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能帮我详细讲一下高中地理等值线判读,什么高高 低低的口诀
1、等值线数值高低的判读法——切线法 、等值线数值高低的判读法 切线法
凸高为低—谷槽寒” 凸低为高—脊脊暖 凸高为低 谷槽寒” “凸低为高 脊脊暖 谷槽寒
二、方法与技巧
2、 “低于低值”或“高于高值” 、 低于低值” 高于高值”
两条等值线之间出现小范围闭合等值线,闭合区域的 数值依据“大于大值”或“小于小值”的规律。
⑵ 地理等值线那种题这么分析啊
等值线的原理(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线图中,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低;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3)疏差小和密差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等值线的类型:中学地理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气温线、等水温线)、等压线(水平面等压线、垂直面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PH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潜水位线、等承压水位线、等震线等等。主要等值线的应用(1)通过判读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的种类(山地、盆谷、轮廓、山脊线、山谷线、陡崖)坡度的陡与缓,确定山脉的走向,选择水库大坝的位置、修筑公路线的走向选择、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工程土方的估计等。(2)通过判读等深线来判断海洋地形的种类如大陆架、海沟、海盆、海岭、海底火山等;甚至判断地形图所在的具体海域;确定港口的区位条件。(3)通过判读大气等压线来判断气压中心的名称:如气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糟、轮廓;判断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风向与风力大小。也可以从全球范围的等压线图来判定典型的气压中心名称。(4)通过判读大气等温线来判断所在地的南北半球、季节与天气、以及该季节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中心、季风盛行方向(亚洲东部和南部)。(5)通过判读海洋等水温线判定洋流的性质,洋流的南北半球位置及大陆东西岸位置,以及洋流对环境的影响。(6)通过判读等降水量线结合具体的地形轮廓判定山地的迎风坡与背风坡,具体离海远近、山脉走向等。(7)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判断回答太阳辐射极大值、极小值出现的地区及原因,分布的总体规律及对人类的影响。(8)通过判读等震线判定地表某点地震的烈度、震源位置及震中距等。(9)通过判读海底岩石年龄等值线判定海岭、海沟的位置,及海底张裂地带与碰撞地带的位置与走向。(10)通过判读人口密度等值线分析某地区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诸因素。等值线判读的一般方法(1)读数值——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 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2)看疏密状况——了解影响因素(3)看走向和形态——了解影响因素(4)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等温线的判读:(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水平面等压线(1)判断气压系统高压中心: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低压中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压脊:高压凸向低压处低压槽:低压凸向高压处 鞍形区:两侧气压高,两侧气压低,对称分布(2)判断天气现象高压(反气旋)系统: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气旋)系统: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中心附近天气阴雨高压脊:从高压脊线向两侧离散——附近天气晴朗低压槽:从两侧向低压槽线辐合——附近天气阴雨(3)判断风的方向作出风向: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再作出风向。判读风向:风向指风的来向。①高空面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②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③台风(气旋系统)(4)判断风力大小①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②不同等压线图上,风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成正比)、比例尺的大小(成正比)、等压距的大小(成正比)有关系。——采用计算法(与判断坡度的陡缓方法一样)(5)判断季节月份: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高压强盛,为1月份,北冬南夏;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低压强盛,为7月份,北夏南冬
⑶ 怎样看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
一、概况
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及等压面等等。
二、等值线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等高线图上悬崖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
三、判读的一般方法
1.读数值一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
2.看疏密状况一了解影响因素
3.看走向和形态一了解影响因素
4.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
四、重要等值线知识要点归纳
(一)等高线
1.知识点
(1)等高线上的数值代表海拔高度,单位:米
(2)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称为等高距
(3)判读任何一点的高度
(4)示坡线:垂直等高线的短线,指向下坡向
2.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
(1)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脊线一般为河流分水岭。
(2)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谷线一般可以发育河流,为集水线。
(3)鞍部:两相邻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部位,在局部等高线图中,表现为对称的两侧等高线数值同时递减,而另两侧数值为递增。
(4)盆地:较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减小。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5)山地: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海拔高于500米,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
(6)丘陵: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海拔高度低于500米,大于200米,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7)平原:等高线稀疏,较平直,海拔较低,等高线数值一般低于200米。(即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小)
