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中国传统地理有哪些

中国传统地理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1-19 01:48:48

① 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哪些

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梦溪笔谈》、《太平寰宇记》、《徐霞客游记》等等。

一、《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东汉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

该书叙述汉以前的地理沿革,着重写了《禹贡》九州和《周官》九州;接着叙述西汉的地理,以郡国为条,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写各郡国及其下属县、道、侯国的地理概况,诸如郡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名胜古迹,道路交通,等等。

二、《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着,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该书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

三、《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历史地理的综合性笔记体着作。成书于北宋,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

四、《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是古代中国地理志史,记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图。广泛引用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至仙佛杂记等,计约二百种,且多注明出处,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太平寰宇记》作者为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太平寰宇记》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

五、《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② 有哪些中国地理知识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
轨道半径: 149,600,000 千米
(离太阳1.00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12,756.3 千米
质量: 5.9736e24 千克
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马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 亥亚,大地母亲)直到16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在空间拍摄的地球照片有很高价值;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而且这些图片都非常漂亮!
地球由于不同的化学成分与地震性质被分为不同的岩层(深度-千米):
0- 40 地壳 2700-2890 D'' layer - D"层
40- 400 Upper mantle - 上地幔 2890-5150 Outer core - 外核
400- 650 Transition region - 过渡区域 5150-6378 Inner core - 内核
650-2700 Lower mantle - 下地幔
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较薄,大洲下较厚。内核与地壳为实体;外核与地幔层为流体。不同的层由不连续断面分割开,这由地震数据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数地壳与上地幔间的莫霍面-不连续断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们所居住的只是整体的一个小部分(下列数值×10e24千克):
大气 = 0.0000051
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内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铁构成(或镍/铁),虽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较轻的物质。地核中心的温度可能高达7500K,比太阳表面还热;下地幔可能由硅,镁,氧和一些铁,钙,铝构成;上地幔大多由橄榄石,辉石(铁/镁硅酸盐),钙,铝构成。这些都是通过地震技术获得的资料(所谓地震技术是指在地表人工制造一个震源,如炸弹之类的,通过接受地下的回波来确知地下结构的方法);我们只能在岩浆中获得上地幔的采样,对于其它层则无能为力。地壳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类长石的其他硅酸盐构成。就整体看,地球的化学元素组成为: 34.6% 铁 29.5% 氧 15.2% 硅 12.7% 镁 2.4% 镍 1.9% 硫 0.05% 钛 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星体。
其他的类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结构与物质组成,当然也有一些区别:月球至少有一个小内核;水星有一个超大内核(相对于它的直径);火星与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与水星可能没有由不同化学元素构成的地壳;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颗有内核与外核的类地行星。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有关行星内部构造的理论只是适用于地球。
不像其他类地行星,地球的地壳由几个实体板块构成,各自在热地幔上漂浮。理论上称它为板块说。它被描绘为具有两个过程:扩大和缩小。扩大发生在两个板块互相远离,下面涌上来的岩浆形成新地壳时。缩小发生在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其中一个的边缘部份伸入了另一个的下面,在炽热的地幔中受热而被破坏。在板块分界处有许多断层(比如加利福尼亚的San Andreas断层),大洲板块间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目前有八大板块:
¤北美洲板块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兰岛
¤南美洲板块 - 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极洲板块 - 南极洲及沿海
¤亚欧板块 - 东北大西洋,欧洲及除印度外的亚洲
¤非洲板块 - 非洲,东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与澳洲板块 - 印度,澳大利亚及大部分印度洋
¤纳斯卡板块 - 东太平洋及毗连南美部分地区
¤太平洋板块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亚南岸)
还有超过廿个小板块,如阿拉伯,菲律宾板块。地震经常在这些板块交界处发生。
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轻。在5亿年的短周期中(天文学标准),不断重复着侵蚀与构造的过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坏,这样一来,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迹(比如星体撞击产生的火山口)。这样一来,地球上早期历史都被清除了。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亿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头只有40亿年,连超过30亿年的石头都屈指可数。最早的生物化石则小于39亿年。没有任何确定的记录表明生命真正开始的时刻。
71%的地球表面为水所覆盖。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颗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态水(虽然在土卫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态乙烷与甲烷,木卫二的地下有液态水)。我们知道,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海洋的热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气温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液态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蚀及大洲气候的多样化,目前这是在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过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许也有这种情况)。
地球的大气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和水组成。地球初步形成时,大气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几乎都被组合成了碳酸盐岩石,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给活着的植物消耗了。现在板块构造与生物活动维持着二氧化碳的循环。大气中稳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对维持地表气温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性。温室效应使平均表面气温提高了35摄氏度(从冻人的-21℃升到了适人的14℃);没有它海洋将会结冰,而生命将不可能存在。
丰富的氧气的存在从化学观点看是很值得注意的。氧气是很活泼的气体,一般环境下易和其他物质快速结合。地球大气中的氧的产生和维持由生物活动完成。没有生命就没有充足的氧气。
地球与月球的交互作用使地球的自转每世纪减缓了2毫秒。当前的调查显示出大约在9亿年前,一年有481天,每天18小时。
地球有一个由内核电流形成的适度的磁场区。由于太阳风的交互作用,地球磁场和地球上层大气引发了极光现象。这些因素的不定周期也引起了磁极在地表处相对地移动;北磁极现正在北加拿大。
地球的卫星
地球只有一个自然卫星--月球。
未知点
-我们有关地球的知识全部是由极不直接的证据逐步导出的。我们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仅管太阳"常数"的有所增加,地表的平均温度却数十亿年来非常稳定。最好的解释这个的理由是:由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数量改变,控制温室效应来完成。但这到底是怎么完成的?亥亚假设主张是由生物圈的活动维持了它。更多的有关金星与火星的详情可能会提供某些线索。
-在形成像金星一样大气前我们能将多少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③ 中国地理概况有哪些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背陆面海,海陆兼备。中国幅员辽阔,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50多),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00附近),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0多),西至新疆帕米尔高原(东经730附近),东西相距约5000公里。

