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理这门学科有什么重要性
一、地理知识是人的社会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 不仅应当具有语言、数学、外语等工具类知识,而且应当具有历史、地理及其他科学知识。 历史知识有利于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过去,从人类的历史经验中去丰富自己。地理知识则是从 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让学生科学地认识世界。让学生从家庭的狭小空间中“走”出来,认识社 区、村镇、城市、国家、世界、地球及其宇宙环境;认识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社会经济、 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从我国及世界各国人民的经验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去学会做人、 做事,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缺乏地理环境科学知识,充满迷信 思想和孤陋寡闻的人,一个对家乡、祖国、世界缺乏了解,缺乏情感的人,是很难适应科学 技术高度发展,信息交流频繁,社会联系复杂,产业和职业瞬息万变的社会的。
二、地理空间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
三、人类要在地理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掌握环境本身的发展规律,按科学规律办事 。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文明的人,就必须具备地理环境方面的科学知识,具有正确的保护环境 的观点及全球意识。了解人类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按照正确的行为准则,自觉地参与改善 环境的行动。而这些都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环境保护知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养,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 成部分。
❷ 请问高中地理怎么学学地理最重要的什么怎样有效的掌握好地理知识呢给点例子
⑴学地理最重要就是记图了,把地图记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是连贯性的了,自然考试就会顺利了!记图重要的经纬网了,对它掌握就很好定位了!还要联想哦!
⑵要对地理产生浓厚兴趣,比如区域地理讲到哪个地方时你若对有些国家地区很感趣自然对它就记得牢固些!
⑶要建立一个知识结构,如区域一般要讲的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自然又有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等,人文里又有人种,人口,经济,工业等。气候与农业是一大考点,地形也是哦!
⑷要学会对比记忆,如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的某些方面比较,这是高考常考的方式哦!
祝你取得好成绩!
❸ 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学习地理对国家的好处
学以致用是最好的!!我地理学的不错,我来说说哈。
1.增长见识,丰富见闻。你可以没去过九寨沟、没去过巴黎、没爬过乞力马扎罗,但是你学习地理可以知道它的大概,“足不出户而知天下”。这会构成你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一个能和别人有谈话资本的人。非常重要!
2.辨清事物方位。有的人连中国省份大体在哪里都不知道?请问他外出会不会有麻烦?呵呵,学地理,就是把事物相关位置放在脑子里,给你一个轮廓,让你去想象。比如,索马里海盗为什么那么猖獗和能够劫道货船?你首先要知道索马里在非洲东北部,相当穷,不能生活后都成了海盗,而他附近时红海,重要的国际货运航线,所以有很多货船,才有劫持的可能性。这仅仅是个例子,不过,很好的说明了,学地理可以认识事物,认识世界。
3.野外求生必备。地理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界事物的介绍,比如北斗星指向,沙漠中水源存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台风等发生如何躲避危险………………太多了,学地理可以获得求生之道。
4.认识自然界,其实地理跟生物、航空、地质学等联系死十分紧密的。如树木生长规律、地质构造、宇宙结构、大气构成……这些都是认识世界的最最基本的方式。学了地理后, 你就知道,现在的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低碳经济是怎么回事,各种自然灾害如何形成和发作,煤矿挖煤为什么会发生瓦斯爆炸,为什么要实施登月计划,有没有外星人…………太多了
呵呵,我非常喜欢地理,它确实给生活带来乐趣,这就非常重要了,还有好多我没说的, 打字累了……祝你学好地理,学以致用哈!地理有用!!
