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1如何学好初中地理:直观理解
在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都要对书上出现的各种地图彻底理解,做到看到图就知道它在说什么。心里有图,把地图和地理知识(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等)对照起来,这是学好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这一点都还没有做好的,需要理解回到课本,从头开始梳理一些课本上的各种地图。
2如何学好初中地理:阅读理解
要知道所学习的那个区域在什么地方?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知道所学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
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3如何学好初中地理:综合运用
在复习我国南、北方差异时,可从位置、范围、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资源、农作物、农业基地、工业基地或地带等方面列表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复习“英国、日本地理”,可从位置、范围、自然条件、工农业发展状况,首都和主要城市等方面列表进行综合比较。这些东西,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分解开来之后,就是两点:一是地图上的空间关系,二是受地理规律影响的经济社会关系——农作物的种类是由地形、气候等决定的,首都和城市分布也和地形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换句话说:第一个层次是以地图学习为核心,适合低年级学习;第二个层次是以规律的理解为核心,适合低年级像高年级的过渡;第三个层次是把规律和地图结合起来学习,是对高年级的要求。一次做好这三个层次,我们就一定能学好地理。
㈡ 怎样学好地理
1、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
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它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纳量大、表述简明扼要等优点。借助地图可以更好的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理解地理概念、原理。
3、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1)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2)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3)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4)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5)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㈢ 如何才能学好地理
地理,是一门初中才开始学习的科目,那如何学好初中地理呢,学习地理时可以联系史实和时事,增加一些趣味性,从生活、军事等方面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其实生活处处皆地理,地理的学习就在我们身边,繁复的地理知识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产生厌学心理。
中考改革后,地理的学习,务必要赶在前面,拒绝拖延和麻痹大意,否则来到复习压力大的初三年级,将在备考中非常被动。
“
学习地理,首先就要对所学的内容多动脑筋,想一想:“它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这样”等等。然后,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1)要明确学习的内容。
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还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内容?还是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情况?
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㈣ 如何学好地理
地理本人小有心得,100分的卷子都是95以上,高考时也差不多是这个数,所以小有发言权。对于地理来讲,考试要求点较多,但是并不是无章可循,地理无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无非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现象和成因,人文地理无非旅游,农工商业区位因素等;而这些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法,自然地理主要是考察对图的敏感程度,多看地图会有帮助,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又和人文地理的自然灾害和问题联系上,原因无非几个区位因素出了问题,哪出问题就解决那,所以成因和解决办法都有了,这一点对于农工商的区位选择也有联系,答题方法也相似,而自然现象的成因就要多多设身处地的想问题了,联系一下实际,很快就会从理论的怪圈里跳出来了,适当做点题也有助于提高成绩,巩固知识点,所以多融会贯通几遍就好了,根本不用背,还有请不要对地理产生排斥感,这样会使你无法很好的融汇,到时效果会不好的。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问我,我会尽快为你解答的,希望你能在地理上取得好的成绩啊.
㈤ 地理怎么才能学好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语文、历史、数学、理化、生物等等学科。例如时区的运算、土壤的改造、气候和天气都和其他学科知识有联系,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把各科知识基础打牢,才能更快的进步。
学习地理,首先就要对所学的内容多动脑筋,想一想:“它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这样”等等。然后,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学习的内容。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还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内容?还是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情况?
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要学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读图和学习绘图,用图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做到“心中有图”。
其次,要用联系的观点学习,例如,气候和农业有密切的关系,矿产和工业有密切的关系,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环境有关系。各种自然条件彼此又有关系,如:气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此外。学习地理,既要了解课本中的内容,学会阅读、使用、绘制地理图表等技能,还要留心观察自然和社会,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观察时,要动脑筋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
除了这些之外,还要多阅读地理书籍、报刊、观看电视节目和收听广播中有关地理的内容,从电脑网络上获取有关地理的信息,这些都能丰富我们的地理知识、锻炼我们的才智,使我们更好地学习地理!
