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黄花苗春季施肥的正确方式
生产实践证明,每产50千克黄花菜干菜,需纯氮5~6.5千克,五氧化二磷3~4千克,氧化钾4~5千克。使黄花菜高产的施肥方法有哪些?种植黄花菜什么时候追什么肥?黄花菜适用哪种肥料?怎样施肥使黄花菜高产?以下小编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黄花菜的基肥
黄花菜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15~20年,单靠追肥不能满足需要,栽植前施足基肥,可促使根系向下深扎,使春苗抽生早,分蘖快。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可采用沟施或穴施。耕种帮种植网建议每亩施腐熟的猪、牛粪1000~1500千克,优质堆肥2000~3000千克,钙镁磷肥50千克以上,分层施入定植沟内,然后铺放原来的表层熟土,以防种苗根系直接接触肥料,发生“烧根”。种植的,再用人粪尿200~250对水浇苗。有机肥必须腐熟,最好用甲醛处理,能够杀菌、消毒、去除虫卵,从而达到防病防虫的目的。
二、黄花菜的追肥
黄花菜一年发2次新叶,而且每年连续采摘数十天,必然消耗大量养分。因此,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一般要求施足冬肥、早施春苗肥、重施催薹肥,巧(补)施壮蕾肥。
1、苗肥:黄花菜自2月中旬陆续出苗后,到花薹抽生前的这一阶段为苗期。这个时候供应的营养,主要用于出苗、长叶,促进叶片的早生快发,使叶片生长健壮,具有强大的同化面积,为争取花薹与花蕾分化的数量与质量打下物质基础。春苗肥的施用时间要早,一般应在开始萌芽时进行。春苗肥一般可用速效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而定。耕种帮种植网建议一般每亩施氮素化肥10~15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5~7.5千克。施肥要结合中耕,对水穴施。若土壤肥力较高、冬季底肥较多、有机肥质量较好时,苗肥可以不施。
2、薹肥:黄花菜经过苗期旺盛的营养生长阶段后,进入芽分化和抽薹期。若肥施用的时间较长,可从孕薹时起,直到花蕾萌发前都可施用,但最好是在花薹分化和花薹开始抽出时各施一次肥。薹肥一般以施速效性的化肥为主,也可施用人粪尿及饼肥。第一次最好用化肥或人粪尿与饼肥混合发酵后施用,以促进花薹、花蕾的发育。薹肥的施用量应多于苗肥。两次用肥量每亩约为尿素20~30、过磷酸钙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10千克。第一次用肥量应比第二次稍少。因为第一次施肥时,花薹开始分化,但还有半数以上的叶片未生出,如果施肥量过大,就有可能导致营养生长过旺,从而抑制或延缓植株的生殖生长,并使后发的叶片生长柔嫩,易感病虫害。而第二次施用时,黄花菜正进入旺盛的生殖生长时期,营养生长处于次要地位,故可多些。施肥可在株丛两边10~30厘米处,开7~10厘米深的小穴施入用水稀释的肥料。施后随即覆土,以提高肥效。在水源困难的坡地,可趁阴雨土壤湿润时穴施。
3、补施蕾肥:黄花菜花蕾萌发数量的多少、个体的大小均受肥水高低的影响。蕾肥是一补充措施,对增产起一定的作用。黄花菜具有不断采摘不断萌发的特性,采摘时间长,整个采摘期,需要消耗大量营养。蕾肥就是为了补充黄花菜的营养,防止脱肥早衰,保持叶片青绿,以达到催蕾壮蕾,提高成蕾率,延长采摘期,从而提高黄花菜产量。施蕾肥的时间,一般以开始采摘10天后,即快要进入盛采期前进行为好。每亩用尿素5~7.5千克,对水淋施根际。采摘盛期,再施尿素5千克。
此外,在整个采蕾期间,还可用0.5%~1%尿素,加2%过磷酸钙,浸一夜后过滤,加0.2%~0.3%氯化钾的混合液,或用0.1%~0.2%磷酸二氢钾,并在上述溶液中再加入15~20毫克/升的赤霉素,于晴天下午收花后,喷在叶片及薹蕾上,共进行2~3次,能收到壮蕾和防止前苗的效果。
4、冬肥:秋末冬初长江流域的黄花菜植株地上部分,遇霜逐渐黄萎停止生长,而地下部分则因土温较高,根系仍继续生长。同时施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土温和促进根系生长。同时,有机肥料养分齐全、肥效较持久,可冬施春用,对来年壮苗、壮薹有重要作用。一般每亩用人粪尿150~200千克对水浇施,磷肥40~50千克或肥灰1500~2000千克穴施后覆土。若用腐熟的猪、牛粪草埋施于黄花菜丛距之间,则肥料省,而且肥效好,一般每亩用1000~1500千克。
‘贰’ 黄花菜叶子发黄能用尿素吗
黄花菜叶发黄能用尿素。
尿素,又称脲、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也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畜牧业可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 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至8天施用。
