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瑞典的具体地理位置在那
瑞典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挪威为邻,东濒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并与丹麦隔海相望。
瑞典有自己的语言瑞典语
在瑞典通用瑞典语和英语
其中瑞典语为官方语言
② 瑞典自然地理特征
瑞典位于北欧斯堪滴那为亚半岛
西北与挪威交界的漫长国界分布的是斯堪地那为亚山脉,总长度超过2000公里
东南部波罗地海沿岸为狭长的沿海平原,多湖泊
中部为山地与浅丘
属于北欧文化
北美大陆大致地理面貌是西部为以洛基山为代表的山地,中部是以密西西比河平原为代表的大平原,平原从南部的墨西哥湾一直延伸到北部的哈的孙湾沿岸.东部是以阿巴拉契亚山和??(加拿大东部的高原忘记名字了)的高原的低山
属于北美文化
南美西部为安第斯山脉,北部加勒比沿岸为低山和浅丘向南一点为广阔的亚马孙河平原
东部为世界第一大高原——巴西高原
南部为拉埔拉塔河平原
属于拉美文化和印第安文化
③ 瑞典是什么地形
瑞典的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在地质构造上绝大部分地区属前寒武纪地盾,久经侵蚀、夷平,后又受到地壳隆起和第四纪冰川的强烈影响。地形主脊是贴近西北边境纵向延伸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实际上是一长列块状高原。高原上冰川地貌非常典型;最高峰凯布讷山,海拔2123米。山脉东部呈阶梯式下降,第一级是诺尔兰高原,第二级是缓倾的丘陵,第三级是海滨平原。国境南部为古老低缓的丘陵和冰碛平原,不少地区十分低洼,湖沼广布。矿藏以铁矿为主,其储量达40亿吨,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基律纳和耶利瓦勒。其他矿藏有铜、铅、锌、钛等,但燃料矿贫乏。
国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约有15%的土地位于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属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和波罗的海影响,气候较温和。7月平均气温南部15~17摄氏度,北部11~15摄氏度。冬季南北温差较大,1月平均气温南部1摄氏度左右,北部-16摄氏度,各地有长达1—7个月的积雪期。受地形影响,降水量西多东少;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500—750毫米,西侧部分山区达1000—1500毫米,甚至更多,北部及东部沿海仅450—500毫米。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以夏季较多。
④ 瑞典地理位置
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东部。
瑞典地理环境编辑瑞典位置境域瑞典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东部,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瑞典省份与挪威为邻,东临波的尼亚湾和波罗的海与俄罗斯隔海相望,西南临北海,并与丹麦和英国隔海相望。
瑞典在俄罗斯的西部,瑞典王国,简称瑞典,是一个位于斯堪迪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北欧五国之一,它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东边为波罗的海与波地尼亚湾,瑞典与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2181千米。
⑤ 写出25个国家的地理位,气候特点,政治律制以及主要经济收入
一,中国
地理位置: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气候特点:显着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类型。
政治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主要经济收入: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拥有最多外汇储备.
二,法国
地理位置: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欧洲大陆西部。
气候特点: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东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政治体制:半总统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第三产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70%。
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世界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但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建筑为三大支柱。
三,美国
地理位置: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位于西半球,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等。
气候特点:美国几乎有着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地跨寒、温、热三带,本土处于温带)
政治体制:联邦制
主要经济收入:美国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
在全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中西部是制造业和重工业中心,底特律是着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东南部以医药研究、旅游业和建材业为主要产业,并且由于其薪资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因此持续的吸引制造业的投资。
美国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全国四分之三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了黄金、石油和铀,然而许多能源的供应都依赖于外国进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占世界农业出口市场的一半以上。主要农产品包括了玉米、小麦、糖和烟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区惊人的农业产量使其被誉为“世界粮仓”。美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了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美国也有发达的旅游业,排名世界第三。美国也是飞机、钢铁、军火和电子器材的主要输出国。
四,英国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是由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和周围5500个小岛(海外领地)组成。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气候特点: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主要经济收入:英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英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烟草、纺织、造纸、印刷、建筑等。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2009年英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8%;其中能源产业占有突出地位,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且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英国主要出口机械、汽车、航空设备、电器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和石油,主要进口原材料和食品。
英国旅游业收入占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旅游业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零售、运输和商业服务等。2009年英服务贸易总额482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其中金融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伦敦是世界着名金融中心,拥有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同时也是世界最大外汇交易市场、最大保险市场、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场、重要船贷市场和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并拥有数量最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五,德国
