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列表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重要意义表现在:
1.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2.相当于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
3.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4.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相当于我国一月份平均气温零摄氏度的等温线
6.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7.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
根据这个列表就可以了。。。
2. 举例说明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着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
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
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以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和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着差异。
秦岭的地理意义在中国中部横亘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
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但秦岭正式的名称是自汉代才有的。
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省郧县。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
淮河的地理意义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全长100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的差异不如秦岭南北的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提出主要是依据其地理分区的意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撰文《淮河找不到自己的家》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将淮河看做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一部分,同样也应该作为一个带来理解,不宜局限在某一具体的水系上,这也和淮河的实际流域有关。
3. 你知道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有哪些明显的地理差异吗完成下面表格.提示:比较地形、气候、河流、植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表现为: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由于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所以当地居民的主食为面食;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大部分为亚热带,降水丰沛,热量多,所以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故答案为:小于800毫米;水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面食为主食.
4. 填表比较秦岭-淮河一线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
5.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重要意义表现在:
1.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2.相当于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
3.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4.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相当于我国一月份平均气温零摄氏度的等温线
6.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7.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
希望采纳。谢谢
6. 填表比较秦岭一淮河线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其地理意义有: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4.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6.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7.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8.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9.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故答案为:
|
7. 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故答案为: 比较项目 (自然地理要素)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份平均气温 <0℃ >0℃ 年降水量 <800mm >800mm 干湿类型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河流 结冰期 无结冰期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8. 秦岭—淮河两侧的气候有什么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横穿我国东西,是我国地理上十分重要的一条分界
线。由于地形的关系,秦岭—淮河一线的两侧气候差异十分明显。秦岭
以北为北方,气候较为寒冷,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人们以面食
为主食,树木冬季落叶。而在秦岭
9. 秦岭淮河 南北两侧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2条)
从自然地理来分则是以秦岭——淮河一线分界.中国零度等温线是以此划分.传统上北边的河流有冰冻期封航,南边的则没有.并且分界线两边的物种有较明显的不同. 从人文方面则是以长江为南北分界线
10. 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等.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人们喜欢滑雪,过去多用骡马做役畜,传统的居所墙体较厚、注意防寒保温,室内砌有土炕,睡时舒适,屋顶坡度小;南方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降水丰富,以水田为主,以米饭为主食,船是传统的交通工具,房屋注意通风散热,屋顶坡度较大,便于雨水流泻. 故答案为: 地区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小于0℃ 大于0℃ 主要的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代表性粮食作物(要求写一种) 小麦 水稻 传统交通运输工具 马车 船 饮食习惯 以面食为主 以米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