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高中地理主要考什么气候

高中地理主要考什么气候

发布时间:2022-06-30 01:08:44

1. 高中地理气候 整理归纳

1(红),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分布:赤道附近;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浅棕),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分布:南北纬10度~南北回归线附近;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气候成因:干季受信风带,湿季受赤道低压控制。

3(粉),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东南亚、中南半岛;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季交替; 气候成因:冬(旱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雨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3(浅紫),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 气候特点:冬低温少雨,夏湿热; 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黄),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分布:回归线~30度附近;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气候成因:终年受副高或信风控制(信风是从大陆吹来的干风,且是由高纬吹向低纬,是一个升温的过程,不易形成降水)。

5(浅紫),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 气候特点:冬低温少雨,夏湿热; 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深紫),地中海气候:
气候分布:30~40度,大陆西岸;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气候成因:副高(干)和盛行西风(湿)交替控制。

7(暗绿),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分布:40度~60度,大陆西岸; 气候特点:终年湿润,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冬天高于0度,夏天低于20度); 气候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风是从海上吹来的暖湿风)。

8(亮绿),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35~50度,大陆东岸; 气候特点: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 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绿),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分布:温带大陆内部; 气候特点:干,冬冷夏热温差大; 气候成因:身居大陆内部。

10(灰),极地气候:
气候分布:极圈内;气候特点:终年寒冷干旱; 气候成因: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2.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纬度

气候类型分布特点:

1、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分布:主要在南北纬5°以内;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纬5-10°;成因:副高与赤道低压交替控制。

3、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分布:亚洲东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风控制。

4、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控制。

5、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6、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西;成因:风带与副高交替控制。

7、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亚洲东北部;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8、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分布:中纬度大陆内部;成因: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9、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分布:40-60°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风控制。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分布:大陆内部纬度较高处;成因:纬度高,受副极地低压控制。

11、苔原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分布:极圈附近纬度较低处;成因:受极地气团控制。

12、冰原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分布:极圈附近纬度较高处;成因:受极地气团控制。

13、高山高原气候;特点:情况复杂,不好一概而论;分布:海拔较高处,一般3000以上;成因:海拔高。

(2)高中地理主要考什么气候扩展阅读:

气候类型成因:

1、太阳辐射:

陆地若受阳光照射强、 则地面气温高;若阳光照射弱、则地面气温低。而海水因为热传递强,所以温度稳定。

当陆地受阳光照射强、而导致陆地气温高时,陆地的空气膨胀上升,此时海面的空气相对来说比重大,海面空气沿着地表从海面流入陆地。而海面较低的温度导致海面上空的空气因收缩而下降,地面上则由于温度高导致的空气膨胀而上升,于是高空的空气从大陆上空流入海洋上空。

反之,若陆地受阳光照射弱、而导致的地面气温低于海洋温度时,海洋上空的空气上升,陆地上空的空气下降,地表的空气则是从陆地流向海洋。

因此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等特征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特征而把各地不同的气候分为若干种类型。

2、大气环流

3、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地形)

3.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
一、气候的形成原因
(1)纬度位置不同

地球上不同的纬度,接收到的太阳光照不同,赤道地区最多,两极地区最少。这导致赤道地区高温炎热,两极地区寒冷。

高中地理必考点——12种气候类型
图1 地球经纬网

(2)海陆位置不同

陆地的扬尘较多,空气往往较为干燥。而海洋上拥有充沛的水汽,因此在沿海靠近海洋的地区,气候较为湿润,而在内陆地区,水汽匮乏,气候较为干燥。

(3)海拔高度的差异

在初中时我们便学习过: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因此在高原高山地区,气候往往较为严寒;而在平原或者盆地地区,气候往往温暖湿润。

高中地理必考点——12种气候类型
图2 高海拔的雪山

(4)大气环流

地球上每时每刻都存在着风,风会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得不同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变小。

二、12种气候类型
1. 气候类型的分类

气候类型共有12种,机械性地记忆难度太大,因此我们将其进行人为的归类:热带、温带、寒带

高中地理必考点——12种气候类型
图3 世界气候分布图

(1)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联想记忆:都是热带,本来是一片树林,一阵大季风掠过,树木被连根拔起,变为了草原。又一阵季风掠过,将小草全部带走,只剩下荒漠。

