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谒”字怎么读
一、拼音:yè
二、含义:
1.进见:拜~。~见。
2.到陵墓致敬:~中山陵。
三、组词:谒见拜谒参谒晋谒干谒奉谒顶谒旅谒里谒谒者 等。
四、笔画:点、横折提、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撇、点、竖折/竖弯。
五、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于歇切,堰入声。《说文》白也。《尔雅·释诂》告也,请也。《左传·隐十一年》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注》谒,告也。《礼·曲礼》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谒矣,幼曰未能典谒也。《注》谒,请也。典谒者,主賔客告请之事。
(1)谒怎么读扩展阅读
词语解释
1、奉谒:拜见。
苏曼殊《天涯红泪记》第一章:“生以母氏同来,因约老人以明日再行奉谒。”
2、干谒:有所企图或要求而求见(显达的人)。
朱执信 《<德国社会革命家小传>序言》:“社会革命家时有干谒卿相与坚相结纳者。”
白话翻译:社会革命家经常有有所企图或要求而求见的人
3、晋谒:敬辞。进见地位高的或辈分高的人
叶君健 《火花》十八:“﹝ 何雨卿 ﹞堂而皇之来到县城,晋谒他的‘朋友’县太爷 周华甫 。”
4、参谒:进见尊敬的人
冰心 《南归》:“在那几天内,除了每天清晨,一家子从寓所走到殡仪馆参谒母亲的遗容之外,我们都不出门。”
5、谒见: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二一:“﹝ 彭家珍 ﹞装着 良弼 的一个好友前去谒见。”
2. 谒怎么读
拼音:yè,声母y,韵母e,音调去声。
基本信息:
部首:讠,总笔画:11,部首外:9
98五笔:yjqn,86五笔:yjqn,郑码:skry
统一码:8C12,仓颉:ivapv
基本解释:
1、拜见:谒见,拜谒,进谒。
2、说明,陈述,告发:请谒其故。
3、请求:谒归,谒医。
4、名帖:“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
(2)谒怎么读扩展阅读:
相关组词:
1、谒见[yè jiàn]
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2、干谒[gān yè]
有所企图或要求而求见(显达的人)。
3、晋谒[jìn yè]
敬辞。进见地位高的或辈分高的人。谒(yè)。
4、参谒[cān yè]
进见尊敬的人;瞻仰尊敬的人的遗像、陵墓等。
5、环谒[huán yè]
四处求见。
3. 谒字怎么读
谒yè
拜见:~见。拜~。进~。
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
请求:~归。~医。
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
掌管晋见的近待。
详细解释:
谒 谒
yè
【动】
(形声。从言,曷(hé)声。本义:禀告,陈述)
同本义〖report(toone'ssuperior)〗
谒,白也。——《说文》
谒,告也。——《尔雅》
摈者谒诸天子。——《仪礼·觐礼》
能典谒矣。——《礼记·曲礼》
惟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左传·隐公十一年》
不谒而归。——《国语·晋语》
臣请谒其故。——《战国策》
又如:谒急(告急);谒言(进谏)
告发;检举〖informagainst;lodgeanaccusationagainst〗
伍、官、连、县而邻,谒过赏,失过诛。——《韩非子·八经》
又如:谒过(揭发罪过)
请;请求〖request;ask〗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战国策·燕策》
又如:谒告(告假);谒归(告假归里);谒浆(乞求茶水)
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callon(asuperiororanolderperson)〗
谒,访也。——《增韵》
越日偃师谒见王。——《列子·汤问》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环谒,四处拜访)。——宋·王安石《伤仲永》
乡人子谒余。——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谒伊藤氏。——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台谒当以属礼。——《明史》
又如:谒索(探望;借拜访之机索取财物);谒帝台(进见皇帝或权贵。喻指求官显达);谒选(官员到吏部等候选派);谒刺(谒见人时所用的名刺);谒禁(禁止人来进见);谒托(投见求托)
到某人的陵墓表示敬意〖payhomageatsb’smausoleum〗
城外有新坟者,即往拜扫。禁中亦出车马诣道者院谒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又如:谒坟(拜谒坟墓);谒圣、簪花(考取秀才后,由教官率领到孔庙行礼,叫谒圣。新秀才披红,头插两朵金花,叫簪花);谒庙(进庙拜神)
