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1)海陆位置
日本处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周海洋环绕,是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北隔着日本海同俄罗斯、朝鲜和韩国相望。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2)纬度位置
日本大致处在23°N~46°N之间,国土南北狭长,大部分处在北温带。
日本的领土
作为岛国,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组成,它们和周围众多的小岛一起组成了日本群岛。日本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其中本州岛面积最大,首都东京。
2. 日本在什么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大概是130E~145E,30N~50N东临是日本海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西临太平洋,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属于东亚。
3. 日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日本1、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大致范围30°N—45°N,130°E—145°E。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和亚热带。(2)海陆位置: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部隔日本海与俄罗斯、朝鲜和韩国相望,与中国隔海相望。2.领土组成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等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3.地形特征:(1)日本多山,国土的3/4以上是山地和丘陵,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临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2)海岸线曲折有许多港湾(3)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日本海拔最高的山是富士山(3776米),它是一座活火山4.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的季风气候海洋性显着,与同纬度大陆地区的季风气候相比,夏季凉爽,冬季温暖,降水比较丰富。5.资源(1)日本矿产资源缺乏,大多需要进口。(2)日本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日本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落差大,河流短小急促,水能丰富。但日本的河流不利于航行。(3)日本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日本森林覆盖率很高,大约70%以上,但日本所需木材的80%仍是进口。(4)渔业资源丰富。有世界非常着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成因是处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饵料丰富,鱼群密集。(二)人文地理特征1.发达的经济2.发达的工业3.渔业发达,农业单产高
4. 日本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1)海陆位置
日本处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周海洋环绕,是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北隔着日本海同俄罗斯、朝鲜和韩国相望。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2)纬度位置
日本大致处在23°N~46°N之间,国土南北狭长,大部分处在北温带。
日本的领土
作为岛国,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组成,它们和周围众多的小岛一起组成了日本群岛。日本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其中本州岛面积最大,首都东京。
日本的地形特点
(1)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且多位于沿海。富士山作为日本的象征,风景优美,是着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活火山。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2)日本火山、地震频繁。因为日本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形成世界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日本的传统民居多采用质地较轻的材质建筑。
(3)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于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十分有利。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
日本的气候与资源
(1) 气候
日本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海道岛及本州岛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本州岛以南、四国岛和九州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首都东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与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四季不分明,冬暖夏凉,降水丰富。海洋性特征明显。夏秋季节多台风。
(2)资源
矿产资源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主要进口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森林、水能资源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日本的经济
(1)发达的经济
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经济强国,也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的人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列
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中所占比重很大,日本的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2)发展经济的条件
①不利条件:
a.国内矿产资源贫乏,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b.国内市场狭小。生产出的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到国外。
②有利条件:
a.丰富的人力资源;
b.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c.充分利用岛国多优良港湾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上运输,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3)经济特点
①经济特点:“进口——加工——出口”型的加工贸易经济,把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加工成高品质的工业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
②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的东亚和东南亚以及西欧。
③日本两个对外贸易港口:神户、横滨。
(4)工业
①工业特点:加工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国际贸易、金融业和信息产业居世界先进行列。
