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地理位置在哪里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国领土辽阔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民族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中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2、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B. 我国的地理单位有哪些
我知道的就是东北长春有一个、北京中科院遥感所、北京中科院地理所、南京土壤所、甘肃寒旱所
C. 人们根据亚洲的地理特点,把亚洲分成六大地理单元,中国属于()A.西亚B.南亚C.中亚D.东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所以中国属于东亚.
故选:D.
D. 中国分为华东、华南、华北、西南、东北、西北。
我国的华东、华南、华北、西南、东北、西北具体划分如下:
1、华东:华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自北向南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台湾省,总面积83.43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面积的8.7%。
2、华南: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3、华北: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现时在政治、经济层面上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计5个省级行政单位。
4、西南:广义上,包括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等5个省市区,有时还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恩施州、湖南湘西州。狭义上、人文、经济、政治上及社会实践的西南地区,一般只指只包括老四川(含重庆不含川西高原的盆地)、云南全省、贵州全省。即“西南三省”。
5、东北: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
6、西北:西北地区分布在黄土高原一黄河中上游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一秦岭以北,国境线以东,国境线一蒙古高原以南,西北地区国境线漫长,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等国相邻。
(4)中国属于哪个地理单位扩展阅读:
中国区域地理,其划分从各个时代、研究重点、综合性与可比性考虑,存在多种多样的划分方式,每种方式主题和重点各不相同。从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来看,东部地区可分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江苏沿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西部地区可分为成渝经济区、重庆两江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部地区可分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
E. 中国地理位置是哪里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民族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中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矿产资源: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如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
F. 中国的地理位置在哪
一、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地跨热带、北温带,其中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东部和南部临海,自北而南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二、中国地理位置四至点:
最北端:位于东八区,北纬53度33分,黑龙江省的(漠河县)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上
最南端:位于东八区,北纬3度52分,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在曾母暗沙西南,是南海未曾正式公布的地名。虽然它们比曾母暗沙更靠南,但一般认为曾母暗沙是中国最南端)
最西端:位于东五区,东经73度40分,一般认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乌兹别里山口的乌恰县(真正的西至点在帕米尔高原上,在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三国交界处略南的一座雪山上)
最东端:位于东九区,东经135度2分30秒,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原中国最东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黑瞎子岛回归后,变为中国新的最东端。黑瞎子岛满语名字叫摩乌珠岛,意思是“马头”。于2008年10月14日,西端的一半回归中国。】
G.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是什么
七大地理分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华东: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和上海市、台湾省。
华南:广东省(包括东沙群岛)、广西省、海南省(包括南海诸岛)、香港和澳门特区。华北,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华中: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华中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为武汉。
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或说东北四省区(包括内蒙古东部)。
西南: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的大部以及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青海 、陕西 、甘肃三省之地。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省级行政单位总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经纬度位置: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同整个欧洲面积相当。
中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最南端在立地暗沙,为中国南海南沙群岛区域的一座暗沙,是实际上的中国领土的最南端。
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中国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相差5个时区。
H.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口诀内容是什么
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福建省、台湾省)
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
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东部)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省级行政单位总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经纬度位置: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同整个欧洲面积相当。
中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2′30’’E);
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29'59.79"E);
最南端在立地暗沙(3°31‘00'N',东经112°17’09”E),为中国南海南沙群岛区域的一座暗沙,是实际上的中国领土的最南端(非位于其东北约15海里的曾母暗沙)。
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33′N,124°20′E)中国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相差5个时区。
I. 中国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东半球和北半球。
中国的经纬度位置: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同整个欧洲面积相当。中国领土的四端为:
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2′30’’E)
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29'59.79"E)
最南端在立地暗沙(3°31‘00'N',东经112°17’09”E
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33′N,124°20′E)
(9)中国属于哪个地理单位扩展阅读:
中国地形比较复杂。地势西高东低,成三级阶梯:西南部是“世界屋脊”,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地势最高,为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为界,向东向北下降为一系列高原和盆地,为第二阶梯(平均海拔1000至2000米之间);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多为平原,为第三阶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
中国山区广阔,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长江为中国第一大河,其他主要河流有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等。
中国山区广阔,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各类地形面积比重为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中国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为-154米;最高的地方是位于和尼泊尔交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