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发布时间:2022-07-02 00:30:52

⑴ 如何从地图上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

1、标准的地图,可以看经纬度、图例,比例尺和陆高海深表,来了解图上不同颜色区域的地形、海拔高度、城市等级、人口总量、交通分布等信息。
2、非标准的地图,可以看图例和题目信息来分析,相应的要素。

⑵ 如何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与基本技能

地理学科高考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核目标与要求如下: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⑶ 如何提高地理做题能力

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1.审清题干的习惯
①逐字逐句读题,不能扫读。②找中心词、关键词、限定语,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内涵与外延。如选择题备选项中,有“都”“全”等词多为错项。③严防题目中的概念被自己偷换,如:华北与华北平原、气候区与气候、分布规律与分布地区、水能与水电等,这些相似词语的地理含义是不同的。④对长句作一定的语法分析,准确断句。⑤可在试卷上用铅笔作标记:画点、画线、画圈等。
2.抓住信息的习惯
①分项检索信息,如:示意图要先读图例,坐标图要先弄清各坐标轴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表格要先读表头,再读其他内容。②对某一地理事物不同年代的变化图、多项因素统计表,要细心地比较信息的变化。③对图、文、表三者中相关信息要进行有机整合。④对图、文、表中的信息进行转换。⑤正确运用信息(尤其是数据信息)来回答问题。
3.展开联想的习惯
从图、表、文中不能直接获得答案的,要进行联想。联想要尽量回归课本,回归地理原理和规律;要挖掘题中的隐含信息,但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
4.前后互推的习惯
对选择题题组、简答题的各个小题,解题时要前后照应,互相推理,从中启发思维,寻求答案。但要注意,选择题题组的总题干的材料,才是各小题的可靠条件和依据,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前后互推一般是在感觉题干信息不足以解答问题时,扩充有效信息来帮助正确解答问题。这种迂回战术在碰到难啃的“硬骨头”时十分有效。
怎样提升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选的,无效的或有一定干扰作用的信息一般没有。解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如果忽视材料的存在或者不能快速准确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就会影响解题的思路和速度。
2、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设问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一般可以获取有效信息如:明确试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时间段和空间范围;明确设问的分值,预设答题的要点数及深广度。
3、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地理图表判读时要注意分清主次,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确定应该从地图上获取哪方面的信息,如经纬度、海陆轮廓、等值线、特殊地名与特殊景观、交通线等。然后再按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排除干扰,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4、从试题答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属于组合式的试题,在设问时各题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前一题的答案往往为解答后一题提供信息。如果前一题解答错误就会为后一题提供一个错误的信息。

⑷ 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1.资料收集积累法。包括:(1)阅读法。阅读有关的文件、报刊、杂志、图书、资料等,从中获取所需的信息。(2)购买法。向教育科学中心、咨询服务单位、教育研究机构、有关大专院校等购买有关信息。(3)收听法。从广播、电话等获取有关信息。(4)询问法。向有关信息源询问获取有关信息。(5)观看法b从电视、录相、电影等获取有关信息。(6)预测法。用预测方法和技术,分析、预测有关信息。 (7)采集法。有目的地派专人到有关地区,部门收集有关信息。 2。调查研究法。对于一些没有固定来源的信息的收集,需要采用调查研究法。 (1)调查法。调查法包括面谈调查法,书面调查法,留置问卷调查法,电话调查法等。在学校管理中,最常用的是面谈调查法。它是指当面听取被调查者的意见、要求、反应、批评、建议。在广度上,有个别面谈、小组访问及座谈,座谈会及个别面谈都应注意挑选不同类型及典型,使之有代表性,在深度上,有一次面谈、多次面谈及反复深谈;在策略上,一种是有准备地调查,事先给提纲请对方堆备充分意见,一种是有意识地不让对方先入为主,随便交谈,以获得对方较直观的意见和要求;在方法上,有走出去上门访......

⑸ 获得地理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获得地理信息的途径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通过实地测绘、调查访谈等获得原始的第一手资料,这是最重要、最客观的地理信息来源。第二类是借助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遥感技术,快速获取地理空间的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并适时适地识别、转换、存储、传输、显示并应用这些信息。第三类是通过各种媒介间接地获取人文经济要素信息,如各行业部门的综合信息、地图、图表、统计年鉴等。

⑹ 如何指导学生读出地理信息

可以通过网上信息指导。

⑺ 在地理区域 气候中如何获取标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各不相同的,地图信息有的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题干文字中,有的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表述语言中,有的蕴藏在各种地理统计图表的文字和数字中,还有的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问题设计、各种地理图形的主图和附图、各种地理图形的组合和整合的分析中。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试题的方方面面。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就必然存在差异。获取地理信息的途径主要有:
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3.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4.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5.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6.从试题的答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⑻ 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提供教材之外的信息。地理试题中提供的地理信息,逐渐脱离了教材,即呈现教材之外的信息。即使呈现教材中已有的信息,也不直接给出。如果信息中涉及学生没有学到的概念和原理,试题中也会对概念或原理给出解释,使提供的信息不会给解题产生障碍。这些信息或基于实际问题、热点问题,或是合理的假设、推理,都是为了一定的能力考核目的而提供的。
2.多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地理试题多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不仅便于阅读,而且能考查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3.情境化的信息。不仅教学、教材编写在创设情境,高考地理试题中提供的信息也在追求情境化,以使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4.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试题中提供的地理信息往往很简练,且可能隐含了一些信息,使得信息本身不完整。一般来说,无论是文字还是图表,对解题无用或无关的信息必须删去,因为任何多余的信息都可能对学生解题形成障碍或干扰。
5.提供组合信息。有时候,为了特定的综合能力考查,地理试题还可能在同一题中以中文、图、表等不同形式给出组合信息。这类信息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中,或考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或考查学科间知识的综合。

⑼ 如何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

提高读图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绩、乃至文科综合成绩至关重要的环节。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靠日积月累,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考生每天拿出一定时间投入到地图上,做到多见多看、多画多练、多思考。这些都是高中地理提高读图能力的方法。
一下是笔者总结的一些读图方法,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1.地图和知识点相结合。
地理离不开地图,学生平时需要多看地图,将知识点与地图结合,并逐一在图中查找、落实,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在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会有清晰的地图,可以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如:在学习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时将知识点与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
2.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
第一步:分类。拿到一幅地图,首先要进行分类,分析判读这是一幅什么图。如:光照图、地形剖面图、景观图、等值线图。只有对图作出准确的判断,才更易解题。
第二步: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首先看图名,这是一幅什么图,哪个地区的图等;其次看图例,如:比例尺、指向标。如,2010年广东省高考题:从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与降水分布图中,判断气候类型,把曲线设计为降水,柱状设计为气温。很多学生没有认真看图例,按照平时的惯性思维,把曲线认定为气温,柱状认定为降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最后看图,这个时候需要仔仔细细地研究图,不漏掉任何信息。
第三步:用图。把跟这幅图相关的知识点在脑中反映出来,结合题目,找到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如,拿到一幅洋流方面的图,脑中就要反映出有关洋流的知识点: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的性质、洋流的成因、洋流的地理意义等,找到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再跟题目相结合,分析解答。

阅读全文

与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