②工业分布及其原因: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近年来,日本工业向国土南北两端发展。
原因:
a.日本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进口原料、燃料,出口产品。这种两头在外的经济主要依赖国际市场,将工业布局在沿海港口附近,便于原料的输入与产品的输出,从而节省运费。
b.该地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c.工厂靠近码头,交通便利。
③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化学、纺织、电子、家用电器、精密机械。
④工业城市: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
⑤五大工业区: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名古屋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
⑥主要产业:加工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国际贸易、金融业和信息产业。
(农业和渔业
农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
渔业:
日本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于世界前列,有世界着名的北海道渔场
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在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
交通运输业
日本交通运输业发达,国际货运以海运为主,国际客运以航空为主,国内沿海航运和告诉公路运输占有重要的地位。穿过津轻海峡,连结本州青森与北海道函馆的青函海底隧道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道。
日本的城市
5)图日本的城市大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神户和横滨是全国着名的海港。
东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日本最大城市,筑波为新兴的科学城,京都和奈良是着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横滨是日本最大的海港。
日本的文化
(1)文化特点
古代,日本文化受中国影响很大。近现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日本社会。日本文化既有传统民族的内容,又兼有东西方文化特色。
解日本经济特征分布及原因
(2)通用语言
日本居民通用日语。
(3)民族
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人种属黄色人种。
(5)民居建筑
“传统与现代”并存,既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物,又有传统的民居。
(6)传统服装
5. 介绍日本的地理和国情
日本(日文:日本国,前660年2月11日—)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 西、北隔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俄罗斯相望,东濒太平洋。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一直是世界公认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被称为“日出之国”。日本为单一民族国家,国内大城市主要有东京、大阪和神户等。
国旗:日章旗,亦称太阳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也就是标准国旗的长度尺寸)。旗面为白色,正中有一轮红日。白色衬底象征纯洁,红日居中象征忠诚。日章旗是明治3年(1869年3月9日)由太政官刘聚枫颁布制定的。 军旗:旭日旗,白底红日16道红色光芒线,由太阳旗演变而来,曾是日本陆海军旗,现为日本海军旗,平时在前部桅杆升起称舰旗,海战时在后部桅杆升起称战斗旗。 国徽: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菊花图案也是皇室御纹章上的图案。 国花:樱花(国民和世界大部分人认为,也是日本的象征。) 菊花(天皇认定) 梅花(前日本国花) 国鸟:绿尾虹雉 国石:水晶
6. 日本的地理知识介绍
自然地理: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与俄罗斯存在“北方四岛”(俄方名为“南千岛群岛”)领土争端,与韩国存在竹岛(韩方名为“独岛”)领土争端。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温泉遍布全国各地。境内河流流程短,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人口:1.2776亿人(截至2005年10月1日),其中男性为6234万人;女性为6542万人。
民族与宗教: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4万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语,北海道地区有少量人会阿伊努语。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别占宗教人口的49.6%和44.8%。
首都:东京【东京(とうきょう)】(Tokyo),人口约1229万(截至2003年2月)。东京1月平均气温3℃,8月气温为25℃。
行政区划:日本的都、道、府、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县都拥有自治权。下设市、町、村。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行政长官称为“知事”。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个市、町(相当于中国的镇)、村。其办事机构称“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长官称为“市长”、“町长”、“村长”。
日本被划分为47个一级行政区:1都,1道,2府,43县。
北海道 (1) - 北海道
本州岛 (34)
东北 - 青森县 - 岩手县 - 宫城县 - 秋田县 - 山形县 - 福岛县
关东 - 茨城县 - 栃木县 - 群马县 - 崎玉县 - 千叶县 - 东京都 - 神奈川县
中部
甲信越 - 山梨县 - 长野县 - 新潟县
北陆 - 富山县 - 石川县 - 福井县
东海 - 岐阜县 - 爱知县 - 静冈县
近畿 - 三重县 - 滋贺县 - 京都府 - 大阪府 - 兵库县 - 奈良县 - 和歌山县
中国 - 鸟取县 - 岛根县 - 冈山县 - 广岛县 - 山口县
四国 (4) - 徳岛县 - 香川县 - 爱媛县 - 高知县
九州岛 (8) - 福冈县 - 佐贺县 - 长崎县 - 熊本县 - 大分县 - 宫崎县 - 鹿儿岛县
冲绳 - 冲绳县
简史: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势力曾扩大到朝鲜半岛南部。公元645年发生大化改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起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公元12世纪末进入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期。1853年7月8日,刚刚跻身于强国之列的美国,派出东印度舰队司令佩理率领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须贺港。19世纪中叶,英、美、俄等国家迫使日本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实行封建锁国政策的德川幕府统治动摇,具有资本主义改革思想的地方实力派萨摩和长州两藩,在“尊王攘夷”、“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倒幕。1867年,27岁的涩泽荣一作为日本代表团的成员到了法国,参加巴黎万国博览会。1868年4月15日,明治天皇颁布了《五条誓文》,这是一个推动国家变革,开启变法图强大幕的总纲领。从此,日本进入了一个被称为明治维新的时代。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1910年侵吞朝鲜。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九·一八事变 1931年日军侵占中国东北
七·七事变 1937年,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30多万南京人民被侵华日军集体大屠杀!!!