国土面积中国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陆地面积的1/4,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地貌中国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中国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约占总面积的66%,平地约占34%。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达65%。全球高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国就有7座。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国陆地正负比差超过9000米,为世界之最。

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地势的最高台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许多高山峻岭,号称“世界屋脊”。最高台阶边缘是昆仑山-祁连山-龙门山-大凉山。越过边缘即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中级台阶,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组成。越过中级台阶的东缘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即降到海拔500米以下的低级台阶,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闽粤丘陵组成。低级台阶的东南边缘多属水深小于200米的浅海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中国地形格局多以山脉为基线,走向及成因不同的山脉往往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①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地貌区;②以风蚀、冰蚀与流水作用混营的西北干旱地貌区;③以冰冻、风蚀作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地貌区。

疆界与四邻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28万公里,中国陆上疆界长2万多公里,东有朝鲜,东北有俄罗斯,北有蒙古,西北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有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南有缅甸、老挝、越南。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环绕大陆边缘的海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岛屿与海峡中国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海南岛次之,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这两个岛各为中国的一个省。崇明岛位居第三,面积为1083平方公里。此外如长山列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列岛以及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都是中国的重要岛屿。这些岛屿及其所属各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的海峡自北起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

沿海海域中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等5大海区。其中,渤海是中国内海。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的位置,北起日本琉球群岛西南部的先岛群岛,南至巴士海峡。这片海区划分为北中南三段,自北向南水深从600米增至5000米以上。海底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完整齐备。

中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领海基线采用直线基线法划定,由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组成;领海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12海里的线。

中国的毗连海域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为12海里。毗连海域的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24海里的线。

中国大地的地势象四级阶梯,自西向东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最高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布许多高山冰川,主要有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

第二级阶梯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

第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海岸,地势下降到海拔500~1000米以下。这里自北而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第四级阶梯就是再向东的中国大陆架浅海区。这里水深大都不超过200米,堆积着河流入海带来的大量泥沙。

中国河流的总长度约22万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1500多条。全国径流总量达27115亿立方米,几乎与欧洲的径流总量相等。主要河流多发源于青藏高原,落差很大,因此中国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的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地上地下有着许许多多的古迹文物。

中国还有一条着名的人工河,那就是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最早开凿于公元前五世纪的秦代,后来经过多次开凿疏通,成为历朝历代的漕运要道。在古代,南方的物资经由这条河被运往北方。而生活在北方的皇帝,也是通过这条河去美丽的江南游览。现在南方河段仍可通航。

中国有众多的湖泊,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是江南的鄱阳湖,面积3583平方公里;最大的咸水湖是西部的青海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