❹ 比较重要的地理知识是什么
地震是地壳剧烈运动作用的结果,是地壳岩层能量突然释放导致周围岩体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释放能量最大、破坏力最强的自然灾害。短短数秒便摧毁地面上的一切,还能引发海啸或火灾。
●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的地带,叫地震带。
世界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
(2)欧亚地震带,
(3)海岭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是地球上最大的两条地震带。
● 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最长的地震带,从美洲西岸北上,沿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南下,经日本、中国到南太平洋诸岛,环绕太平洋一周,释放能量占80%。地中海-亚洲地震带,西起地中海,经西亚、喜马拉雅山到中国,释放能量占17%。而两条地震带上的北纬40度,号称“地震恐怖线”,分布着日本、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地震多发国家。
中国恰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频繁,灾难连连。13世纪以来发生8次死亡10万人以上的特大地震,中国就占了4次。20世纪以来,发生了27次死亡逾万人的地震,中国有6次。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20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超过115万,占同期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44.2%.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河北邢台地震
1966年3月8日至29日,连续发生多次6、7级地震。首次地震发生于邢台地区隆尧县以东,震级为6.8级,此后,又发生5次6级地震,以22日发生于宁晋县东南的7.2级地震为最大。由于灾区土质松散,地下水位较高,古河道等因素影响,地震造成破坏损失严重,破坏范围大。6.8级地震波及142个县市,7.2级地震破坏范围包括136个县市。有感范围北到内蒙多伦,东到烟台,南到南京,西到铜川等广大地区。地震共造成8182人死亡,51395人受伤,破坏房屋400余万间,损坏桥梁86座。灾区共发生事故性火灾115起,烧死16人,烧伤26人,烧毁简易房153间。邢台西部山区和井陉、武安一带发生山崩300余处,山崩飞石引起火灾22起,烧山80公顷。地裂缝、冒沙、冒水现象普遍,断续延长几十米至数公里。地裂最宽达2米。井水上升或外溢等很普遍。滏阳河上几座桥遭严重破坏。艾辛庄大桥桥面向南移动,与桥墩错开1.8米,致使交通中断。地震影响区域广。天津市和琢县有发电机掉闸,造成短暂停电现象。石家庄以西和山西昔阳等地破坏程度也较高。国务院非常重视邢台地震,即令当地驻军赶赴灾区进行抢救。全国各地大力支援灾区,派出医疗队,支援大批食品和救灾物资。周恩来总理3月9日冒着地震危险到震区隆尧县听取灾情汇报和救灾情况,慰问灾区人民。震后进驻灾区的医疗队达到94支,医务人员达到7115人。
云南大关地震
1974年5月11月,大关发生7.1级地震。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有较强烈震感。有感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地震造成1423人死亡,1600余人受伤;损坏房屋6.6万余间,其中倒塌2.8万余间,房屋破坏区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极震区内木结构房屋的木构架无破坏,而土、石墙多倒塌,土搁梁房和毛石砌筑石搁梁房,大多数坍塌或倒平。地震还造成山坡崩滑与地裂缝,毁坏道路,农田、水渠、埋没村舍。最大规模滑坡的前缘冲抵小河对岸,形成高约30米的堤坝,堵水成湖。
辽宁海城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发生7.3级地震。极震区面积为760平方公里。这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地区,是该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由于我国地震部门对这次地震作出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有力的防震措施,使地震灾害大大减轻,除房屋建筑和其他工程结构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外,地震时大多数人都撤离了房屋,人员伤亡极大地减少。伤亡人员总数为29579人,占总人口的0.32%,其中死亡2041人,占总人口的0.02%。伤亡人员多为老、弱、病、残、儿童和不听指挥的人。地震造成城镇房倒塌及破坏约500万平方米,公共设施损坏165万平方米,农村房屋毁坏1740万平方米,城乡交通、水利设施破坏2937个,各种设备、物资也遭到严重损失,总计约8.1亿元。地面喷沙孔大的直径达2.5米。有一地震断裂,长约5.5公里,裂缝带宽处达40米。营口市破坏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3.1%。震后,及时展开救灾工作。解放军出动了3.5万余人,1173部汽车,12架飞机参加救灾。派进灾区的医疗队达到101个,人员3480人。震后两天供水修复;2月7月灾区全部恢复供电。灾民群众在“三防”简易房欢渡了春节。交通和工农业生产一个月后基本上得到恢复。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推测,如无预报,人员伤亡将达15万人左右,经济损失将超过50亿元。
云南龙陵地震