尿素适用于作基肥和追肥,有时也用作种肥。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土壤转化施入土壤中一小部分以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通过氢键作用被土壤吸附,其他大部分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铵,进而生成碳酸和氢氧化铵。然后铵根离子能被植物吸收和土壤胶体吸附,碳酸氢根离子也能被植物吸收,因此尿素施入土壤后不残留任何有害成分。另外尿素中含有的缩二脲也能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碳酸,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受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在土壤呈中性反应,水分适当时土壤温度越高,转化越快;当土壤温度10℃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7至10天,当20℃需4至5天,当30℃需2至3天即可。尿素水解后生成铵态氮,表施会引起氨的挥发,尤其是碱性或碱性土壤上更为严重,因此在施用尿素时应深施覆土,水田要深施到还原层。)
尿素适用于一切作物和所有土壤,可用作基肥和追肥,旱水田均能施用。由于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可积累大量的铵离子,会导致pH升高2至3个单位,再加上尿素本身含有一定数量的缩二脲,其浓度在500ppm时,便会对作物幼根和幼芽起抑制作用,因此尿素不宜用作种肥。
尿素(氮肥)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叁’ 怎样根据黄花菜需肥特点进行施肥
黄花菜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适施氮、磷、钾能使茎粗叶茂,花蕾多而重,产量高。增施氮肥能使植株生长健壮,叶片长而宽,但偏施氮肥容易引起苗叶徒长,组织不充实,花芽分化延迟,抗性减弱;增施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达,分蘖多,有利于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增加花蕾的数量,改善品质和增加产量;黄花菜需钾较多,钾肥供应充足,植株生长前期组织坚韧,生长健壮,抗病力强,中后期能使花薹抽生整齐粗壮,花蕾长而肥大、数量增多,采摘期延长,并能提高黄花菜的品质。
在黄花菜一个生长周期中,又可分为春苗期、抽薹期、蕾期和秋苗期。由于各期的生育特点不同,对养分的要求及在体内的分配也有很大差异。春苗期(指春苗萌发出土到花薹开始显露)生长量小,吸收的氮、磷、钾占吸收总量的比例少;抽薹期(幼苗心叶处显露花薹到开始采摘花蕾)一方面叶片继续生长,另一方面要迅速抽薹、孕蕾,因此需要养分多,是黄花菜需肥最多的时期,此时营养供应充足,就能使花薹发育粗壮,抽薹整齐,花蕾肥大,成蕾率高,并能增强萌蕾率,延长采摘期;蕾期(从花蕾开始采摘到采摘完毕)具有不断采摘不断萌发的特性,仍需吸收较多氮、磷、钾养分;秋苗期是黄花菜积累营养的重要阶段,这时它既进行叶芽分化和生出新的庞大根系,又要为来年花芽分化积累营养物质,所以仍然吸收少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到植株中的养分在体内的分配也随生长中心不同而变化。在春苗期,叶片是生长中心,吸收的养分分配比例大;到了花蕾期,养分主要向花蕾转运,使花蕾得以迅速生长;秋苗期,根系是生长中心,吸收的养分大部运往地下部分,其中,主要是运往肉质根中,以利根茎安全越冬及翌年幼芽的萌发。
黄花菜施肥可分为基肥和追肥。(1)基肥。黄花菜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15~20年,单靠追肥不能满足需要,栽植前施足基肥,可促使根系向下深扎,使春苗抽生早、分蘖快。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可采用沟施或穴施。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厩肥3~4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50~70千克,施肥后覆土,以防种苗根系直接接触肥料,发生“烧根”。种植后每667米2再用人粪尿200~250千克对水浇苗。(2)追肥。黄花菜1年发两次新叶,而且每年连续采摘数十天,必然消耗大量养分,因此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一般要求施足冬肥,早施春苗肥,重施催薹肥,巧(补)施壮蕾肥。①冬肥。