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高考地理如何判断气候类型

高考地理如何判断气候类型

发布时间:2022-07-01 14:21:42

① 怎样确定气候类型

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是什么气候类型?有时,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棘手。其实这并不难,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方法/步骤
第一种方法:根据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例如,2012年广东一道地理高考题: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判断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________。我们就可以根据梅迪辛哈特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判断:地处温带的内陆地区,所以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如何判断气候类型
第一步:判断该地所属的南北半球。如果气温曲线中7月份温度高,是北半球的气候类型;如果气温曲线中1月份温度高,则是南半球的气候类型。如上图中,甲、乙、丙的气温都是7月份温度低,1月份最高的,所以三地都位于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值确定所在热量带。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属于热带的气候类型。
2.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属于亚热带的气候类型,加上温带海洋性气候。
3.最冷月气温在-15℃~0℃之间,属于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4.最热月均温-15℃以下,属于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注:以上的温度界限中的温度是一个大约值,而不是绝对值。)
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气温的数据和变化形态来看,是属于热带的气候类型。
5
第三步:根据雨型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有以下几种情况:
1.属于年雨型的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属于夏雨型的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3.属于冬雨型的有:地中海气候。
4属于少雨型的有:热带沙漠气候、寒带(极地)气候。
如上图中,甲、乙、丙的月均降水量分布来看,都是属于夏雨型。但属于夏雨型的热带气候类型有两种: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这两种气候类型的区别在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少些。
综合以上三个步骤,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或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② 怎样根据地理位置来判断气候类型 主要是高中的

根据地理位置来判断气候类型:

1、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首先请背熟大气环流图(气压带风带),再背熟世界主要气候成因表。根据地点所在气压带风带、大陆东岸或西岸来判断气候。例如:西欧位于40N-60N亚欧大陆西部,处于西风带,西风带来海洋湿润水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2、地形。高山、低地对气候都有影响。学到区域地理时,仔细把南美的气候学好,了解安第斯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的影响。
3、看附近的洋流。
总之遇到根据位置判断气候的,除了你背熟世界气候分布图之外,就靠你想的全面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最好每个都考虑下

③ 如何判定气候

世界各地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以及受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气温和降水状况也不一样,从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气候类型。
长期以来,气候类型的判断一直是学生学习时较难掌握的内容。面对气候资料,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无法判断。现将判断气候类型的一些经验介绍给同学们,以供参考。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同学们一共要认识13种气候类型,根据对地球上五带的划分,13种气候类型大体可分为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为了便于学习和记忆,笔者把13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等总结、归纳于下表(见下页)中,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同时,对于初中地理所涉及的有关气候类型的识图、判断,即识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图,同学们应牢记八个字: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一、看月平均气温,确定所处的温度带,辨别大的气候类型

凡各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是热带气候,凡各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是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凡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的是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凡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又在15℃以上的是温带气候(但有一个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
二、看每月降水量及年降水量,细分三个温度带(热带、温带、寒带)下的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中,各月降水都很多(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的月份为多雨月份)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都很少的是热带沙漠气候。一年有雨季(湿季)、旱季(干季)之分的是热带季风气候或者热带草原气候,区分这两种气候要一看气温、二看降水,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份、年降水量又在1500mm以上的是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中,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与月降水量柱状图呈“宝塔型”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的教材上把这两种气候合并为一种气候类型);如果高温期与少雨期一致,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与月降水量柱状图呈“唇型”,则一定是地中海气候。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中,如果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与月降水量柱状图也呈“宝塔型”的,应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或者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分二者的方法是看降水量:一般年降水量大于400mm、气温年温差小的为温带季风气候,否则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另外,各月降水都很均匀且夏季气温在10℃~20℃之间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短促,冬季寒冷漫长,年降水量很少的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它是温带气候向寒带气候过渡的一种气候类型。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其中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的是冰原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的是苔原气候;凡处于低、中纬度地区的高原山地,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着,夏季气温又特别低的(一般低于10℃)是高山高原气候。这样,就把冰原气候、苔原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区分出来了。
总之,看气温、看降水、看气温与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是区分气候类型的三个关键,同学们只要从这三个方面去分析气候类型,所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高中地理:怎样辨别某地的气候类型。回答请认真负责,万分感谢。

①判断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所处的半球位置
②以“温”定“带”:根据年内月均气温最低值或最高值,确定热量带。
③借“水”定“型”: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降水量大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⑤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
一、气候的形成原因
(1)纬度位置不同

地球上不同的纬度,接收到的太阳光照不同,赤道地区最多,两极地区最少。这导致赤道地区高温炎热,两极地区寒冷。

高中地理必考点——12种气候类型
图1 地球经纬网

(2)海陆位置不同

陆地的扬尘较多,空气往往较为干燥。而海洋上拥有充沛的水汽,因此在沿海靠近海洋的地区,气候较为湿润,而在内陆地区,水汽匮乏,气候较为干燥。

(3)海拔高度的差异

在初中时我们便学习过: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因此在高原高山地区,气候往往较为严寒;而在平原或者盆地地区,气候往往温暖湿润。

