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雨量怎么计算的
目前,气象、水文用来测雨量的工具主要是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这种测量器将接收到的降雨流入一个小斗内,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就自动倒掉,同时形成相应的雨量记录。气象所用的是0.1毫米的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而水文用的则是0.5毫米的。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是比较先进的测量器,自动生成降雨记录,他们之前用的是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相应时段内的降雨量。
我国雨量南多北少,从东南向西北减少。400毫米等年雨量线从东北大兴安岭西坡一直向到西藏拉萨附近,把我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半。我国大陆上年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在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的巴昔卡。
但我国年雨量最多的地方还是在台湾省。台湾许多地方年雨量比巴昔卡多,基隆以南不远的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㈡ 降雨量怎么算
降雨量的测量过程:
1、雨量筒的直径为20cm,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
2、量杯的直径为4cm,它和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
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数值就可读出当天的降雨量。
(2)降雨量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以下是雨量等级:
①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
②日降雨量10.0-24.9毫米为中雨,
③日降雨量25.0-49.9毫米为大雨,
④日降雨量为50.0-99.9毫米是暴雨,
⑤日降雨量为100.0-250.0毫米是大暴雨,
⑥日降雨量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㈢ 降水量是怎么计算的呢
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数据,具有混沌特性,对于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1、气象部门
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
2、防汛部门
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㈣ 降雨量怎么计算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器或雨量计测定,是通过测量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常有年、月、日、24小时、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
降雨量以mm为单位,可以拆磨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通常所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是以日降雨量唯铅衡量的。
在天气预报中,有小雨、中雨、暴雨等专业术语,其中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雨量不超过10毫米,中雨是指24小时内降雨量为10~24.9毫米,暴雨是指24小时内降雨旅山斗量超过50毫米。
㈤ 降雨量怎么计算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
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532.0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66.1毫米。
(5)降雨量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降雨的基本要素
(1)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降雨历时是指一次降雨的持续时间,即一场降雨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降雨时间是指对应某一降雨量而言的时段长,在此时间内,降雨并不一定是持续的。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均以min、h计。
(2)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以mm/min或mm/h计。
(3)降雨面积:指某次降雨所笼罩的水平面积,以km2计。
(4)暴雨中心:指暴雨强度较集中的局部地区。
雨量的等级划分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