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建的地理环境怎样
福建的地理环境及气候
地理环境
【地理】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东南属南亚热带。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
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
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长约530千米,宽度不一,最宽处达百余千米。北段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大都在1200米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一般为600~1000米。位于闽赣边界的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整个山带,尤其是北段,山体两坡明显不对称:西坡陡,多断崖;东坡缓,层状地貌发育。山间盆地和河谷盆地中有红色砂岩和石灰岩分布,构成瑰丽的丹霞地貌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闽中大山带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构成,长约550千米,以中低山为主。北段鹫峰山长百余千米,宽60~100千米,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中段戴云山为山带的主体,长约300千米,宽60~180千米,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峰连绵不绝,主峰戴云山海拔1856米;南段博平岭长约150千米,宽40~80千米,以低山丘陵为主,一般海拔700~900米。整个山带两坡不对称:西坡较陡,多断崖;东坡较缓,层状地貌较发育。山地中有许多山间盆地。
东部沿海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闽江口以北以花岗岩高丘陵为主,多直逼海岸。戴云山、博平岭东延余脉遍布花岗岩丘陵。福清至诏安沿海广泛分布红土台地。滨海平原多为河口冲积海积平原,这些平原面积不大,且为丘陵所分割,呈不连续状。闽东南沿海和海坛岛等岛屿风积地貌发育。
陆地海岸线长达3000多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港湾众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大深水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岛屿已筑有海堤与陆地相连而形成半岛。
【气候】
全年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异常偏多,气象灾害严重,气候年景属较差。冬季出现暖冬,部分县(市)去秋今冬出现连旱;春雨季降水和暴雨过程频发,雨季开始和结束时间均偏早,6月上旬中北部地区遭强降雨袭击,闽江主要支流和干流发生历史少见的洪水,暴雨洪涝灾害严重,建瓯城区受淹,致使高考延期;夏季气温正常,热带气旋活跃,灾情严重;秋季气温显着偏高,有夏秋旱。主要气象灾害是台风和暴雨洪涝,8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本省,其特点是影响早、个数多、强度强、灾情重,其中有4个台风(或热带风暴)登陆或严重影响本省,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别是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8月10日在闽浙交界处沿海登陆,福鼎市沙埕港惨遭强风袭击。据省防汛办统计,全省直接经济损失282.34亿元。
降水。年降水量1523毫米(晋江)~2778毫米(宁德),闽北、闽南较多,闽中较少,大部分县(市)年降水量偏多2~7成,部分县(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全省平均年降水量2047.9毫米,偏多436.2毫米,比上年偏多231.5毫米,成为自1961年以来的第一位偏多年,属异常偏多。冬季(12~2月)降水量151.8毫米,偏少41.8毫米,属正常略偏少;早春季(3~4月)降水量379.3毫米,偏多15.9毫米,属正常;雨季(5~6月)降水量773.5毫米,偏多281.1毫米,属显着偏多;夏季(7~9月)降水量565.6毫米,偏多108.9毫米,属正常略偏多;秋季(10~11月)降水量134.2毫米,偏多28.6毫米,属偏多。
气温。年平均气温15.7℃(寿宁)~22.4℃(漳州),大部分县(市)年平均气温偏高0.5℃以上。全省年平均气温20.0℃,偏高0.8℃,比上年偏高0.4℃,是1961年以来的第四位偏高年。全省极端最低气温为-7.1℃,1月8日出现在寿宁县;极端最高气温为40.0℃,7月5日出现在永泰县。冬季平均气温11.6℃,偏高0.8℃,属正常略偏高,为暖冬;早春季平均气温16.7℃,偏高0.5℃,属正常;雨季平均气温24℃,接近常年,属正常;夏季平均气温27.1℃,偏高0.2℃,属正常;秋季气温20.8℃,偏高2.1℃,属异常偏高,但秋寒偏早。
⑵ 中国福建地理位置并不比周边的省份差,可是为什么发展却比周边的几个省份差难道就因为台湾的问题么
不全是台湾的原因,但至少台湾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台湾被称为永不落得航空母舰,它的存在使国家不敢大力发展福建省重工业,只在福建内地少量发展一点,台湾的武器可以直接打到福建省,所以发展了白发展的,到时候一大战就完蛋了,当然,地理位置也有一点关系,福建省不像上海和广东那样,一个是长江入海口,一个靠近香港,这点的优势是我们福建省无法比拟的
⑶ 福建地理八年级上册什么版本
八年级上册地理书福建是人教版。
福建省初中使用的教材版本如下:语文科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数学科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英语科目: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政治科目: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化学科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物理科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地理科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生物科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
人教版的优缺点:
有的人说,优点是学习系统,知识结构紧凑。缺点是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但我觉得这种要因人而异。每套教材都不可能面面俱到适合所有小朋友。每套教材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所以要看是哪个地区,生活的环境和成长的环境看更加适合哪套教材。
⑷ 福建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
福建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形成暖热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全省70%的区域≥10℃的积温在5000-7600℃之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气候条件优越,适宜人类聚居以及多种作物生长。
气候区域差异较大,闽东南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闽东北、闽北和闽西属中亚热带气候,各气候带内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异也较明显。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河网密度达0.1公里/平方公里。全省河流除交溪(赛江)发源于浙江,汀江流入广东外,其余都发源于境内,并在本省入海,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8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交溪、汀江5条。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577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75.7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由于属山地性河流,河床比降较大,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⑸ 福建为何是沿海最穷的省份,福建地理很不错,是什么原因
摘要 1.交通问题,福建的地理条件是全国沿海中最好的,优良港湾最多最好,但是却没发展起。近几年,随着南边广东、东边上海的大发展,及福建自身在公路、铁路、港口等方面的严重滞后,千年来制约福建发展的交通问题凸现。福建再一次落后于沿海兄弟省份。
⑹ 客观评价下,福州为什么这么破!
