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秋”与“仲秋”有什么区别
仲秋跟仲夏的意义一样。
仲:假借为中。时序、位次居中的,特指每季的第二个月.
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名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逸周书·周月》
按照农历,秋天为七、八、九月,于是仲秋就指农历的八月。
至于中秋,指的是秋天的正中,即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② 为什么有中秋、仲秋的写法,仲秋和中秋分别是什么意思
中秋是节日,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仲秋是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因为年分四季,一季三个月。古人也用“伯,仲,季”来分别称呼某季的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
一、中秋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二、仲秋
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八月的望日(即十五),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
(2)仲秋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五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
吴刚折桂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伐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③ 仲秋时节什么意思
仲秋时节指的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八月的望日(即十五),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
《书·尧典》:“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序》:“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八月仲秋,亦曰仲商。”
④ 为什么中秋又叫仲秋呢
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4)仲秋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古代“秋暮夕月”的习俗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⑤ 仲秋是什么意思
仲秋,有没有感觉这个没有怎么听说过,这个字是没有写错的,仲秋是什么意思?仲秋和中秋有什么区别?
仲秋,这个是没有写错字的,是有仲秋的,仲秋是什么意思?仲秋和中秋有什么区别:
仲秋是什么意思:仲秋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古人排序时用孟、伯、仲、叔、季,就相当于现在的第一、第二、第三。这其中,孟与伯,表示第一个;仲表示的是第二个;叔与季,有“以后”的意思。古人说季节时,也用孟、仲、季。春天共是三个月,第一个月就是孟春,第二个月就是仲春,第三个月就称季春。孟秋是七月,仲秋是八月,季秋是九月。所说的仲秋,就是秋天的第二个月。
仲秋和中秋有什么区别:
仲秋一般指的是秋季的第二个月,而中秋一般指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仲”读zhòng,是表示次序的;“中秋节”的“中”读zhōng,这个“中”是表示位置的。
“仲”、“中”,写法不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祭月活动。太阳和月亮,是几乎所有原始民族都祭祀的。我国的周代,祭月已经成为制度。祭月的时候,要求月亮是圆满明亮的,而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秋高气爽,是望月的最佳时间,又逢农闲,于是这天就成了祭月的日子。因为这天是秋天的最中间一天,所以称“中秋节”。
⑥ 仲秋是什么意思农历九月为深
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八月的望日(即十五),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
相关:
中秋夜,天高月圆,酒足饭饱,最易舒展对明月的感触。当年东汉人张衡在他的天文着作《灵宪》中说,月亮中是因“阴精积而成兽,像兔、蛤焉,其数偶”。
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引用佛家说法,说月中所有,乃地上山河的影子,蟾兔都是“地影空处水影也”。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观察,倒是与今天科学的说法一致。他说:“月如银圜,本自无光,日耀之乃有光。其圆非圆,乃月与日相望,其光全耳。及其阙也亦非真阙,乃日光所不及耳。”
在很早之前,刘安在《淮南子》中其实已经说过:“月望日,夺其光,月十五日与日相望,东西中绝则月食夺光也。”
⑦ 仲秋什么意思呢
仲:在当中的
仲秋就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⑧ 中秋和仲秋,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仲秋是指每一季度的第二个月,从农历上来说仲秋就是指农历的八月。而中秋是指秋季正中间的日子,也就是每年的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二者的区别为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而仲秋不是法定节假日。
在古代中秋与仲秋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中秋为一个季度的最中间,而仲秋是指每季又分孟仲季三个部分,仲秋是指这三个季度的中间。
⑨ 书法落款时间某年仲秋是什么意思
仲秋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古人排序时用孟、伯、仲、叔、季,就相当于现在的第一、第二、第三。这其中,孟与伯,表示第一个;仲表示的是第二个;叔与季,有“以后”的意思。古人说季节时,也用孟、仲、季。春天共是三个月,第一个月就是孟春,第二个月就是仲春,第三个月就称季春。孟秋是七月,仲秋是八月,季秋是九月。所说的仲秋,就是秋天的第二个月
⑩ 仲秋是什么意思
“仲秋”与“中秋”的确是两个有区别的词,有人将其划上等号是不准确的。二者诚然是有联系的,但还没到划上等号的那一步。
同样,古人称农历七月为“孟秋”,比如“孟秋七月时”“江南孟秋天”。而称呼农历九月则是“季秋”或“暮秋” ,如“纵横天际为闲客,时遇季秋重阳节”;“八月川原旱欲然,季秋连雨顿澄鲜”等等。
特此建议:在表示中秋节这个意思的时候,还是要使用“中秋”一词,不建议使用“仲秋”。而当你想表达秋季第二个月的意思时,那就可以使用“仲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