㈥ 如何学好地理
上课认真听讲
多问老师问题
多看看书
注意理解
首先:
明确学习的目的
其次:
课上听讲是关键
接着:
回家复习要坚持
最后:
学习状态必良好
1.一定要对它有兴趣
2.熟读地图,知道分布
3.知识面广,多看CCTV的自然科学节目
4.上课认真
5.作题不要死做,看看题会就做,不会就看答案,但看完一定要理解,和别的知识串联
首先,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同时它对于我们牢固掌握地形单元的位置有很大的帮助。举个例子来说,地理考试不仅要考文字,而且要填图,有的同学就只知道死记文字,考图的时候就没折了,图和文字是脱节的。我觉得记的时候,应该直接把文字放到图上记,当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反映出来的是有文字的图片而不单是文字,你便可以象读图一样回答各种问题了,不管是文字题还是读图题都可以解决。如:欧洲南部三大半岛自东向西依次是什么?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什么?这些题看似考文字,实则是考的是图,考的是你的方位感。而且记了图之后,更容易把各区联系起来,学得灵活得多。当然,有的同学说图不好记,我建议你记不住不妨多画,不管画得象与不象,动笔就会有效果,不信你试试。
另外,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位置、地形影响气候,气候决定植被、降水,从而影响农业。比如中亚,同学们知道了它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再推测就自然不难得出该地区“降水少”的结论,植被自然以荒漠和草原为主了。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都是一致的,如果能够一直坚持作到以上两点,你的地理成绩一定会有提高
㈦ 七年级地理怎么学才能学好
1、多看地图,在家里墙上挂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没事的时候就看看,看的多了脑子里就有轮廓。
2、多看地球仪,拿着地球仪,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转动,在脑子里建立起地球的概念。
3、记关键信息,比如赤道,南北归线,大概穿过那些国家,周边有什么河流,记住关键信息后,往外拓展,逐渐构建完整的架构。
(7)如何学好地理要点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引导去认识环境,教用户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也是学习生存的科学,是生活的工具,是每一个公民必须的素质。
地理学科的涵非常广泛。不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学知识,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各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还对我们学习其它学科大有帮助,使我们在这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
㈧ 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
呃,我怎么觉得地理书是所有书本中最耐看的书啊,呵呵。
(我附上我的地理学习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地理我觉得这个学科比较简单。因为N多东西都在地图上,记住几张主要的地图差不多就能得到100的5到60分。如果在多留意几张地图你就能不看书也能得到70多分了。因为地图的信息含量很大。
这个地理得地图立体化得想象记忆很好。比如地球仪,想的时候
你头脑里就真的想一个地球仪出来。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还要能转动,想本初子午线就要能想到你所有有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图片和知识。(比如穿过格林尼治天文台)。不知道你看过谷歌地球没有,点哪哪就凸出来显示出更加详细的信息。你头脑中的那个地球你看到那个地方的问题哪个地方的所有信息就一股脑的蹦出来了。(就比方你看到一道关于刚果的题目,你的头脑中的地球就转到非洲,接着刚果更加突出的显现在你脑海里,接着这个地方的经纬度,地形气候,人文地理,经济一股脑的直接窜出来了。)
这些要如何让做到呢?
1。你看东西记东西不要孤立的去记,联系旁边相关的内容比较着去记。(比如几个季风气候的区别,比较着去记。不要一个一个去记。)
2。一定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地球的模型,考经纬,时区的时候脑子中的地球就变成书上那个经纬的地图,
平视图时,把0度经度放在眼前就要知道后面的180在哪里。20度
E在面前就要知道160度在哪。
极视图时,书上的南极视图,北极视图都要可以再脑子里想出来。
(你脑子里地球想怎么转就要能怎么转,左转右转,上转下转,经度纬度地图国家都要能一起转,就像地球仪在你手里一样,甚至要更为灵活。那个感觉你可以拿个地球仪去感觉感觉,经、纬、地理事物随着你手中的地球转动的感觉。。。。。)
3。看地图要养成先看世界地图的习惯,每个地区的标志性国家一定要记住,一说到脑子里的地图就要蹦出来这个国家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不要一开始就看区域地图。要看也要在世界地图上看。这样看有个好处,你可以知道你看的地方究竟在世界的那个地方。人文联系着气候,地理去看,有很多关联性。同一经度,纬度相似的地理事物要可以的去注意和总结。其实不仅仅是如此,一切具有相似性的信息都要留意其中的区别。
4.看区域地图或者某个国家的地图不仅仅看行政区域图、季风气候图、农业产品图分布或者地形地理图。你要在看行政区域图的时候能在心里想到哪个地方刮什么风下什么雨
地形怎么样
平原?山地?丘陵?种植什么农作物,为什么要种植这些东西,总之就是一句话——你要能把你看到的所有关于那个区域的各种地图都要能在一张图上想出来就OK了。
说了这么多我都有些乱了,不知道是否有条理,你能否看懂,我已经尽力的把自己的经验都告诉你了。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
(这些我回答另一个同学的问题时的答案,我觉得你们的问题差不多就给粘过来了,这都是我自己回答的,拥有所有的完整的版权的哦。不存在侵权问题的。)
㈨ 怎样学好初中地理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初中地理怎么学?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成绩?一直是很多初中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实学习地理知识关键还在课本上,将课本的知识学懂、学透,加上对地图的深入理解,通常情况下地理成绩都错不了,下面就来说说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例如:我们在《森林资源》一课中曾经学过的原理图,其图名叫做“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我们以这幅图作为例子,讨论阅读原理图的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是获取原理图中所显示的各种信息。在“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有山坡、两道林带、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细、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头,还有 “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径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图,是要分析我们在图中获取的各种信息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坡从上到下,表示地表径流的箭头由粗到细,颜色也由深变浅,最后变成“微量清水入河”。这些说明了大气降水在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受到了林木枝叶、枯枝落叶层的阻滞,促使大量雨水下渗,导致地表径流流量不断减小,含沙量逐渐减少。护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