④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有哪些基本特点

中国地理环境对于开放或封闭的影响
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加上中国发达的农业文明,中国人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意与外界打交道。
实例
1.明朝的海禁政策使其错过的资本主义的萌芽,也就是从那时起汉民族开始走下坡路。间接导致明朝的灭亡。
2.清朝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致使中国很少接受外来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封闭性,导致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1、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
2、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3、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⑤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特征

1.地理环境首先决定了人口的形成和分布,中国最早出现人类聚居的地方都是大河大江周围,世界最早的物种也是起源于水中,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其地理特征是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水资源丰富,瓜果蔬菜产量多。
2.疆域辽阔完整,中华凝聚意识与稳定绵延的文化形态
3.外部封闭隔绝——封闭内敛的大陆型文化
4.多样的地形气候——多元格局的文化形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 ,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使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⑥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有哪些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对文化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社会初期,它的影响甚至是具有决定性的,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如此。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
⑴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丘陵约占全国土地面积65%。海拔500米以下的仅占全国土地面的25、2%,而3000米以上的却占25、9%。全球超过8000米的12座山峰中国即有7座。我国地势的总体走向是自西向东依次递降,呈现落差显着的、三级台阶式的地形、地貌。中国的西北背靠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幅员辽阔地形复杂。
⑵气候环境
中国大陆以距海远近形成了从东南到西北由湿润、半干旱到干旱逐渐递变的明显趋势。中国大陆由南而北,以山川河流为天然分界,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依次递变。季风气候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着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大陆性气候强。表现为冬夏两季平均温度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或国家有较大的差异,冬季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则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差较大。
⑶中国地理的多样性特征:幅员辽阔地形地貌无所不包;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黄河、长江贯穿三大阶梯之中,沟通中国大.陆的东西。而汉水、淮河则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长江的支流湘江和赣江与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北江同发源于南岭山,秦朝时开凿灵渠,把湘江和漓江相沟通。西江则联系着岭南和云贵。中国大陆遂成为一个整体。
其次是地理通道:中国大陆地形复杂,山脉众多,但无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实际上也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发生过人群交流的。
二.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⑴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样化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不同的文化类型的生成及其发展趋向具有重大的影响。中国境内地理环境的多样化,客观上构成了多民族共居、多种经济成分互立、多种文化类型并存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在衣食住行方面,各地历来就存在很大差别,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
⑵历史地理环境对“多元一体格局”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对优越,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大量汉族(华夏族)人口不断从黄河流域迁往南方、西北、东北各地,文化上的优势和数量上的多数是这些移民最终成为迁入地区的主体人口,他们所传带的文化自然也成为迁入地的主体文化。当然,传统文化也吸收牧业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内聚,多文化类型融合的历史趋势,从而形成了中华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
⑶历史地理环境影响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政治型文化”的形成。

⑦ 中国基本地理

1.宇宙的浩瀚超乎人们的想象。 天文学家计量宇宙的距离的单位是 A
A 天文单位 B 亿公里 C 日地距离 D 光年

2.在平原地区我们用普通的锅就可以将米煮熟。但是在高山上登山运动员用普通的锅煮饭时,虽然水已经开了但却很难将米煮熟,只有改用高压锅才能将米煮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D
A.高山上的温度太低了 B.高压锅的技术含量高
C.高山上的气压较高 D.高山上的气压较低

3.开展环境保护,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郊游中,我们应该做的是: B
A.攀折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枝 B.自己带着饮水,不喝山里的泉水
C.把包装食品的塑料袋扔到低洼的地方 D.在草地上欢乐地追逐着玩耍

4.右图中的山有云海、怪石、奇松、温泉,集天下奇景于一体,这座山是:D
A.峨眉山 B.泰 山 C.庐山 D.黄山

5.下面四幅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图。描述我国华北地区景观的是:C

A B C D

6.右图中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这个地区是:C
A.炎热干旱的沙漠
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炎热多雨的气候
D.地势高峻的高原

7.城市里的温度比郊区要高,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例如,上海年平均气温要比近郊高1.1℃,柏林要高1.0℃,莫斯科要高0.7℃。 “城市热岛效应”产生原因的是:C
A.城市中的建筑多是白色,反射太阳辐射热量的能力强。
B.城市中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因而用于蒸发水量损耗的热量很少。
C.城市建筑密度大,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的能力强。
D.城市中的人口密度远远大于郊区。

