,行政院指定张治中、邵力子、黄绍、章士钊、李蒸为和谈代表(后加派刘斐为代表),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组成南京政府的和谈代表团。李宗仁、何应钦就和谈问题,拟定了“和谈腹案”,国防部也拟定了“对国共停战协定最低限度之要求”,作为和谈的基础。其要旨在于“划江而治”,实现体面的和平。

4月1日,国共和谈在北平举行。双方代表经过11天交换意见后,于4月12日举行了第一次正式谈判。中共代表团提出《国内和平协定草案》,南京代表团提出40多条修改意见。15日举行第二次谈判,中共和谈代表团提出《国内和平协定》8条24款作为定稿,其中接受了南京代表团修改意见的大半,特别是对战犯问题、国民党军政人员处理问题作了较大的有原则的让步。规定以4月20日为最后签字日期。

对于这个协定,南京代表团表示愿意接受,并派黄绍和屈武携协定飞回南京,劝告李宗仁签字。李宗仁不敢做主,立即派人送至溪口请示蒋介石。在蒋的掣肘下,李宗仁于20日夜致电张治中,要他们向中共提出“临时停战协定”,并拒绝在和谈协定上签字。这样,国民党政府的“和平”阴谋宣布破产。

国民党在发动“和平”攻势的同时,调集了115个师,加紧布置长江防线,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区南进。1月25日,蒋介石在溪口密策,决定把江防划为两个战区,从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以西,由白崇禧指挥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所属15个军20万人防守;湖口至上海的长江防线及浙赣地区,由汤恩伯指挥京、沪、杭警备司令部所属25个军45万人防守。此外,还以第二海军舰队和280架飞机分属白、汤,配合江防。

人民解放军第二、三两大野战军七个兵团分为西、中、东三个作战集团,齐集长江北岸,四野一个兵团与地方部队10万人在武汉、宜昌、沙市等地展开正面攻击,牵制白崇禧,掩护渡江部队。4月21日晨,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中路大军首先突破了安庆、芜湖间的防线,24小时内即强渡长江30万人。当日下午,两路大军突破贵池、湖口间防线。与此同时,东路大军也在镇江至江阴间发动了渡江攻势。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南京城内一片混乱,总统府与行政院逃往广州。22日夜,国民党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艇25艘在南京东北江面起义。23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宣告覆灭。

江防失陷后,国民党军向杭州、浙赣线与上海等地败退,解放军乘胜追歼。5月初,三野主力连克无锡、苏州、杭州,歼敌14万余人。二野主力向浙赣线推进,歼敌10万。5月12日,三野主力发起淞沪战役,歼灭守敌汤恩伯部15万人。27日,上海解放。当日成立了上海军管会与上海市政府,由陈毅兼任主任、市长。5月14日,四野第十二兵团和江汉、鄂豫军区地方部队在武汉以东的团风至武穴间突破防线,渡过长江,白崇禧部队败退湖南。16日,解放武汉,22日,解放南昌。

渡江作战,先后解放城市120余座及苏、浙、皖、闽、赣、鄂等省的大部地区或部分地区,歼敌40万,为解放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期间,华北解放军先后肃清了太原、大同、安阳、新乡等敌人据点,解放了华北全境。5月20日,西北解放军攻克西安。

渡江战役后,各路大军向西北、西南、华南进军。

在西北地区的第一野战军(包括改归一野建制的原华北十八、十九兵团)与西北军区部队,在彭德怀、贺龙领导下,以“牵马打胡、先胡后马”的方针,打破了胡(宗南)马(马步芳、马鸿逵)联合。6月再克宝鸡,8月发动秦岭战役,打开南进大门。此后,贺龙率部入川,彭德怀率主力西进。8月26日解放兰州,9月5日解放西宁,23日解放银川,全歼二马部队。9月19日,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绥远省主席董其武率部五万人通电起义。25至26日,新疆省警备司令陶峙岳、省主席鲍尔汉也先后通电,率部10万人起义。10月20日,一野王震兵团进驻迪化(今乌鲁木齐)。至此,西北全境解放。

在华东地区,第三野战军于8月17日攻克福州。10月17日攻克厦门,除台湾与沿海岛屿外,华东全境解放。

华南地区,集结着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根据毛泽东制定的大迂回、大穿插、断其后路、包围聚歼的作战方针,从7月份起,第四野战军发起进攻。8月4日,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程潜和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宣布起义,长沙和平解放。9月发起衡宝战役,白部败退广西。解放军自赣粤边南下,10月14日解放广州。11月初,四野主力及二野四兵团分三路进攻广西。22日攻克桂林,12月4日攻克南宁。至此,除海南岛外,华南全境解放。

在西南地区,敌军防守的主力是胡宗南部与川康地方残军。从11月1日起,第四、二、一野战军联合发动了围歼战。15日攻克贵阳,兵临川东南,11月30日解放重庆。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分别在昆明、彭县通电起义,云南、西康和平解放。27日攻克成都。至此,除西藏外,中国大陆全部解放,国民党残余政权退踞台湾。

F. 国民党在大陆退败的原因

1,经济原因,币制改革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尤其是国统区以城市为主,十分严重,可以说没有黄金白银作为背书失败无疑,这加重了丧失民心!
2,军事原因,国军抗战接近十年,损失惨重,军队官兵对于内战有了厌战情绪,而共军十分重视军心稳定,一直充满激情!且共军在抗战中实力大规模发展,人数接近国军!抗战后,东北获得了苏联援助,日军军备就给了共军!国军只获得了美国空头支持,美国幻想谈判解决问题,给国军丧失了稳定北方的机会!
3,宣传工作,国民党派系林立,互相算计,没有统一的动员和宣传。而共军早已在群众中全力发展,淮海战役多达500万民工支援前线。不管什么方法。这个力量能抵得上几十万正规军!
4,国民党内部存在着一些经济腐败,比如接收日本资产以及宋家、孔家的垄断,让民族资产阶级成了支持共军的力量!腐败不是对老百姓的影响,即使今天的腐败也是如此,但是不能寒了精英阶层的心,这些人有文化懂道理,影响力颇大!

G. 为什么国民党在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

当时国名党的失败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大陆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地,同时在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面前,国名党已经彻底失败,短时间内无法组织强有力的反击战争。

H. 国民党为何要退回台湾

1.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急于寻找战略后方;
2.台湾位于太平洋,交通便利,利于联系美国等帝国主义;
3.台湾与大陆隔着台湾海峡,防止我解放军呈胜追击,有利于自保;
4.南京政府失败后已被我军包围,沿长江防线已被我军包围,且靠台湾较近;
5.台湾资源丰富,有国民党统治基础(并不是说那里的人民拥护国民党,经过二二八事变,台湾人民对国民党恨之入骨,只是因为那里几乎没有共产党势力).

I. 国民党为什么会败退台湾

大陆经济崩溃散失人心,军事上节节败退被迫退出大陆转进台澎金马重建反攻基地。

J. 解放战争后,国民党为什么选择败退台湾

首先,有海峡阻隔,台湾和海南都可选择;此次,台湾海峡远宽于琼州海峡,解放军横渡更加困难;第三,日本占领五十年在台湾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第四;台湾在日本长期统治下没有共产党的组织,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又借二二八镇压了仅有的共产党组织,而海南一直有琼崖纵队的活动,相比之下台湾安全的多。

阅读全文

与国民党为什么放弃台湾军权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5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