1.倒塌。杭州上海那种城市的人专门鄙视外地人的,特别是上海,出了名的排外。遇到老上海让他知道你不是本地的,马上不理你
你到杭州打TAXI他很热情用方言跟你讲话,你跟他说你听不懂人家马上就不叼你了
2.这个确实,主要是上了年龄的,也要看地方,仓山学生比较多,素质就好些。以后渐渐会好的
3.注意杭州是没有摩托,没有电摩的,上海有没有忘记了,好象也是没有的,只有警察能骑摩托!福州想禁,实在是保有量太高了,禁了怕造反。汽车是不敢抢的,主要是那些非机动车,人穷赶时间嘛
45678
你要比的那些城市都是咱国家的门户城市,有什么好比的啊```各有各的好处
比如福州绿化高,你到别的城市看不到马路边都是树吧?福州交通顺畅,去杭州开车会抓狂,到处都是塞的,福州就算上下班也不会挤到哪去
总的来说,福州是个温馨的小城市,去哪都不远,适合居住
⑺ 福建不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因为地理位置不重要吗
福建就奇了怪了,同样是东部省份,为何福建就如此“不受待见”呢?而在静夜史看来,福建之所以不被重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地形位置很无语
“兵家必争”,争的是地形之利,以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但福建的地形让人瞬间没了脾气。
在静夜史看来,福建的地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曰山地广布;二曰无大河出海。
福建的地形是真正的“八山一水一分田”,除了沿海的狭窄平原,以及星罗棋布的河流湖泊,福建基本就是山地的天下。
而山地,任何时期,对于任何事物都是无语凝噎的存在,今天的福建总人口不过4000万,和崎岖的地形加上贫瘠的土地密切相关。
因为其绝望的交通条件就足以令人望而却步,福建何谈兵家必争?
而即便争得福建,因为崎岖的地形,也注定无法实现掌控区域全局的作用,所以从军事角度来看,福建确实太过鸡肋。
2、从来都被边缘化
除了“专治各种不服”的地形,因为地理位置太过边缘,所以历史上无论民众还是中原王朝,对福建的重视都始终不够,这也是当前福建省人口远少于周边省份的历史原因。
而因为除了战乱几乎难有人“造访”,历史上的福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也相对落后,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以及历史上因战乱而出现的人口南移,福建才逐渐崛起,并在宋朝成为经济最发达的省份。而之所以发达,主要是因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第一大港,撑起了福建的半边天。但福建的内地从古至今都没有出现过相对有名的区域政治或经济中心,汀州和建州虽然显赫一时,但和广州、杭州等城市不可同日而语。
⑻ 福建为何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却是沿海最穷的省份
交通问题,福建的地理条件是全国沿海中最好的,优良港湾最多最好,但是却没发展起。近几年,随着南边广东、东边上海的大发展,及福建自身在公路、铁路、港口等方面的严重滞后,千年来制约福建发展的交通问题凸现。福建再一次落后于沿海兄弟省份。
2.历史因素,在解放全国后,因为台湾问题,福建和台湾在50-70年代,还存在着炮战,所以国家在很多的资金扶持还有顾虑,政策也不敢放开。而且在清朝时还有海禁政策,因此导致很多福建人漂泊海外。而且改革开放后也因为台湾问题,外资的投资也有顾虑。
3.资源因素,福建无论是发展工业农业、第三产业、金融旅游 、港口运输业都是很有利的。但是福建却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发展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