8.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台湾岛四面环海,受海洋性季风调节,终年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树木葱笼。而在玉山山脉的主峰玉山上却山顶终年积雪,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D
A.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B.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玉山海拔高3997米)
C.玉山处于群山环绕之中使得暖空气不能进来
D.玉山地势较高较易受到寒流的影响

9.当你坐车上山途时,有时会感到耳膜肿胀嗡嗡作响,可是下山之后,症状就会自然消除。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D
A.汽车速度太快了,是风在耳边作响。
B.乘客耳膜有病症需迅速到医院就诊。
C.乘客身体瘦弱的原因。
D.在上山过程中气压会逐渐变低,造成耳膜外面与里面的气压不平衡因而产生不舒服和嗡嗡作响的现象。

10.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其依据是:C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
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
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
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11.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它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下列不符合生态旅游要求的是:D
A.追求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展示和保护
B.有选择地满足游客要求,有计划的空间布局
C.开发商、游客、当地社区和居民分享利益
D.以享乐为基础,旅游第一,有求必应

1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2
A.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B.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C.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防腐剂 D.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等

(1)A、C (2)B、D (3)B、C (4)C、D

13.气象要素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降水、蒸发、辐射、日照等。在收听天气预报时,我们通常最关注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直接影响的两个要素,它们是:C
A.阳光和雨水 B.风和降水 C.气温和降水 D.雨水和雪

14.炎热的夏季,小明一家去海边度假。他发现中午海水比沙子的温度低;到了晚间海水的温度又比沙子的温度高。能够正确解释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
A.海水的比热高于沙子,吸热慢放热也慢 B.海水的比热高于沙子,吸热快放热也快
C.沙子的比热高于海水,吸热慢放热也慢 D.沙子的比热高于海水,吸热快放热也快

15.景观是地球表面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体,下列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C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16.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特别是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人们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下列对自然保护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保护区是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天然储存库
B.自然保护区是设立在大自然中的天然实验室
C.自然保护区是向群众进行环保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和自然讲坛
D.自然保护区可以为游客提供尽情享受、尽情玩乐的天然景点

17.一次性消费品方便快捷,但也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加速器”,对环境造成污染。对这类消费品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B
A.比较方便,提倡使用 B.自己不使用,也劝说别人不要使用
C.只要我不使用,别人使不使用我不管 D.无所谓

18.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下面对天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今天风和日丽 B.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今后几天将会有降温现象
C.7月是全年最热的月份 D.明天白天最高气温12℃,并伴有沙尘

19.渔民利用“GIS”技术寻找鱼群,快速、准确,会增加鱼的捕获量。如果过度使用这个技术,可能出现:B
A.捕鱼量持续增长
B.导致某些海区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逐渐枯竭
C.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
D.只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

20.正确认识资源的构成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下图是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者关系的图示,其中能正确表达三者关系的是D

21.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从古至今有许多不同的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发源于:A
A 中东地区 B 南欧 C 印度 D 西欧

22.汉中市、西安市都位于陕西省内,但汉中市位于秦岭以南,西安位于秦岭以北,这使得二者在自然景观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读图判断下列关于二者差异描述不正确的是:C

A.汉中市的一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西安的在0摄氏度以下
B.汉中地区以水田作物为主,西安以旱地作物为主
C.汉中植被以阔叶林为主,西安以灌丛为主
D.汉中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西安的在800毫米以下

23.手持火炬登珠穆拉玛峰山,在登顶过程中,最有可能会导致火炬熄灭的因素:D

A.随高度逐渐降低的温度 B.随高度逐渐增多的积雪
C.随高度逐渐降低的气压 D.随高度逐渐稀薄的空气

24.为了保护宇航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人们研制了各种宇航服。宇航服的贴身内衣中装有很多塑料管,管内装有一种液体,它能散发人体的热量,使身体保宜适的体温。如果宇航服的主要功能有了故障,安装在宇航服中的显示和控制装置就会发出警报,并指示怎样排除故障。下列宇航服的功能,不正确的是: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六舱内宇航服结构图B

A.宇航服有调节温度的功能 B.宇航服对人体有增压的功能
C.宇航服有自我检测和显示排除故障的功能 D.宇航服可用以增重,以减轻失重的感觉

25.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C
A.将工业用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和节水马桶等
C.将生活用水排放至海里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用