秋末冬初,长江流域的黄花菜植株地上部分遇霜逐渐黄萎停止生长,而地下部分则因土温较高,根系仍继续生长,这时施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土温和促进根系生长。同时,有机肥料养分齐全、肥效久,可冬施春用,对来年壮苗、壮薹有重要作用。一般每667米2用人粪尿150~200千克对水浇施,磷肥40~50千克或厩肥1.5~2吨穴施后覆土。若用腐熟的猪、牛粪草,埋施于黄花菜丛距之间,则肥料省,而且肥效好,一般每667米2用1~1.5吨;②春苗肥。黄花菜出苗前施肥,主要是促进出苗、长叶和叶片的早生快发、生长健壮,为提高花薹与花蕾分化的数量与质量打下物质基础。黄花菜的春苗期较短,一般仅40~50天。因此,春苗肥的施用时间要早,一般应在开始萌芽时进行。春苗肥应施速效性氮、磷、钾,用量视冬肥施用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每667米2施氮素化肥10~15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5~7.5千克。施肥要结合中耕,对水穴施。若土壤肥力较高、冬季底肥较多、有机肥质量较好时,苗肥可以不施;③催薹肥。黄花菜经过苗期旺盛的营养生长阶段后,进入花芽分化和抽薹期。薹肥施用的时间较长,可从孕薹时起,直到花蕾萌发前都可施用,但最好是在花芽分化和花薹开始抽出时各施一次肥。薹肥一般以施速效性的化肥为主,也可施入人粪尿及饼肥。第一次最好用化肥或人粪尿与饼肥混合发酵后施用,以促进花薹、花蕾的发育。薹肥的施用量应多于苗肥。两次用肥量每667米2约为尿素20~3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10千克。第一次用肥量应比第二次稍少,因为第一次施肥时花芽开始分化,但还有半数以上的叶片未生出,如果施肥量过大,就有可能导致营养生长过旺,从而抑制或延缓植株的生殖生长,并使后发的叶片生长柔嫩,易感病虫害。而第二次施用时黄花菜正进入旺盛的生殖生长时期,营养生长处于次要地位,故可多些。施肥可在株丛两边10~30厘米处开7~10厘米深的小穴,施入用水稀释的肥料,施后随即覆土,以提高肥效。在水源困难的坡地,可趁阴雨土壤湿润时穴肥;④壮蕾肥。黄花菜花蕾萌发数量的多少、个体的大小均受肥水高低的影响。壮蕾肥也是保持叶片青绿,延长采摘期,提高黄花菜产量的重要措施。壮蕾肥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花蕾开始采摘7~15天时进行。每667米2施尿素5~7.5千克,对水浇施。采摘盛期再施尿素5千克。采摘期长的中、晚熟品种,如叶色褪绿有早衰现象,可用0.5%~1%的尿素和0.1%~0.2%磷酸二氢钾制成混合液,并在每升溶液中加入15~20毫克赤霉素,于晴天下午收花后,喷在叶片及薹蕾上,共进行2~3次,能收到壮蕾的效果。
‘肆’ 黄花菜上什么化肥好
黄花菜不同的生长时期,使用的肥料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在移栽前,需要整地施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秸秆或者市售优质有机肥等肥料为主,记得一定要是腐熟的,未经过腐熟的农家肥施入土壤后发酵产生热量,容易烧苗。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kg做底肥。
其实,就要及时追肥了。追肥以速效肥为主,可在黄花菜生长旺盛时补充基肥的不足。具体追肥措施如下:
1、促苗肥。待黄花菜蹲苗后,如果长势不好,可补充氮肥,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每亩施速效菲尔特水溶肥5kg,以高氮配方的为主。
2、抽薹肥。依据花黄菜的生长发育规律,为了较好地发挥肥效,通常应在花薹开端分化时和花薹开端抽出时,分别各施一次肥,以施速效磷肥为主,可促进黄花菜抽薹,并促进其生长。每亩施菲尔特水溶肥高磷配方5kg,随着浇水均匀施入。随后间隔15-20天,再施一次肥,可促进花薹更好的生长。
3、蕾肥。蕾肥是一弥补办法,对增产起一定的作用。黄花菜具备不断采摘不断萌发的特点,采摘时间长,全部采摘期,需要耗费大批营养。蕾肥就是为了弥补黄花菜的营养,避免脱肥早衰,维持叶片青绿,以达到催蕾壮蕾,提高成蕾率,延长采摘期,从而提高黄花菜产量。施蕾肥的时间,通常以开端采摘10天后,即快要进入盛采期前进行为好。每亩施速效磷钾肥5-10kg,兑水淋施根际。此外,在全部采蕾期间,还可结合叶面喷施进行,以磷酸二氢钾、尿素溶液为主,可促进开花时期。
‘伍’ 黄花菜种植很广泛,黄花菜种植该怎么防治病虫害
黄花菜须说是一种好菜,但是不能吃新鲜的,有毒素物质在里面,要阳光晒干,或者是烘干,在炖肉吃,很好吃的,香甜香甜的。黄花菜是多年生的作物,其长势如何,开花多少很关键在于基肥要足。对于黄花菜而言,最好的基肥就是农家肥了。因为农家肥的肥料元素更加丰富,同时还不会导致土壤的板结。
基肥是黄花菜高产的基础,所以我们在种植的时候基肥一定要施足,可以多但绝对不能少,黄花菜的基肥我们主要适宜农家肥或者是有机肥为主,其次可以更具土壤的性质来辅助施一些化肥,故栽植地要选择土壤呈中性或微酸性、质地疏松不粘重、团粒结构好、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块,如较肥沃的村宅四周平地、菜园地等。
