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一地理正午太阳高度角怎么计算
楼上说的是对的!我再详细点:首先,找到太阳直射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那个纬度),然后,找到要求的那条纬线,用九十度减去(此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的绝对值)。最后就是结果了
㈡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什么
H=90º-|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既H=90º-|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要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公式中有三个变量:H、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知道三者其中的两个,求第三个变量。三个变量中H一般通过物体高度和物体影子长短间接告诉或者直接告诉;当地纬度通过经纬线图告诉;直射点纬度通过日期、极昼极夜范围或者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间接告诉。
规律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
1、在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出现极小值。其中除赤道两个极小值都是最小值外,其它地区以太阳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2、在回归线之上的地区,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机会,分别是夏至和冬至。
3、在回归线之外的地区,可含南北回归线,在太阳直射本半球回归线时最大,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例如,北京约在北纬40°,在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这里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约为73.5°;在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这里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约为26.5°。
㈢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
在正午时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为最高,这时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最大,等于90°。一日之内,自日出至正午期间,太阳高度逐渐增高,正午之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日落时为0°。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之中,南、北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即北回归线上的北半球夏至日、南回归线上的北半球冬至日。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各地一年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如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设正午太阳高度为H,当地的地理纬度为ψ,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为δ,则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H=90°-│ψ-δ│
运用公式│ψ-δ│计算ψ与δ之间的纬度差时:若ψ与δ同在南半球或北半球上,则它们的纬度差值为数值大的减去数值小的。若ψ与δ分别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则它的纬度差值为两者数值之和。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自该纬度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因此各纬度地带的正午太阳高度有周年变化。如在半北球的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以赤道上为最大(90°)、自赤道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在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向北逐渐降低。在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向北逐渐降低。
㈣ 正午太阳高度如何计算
这里的正午太阳高度是一个“角度”。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α-β|
α:你要计算的那个地方的纬度
β:太阳直射点
语言记忆就是九十度减去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㈤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问题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如果这个地点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个半球,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也有人把公式写成90°-纬度差,纬度差就是当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差。
㈥ 正午太阳高度角怎么求
正午太阳高度角=90度-│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取值原则:北半球取正值,南半球取负值)
例如:求北京(北纬40度)在夏至和冬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H=90度—│(+40度)—(+23度26分)│=73度26分
冬至:H=90度—│(+40度)—(—23度26分)│=26度34分
求太阳直射南纬10度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0度的地区纬度:
70度=90度-│当地纬度—(—10度)│
当地纬度=+10度
当地纬度=—30度
所以太阳直射南纬10度时,北纬10度与南纬30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都为10度
㈦ 地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H当地=90°—纬度差(所求地点纬度与直射点所在纬度的纬差)
[*同一半球,纬度相减,反之相加]
太阳高度角随着地方时和太阳的赤纬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赤纬(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以δ表示,观测地地理纬度用φ表示(太阳赤纬与地理纬度都是北纬为正,南纬为负),地方时(时角)以t表示,有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sin
h=sin
φ
sin
δ+cos
φ
cos
δ
cos
t
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日出日落时角度都为0,
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时角为0,以上公式可以简化为:
sin
h=sin
φ
sin
δ+cos
φ
cos
δ
由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可得
sin
h=cos(φ-δ)
因此,
对于太阳位于天顶以北的地区而言,h=90°-(φ-δ);
对于太阳位于天顶以南的地区而言,h=90°-(δ-φ);
二者合并,因为无论是(φ-δ)还是(δ-φ),都是为了求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之差,不会是负的,因此都等于它的绝对值,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h=90°-|φ-δ|
㈧ 地理正午太阳高度角要怎么看,怎么算
地理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指当地时间12点的太阳高度角,是一天之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太阳高度角,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专业上讲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通过该地与地心相连的地表切线的夹角。
地球绕太阳公转,由于地轴的倾斜,地轴与轨道平面始终保持着大概66°34′的夹角,这样,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并决定了太阳可能直射的范围: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即直射点的纬度为0°;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如果某地的纬度已经知道,依据下面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 纬差|(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
例如:A地的纬度为40°N,求A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3°26′N,与A地的纬度差=40°-23°26′=16°34′,那么H=90°-16°34′=73°26′。
如果求A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3°26′S,与A地的纬度差=40°+23°26′=63°26′,那么H=90°-63°26′=26°34′。
计算公式:
H=90°-∣α-β∣
*α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β为所求纬度(北纬取正值,南纬取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