(2)温带(亚热带+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联想记忆:夏季的季风,一点都不凉爽,吹到大陆上,大陆变得问问温热;吹到海洋,海洋也升温了。

(3)寒带(地中海+寒带)

地中海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联想记忆:老师带领同学们春游,刚开始划着小船,一会儿上岸了,发现了许多针叶林,继续往山上爬,越来越冷,但是却阻挡不了同学们看积雪和冰川的热情。

2. 气候类型的特点

各种气候类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气温、降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气温

热带地区去年高温;温带地区和寒带地区,北半球7、8月高温,而南半球恰好相反,1、2月高温。

高中地理必考点——12种气候类型
图4 气候的温度与降水特点

(2)降水

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差异很大,总结一下: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草原>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地中海、温带海洋>温带大陆。

(3)雨热同期

雨热同期,指的是降水较多的月份,气温也较高。在这12种气候中,绝大多数都是与热同期,但地中海气候例外,在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 判断气候的技巧

(1)看气温,全年高温的肯定是热带四个气候中的一个,如果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最低温度大于0度,则可能是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果最低温度低于0度,则为其他温带气候。如果全年都较为寒冷,则为寒带气候。

(2)看降水。降水全年很多,分布均匀的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不均匀的则可能是季风气候、草原气候或者大陆性气候。

(3)看雨热同期。如果雨热不同期,则很可能为地中海气候。

4. 高中地理 中国以什么气候为主

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原高山气候。此外还有热带气候分部。

5. 高中地理13种气候类型

大类型的只有这11种
热带: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热带季风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
温带: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雪原气候)
高寒带(海拔较高的地区):高山高原气候

6. 高中常考的主要地区气候类型

哈,我是学文的,今年刚高三毕业,可以帮你呀
最常考的是澳大利亚,其次是中国、美洲沿岸等,其实这么一说,发现只要是地图上有的都是重点,死记硬背靠的是运气,大多数遇上的不是你记的,其实有规律呀:(对照地图看)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度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度~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度~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度之间的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温带季风气候(南北纬35~55度之间的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北纬50~70度之间的大陆)、苔原(北冰洋沿岸附近)、冰原(南北极附近)
另外,季风气候只在大陆东岸,亚热带湿润气候也属季风气候(在澳大利亚和美国东部)
以非洲赤道为界,向南北方向走,发现气候对称,也是一个记的规律
对着地图看这些规律,发现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很好用的,基本上上高三都是靠他的,就算给你一个不知道的地方,只看经纬度也可以判断

7. 高中地理关于气候区的分类

一、热带:
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为干、湿两季,时间为2——7月干季,7——次年一月为湿季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之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炎热干燥。

寒带气候亦称苔原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及岛屿,纬度大致介于70°—75°N之间,这里已位于北极圈以内,所以极昼、极夜现象明显。气候特征为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为0—IO~C,降水稀少,大都属于冰洋锋上的降水,多半为降雪,云雾多,蒸发弱。

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喜马拉雅山系、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系以及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等地。由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地势增高而呈垂直变化,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结构。不同的山地或高原具有不同的垂直气候带结构,即或是同一个山地或高原,由于其内部坡向、高度与位置等的差异,也往往具有不同的垂直气候带结构。

2、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为干、雨两季,干季时温暖干燥少雨,雨季时高温多雨。一般5~9月份为雨季,10~4月份为旱季。受季风影响,来自海洋的季风降水多,自然而然为雨季,来自陆地的季风水汽少,降水少。

4、热带沙漠气候:1)降水量少而变率大:北非撒哈拉沙漠中的亚斯文曾有连续多年无雨的记录;而在南美智利北部沙漠的阿里卡,有连续十七年中仅下过三次可量出雨量的阵雨,而三次总量仅0.51公厘,降水量极少。同样位于智利北部沙漠的伊基圭曾连续四年无雨,但第五年的一次阵雨就降了15公厘,在另一年的一次阵雨记录竟达63.5公厘,可见变率之大。热带沙漠的降雨多为暴发性的阵雨,往往引起剧烈的水土流失。