1976年5月29日,云南西部龙陵县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第一次发生在20时23分18秒,震级为7.3级,第二次发生在22时0分23秒,震级7.4级。这次地震属于震群型地震。余震活动额度高,强度大。每次地震各出现了两个极震区。自5月29日至年底共记录到3级以上地震2477次,其中,4.7、5.9级19次,6.2级、7.3级及7.4级各一次。这次地震使云南省保山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9个县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人员死亡98人,重伤451人,轻伤1991人,房屋倒塌和损坏42万间。受灾面积约1883平方公里。地震引起的滑坡也造成较严重损失。滑坡毁坏农房180幢,稻田、牧场、森林茶园近3900公顷,破坏渠道1126条,摧毁一座装机容量为240千瓦的水电站和三座2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破坏道路185公里,塌方量达78万立方米。龙陵地震经历了中期和短临预报的过程,并在震前采取了相应的防震措施。浅层崩塌性滑坡是此次地震的典型现象。
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地震的震中位置位于唐山市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顷刻之间,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化为一片瓦砾,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遭到惨重损失。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1/3。地震发生在深夜,市区80%的人来不及反应,被埋在瓦砾之下。极震区包括京山铁路南北两侧的47平方公里。区内所有的建筑物均几乎都荡然无存。一条长8公里、宽30米的地裂缝带,横切围墙、房屋和道路、水渠。震区及其周围地区,出现大量的裂缝带、喷水冒沙、井喷、重力崩塌、滚石、边坡崩塌、地滑、地基沉陷、岩溶洞陷落以及采空区坍塌等。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仅唐山市区终身残废的就达1700多人;毁坏公产房屋1479万平方米,倒塌民房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到54亿元。全市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生命线工程全部破坏,所有工矿全部停产,所有医院和医疗设施全部破坏。地震时行驶的7列客货车和油罐车脱轨。蓟运河、滦河上的两座大型公路桥梁塌落,切断了唐山与天津和关外的公路交通。市区供水管网和水厂建筑物、构造物、水源井破坏严重。开滦煤矿的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倒塌或严重破坏,井下生产中断,近万名工人被困在井下。唐山钢铁公司破坏严重,被迫停产,钢水、铁水凝铸在炉膛内。三座大型水库和两座中型水库的大坝滑塌开裂,防浪墙倒塌。410座小型水库中的240座震坏。6万眼机井淤沙,井管错断,占总数的67%。沙压耕地3.3万多公顷,咸水淹地4.7万公顷。毁坏农业机具5.5万余台(件)。砸死大牲畜3.6万头,猪44.2万多头。唐山市及附近重灾县环境卫生急剧恶化,肠道传染病患病尤为突出。震后,党中央和国务院迅速建立抗震救灾指挥部。解放军和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物资源源不断地云集唐山,展开了规模空前的紧张的救灾工作,及时控制了灾情,减少了伤亡。市区被埋压的60万人中有30万人自救脱险。解放军各部队出动近15万人。唐山机场一天起降飞机达390架次。京津唐电网3000多人组成电力抢修队。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铁路系统的2万多名医务人员,组成近300个医疗队、防疫队。空运重伤员到外省市治疗,共动用飞机474架次,直升机90架次;共开出159个卫生专列。各级政府及时解决了群众喝水、吃饭、穿衣问题。重建家园工作1976年底着手准备,1978年开始,10年后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唐山出现在中国大地。
四川松潘-平武地震
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地震属震群型,主震之后又发生22日6.7级地震和23日7.2级地震。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最大半径1150公里。震后连降暴雨,造成山崩、塌石、泥石流等,致使农田、道路、河床等破坏严重,通讯中断。耕地被毁十几万公顷,粮食损失达500万公斤,牲畜死亡2000余头。地震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山区,加之震前已有预报,采取了人员撤离的措施,因此,人员伤亡仅为800余人,其中轻伤600余人。多数是由震后泥石流、山崩、滚石等次生灾害所致。四川省各级政府在震前建立了防震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各部门做好各方面准备。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及附近地区群众,由于受唐山地震的影响,产生了严重的恐震心理,从而出现了惊慌、外逃、外迁、跳楼现象,给社会生活带来影响。同时地震谣言四起,人心浮动,加剧了社会不安定状况,造成学校停课,商店停业,厂矿停产现象。
河北尚义地震
1998年1月10日11时50分,尚义以东地区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当年中国大陆地区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地震灾区涉及张北、尚义、万全和康定县的19个乡镇,灾区人口近17万。地震中有49人死亡,11439人受伤,其中重伤362人,伤亡人数占全国当年总数的83.9%。由于当地居民房屋的结构和选址不合理,房屋的建筑质量和抗震性能不强,有些房屋本身就已经危险,因此,房屋破损较为严重,破坏面积达到650多万平方米,其中完全毁坏175.4万平方米。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94亿元,占当年总数的44.6%。与该县相邻的山西大同高天镇县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也达到587.9万元。震后政府和各方面共投入救灾款项8.36亿元。(中国科学院数据中心)
❺ 初一地理最重要的是哪几课
你好,谢邀!