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5年8月 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 天皇向日本国民宣布日本战败(原声)
1945年9月2日 日本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签署投降书
1926年,裕仁天皇登基,日本进入昭和时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战后初期,美军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1947年5月实施新宪法,由绝对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从1955年至1964年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以上。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增长率更是超过了10%。
日本的政党: 战后日本实行“政党政治”,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各种政党相继恢复或建立。目前参加国会活动的主要政党有自民党、民主党 、公明党、日本共产党、社民党、保守新党等。当前执政党是自民党,首相安倍晋三。
经济:政府以资本扶持工业与企业、强大的劳动力、高科技的发展以及较低的军事预算比例(占GDP的1%),帮助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并成为当今科技发达程度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以及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经济特点是生产商、供应商和经销商的紧密结合;强大的企业联盟;以及部分城市人口的终身就业保障。然而这些特点目前都正随着时代与社会环境变迁而慢慢流失。日本的经济支柱—工业需要倚赖进口的原材料和能源。而较小的农业则倚赖政府的补助与保护,日本的大米能够自给自足,但其他农作物的50%则需要进口。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渔业国家之一,捕鱼量占全球总捕鱼量的近15%。日本经济自1950年代末期起,保持了20多年的高度成长:1960年代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画”,出现平均10%的增长;1970年代初期虽然碰上石油危机,平均仍有5%的增长;1980年代则为平均4%的增长。而从19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趋于不景气,主要是由于1980年代末的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资产膨胀,以及证券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最终在逾放比过高与日圆不断升值下,泡沫经济瓦解。政府改革经济的努力成效不大,不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的美国经济衰退只为当时的日本经济带来轻微影响。虽然日本经济增长减缓,但失业率依旧长期处于低水平。拥挤的居住环境的以及人口老龄化是两大长期问题。机器人制造则是主要的长期经济优势,全球720,000个机器人中,日本拥有410,000只,可以说是机器人王国。
军事:二战后,美军对日实行单独军事占领,日本旧军队全部解散。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利坚合众国支持日本发展军事力量。日本防卫的基本政策是:在和平宪法下,实行专守防卫,坚持日美安保体制,确保文官统治,遵守非核三原则,有节制地增强防卫力量。1976年制订《防卫计划大纲》,提出防卫总体设想和扩军方针:保持均衡发展的防卫态势,坚持重视质量的建军原则,使之能独立应付有限的小规模战争。至1990年已基本达到大纲所定指标。1990年12月,日本内阁会议批准了新“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1991-1995年),规定5年军费总额为22.75万亿日元,计划的重点是注重质量,提高武器装备水平,加强后勤、情报、通信建设,更多地承担驻日美军费用等。1995年11月日本政府又批准总额约25.1万亿日元为期五年的新《防卫计划大纲》。2000年12月,日本政府制订了新一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2001-2005年),总经费高达25.16万亿日元。1954年颁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正式建立陆、海、空力量组成的自卫队,并成立防卫厅。内阁首相对自卫队拥有最高指挥监督权。1956年成立国防会议。1986年7月“安全保障会议”取代原“国防会议”,负责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一切与国家安全有关的重大事宜,由首相任主席。防卫厅隶属总理府,长官由文职人员担任,受首相之命,通过陆、海、空军幕僚长(参谋长)统帅陆海空自卫队。统合幕僚会议(参谋长联席会议)是防卫厅长官的辅助机构,负责拟定和调整三军的作战、训练和后勤补给计划,搜集分析军事情报。2006年3月27日,日本防卫厅设立统一指挥陆海空自卫队的统合幕僚监部(联合参谋本部),取代过去的统合幕僚会议。日本陆海空自卫队的幕僚长过去分别听从防卫厅长官指挥,各自向所属自卫队下达命令。今后,统合幕僚长将在防卫厅长官授权下,统一指挥陆海空自卫队,并在“紧急”情况下组建“统合任务部队”,执行弹道导弹防御、大规模地震救灾、国际救援等任务。自卫队实行志愿兵役制。陆上自卫队服役期为2至3年,海、空自卫队为3年。
教育:学制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大专2年至3年。实行9年义务教育。大学有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教师的地位非常高,着名的国立综合大学有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和庆应大学等。
新闻出版:综合性日报社有121家。全国有影响的报纸通称六大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日本产经新闻》、《东京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全国发行的三大地方报为:《中日新闻》、《北海道新闻》、《西日本新闻》。较有影响的杂志有:《中央公论》、《东洋经济》、《经济学人》、《文艺春秋》等。广播电台、电视台有近200家。全国性的电视、广播公司主要有:日本广播协会(NHK),1952年成立,属半官方性质;东京广播公司(TBS),1951年成立;日本电视广播网公司(NTV),1953年成立。除日本广播协会外,其他电视广播公司均为私营。共同通讯社是日本最大的通讯社,简称共同社。时事通讯社是日本第二大通讯社,简称时事社。
