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的大概地理范围范围
北京市境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接部位。东距渤海150公里。她的东南部为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区;她的西部山地,为太行山脉的东北余脉;她的北部、东北部山地,为燕山山脉的西段支脉。
市界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9”26’至41”03’,东经115”25’至 117”30’。北京市区坐标为:北纬39.9”,东经116. 3”。各郊区、县的地理坐标为:房山区,北纬 39. 6”,东经115.9”;门头沟区,北纬39.6o”,东经115.9;大兴县,北纬39.7”,东经116.3”;通县,北纬39.8”,东经116.6”,顺义县,北纬40.l”,东经116.6”;平谷县,北纬40 1”,东经117.1”昌平县,北纬40.2”,东经116.2”;怀柔县,北纬40.3”,东经116.6”;密云县,北纬40.3”,东经116 8”;延庆县,北纬40.4”,东经115.9”。
Ⅱ 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取当前地图的地理范围嘛
地理的基本要素很多,包括地形、地质、矿藏、水文、植被、气候、农业、工业、服务业、交通、人口……。要获取当前地图的地理要素范围,首先要明确做什么用途,分选要素,研究具体要素获取的技巧与方法。不同的要素,其信息获取的方法不一样。这需要做非常大量的工作。
Ⅲ 如何确定今天和明天的范围 地理
确定今天和明天的范围,要找到两条日界线。一条是国际日界线,即180°经线。一条是自然日界线,及地方时间0时的经线。
这类问题的分析思路是:(1)根据所给图,找到两条日界线;
(2)根据图上已知条件判断哪条日界线是自然日界线,哪条是国际日界线;
(3)根据两条日界线之间的夹角(经度差),再结合该图经度的分布规律,判断地方时间0时经线的经度;
(4)由地方时间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所跨的经度就是明天的范围。由地方时间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之间所跨的经度就是明天的范围。
例1: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旧的一天,非阴影部分表示新的一天,计算新的一天所跨的经度。
(1)NA、NB是两条日界线;
(2)该图是北半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新的一天,非阴影部分表示旧的一天,可以判断NB是地方时间0时经线,NA是180°经线。
(3)地方时间0时经线的经度是60°W。
(4)由60°W向东到180°经线之间所跨的经度就是新的一天范围。由60°W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之间所跨的经度就是旧的一天的范围。
Ⅳ 国家领土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由双边或多边条约予以明确,相邻国家之间及有争议国家之间签订条约,或者提交国际组织予以裁决。无关国家及组织无权干涉
Ⅳ 地理:如何界定一个区域
地理区域是一个有联系性、相容性、协调性、地区性、地理地势性、种族性的分区。为了各个体单位的更加和谐,所以就有必要来划分一定的区域。
区域的介定有的是依靠地形地势的,例如:山川、河流等,各大洲的分界线大都以江河湖海及山脉来分隔;有的是区域间的联系紧密,例如武汉市由汉口、武昌、武汉三个以前分隔地区合并为一,还有京津塘、沪宁杭、珠三角等;
首先看它的经纬度
如果途中没有经纬度,就看图的轮廓,地形地貌,
(一般图题都会给出经纬度,因为图中的轮廓不准确,凭空想象很难,逾越了中学生的能力)
看经纬度,要自身对地球每个大洲,大洋,以及重点国家的范围心中有数(不要求很准确)
如果这些记忆有些模糊,就联想当地的气候,地形,以及降水等来确定!
区域定位是难点,要求综合水平,要联系各种知识点!只要基础稳,做几道题就可以应对了!
Ⅵ 如何判断给定的一个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在一个地理范围(经纬度坐标)内
1、根据经线的度数判断东西方向。(1)两点同在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在西;(2)两点同在西经,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东。(3)一个点位于东经,一个点位于西经,两者相加,如果相加值小于180,,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如果相加值大于180,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
2、根据纬线的度数判断南北方向。。(1)两点同在北纬,度数大的在北,度数小的在南;(2)两点同在南纬,度数大的在南,度数小的在北。(3)一个点位于北纬,一个点位于南纬,北纬的在北,南纬的在南。
Ⅶ 七大洲四大洋的经纬度范围
七大洲经纬度范围如下:
亚洲【60° E~170° E / 10° S~80° N(跨纬度最广)】
欧洲【10° W~60° E / 36° N~71°N】
大洋洲【110° E~150° E / 55° S~10° N (东西宽南北窄)】
非洲【20° W~50° E / 35° S~35° N(南北回归线横穿大陆南北部)】
北美洲【170° W~20° W / 7° N~72° N (大陆北宽南窄)】
南美洲【80° W~40° W / 54° S~12° N(大陆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南极洲【跨经度360° / 62° S以南(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 】
四大洋经纬度范围如下:
太平洋:从北纬66.5到南纬66.5,东经105(南海)到西经75(南美洲西海岸)
大西洋:北纬66.5到南纬66.5,西经100(墨西哥湾)到东经40(黑海)
印度洋:北纬30(红海)到南纬66.5,东经30(红海)到东经135(澳大利亚西北海岸)
北冰洋:北纬66.5以北,所有经度。
(7)地理范围如何找扩展阅读:
七大洲分界线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3、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4、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5、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
6、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丹麦海峡
7、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四大洋的分界线
①太平洋与北冰洋 西起俄罗斯东北部的杰口尼奥夫角,经白令海峡中的大、小代奥米德岛,至美国阿拉斯加西端苏厄德半岛的威尔士王子角一线,为白令海峡最窄处。
②太平洋与印度洋 北起马六甲海峡北口,沿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爪哇岛南海岸,经阿拉弗拉海、托宙斯海峡,再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和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146°经线至南极大陆。
③太平洋与大西洋 在德雷克海峡处,大致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67°经线为界。
④大西洋与北冰洋 西起哈得孙湾东口,经戴维斯海峡、丹麦海峡、冰岛—法罗海槛、威维尔一汤姆森海岭、设得兰群岛的马克尔—弗拉格岛,到挪威西南沿海的塔斯德角一线。 ⑤大西洋与印度洋 自通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线至南极大陆。
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东亚指亚洲的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人口17亿多。地势西高东低,分四个阶梯。中国西南部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东南半部为季风区,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森林气候;西北部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沙漠气候;西南部属山地高原气候。
5-10月东部沿海受台风影响。矿物资源以煤、铁、石油、铜、锑、钨、钼、金、菱镁矿、石墨等最丰富。东亚是稻、薯蓣、糜子、荞麦、大豆、苎麻、茶、油桐、漆树、柑橘、桂圆、荔枝、人参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稻谷占世界稻谷总产量40%以上,茶叶占世界总产量25%以上,大豆占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蚕丝等的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Ⅷ 中国的地理范围(详细一点)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国领土范围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中国有14个有陆地边界的邻国: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
另外还有6个隔海相望的邻国: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