初一地理,最重要的是自然地理部分,如地球的运动,海陆变迁,气候类型等等。为什么说自然地理部分是最重要的呢,这是因为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自理环境的特点、变化规律以及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如果自然地理知识基础不牢固,那么,在八年级的人文地理、国家地理、世界地理、区域地理等知识的学习就会很困难。
另外,自然地理知识在期末考试、会考中都占有很高的分值比例。所以,初一最重要的是学好经纬网、海陆分布、气候等知识。
纯手工创作,望你采纳。
❻ 地理的重点是什么
地图是基础,但是现在高考的方向已经变了,知识的识记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主要考查的是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而且,地理学到最后,要求背的东西其实每个人都差不多,真正差异在于分析问题和组织答案的能力,换一种说法,地理学到最后几乎没有你绝对不会做的,只有你答不全的。所以,地理训练的重点还是在于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逻辑性,答题的条理性。
❼ 最重要的地理界线是什么
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线,它们多呈弧状排列,根根有条不紊。地理上,把这些线称为“经纬线”,这些经纬线又交错成网状,因此又称“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的坐标系,有了它们,人们才能对地球上的点进行定位。在纵横交错的经纬网中,最重要的地理界线当算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
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它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连接南、北两极。从此线开始,向东和向西分别计量地理经度,从0°~180°。在世界时区划分上,它还是最基本的时区——零时区计时的标准线。全世界的时间,都从这里开始起算。为了协调时间的计量和确定地理经度,1884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1675年建台,现改为国家海洋博物馆)埃里中星仪所在的经线,特镶嵌了一条铜带,以示“本初子午线”所在地。以后,不仅各国出版的地图以这线作为地理经度的起点,而且也都以格林尼治天文台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用格林尼治的计时仪器来校准时间。
本初子午线
赤道,是全球最大的纬线圈,周长40075千米,由赤道围成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它通过地心,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称南半球。南北半球互相对称,季节相反。除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时)点外,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也相反。赤道位于南北半球的中间,没有明显四季变化,昼夜长短也相等。一年之中,赤道获得的光热最多,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气候,优良的气候资源使赤道周围植被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多采。赤道,不仅是最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天文、生物、物理、空间科学的应用上,也是条重要的界线。在地球赤道上,有一个“赤道纪念碑”。这个碑位于南美洲厄瓜多爾尔尔首都基多城以北24千米处。游人如果面向东方或西方站在这条线上,那么,他的身体的一半就会在北半球,而另一半会在南半球。
❽ 对于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是什么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初中地理没有认真学好,只能到高中再从头来学。其实我觉得,学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学了地理之后,觉得自己长了不少知识。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地图上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及着名的城市,可以辨别出不同国家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特征,可以……这些对于懂地理的人来说都只是些皮毛。而对我这个曾经的“地理盲”却是格外新鲜有趣的。教我们地理的黄国华老师是个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课总能给我们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我们不敢有丝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让知识从耳边溜走。我们总是不停地听着、记着,一堂课下来,提纲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我想,幸亏有这番“狂补”,要不这些基本的地理常识我们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到呢! 学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就拿一张地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复习的时候最好是能腾出一块完整的时间系统地读。先读图。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有时甚至会比书本还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们的地理位置记清楚。要争取第一遍时就记熟。因为记地图有一个特征,一旦记住了就不会轻易忘记,所以与其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还不如刚开始就认真地记好。通过平时的应用加深印象,省去复习的时间。 再有就是看书。要理解地记忆。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时候印象就比较深。地理和政治、历史不同,常识性的东西更多些,因此记忆也不会太难。但是要记的东西也很多,要舍得花时间,自己想窍门,比如“谐音记忆法”或者“形象记忆”等等。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因为这部分已经有点接近理科的东西了,但只要肯花时间多想一些问题,学起来也不会太难。人文地理方面,记忆要占比较大的成分,多背几遍,争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时间少,每一遍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更细的东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时间里,主要是看提纲和卷子,要特别留意那些能与当前时事联系起来的内容。比如某个特定的地区,或者是环境污染这一类的问题等等。只要你钻进去了,就会发现地理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对它感兴趣了,还怕学不好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考综合科的同学来说,不论是学“X”科中的哪一门,都不要孤立地学,要特别留意这几科中能互相联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时事政治题,就可以想想,它发生在什么地方,与该地方的地理特征有联系吗?该事件是否有什么历史渊源?从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么哲理或政治经济学原理。养成这种思考的习惯,不久你就可以在这几科中来去自由了。不过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你已经掌握好单科知识的基础上,单科都没有掌握好,哪里还能谈什么联系呢?所以这也就更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平时就要注意把知识一步一步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着到了考前再突击,那样的话有可能会摔得很惨。 高考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仅有方法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时一点一滴辛苦努力与积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洒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丰收的一天。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吧,把你的脚步迈得坚实再坚实些,祝你“笑傲考场”
