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怎么算等高线

地理怎么算等高线

发布时间:2022-06-21 00:31:54

Ⅰ 地理的等高线,要怎么判断。拜托各位大神

等高线 从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地面的坡形: 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2.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3.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 4.自下而上,等高线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较陡,山上部坡渐缓,是凸形坡; 5.自下而上,等高线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较缓,山上部坡较陡,是凹形坡。

Ⅱ 求,地理等高线全部知识。希望可以告诉我。

第一,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①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测算地面实际距离。

②形态上的特性,地表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貌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线图上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第二,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图的关键。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整也相同。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⑨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第三,熟练判断等高线圈上的基本地貌类型。
第四,学会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①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②确定铁路、公路线:一般情况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
③工厂区位的选择: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潭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
④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采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潭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⑤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Ⅲ 七年级地理等高线如何判读

从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地面的坡形:
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2.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3.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
4.自下而上,等高线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较陡,山上部坡渐缓,是凸形坡;
5.自下而上,等高线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较缓,山上部坡较陡,是凹形坡。

1、数值大小: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中间低(数值小)四周高(数值大)

2、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希望能帮到你。

Ⅳ 高一地理如何看等高线。怎么画山脊

1、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2、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3、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4、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5、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6、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7、一般2m一根细等高线,10m一根粗等高线,便于你的查找。没跟等高线上都有高程值。
8、某些丘陵山地段的等高线,并不能称其为等高线,而是为了更形象地显示出田地的划分,所以一块田就是一圈“等高线”,在这条“等高线”上没有高程,它的高程是注在田地中间的某点高程。

Ⅳ 怎么看地理等高线图

看弧线弯曲的方向
1.
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 丘陵 如:哈萨克丘陵
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 山地 如:喜马拉雅山
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 平原 如:亚马逊平原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高原 如:青藏高原
周围高,中间地,四周山岭环绕---盆地 如:刚果盆地
2.(1)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2)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3)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4)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5)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
3.地形剖面图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
注重点: ①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
②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现河床

Ⅵ 巧记地理等高线

(1)两点相对高度计算 A、两点均在等高线上,直接读数相减的差值。 B、两点介于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但不等于最高和最低值,假设 a 点海拔高度为 n1<a<m1, b 点海拔高度为 n2<b<m2,则 a、b 两点的相对高度为|m1-n2|、 | m2-n1 |之间, “十字 相减” (交叉相减)即为所求。 如:200<a<300,300<b<400,则两点相对高度为 0<h<200。 (2)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但在悬崖峭壁,等高线可以重合。悬崖高度的计算方 法如下: A、悬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 重叠于断崖处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为 m,最小值为 n,等高距为 h,则: m≤顶部绝对高度 (海拔)<m+h; n-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n. B、悬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 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有 x 条,等高距为 h。则: (x-1) ×h≤相对高度<(x+1) ×h 例如:有处悬崖,重叠的等高线最大值为 900,最小值为 800,等高距为 100,只有两条等 高线重叠, 代入公式: 900≤顶部绝对高度 (海拔) <1000 700<底部绝对高度 (海拔) ≤800 100 ≤相对高度<300 (3)坡度: tanα =H/L 井的深度: h=a-b 选址 ①选建水库坝址: 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 地处。 ②农业区划: 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 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③工厂厂址选择: 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 ④建海滨浴场、码头: 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深水港湾。 ⑤建疗养院: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⑥铁路、公路、引水线路、输油管等选线: 公路、铁路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 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可以减少施工 难度。引水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输油管线尽可 能知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⑦居民区选址: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Ⅶ 地理等高线怎么看

首先要明白等高线的含义:等高线就是同一条线上的高度相等
你在等高线上画一条直线,连接一条等高线上的两个点,这两个点的高度是一样的
这条等高
线中还有等高线,同样被这条直线穿过,由数值可以知道是比你相
连的那个等高线高还是低
高的话,你想象下,中间高,两边低那就是山脊;中间低两边高,那就是山谷
同样等高线密地形就陡,变化大,疏,散则地形缓