地理位置: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
气候特点: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政治体制:德国五项基本制度:共和制、民主制、联邦制、法制国家和社会福利制度。
主要经济收入: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同时在医学研究、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经济总量居欧洲首位、世界第四。
工业结构及特点:(1)侧重重工业。汽车和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部门是支柱产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其他如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2)外向型。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一半或一半以上销往国外。(3)工业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大约2/3的工业企业雇员不到100名。众多的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较强,技术水平较高。(4)垄断程度高。占工业企业总数2.5%的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占有工业就业人数40%和营业额的一半以上。
六,日本
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
气候特点:日本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着。北海道与本州的高原地带属亚寒带,本土地区属温带,而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此外,日本所处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日本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
1,北海道气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2,日本海侧气候--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3,中央高地气候--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
4,太平洋侧气候--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5,濑户内海式气候--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6,南西诸岛气候--范围为琉球群岛。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
主要经济收入: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占最大比重,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自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的超级企业财阀,2007年仅在三菱旗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就达到了11家。日本的电子产业和高科技着名制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东芝、日立等公司。汽车业方面,日本公司的汽车生产量超越美国和德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中丰田、马自达、本田和日产等制造商,均有出产汽车行销全球。日本拥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已成为日本的经济支柱,在世界占有重要位置。年产值230万亿日元。 日本动漫产业模式完整 动漫成日本第三大产业。
七,韩国
地理位置:位于朝鲜半岛南部,以北纬38线为休战线,北部与朝鲜接壤。朝鲜半岛地处亚洲大陆的东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长1100公里。
气候特点: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海洋性特征显着。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韩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核工业等。
八,泰国
地理位置:位于东南亚的中心,是通往印度支那、缅甸和中国南部的天然门户。
气候特点: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政治体制: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民主体制国家
主要经济收入:属外向型经济,较依赖美、日、欧等外部市场。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尤其是电子工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泰国是世界市场主要鱼类产品供应国之一,也是位于日本和中国之后的亚洲第三大海洋渔业国。旅游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是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
九,马来西亚
地理位置: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气候特点:属于热带雨林海洋性气候
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主要经济收入:马来西亚是一个自然和农业资源的出口国,最值钱的出口物资是石油,并拥有相对开放的新兴工业化市场经济。旅游业已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三大的外汇收入来源,知识经济服务亦在同步扩张。
十,印度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南部
气候特点: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政治体制:资本主义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实权由总理掌握。
主要经济收入:印度已经成为软件业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术服务等也将成为全球重要出口国。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
十一,阿联酋
地理位置: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波斯湾,海岸线长734公里。
气候特点:属热带沙漠气候
政治体制:联邦最高酋长院由七个酋长国的酋长及当地世袭贵族和富商组成,是最高权力机构,。国内外重大政策问题均由酋长院讨论决定,并选举产生内阁议会来管理国家\制订国家政策,审核联邦预算,批准法律与条约。
主要经济收入:在1960年发现石油以前的经济支柱是珍珠。1960年以后转变为石油。
十二,沙特阿拉伯
地理位置: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海岸线长2437公里。
气候特点:西部高原属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政治体制:君主制
主要经济收入: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国。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目前沙特政府正不断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
十三,瑞士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
气候特点:多样性。阿尔卑斯山区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温暖湿润。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自西向东, 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政治体制:联邦制
主要经济收入:工业是瑞士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瑞士的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钟表、机械、化学、食品等部门。瑞士素有"钟表王国"之称。瑞士也是巧克力王国。化学工业也是瑞士工业的重要支柱。目前,药品约占化学工业产值的2/5,染料、农药、香脂、香精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很重要。瑞士是世界金融中心,银行业和保险业是最大的部门,旅游业长期保持稳定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为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十四,意大利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