第三步,说明原理,明确原理图所说明的原理。这幅“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说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希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地理课学好。
三、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出书中有什么
阅读教材,首先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绍某个地理区域时,一般从构成这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别进行论述。这个区域在哪儿?这里的自然概况怎样?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等等
2.读出知识网络
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应该将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
例:通过世界地理的学习我们知道,南极大陆一块特殊的大陆,这里的地理环境特征与众不同,烈风、暴雪、严寒是南极大陆最显着的气候特征,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冰川,动植物种类稀少,有极昼极夜现象,还有美丽的极光等等。而形成这些地域特征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由于南极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以南的高纬度地区,其他诸多的地理特征都与这一要素紧密相联。
3.学会梳理知识
①教材对于同类知识的论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规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具有范围广、信息多等特点,但是它对同一类型知识进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规律性。
㈩ 如何学好初中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学好初中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地理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两部分,与其它学科相比,该学科以其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见长,内容涉及地理、气候河流、人口、城市、交通、物产等。根据调查,有部分初中生反映该门学科难学。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掌物学习的方法。其实,学习地理只要掌物了方法,是很容易学好的,根据我的几年教学经验,特推荐几种学习方法。
一、自编顺口溜记忆
地理知识内容繁多,有缺少连贯性,学习时往往记得慢、忘得快,如果编个顺口溜识记,则会记得快,忘得慢。如南亚地理中,讲到印度的物产有:棉花、黄麻、甘蔗、花生、茶叶,可编为棉麻折花茶(折指甘蔗),在学习用NSWE几个字母分别表示经纬度时,学生对这几个字母很容易造成混淆,张冠李戴,可编为北N南S、西W东E。也可让学生自行编顺口溜,将较好的顺口溜在班上推广应用。
二、学会概括
有的章节内容繁多,但重点内容少,学习时,只要抓住重点,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南亚地型复杂,可用八个字概括,即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东北三省的气候可用四个字概括,即长冬短夏。我国季风气候的优点可概括为:预热同期。
三、对地理的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抓住重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公式、定理那样精明,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和要点,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就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它不是工业产品。例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才是自然资源。例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所以他不是自然资源。
四、有效地体现"地理的特点:地图和理论的结合,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部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存在严重的错误认识,认为背背成绩就会很好,那是大错。因为地理是地图和理论的结合,也就是说要在理解好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养成看地图、记地图、画地图的良好习惯,使所学内容有效地落实在地图上。
1.看地图学习时首先要多看地图,将河流、城市、矿产都落实到地图上去,并从地图中找到它们的位置。事实证明,看各省地图效果好于看分区及全国地图,如学习中国地理华北地区五省二市时,可逐个省学习,以山西省为例,其形状象平行四边形,主要河流有黄河、粉河、省会太原,煤矿有北部的大同,中东部的阳泉,临近省份分别为:北临内蒙古、西临陕西、东临河北、南临河南。可用相同的方法学习其它省份,只要各省地理知识掌握了,中国地理也就学会了,学习世界地理也是如此。
2、记地图记地图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环节,一旦记下了图就能达到胸有成竹的效果,例如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要记下这几个国家的图形也不难,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中国的图形象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澳大利亚象骡驼背,加拿大象被绑着脚而背朝地的山羊,巴西与南美洲图形相似。
3、画地图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同学们可以在一张草纸上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这类图不需要绘制得多么精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
五、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六、与生活联系起来
地理总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与生活联系起来,就不会感到乏味了,"学习人口、粮食与环境"时,特别是农村学校,可结合当年大量开荒毁林而遗留下来的荒坡荒地的现象,让学生作为社会调查,了解当年开荒毁林的背景、原因及情景,以此激发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并乐于学地理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