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早地理学着作
最早的地理学着作是《山海经》。《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2. 中国出现的最早的地理考察着作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自然地理考察着作是《尚书·禹贡》,是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着作。
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着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
这是撰着这篇《禹贡》的人士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方案。
这是一个宏伟周密的方案,不与寻常相等,故托名大禹,企望能够得到实际的施行。
这篇《禹贡》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着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
此外兼载山脉、河流、土壤、田地、物产、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无不详加论述。
《禹贡》是中国古代名着,属于《尚书》(一作《书经》,简称《书》)中的一篇,其地理记载囊括了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产等情况。对其作者说法不一,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禹贡》为周初人所作;史念海在《论〈禹贡〉的着作时代》一文中,则据《禹贡》中有“南河”、“西河”之称,认定作者为魏国人;顾颉刚认为出自战国时秦国人之手;此外还有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的战国末至汉初说。
《禹贡》虽然托名为大禹所作,其实却是战国后的作品[1]。以前的学者都以为《禹贡》为夏朝史官甚至是大禹本人的着述,现在早已为学界所否定。
3. 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着作是什么,作者是谁
最早的地理着作是《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共五篇
,约占全书二分之三以上;内容有关山川地理、祀神的典礼仪式和所用之物,间中叙写到诸山山神的形貌和神力。山海经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经多人写集成的一部古书,作者大概都是楚地的楚人。
4.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着作是什么
最早的地理着作是《山海经》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着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4)中国最早的地理学着作是什么扩展阅读:
《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也许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除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等之外,还有许多是人们不大熟悉的。如《海外北经》中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
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这个禹杀相柳的传说充满了神奇色彩,既可从文学或神话学的角度来研究,也可以从中看出共工、相柳、禹三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古代民族部落之间的斗争。
5. 我国第一部地理学着作是什么
《水经注》
6. 最早的地理学着作什么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
最早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水利等诸多方面内容的地理学着作是《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地理学着作,全书不到三万二千字,却包罗万汇,记载了包括中国古代神话、地理、动植物等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的介绍
《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个部分,《海经》分为《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
《山海经》记载了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的网络全书。
7. 肥沃的八百里秦川中我国最早的地理学着作是什么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地理学着作是《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意义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着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它大量地、有条序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细心钻研,深入探讨,就不愁没有新发现。
8. 我国第一部地理学着作是什么
着作:《水经注》作者:郦道元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第一部地理名着,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着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许多资料。《水经注》与《三国志注》(裴松之),《世说新语注》(刘孝标),《文选注》(李善),并称“四大名注”。
9. 最早的地理学着作是什么
最早的地理学着作是《山海经》。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9)中国最早的地理学着作是什么扩展阅读
《山海经》的主要内容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
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大荒经》由东开始,故有学者认为是南、西、北、东的方位顺序与远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经》由东开始,则可能是后人的改动调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
10.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地理学着作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着作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
《尚书·禹贡》,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着作,因而以《禹贡》命名。《禹贡》撰着者根据理想中的政治区划,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在全书1193字中,该书以自然地理实体为标志,对每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
《禹贡》比较朴实地记录了全国范围内各种地理现象,是中国早期区域地理研究的典范,成为《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地理着作痒引的对象,也是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其不但是中国最早的地理学着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地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