不知道对楼主有帮助没,

Ⅷ 这么算等高线

等高线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
特征
1
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地面点,海拔高度相同。但海拔高度相同的点不一定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如右图40m的等高线)
正在加载图片
2
在同一幅图内,除了悬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3
在图廓内相邻等高线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平距成反比,等高线平距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越大;等高线平距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小。
正在加载闭合等高线的判读
4
等高线是一条闭合的曲线,如果不能在同一幅内闭合,则必在相邻或者其他图幅内闭合。
5
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或者山谷线应垂直于等高线转折点处的切线,即等高线与山脊线或者山谷线正交。
起源
以等高线法显示地貌,启迪于等深线。1728年荷兰工程师克鲁基最先用等深线法来表示河流的深度和河床状况,后来又把它应用到表示海的深度。1729年库尔格斯首次制作等深线海图,再后来才应用到陆地上表示地貌的高低起伏形态。1791年法国都朋特里尔绘制了第一张等高线地形图,裘品-特里列姆用等高线表示了法兰西领域的地貌。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初,等高线逐渐开始用于测绘地形图中。19世纪后半叶,等高线法冲破不易识别的阻碍,取得公认。此后,等高线法才成为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显示地貌的基本方法。
然而,1986年在中国甘肃天水发现了7幅战国末期放马滩木板地图,在几乎没有有效信息的第五幅图中,出现了闭合曲线绘制山峰的方法。然而这一符号并未正式应用在其他地图中,应该是绘图者后期才出现的绘制方法。西汉长沙马王堆地图山脉使用内填充条纹的闭合曲线表示,圈出了山脉的大致范围,其表示手法与现代地图中的“等高线”类似。九嶷山附近为一大片弧形条纹填充的闭合曲线,表述了当地海拔较高、多山的特征。此种表示方法应该与放马滩地图第五幅图有一定的关系,但没有得到后世的传承。 可见等高线的出现应该更早。
分类
等高线按其作用不同,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
1
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一般用细实线(0.15mm)描绘,是表示地貌状态的主要等高线。
2
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为了便于判读等高线的高程,自高程起算面开始,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一般用粗实线(0.3mm)并在适当位置断开注记高程。字头朝向上坡方向,计曲线是辨认等高线高程的依据。
3
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当首曲线不能显示某些局部地貌时,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一般用细长虚线,尽在局部地区使用,可不闭合,但应对称。
4
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坡形判断
1 )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
2 ) 等高线为闭合曲线,不在图内闭合就在图外闭合,因此在图内,除遇房屋、道路、河流等地物符号而外,不能中断;
3 ) 除遇悬崖等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相交;
4 ) 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即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陡,反之,等高线越稀,即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缓;
5 ) 等高线遇山脊线或山谷线应垂直相交,并改变方向。
相关例题
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1-3题:
正在加载图片
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
①同为洼地 ②同为小丘 ③同为缓坡 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题】由于a>b,故M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大,N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小,按照“大的更大,小的更小”的理解:
1、M处中间高四周低,故为小丘,N处中间低,四周高,故为洼地。选C。
2、同样的理解得到300<M<400、100<N<200,故选C。
3、如果两闭合等值线同为a或同为b,意即同时符合“大的更大”或同时符合“小的更小”,故同为小丘或同为洼地。选A。
线图判读
1、数值大小: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和;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非常陡;
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
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反之,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⑦台地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由于构造的间歇性抬升,使其多分布于山地边缘或山间。有人认为台地是高原的一种。根据成因可分为构造台地、剥蚀台地、冻融台地等。根据物质组成又可分为基岩台地、黄土台地、红土台地等。
4、等高线与温度:
等高线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即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只作为参考,并无决定性)
表示方法
在表示小山顶、小洼地、小鞍部等地貌形态时,可缩短其实部和虚部的尺寸。在等高线比较密的等倾斜地段,当两计曲线间的空白小于2mm 时,首曲线可省略不表示。等高线遇到房屋、窑洞、公路、双线表示的河渠、冲沟、陡崖、路堤、路堑等符号时,应表示至符号边线。
单色图上等高线遇到各类注记、独立地物、植被符号时,应间断0.2mm。
大面积的盐田、基塘区,视具体情况可不测绘等高线。
等高线高程注记应分布适当,便于用图时迅速判定等高线的高程,其字头朝向高处。根据地形情
况图上每100cm² 面积内,应有1~3个等高线高程注记。

阅读全文

与地理怎么算等高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