(2)气温高、温差大:由于云量少,日照强,又缺乏植被覆盖,空气湿度小,因此白天气温上升极快。在北非曾有高达58℃的记录,一般夏天的月均温大都在30℃~35℃之间,而且高温的时间很长,如阿拉伯半岛的亚丁,一年有五个月的月均温在30℃之上。沙漠的夜间较凉,因为整夜无云,地面辐射强,散热快,夜间最低温度一般在7℃~12℃之间,也有出现薄霜的日子。年温差一般在10℃~20℃左右,而日温差更大,在15℃~30℃之间。在北非的黎波里以南的一个气象测站,于1978年12月25日曾有白天最热达37.2℃,而晚上降至最低温-0.6℃的记录,日温差达37.8℃,真是可用“朝穿皮袄午穿纱”来形容。

(3)蒸发强、相对湿度小:热带沙漠气候因为经常无云、风大、日照强、气温高、相对湿度小,因此蒸发力非常旺盛。可能蒸发散量约为降水量的二十倍以上,甚至达百倍。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很小,在埃及撒哈拉沙漠常出现2%左右的相对湿度。
二、亚热带:
1、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东亚地区最为代表性,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与最大大洋--太平洋.)

气候特点: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北美洲东南部及南美洲阿根廷东部地区及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分布。这些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所以叫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成因也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只不过该气候分布地区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没有前者强.

注:两种气候可统称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别不大.

补充: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只是没有像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热力性质那样强,原因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分布的大陆并不是最大大陆,所临海洋也不是最大洋.(由于海水与土的比热容不一样,所以会产生冷热差异,形成季风).冷热差异并不剧烈.所以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干旱少雨)

三、温带:
1、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等)

2、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年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

3、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代表城市:北京)

四、亚寒带:
1、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又叫副极地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纬度大约为北纬50°以北至55°或65°左右的地区。由于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多,蒸发又弱,所以仍属于湿润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是因为夏季温度较高,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有气旋雨和对流雨;冬季温度低,水汽含量小,又受下沉的大陆反气旋控制,所以冬季降水少。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森林资源丰富,常林业发达。

冬季漫长严寒,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短促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上。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由于蒸发弱,相对湿度较高。气温年较差大。这是因为本区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且纬度高,冬季黑夜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又有积雪覆盖,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受不到海洋气团的调节。它东西延伸成宽广的带状,因纬度较高,故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特别大。降水稀少,集中于夏季,但气温低,蒸发弱,相对湿度却很高。自然植被为针叶林。

由于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产生的源地,冬季常受北极气团侵入,暖季有时受热带大陆气团伸入。亚寒带针叶林生长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如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北纬50°以北至55°或65°左右的地区。
五、寒带:
1、冰原气候:这部分考到的不多,大多考考极地气候,全年寒冷干燥,且大风
2、苔原气候、(特征:条件比冰原气候好那么一点点,考得不多)

六、还有种特别的,就是高山高原气候、(特征:主要是考国内青藏高原地区,缺氧,植被稀少,)

8.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形和气候一般考哪些

中国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要记住在哪个位置是哪一个地理单元,比方说哪条山脉在哪个位置,各个地理单元之间的界限一般就是以山脉为主。再比如东经120°北纬29°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记住经纬度位置对应的地理单元。
中国的气候记住主要的气候类型,彼此的界限,各个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以及成因。各个气候区自然植被是什么,土壤是什么,具体的地区发展什么样的农业。与海洋相邻的话还要考虑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这个中国的部分比较少,世界气候中有。

9.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 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10.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怎么判断的

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形”定位(半球):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以“温”定带(温度带):

热带:终年皆高温:> 15℃;

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寒带:冷季最低温:< 0 ℃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

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的描述技巧

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降水以及光照三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气温

①气温的高低;

②气温的年或日较差

终年高温;终年严寒;夏季高温;全年温和;

气温年较差大(小);最热月或最冷月气温

降水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的年际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干季、湿季之分);降水丰沛;全年少雨

光照

①光照的强弱;

②年日照时数的多少

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烈(较弱);光照充足(不足)

①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大于15°C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10°C表明海洋性显着,气温季节变化小。

②高温、凉爽、温和、寒冷:夏季月均温大于20°C可认为是高温,小于20°C可认为是凉爽;冬季月均温大于0°C一般可认为是温和,小于0°C一般可认为是寒冷。

③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 mm描述时称为稀少,10~50 mm为少雨,50~100 mm为多雨。

阅读全文

与高中地理主要考什么气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