谒 谒
yè
【名】
名剌〖visitingcard〗
怀谒诣辞。——宋·刘攽《贺知府某侍读启》
掌管引进谒见者的近侍〖suite;retinue〗。如:谒者(古时泛指掌理传达、通报的近侍)
姓
谒见
yèjiàn 〖callonasuperiororanoldperson〗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先投名刺而后进见
知县谒见之后,说了几句闲话。——《十二楼》
谒陵
yèlíng
〖payhomageatsb'smausoleum〗到陵墓前拜谒;瞻仰陵墓
相关词语: 走谒 周谒 中谒者 祗谒 展谒 造谒
赞谒 瞻谒 游谒 诣谒 谒款 谒索 迎谒
谒干 谒假 谒舍 引谒 谒见 谒圣 谒刺
谒文 谒疾 谒戾 谒候 谒归 谒禁 谒府
谒过 谒敬 谒告 谒托
..........=
4. 谒,在佛教怎么读
谒,音yè,在佛教中,谒应为错写,本词为偈,音jì,比如谒语为错写,本词为偈语。
偈语附缀于佛经的一些读后感或修行的实践中得到的体悟写成的语句。因为多为四句组成,兼具文学的形式与内容,朗朗上口,尽管不是佛经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与佛经相提并论的典故。
偈语是佛法之本,佛经是树干与青柯,偈语是果实与花朵。因为每首偈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成为僧人顿悟的美谈。着名偈语有唐代高僧惠能大师《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
谒的历史起源
谒至少在秦末汉初就已出现了。《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沛县当亭长时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到吕公家去贺喜,因为没有带钱而不得上堂入座,便假装“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释名》曰:“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
这“诣”就是汉代的名片。1984年在安徽马鞍山发现的东吴将军朱然墓中出土了三枚谒。这三枚谒是用木片做成的,长24.8厘米,合汉代1尺,宽9 .5厘米,厚3.4厘米,谒面顶部中央写以个“谒”字,右边直行墨书:“节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丹扬朱然再拜”,谒面有一大片空白,这就是书写贺礼钱数的地方。
5. 谒怎么读
谒,拼音:yè 。
①拜见:~见。拜~。进~。
②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
③请求:~归。~医。
④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
⑤掌管晋见的近待。
6. 谒怎么读
yè。谒,一般常用的意思是拜见。另指说明、陈述、告发。还指名帖。谒至少在秦末汉初就已出现了。《释名》曰:“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达的文字。
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汉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现在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
7. 谒字怎么读,是多音字吗
不是多音字。
读音:[yè]
部首:讠五笔:YJQN
释义:
1.拜见:~见。拜~。进~。
2.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
3.请求:~归。~医。
4.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
5.掌管晋见的近侍。
组词
谒见拜谒晋谒参谒干谒候谒答谒谒圣顶谒展谒公谒私谒谢谒阉谒
8. 谒怎么读 谒念什么
1、拼音:yè
2、含义:
(1)拜见:谒见。拜谒。进谒。
(2)说明,陈述,告发:请谒其故。
(3)请求:谒归。谒医。
(4)名帖:“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
(5)掌管晋见的近侍。
3、笔画:点、横折提、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撇、点、竖折/竖弯。
4、组词:
(1)拜谒
造句:7月13日,在拜谒该市市长、拜访教堂后,他将在市场上面见一群经过精挑细选的群众。(反对布什的示威运动会被拦在安全的距离之外)。
解释:<书>拜见。瞻仰(陵墓、碑碣)。
(2)谒见
造句:节基宫的东面是阿玛林宫,它由三个主要建筑物组成,即:阿玛灵达谒见厅,宫廷的昭见仪式通常在这里举行;
解释: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9. 谒后语的“谒”怎么读
xie, 第一声,而且不是谒是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