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理中的横波,纵波
纵波快,横波慢,所以地震时是先感觉到纵波(上下),后感横波(左右),并由此产生地震时的“逃生七秒”。即感觉到上下振动(纵)时,应马上认识到破坏力更大的左右振动(横)马上到来,应根据本身所处环境迅速做出本环境最佳避震选择。
B. 横波和纵波的图像区别
纵波的图像与横波图像意义相同,每一点都表示各质点在某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波动图像的波峰表示该质点此时处于正向位移的最大位移处,波谷正好相反,表示此时处于反向位移的最大位移处
横波图像与纵波图像波峰与波谷的意义略微有差别.分别是波峰、波谷、疏部、密部
C. 判断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什么。
判断横波和纵波的主要依据是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平行还是垂直,而不是单独地看质点的振动方向或波的传播方向,或者看波传播距离的远近。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左右晃动就是横波。 纵波能在固液气中传播且速度比横波快,纵波是上下晃动的,其破坏力小于横波。
D. 从图像中怎样判断是横波还是纵波
如果是振动图像,那么无法判断是横波还是纵波。
因为振动图像表达的是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而没有反映与波前进方向的变量。
E. 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横波和纵波的特点
横波:穿透能力较弱,速度较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纵波:穿透能力强,速度较快,纵波可以在三种态(固态,气态,液态)中传播。纵波比横波速度要快,所以一般地震时人总是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纵波影响,先有震源到达地面)然后左右摇摆。
F. 地理横波和纵波的区别
地理上横波和纵波是由于地震产生的。地球震动产生的能量以两种形式向外传播,一种是地热,一种是地震波。地震波分为横波、纵波和面波,其中横波和纵波沿着地球内部向外传播,面波是沿地表的剪切波。横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速度比较慢。纵波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平行,速度比较快。横波的破坏力强,纵波的破坏力弱。
G. 怎么知道一列波是纵波还是横波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这样的波称为“横波”。横波在传播过程中,凡是波传到的地方,每个质点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由于波以有限的速度向前传播,所以后开始振动的质点比先开始振动的质点在步调上要落后一段时间,即存在一个位相差。横波的传播,在外表上形成一种“波浪起伏”,即形成波峰和波谷,传播的只是振动状态,媒质的质点并不随波前进。实质上,横波的传播是由于媒质内部发生剪切变形(即是媒质各层之间发生平行于这些层的相对移动)并产生使体元恢复原状的剪切弹性力而实现的。否则一个体元的振动,不会牵动附近体元也动起来,离开平衡位置的体元,也不会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回到平衡位置。
固体有切变弹性,所以在固体中能传播横波,液体和气体没有切变弹性,因此只能传播纵波,而不能传播横波。
液体表面形成的水波是由于重力和表面张力作用而形成的,表面每个质点振动的方向又不和波的传播方向保持垂直,严格说,在水表面的水波并不属于横波的范畴,因为水波与地震波都是既有横波又有纵波的复杂类型的机械波。为简便起见,有的书中仍将水波列为横波。
纵波】亦称“疏密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称为纵波。纵波的传播过程是沿着波前进的方向出现疏、密不同的部分。实质上,纵波的传播是由于媒质中各体元发生压缩和拉伸的变形,并产生使体元恢复原状的纵向弹性力而实现的。因此纵波只能在拉伸压缩的弹性的媒质中传播,一般的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拉伸和压缩弹性,所以它们都能传递纵波。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由于空气微粒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所以是纵波。
H. 地理中横波和纵波分辨
地理书上有坐标,你看坐标一一对应,横波那么0米处是6KM每秒,而纵波是9,你再看看吧!
I. 什么是横波什么是纵波
横波和纵波
波就是振动的传播。当波从波源传播出去,就是介质的事。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振动的传播是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用波速V表征。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波速V不变(大小不变,方向不变),所以波速V是一个不变的量。
振动是另一回事,介质分子并没有随着波的传播而迁移,介质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是热运动,其平均速度为零。
所以,在研究振动和波的问题上,为了使问题尽量简化,我们假定所有的介质分子都是静止的。它们每一个个体的运动,只是简谐振动。
我们知道,作简谐振动的质点的运动速度,时时刻刻都是变化的。如果振动方程是
x=Asinωt
那么,速度就是v=ωAcosωt,
时间t变化,振速v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当振动在介质中传播时,有两种形式,一种叫做P波,又叫做纵波。这种波的特点,就是振速v‖V波速。
另一种叫做S波,又叫横波。这种波的特点,就是振速v⊥V波速。
J. 横波图像和纵波图像的区别
横波图像是在波的传播方向的垂直方向发生高低起伏的波形;
纵波图像是在波的传播方向发生疏密不同间隔的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