文化: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剑。在日本有着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茶道也叫作茶汤(品茗会),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现在,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为一般民众所广泛地接受。日本国内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
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因展示的规则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种流派,日本国内也有许多传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另外,在宾馆、百货商店、公共设施的大厅等各种场所,可以欣赏到装饰优美的插花艺术。
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人们在神殿为丰收之神举行比赛,盼望能带来好的收成。在奈良和平安时期,相扑是一种宫廷观赏运动,而到了镰仓战国时期,相扑成为武士训练的一部分。18世纪兴起了职业相扑运动,它与现在的相扑比赛极为相似。神道仪式强调相扑运动,比赛前的跺脚仪式(四顾)的目的是将场地中的恶鬼趋走,同时还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场地上还要撒盐以达到净化的目的,因为神道教义认为盐能驱赶鬼魅。相扑比赛在台子上进行。整个台子为正方形,中部为圆圈,其直径为4.55米。比赛时,两位力士束发梳髻,下身系一条兜带,近乎赤身裸体上台比赛。比赛中,力士除脚掌外任何部分不得触及台子表面,同时也不得超出圆圈。比赛在一二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便能决出胜负。相扑的裁判共由6人组成。主裁判由手持折扇“行司”登台担任,其余5人分别在正面、东面、西面及裁判席上。大力士的最高等级是“横纲”。下面是大关、关胁、小结、前颈,这四个等级被称为“幕内”,属于力土中的上层。再次是十两、幕下,除此之外还有更低级的三段目、序三段。最低一级叫序口。一个普通力士要想获得较高的等级是需要花费很大气力的;不经过艰苦努力,要想获得最低的等级,也是不可能的。
7. 请详细回答日本地理位置 。
1、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属于亚洲,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2、面积和地区划分 日本相当于云南省 云南省的总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 日本国土面积为: 377748平方公里 国土的总面积:包括各小岛在内,共计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4,7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与俄罗斯存在“北方四岛”(俄方名为“南千岛群岛”)领土争端,与韩国存在竹岛(韩方名为“独岛”)领土争端。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温泉遍布全国各地。境内河流流程短,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3、地形、地势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活动频繁,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因此才有火山地震之邦之说.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在火山分布地区,景色优美,温泉资源丰富,成为着名的观光疗养地。 4、河流、平原、湖泊 日本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于日本东西狭窄,加之山势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风季节,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为此,日本修筑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库,用于防洪。河水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水力发电。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 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5、海岸线和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近年,导致海水升温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对日本产生影响,主要是梅雨持续时间延长,容易形成冷夏和暖冬。 6、地貌地质 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着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由于平原较少,日本很多山上都种植农作物,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近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新潟县中越地震都是芮氏地震规模6级以上的强震,受到世界各国关注。日本的温泉很多,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旅游景点。 由于日本的岛屿呈北东向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有许多种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大部分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的九州岛、四国、琉球群岛(归属存在争议)有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的岛屿夏天温暖,冬天则十分漫长、寒冷,还时常有大量降雪。而中西部地区则冬天比较干燥,很少下雪,夏天潮湿。 日本是岛国,又深受黑潮影响,海洋性气候显着,樱花很美。 7、日本气候 日本深受黑潮、亲潮等洋流影响,海洋性气候明显,一年四季温差很大。日本大部分国土属温带气候,但由于日本的岛屿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全国各地的气候仍然有很大的不同,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 北海道气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日本海侧气候: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中央高地气候: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 太平洋侧气候: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濑户内海式气候: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南西诸岛气候:范围为琉球群岛。