26.由于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面临“灭顶之灾”,该国政府已经正式宣布全国移民到新西兰。影响该国移民的环境问题是B:
A.地震频繁 B.全球变暖 C.海洋污染 D.酸雨严重

27.在大气圈的平流层中有一层臭氧含量较高的臭氧层,它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因臭氧层耗损会B:
A.农作物因太阳辐射增加而增产 B.导致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病率增高
C.有利于喜阳动植物的健康 D.海洋中的生物种类变多

28.地球上的水虽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不能被人直接利用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能为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下列选项中能够直接被人类利用的是C
A.东海的海水 B.青海湖的湖水 C.南极冰川 D.城市的地下水

29.传统聚落是早先人类遗留给我们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它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下列没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项是D
A.西班牙的古城托莱多 B.中国云南丽江 C.意大利的威尼斯 D.印度的新德里

30.下列关于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中错误的是D
A.修筑水库 B.利用和淡化海水 C.废水处理再利用 D.尽量多地开发地下水

31.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逃生。下列避震措施中正确的是A
①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应抱头、闭眼、蜷曲身体,迅速躲在课桌下
②在行驶的汽车内避震,应抓牢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③在户外避震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
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2.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是为缓解中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问题而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程,它的起点是:B
A.长江三峡 B.丹江口水库 C.葛洲坝水利枢纽 D.三门峡水库

33.1910年,有一个人发现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相吻合的现象,并进行实地考察。后来,它又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证明了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以前曾连在一起,提出“大陆漂移说”。这个人是C
A.哥白尼 B.哥伦布 C.魏格纳 D.麦哲伦

34.某地区有一片速生林,该地林木的生长周期是15年。为了既满足当地木材需求,又不破坏林业发展,你认为合理的做法是B
A.根据当地对木材的需求,砍伐林木
B.把林地划分为15个区域,每年砍伐一个区域
C.根据市场需要,需要一颗就砍伐一棵,并补种一棵
D.适当采伐成熟林木,并随后种植新的树苗

35. 山羊绒是市场上价格很高的物品。山羊皮、山羊肉、山羊奶都是市场上比较走俏的商品。于是,我国不少地区开始大力发展山羊。有的农民因为养了几只山羊可能解决了温饱问题。可是,几年以后,人们发现山羊有一个习性,在吃草的时候总是连同草根一起啃出来,从而使山羊“光临”过的草地就变成了不毛之地。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山羊养殖业,尽快让农民脱贫致富
B.在我国南部地区发展山羊养殖业,尽快让农民脱贫致富
C.抵制高消费,尽可能不购买山羊绒制品
D.各地政府严格限制山羊业发展,防止破坏生态

36.有人认为和谐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第二个层次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第三个层次是D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和谐 B.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和谐
C.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和谐 D.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37.绿色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观比传统消费观多的观念是C:
A.关心个人健康和安全 B.关心经济利益
C.关心对环境的影响 D.关心社会公平

38.在饭店,你应该拒绝消费的是:D
A.免肉 B.鸡肉 C.羊肉 D.青蛙肉

39.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同时也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遭遇台风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C:
A.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伏下身爬行前进
B.在海边和河口低洼地区旅游时,应尽可能到远离海岸的坚固宾馆及台风庇护站躲避
C.若在野外躲避,强台风过后立即从避风地撤离
D.若台风期间不得不外出,应尽量将身体缩成一团,穿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

40.下图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圈”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最合适的厂址应布局在城市的A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第二部分 科技论文写作

家乡的河怎么变黑了?
论文要点:以家乡的一条河为例
(1)家乡的河变黑之后对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2)推测家乡的河变黑的原因有哪些?通过哪些办法可以证明。
(3)试提出几点你力所能及的解决办法让家乡的河重新清澈

⑧ 中国的地理常识有哪些

分自然和人文两部分。自然包括气候 地形土壤植被河流矿产等 人文包括社会经济交通等 抱歉我只能说个大概,望lz见谅

⑨ 中国地理

1、大力利用外资,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2、带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合理化3、适庆科技发展趋势,促进产业高技术化 4、提供发展新空间,促进上海工业布局趋向合理5、发挥调整新优势,推动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

阅读全文

与中国传统地理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2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8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3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6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8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7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8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6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0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3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6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7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9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2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1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2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0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6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