‘陆’ 黄花菜怎么种植
黄花菜的种植:
一、前期种植管理
1.选地、整地、施足基肥
黄黄花菜是多年生作物,栽植后可持续采收 15~20 年以上。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黄花菜,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坡度小于 15° 的川地、塬地、台地、梯田、掌地等最为适宜。
选定地块后,开春土壤解冻后旋耕耙耱,使其耕作层无大土垡块和残茬,做到深、细、平、净,上虚下实,地面平整,便于栽植。
黄花菜栽植后 15 年以上才会进行更新复壮,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因此,栽植前应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最好选用腐熟羊粪 25~30 t/hm 2 ,结合深耕灭茬施入田中。
‘柒’ 黄花菜种植一次可以收获十几年,如何进行种植呢
黄花菜,金针菜中的一种,百合科植物,以花蕾干制品食用,是一种菜药兼用的名贵珍稀蔬菜。其种性适生范围广,除盐碱地,水洼地等,其他地方几乎都可以种植,种一年可连续采收15年以上,同时还能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具有"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的特性。
总之,黄花菜有一定的市场,好养活,在栽培管理上,注意春管,秋管和冬管,冬管是基础,春管是关健,秋管是保障,要根据黄花菜的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季节的管理工作,产出色泽浅黄或金黄,质地新鲜无杂物,条身紧长均匀粗壮,气味清香的优质黄花菜。
‘捌’ 黄花菜开花期想要施肥,应该怎么施肥呢
决定黄花菜产量的直接因素在于花芽期的管理。花芽期花多,黄花菜产量就有保障。所以要提前做好黄花菜开花前后的一些管理工作,那么黄花菜开花前后需要注意哪些管理问题呢?我们来简单聊聊吧!庄稼中的每一朵花都依赖肥料。黄花菜要想多开花,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多抽烟。所以在开花前要及时追肥,补充营养!一般建议种植者在开花前对黄花菜进行两次追肥,这主要是根据黄花菜的水肥特性决定的。建议在黄花菜抽薹初期进行追肥,以促进更多抽薹,保证有效抽薹数。追肥一般从花柄15cm左右开始,农民可以用水施15 kg硝基高氮复合肥!
黄花菜花期需每隔15~20天在根部施肥,以氮、磷、钾全量施肥为主,适当补充磷、钾和有机肥。一般每亩施氮、磷、钾(15-15-15)硫酸钾15~20公斤,硫代硫酸盐或纯硫代硫酸盐复合肥15~20公斤,生物有机肥25~30公斤,磷酸二氢钾5~10公斤,所有肥料应充分搅拌混合。还可以每亩施8-10公斤氮、磷、钾(20-20-20)水溶肥料、4-5公斤磷酸二氢钾、2-3公斤氨基酸水溶肥料或腐植酸水溶肥料,加500-600倍清水、沼液或沤制腐熟的人畜粪便,然后均匀淋在黄花菜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使其完全被肥料溶液渗透此外,在根系施肥的基础上,应在根外追肥,以补充叶片的各种养分。黄花菜开花期间,必须每隔7~10天在叶片上喷洒0.1%硫酸镁、0.2%尿素、0.3%磷酸二氢钾和600倍氨基酸活性液肥的混合溶液,连续喷洒5~6次,使所有叶片、花蕾和花朵均匀湿润。
‘玖’ 黄花菜该怎么种植才会高产呢
黄花菜,又称忘忧草,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所有农村地区都有种植。四川省渠县被誉为中国黄花菜之乡,邵东县、启东县被誉为黄花菜之乡。黄花菜是我国特有的多年生蔬菜。由于其成本低、生产快、收入高、需求量大,深受消费者喜爱。
黄花菜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渴生津、利尿通乳、解毒的功效。对口干、便血、吐血、鼻出血、排尿不良、便秘有食疗作用。还可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痛经等症状。含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能缓解眼睛疲劳,防止眼睛干涩、眼涩等。胡萝卜素的组成更为多样,这在水果和蔬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长寿民族日本已将黄花菜列为纯植物性食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健脑食品之一。黄花菜、木耳、香菇、烟笋被称为干菜的四大金刚。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因此,它是孕妇必不可少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