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度,于2007年8月16日在埼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度,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8. 日本的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侧,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相望。全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约3900多个小岛组成。海岸线长3万多公里,多海湾和良港。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温泉遍布全国各地。境内河流流程短,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北部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为-10℃,九州岛南部为10℃;7月份北部气温为18℃,南部为26℃。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首都东京1月平均气温3℃,8月气温为25℃。人文:日本人一方面向周边几个邻国公开要领土,一方面却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邻国领土纷争干扰了国际和平,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最大责任就是维护国际和平。这样两件明显相悖的事情,日本人却同时做得“理直气壮”。 日本这个民族在人文精神层面,经常有各种让世人无法理解的举措,其思想文化发展水平很难评估。“争土”“争常”同时进行这样的傻瓜行为,在日本人再正常不过。有些历史事实已经确定,远较现实问题更好分析,从日本人长期供奉的“和平神”,更好展示日本民族的人文精神素质。
记得采纳啊
9. 日本地理知识概括有哪些
日本地理位置:
日本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西南部的九州长崎与中国上海市仅相距460海里。全国由本州、四国、九州和北海道4个大岛及6800多个小岛组成,是一个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
日本属于东9时区,东京时间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北纬约20度-46度,面积372,000kmm,南北长2,500km,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日本主要的岛屿是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岛。
日本国土约四分之三是山地与丘陵、缺少平地、使农业用地、城市用地的利用受到限制,在这狭窄的平地上生活着1亿3千万人。
日本的总面积为: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填海造陆的面积多达1600平方公里。
1.行政区划:
日本全国分为47个一级行政区: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县。部份市因人口较多,在当地影响较大,而被指定为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都道府县下的行政区划为市町村,此外还有郡、支厅、区、特别区等行政单位。
2.主要城市:
日本的首都是东京,东京也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圈。日本的皇居、国会议事堂、内阁、最高裁判所、各省厅、各国驻日大使馆、大企业的本部、日本银行、证券公司、百货商店、报社及电视台都集中在东京。目前在东京特别区内和东京周边已经形成了众多副都心。
3.河流和平原:
日本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于日本东西狭窄,加之山势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风季节,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为此,日本修筑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库,用于防洪。河水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水力发电。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
4.海岸线和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9)日本是什么地理扩展阅读
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度:
日本的国土约有四分之三为山体所覆盖。本州中部地区被称为“日本屋脊”,许多山脉的海拔超过3,000米。
位于山梨县和静冈县的交界处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海拔最高的山。山梨县境内的北岳,海拔3,193米,是日本的第二大高峰。位于长野县和岐阜县境内的奥穗高岳海拔3,190米,横跨山梨县及静冈县的间之岳海拔同为3,190米,并列成为第三高峰。
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日本从最北端到最南端有多个火山区—通常认为有7个。在所有的火山中,约有110座为活火山。尽管日本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00,但在全球1,500座左右的活火山中,日本几乎占了1/10。
尽管火山会因其大规模的喷发而造成巨大的危害,但同时也创造出大量的旅游资源。例如,日光、箱根和伊豆半岛等一系列旅游胜地便以其温泉和诱人的火山美景而闻名遐尔。
日本群岛下面的地壳极不稳定,蕴涵着极其丰富的能量。因此,日本也是最易遭受地震灾害的国家之一。以日本的建筑行业为首的各行各业,也纷纷在减震避灾材料上大花心思,以求达到预防灾难或者减小灾难危害的目的。
参考资料网络——日本地理
10. 日本的地理位置在那里
日本国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西、北隔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东濒太平洋。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