高中地理必考点——12种气候类型
图2 高海拔的雪山

(4)大气环流

地球上每时每刻都存在着风,风会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得不同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变小。

二、12种气候类型
1. 气候类型的分类

气候类型共有12种,机械性地记忆难度太大,因此我们将其进行人为的归类:热带、温带、寒带

高中地理必考点——12种气候类型
图3 世界气候分布图

(1)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联想记忆:都是热带,本来是一片树林,一阵大季风掠过,树木被连根拔起,变为了草原。又一阵季风掠过,将小草全部带走,只剩下荒漠。

(2)温带(亚热带+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联想记忆:夏季的季风,一点都不凉爽,吹到大陆上,大陆变得问问温热;吹到海洋,海洋也升温了。

(3)寒带(地中海+寒带)

地中海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联想记忆:老师带领同学们春游,刚开始划着小船,一会儿上岸了,发现了许多针叶林,继续往山上爬,越来越冷,但是却阻挡不了同学们看积雪和冰川的热情。

2. 气候类型的特点

各种气候类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气温、降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气温

热带地区去年高温;温带地区和寒带地区,北半球7、8月高温,而南半球恰好相反,1、2月高温。

高中地理必考点——12种气候类型
图4 气候的温度与降水特点

(2)降水

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差异很大,总结一下: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草原>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地中海、温带海洋>温带大陆。

(3)雨热同期

雨热同期,指的是降水较多的月份,气温也较高。在这12种气候中,绝大多数都是与热同期,但地中海气候例外,在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 判断气候的技巧

(1)看气温,全年高温的肯定是热带四个气候中的一个,如果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最低温度大于0度,则可能是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果最低温度低于0度,则为其他温带气候。如果全年都较为寒冷,则为寒带气候。

(2)看降水。降水全年很多,分布均匀的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不均匀的则可能是季风气候、草原气候或者大陆性气候。

(3)看雨热同期。如果雨热不同期,则很可能为地中海气候。

⑥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 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⑦ 地理里面的那些气候怎么辨别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步骤:
1.判断南北半球
看最高气温所在月份……这个应该不用说了,若全年温差不说明是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
2.以温定带
(主要看最低气温)
0、15度作界限,
全年最低气温高于15度,为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在0-15度之间,为亚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度,为温带;
全年
最高
气温在0度左右,为寒带。
3.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况)
按降水类型划分,有四类
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年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常用气候类型也就这十种,步骤2和步骤3取个交集,就能确定。
另外有两点需要注意:
1.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温度带上,同属热带气候,降水又同属夏雨型,区分的方法是,热带季风的降水更加集中。有降水的柱状统计图作比较会很明显。再有,热带季风是分雨旱两季,而热带草原是干湿两季。
2.温带海洋气候——虽是温带的气候类型,全年的最低气温却高于0度,但从降水上要和热带雨林相区分应该还是不难的。
我想我的方法不用去记降水量热量,气温也只是0、15两个界线,做题时应该更实用一些。

⑧ 地理中的气候类型如何分辨

地理知识中得气候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两个方面——气温和降水
首先判断南北半球
只要看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最高气温7、8月
说明在北半球
如果出现在1、2月,则该地是南半球
根据气温
可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以及极地气候
高山气候
这叫做
以温定带
然后根据
降水的类型来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有夏雨型
冬雨型
年雨型
少雨型
或者具体的降水量来划分
这叫做
以水定型
如果还要再进一步划分的话
就要根据年积温
和年日照时数来划分
这样就划分很仔细了
比如温带的话就细分为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⑨ 地理应该如何看图判断气候类型

根据年气温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
首先,根据年气温变化曲线形状定南北半球,“山峰”状线为北半球,“山谷”状线为南半球。
其次,以“温”定带:1.看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下为温带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在0度--15度之间为亚热带
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高于15度的为热带气候类型。2.最热月均温在0度和5度之间为寒带气候类型。
第三,以“水”定型: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⑩ 怎样判断是什么气候类型

1、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10)高考地理如何判断气候类型扩展阅读

气候特征的描述

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降水以及光照三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①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大于15°C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10°C表明海洋性显着,气温季节变化小。

②高温、凉爽、温和、寒冷:夏季月均温大于20°C可认为是高温,小于20°C可认为是凉爽;冬季月均温大于0°C一般可认为是温和,小于0°C一般可认为是寒冷。

③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mm描述时称为稀少,10~50mm为少雨,50~100mm为多雨,大于100mm为丰富。

阅读全文

与高考地理如何判断气候类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