(8)高原:四周等高线较密集,而中部等高线稀疏,较平直,但海拔较高,等高线数值500米以上。(即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
参考资料:
http://www.e700.com/dl/html/3633.htm
⑷ 怎么看地理等温线图
任何等值线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⑸ 地理的等值线规律详细的解释是什么各种情况是怎样的
地理中的等值线有:等温线、等高线、等盐度线等等。
1、等值线密集的地方通常一单位内差异较大,等值线稀疏的地方一单位内差异较小。(可以根据具体的等值线来理解,如:等温线,等高线)
2、高高低低的规律:在两条等值线之间的等值线闭合区域,如果闭合等值线的值与较低等值线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值低于闭合等值线的值;如果与较高等值线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值高于闭合等值线的值。
⑹ 地理中等值线判图题的方法
等值线的最特别注意的,无外乎是判断地形,判断盐度,判断寒暖流,判断风向,总的来说,要抓住脊线和槽线,这个很容易记错,我建议可以再弯曲比较大的地方作切线,看该线上与切线两边的数值比较,如果比两边的大就是脊线,反之为槽线。
当然像作风向的一样,垂直于等高线由高海拔指向低海拔,则可以作出地下水等的流向。。。。
⑺ 高中地理等值线图怎么看
一、等值线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值线上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状态。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例如,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所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在图上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同一副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相差的数值是相等的,该数值称为等值距。每隔一个等值距就需要把该等值线画出来,如果没有画出来就说明不存在这一数值。so长春地理家教郭老师,或许能帮助你。
二、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方法
1、看大小(最大值和最小值)
2、看疏密(在...方向上)
等值线密,说明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等值线稀,说明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小。如等高线分布密的地区,表示地面坡度大;等高线稀的地区,表示地面坡度小。等温线分布密的地区,说明在一个地区温度差别大,进一步推断这个地区风力大。等压线分布稀的地区,说明水平气压差异小,这个地区风力小。
3、看变化(自...方向,向...方向递减或递增)
4、看弯曲(向...方向弯曲或凸起)
5、看延伸(沿...方向延伸)
⑻ 地理等值线怎么看
规律一:“高低低高”.
所谓“高低低高”就是指若等值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低值区;若等值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高值区.
1、若为等高线
在等高线图中“高低低高” 规律常用来判断山谷、山脊.
若等高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低值区(山谷);
若等高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高值区(山脊).
2、若为等压线
在等压线图中“高低低高” 规律常用来判断高、低气压与槽、脊线.
①判断高、低气压:
若等压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低值区(低压);
若等压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高值区(高压).
②判断槽、脊线:
若等压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低值区(槽线);
若等压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高值区(脊线).
3、若为等温线
在等温线图中“高低低高” 规律常用来判断海陆分布、季节、洋流性质和地势高低.
①判断海陆分布: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同纬度地区,使得冬季大陆均温低于海洋,夏季大陆均温高于海洋.因此可得:
夏季,等温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海洋(低值区);
夏季,等温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陆地(高值区);
冬季,等温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陆地(低值区);
冬季,等温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海洋(高值区).
②判断季节:
大陆等温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该地为冬季;
大陆等温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该地为夏季;
海洋等温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该地为夏季;
海洋等温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该地为冬季.
③判断洋流性质:
因为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的海域比寒流流经的海域水温高,所以
海水等温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寒流;
海水等温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暖流.
④判断地势高低:
因为地势高的地方气温低,地势低的地方气温高,所以
陆上等温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则该地气温低(地势高);
陆上等温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则该地气温高(地势低).
规律二:“大大小小”.
所谓“大大小小”就是指闭合等值线数值若等于两条等值线中的大值,则其内侧数值大于大值;若等于两条等值线中的小值,则其内侧数值小于小值.
1、若为等高线,则大值为山丘,小值为盆地.
2、若为等压线,则大值为高压中心,小值为低压中心.
3、若为等温线,则大值为高温中心,表示盆地,小值为低温中心,表示山丘.
规律三:“疏小密大”.
所谓“疏小密大”是指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等值线分布密集,则表示该处地物差异大;等值线分布稀疏,则表示该处地物差异小.
1、若为等高线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分布密集,则表示该处坡度大;等高线分布稀疏,则表示该处坡度小.
2、若为等压线
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分布密集,则表示该处风力大;等压线分布稀疏,则表示该处风力小.
3、若为等温线
在同一幅等温线图中,等温线分布密集,则表示该处温差大;等温线分布稀疏,则表示该处温差
⑼ 高中地理等值线的判读技巧
第一: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第二: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⑽ 地理等压线怎么看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
我来解释一下,“凸高为低”的意思是某处的等压线向高数值的地方凸出,就代表某处的气压比周围的气压低,反之,凸向数值低的地方,就代表比周围的气压高。记住这个原理,就可以解决等压线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