❾ 学地理的重点是什么
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 理解占多数,有一些计算,比如说经纬度的计算,时间的计算。
总体分为 1 天体系统 {不是很重要,了解就行}
2 地球运动 {自转方向,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换,太阳日,恒星日,自转角速度线速度。时区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五带的形成,四季的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国际日期变更线}
3 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的作用,垂直分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热力环流。气压带风带,等压线等温线的判读与步骤,气旋反气旋,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4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河流补给类型,洋流,密度流的成因,上升流的形成,海水运动,盐度}
5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和自然资源 {农作物的熟制区划,中国矿产分布,沙尘暴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世界缺水问题,自然灾害的分类和分析}
6地球地图 {经纬度的重要度数和判读,光照图,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地图三要素。时间和时区的计算。地图的判读,地形}
人文地理; 记忆的为主要 {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1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亚洲的水稻分布和因素,
2人类的工业生产活动 {主要城市的分布和比重和功能分区,城市化,
3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点线的区位因素,5中交通运输方式飞比较,上海港的分布和区位选择,中国的铁路干线,京九线}
4人口与环境{增长老龄化问题
5国家{熟背亚洲所有国家地理位置,每一个国家都要了解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国家的经济,政策}
对于重点,地理计算的考得不是很多啦,主要是人文,只要能背就没有问题。
6至于地图,也是很重要的啦,就像数学一样要图文结合,地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看图。3要素,要知道8大气候类型图的特点降水量温度。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交通图
❿ 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地理对我们有多重要
学好地理不但有利于考试取得良好的成绩,更关键的是对任何一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有深远的影响,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学好地理的现实意义和长久意义:
1、学习地理是完善个人知识结构,培养人文精神的需要
并不是说拥有了地理知识就一定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地理学科有边缘化的危险,这很让人担忧。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样重要。我们都知道暴发户是很让人瞧不起的,尽管他们很有钱。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这是至理名言。一个国家也一样,仅仅经济的富有并不能保证在国际社会被认可。我们国家现在的主要领导人都是很优秀的,这一点我是同意的。大家可以从他们毕业的学校和他们的经历看出。
但有一个现象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他们基本上都是理工科毕业的。我们知道在美国大学校长一般都是地理系或历史系的,而中国的大学校长也一般是理工科的。大概理工科毕业的人一般比较严谨,而文科的思想比较活跃吧。所以我认为我们的领导人很难犯大错误,有没有开拓精神就很难说了。小说《三国演义》大家都喜欢看,通过罗贯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立体的战争的画卷。没有足够的地理素养,罗贯中先生的小说是不会这样有吸引力的。
书上说,韩信用兵妙,孙子用兵妙,这些都得联系地理知识才能理解怎么个妙法。从哪里走,走到哪里,在哪里埋伏,为何这么埋伏,联系上了地图才知晓这仗为啥漂亮。台湾问题,我当然是希望看到国家统一的。但我们有很多大陆人,动不动就威胁炸烂台湾,这难道有利于国家统一?如果我们考虑一下台湾海峡的宽度最短还有130公里,如果武力收回,需要巨大的海空军优势,而我国的海空军实力较弱,统一谈何容易,统一需要大智慧。
2、学习地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是培养合格的世界公民的必须。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要有全球化的地理观念。中国人的地理意识让人感到担忧,我们对世界的很多看法和分析都很有问题。比如地球可以容纳100亿人,现在已经有70亿,快到地球的承载力的极限啦,怎么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人口问题,怎么解决越来越少的矿产和能源问题?怎么解决世界环境问题?
怎么彻底解决中国环境问题?这些很多中国人不知道从何谈起,对此漠不关心,包括很多电视节目只重视娱乐,不重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学习地理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浮躁疯狂的今天。
3、学习地理是满足生活的需要。在古代,人们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往往用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句话。可见,学好地理就足以在别人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识。大家熟知的一代地理天才诸葛亮就充分的把地理知识运用到军事当中造就了一段千古佳话。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尽得10万良箭。
火烧赤壁,一把火烧灭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野心,烧出了三国鼎立的蜀汉王朝。他充分运用地理知识可谓成也地理;蜀军北伐欲意重振汉室,火困司马懿,欲想一把火烧掉曹魏的根基。不料,一场大雨浇灭了蜀军的希望也浇灭了他的信心。他千算万算却没能算到这场大雨可谓败也地理。一代妖才,成也地理,败也地理,功败垂成,徒让人黯然神伤,让后人敬仰而又伤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学好地理也很重要,因为现在的地理大纲全是一些基础性的,常识性的知识。
不同于繁琐的化学实验和苦涩的物理公式,地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的日常交往谈论当中,大多数的话题也都是和地理有关联的,所以学好地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