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意大利是发达工业国家。私有经济为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国内各大区经济差距较大,南北差距明显。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堪称“中小企业王国”。
中小企业在意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制革、制鞋、服装、纺织、家具、厨房设备、瓷砖、丝绸、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及机械工业等领域有较大优势,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产品出口比例大等特点。意原油加工能力居世界第六,年炼油量约1亿吨。2001年粗钢产量为2670万吨,塑料和拖拉机产量均居世界第六,发电量居世界第九。近几年,意注意开发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兴科技产业。目前,信息和通讯技术行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2%。
旅游业发达,旅游收入是弥补国家收支逆差的重要来源。
十五,丹麦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北部,日德兰半岛上。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
气候特点: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
主要经济收入:丹麦是发达的西方工业国家,是欧洲八大经济国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四。农牧渔业及食品加工业发达,有欧洲奶酪市场之称。在许多工业领域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石油开采、造船、水泥、电子、化工、冶金、医药、纺织、家具、造纸和印刷设备等。产品60%以上供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75%。船用主机、水泥设备、助听器、酶制剂和人造胰岛素等产品享誉世界。欧盟最大渔业国。外贸是丹麦的经济命脉。主要原料靠进口,产品销售依赖国际市场。主要进口产品为运输设备、电信产品、纸张、原油、煤炭、钢铁、机械和饲料等。主要出口产品为乳制品、肉、鱼、家具、医药、电子产品、仪表、船舶、纺织品和服装等。
十六,冰岛
地理位置:欧洲最西部的国家,位于北大西洋中部,北边紧贴北极圈。
气候特点:地处高纬,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属于苔原气候。
政治体制: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经济主要依靠海洋渔业。渔业提供冰岛60%的出口收入。冰岛水力和地热资源得天独厚,能源工业非常发达,电力充沛,价格低廉。地热利用开发技术全球独有。 到2008年,冰岛的铝年产量将达76万吨。冰岛将成为世界铝生产大国之一。拥有将普通吉普改装成具有大功率大尺寸轮车在冰川、高山、熔岩等地区行驶的特种吉普车的专利技术和设备。冰岛生物制药业近年飞速发展,目前已位于世界第四,成为冰岛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游戏、商业、防毒消毒、教学及实验室软件发达,是世界主要软件出口国之一。
十七,以色列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西部,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
气候特点:属地中海气候。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举世瞩目,特别是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以及航空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势。
十八,也门
地理位置: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北纬12-20度,东经41-54度。
气候特点:南部属热带干旱气候,北部气候种类较多,东面缓坡伸向鲁卜哈利沙漠,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气候干燥,炎热少雨;中央高原,海拨1500-4000米高,气候凉爽;丘陵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多雨季集中在3-5月和7-9月;西部红海沿岸是帖哈麦地区,气候炎热而潮湿,夏季气温一般在35-40度,湿度一般为80-90%,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政治体制:民主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收入。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60亿桶,天然气可采储量约5000亿立方米。也门未参加任何石油组织,因而不受国际石油组织配额限制,在生产上较具自主性。咖啡一直是也门的传统出口产品,现在也仍然是也门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产品之一。
十九,奥地利
地理位置: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
气候特点: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政治体制:联邦制
主要经济收入:外贸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产品是机械、钢铁、原料、食品、工业半制成品和制成品。进口主要是原料、机械、食品以及初加工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二十,挪威
地理位置: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南同丹麦隔海相望,西濒挪威海。
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山区气候寒冷。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
主要经济收入:挪威是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发达国家。挪威90年代起油气产量超过英国,成为一个新兴的油气生产国。深海采油技术发达。 北部沿海是世界着名渔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传统工业部门有机械、水电、冶金、化工、造纸、木材加工、鱼产品加工和造船。欧洲最大的铝生产国和出口国,镁的产量居世界第二,硅铁合金产品大部分供出口。70年代兴起的近海石油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为欧洲最大产油国、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主要旅游点有奥斯陆、卑尔根、勒罗斯、北角等地。 挪威是铝、硅、铁和镁的主要生产者,北海石油则为石化工业提供原料,挪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之一。挪威的造船厂擅长建造先进的特殊用途船舶。挪威已是世界第四位航运大国。
二十一,瑞典
地理位置: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
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
主要经济收入:金属加工和机器制造业是瑞典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瑞典的机械产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艺水平高的特点。滚珠轴承、冷冻设备等传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钢铁工业是历史悠久的工业部门之一。化学工业是瑞典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在化学工业内部,尤以石油化学,石油精炼最为突出,塑料、化纤、药品和化肥也有较大发展。汽车工业战后发展迅速,除生产小汽车外,还生产各种卡车。小汽车产量的三分之一销往美国。能源工业在瑞典经济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经济主要依赖对外贸易,主张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
二十二,西班牙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
气候特点:中部梅塞塔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属海洋性温带气候,南部和东南部属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
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主要经济收入:是西欧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主要工业部门有造船、钢铁、汽车、水泥、采矿、建筑、纺织、化工、皮革、电力等行业。其中汽车生产量居世界第七。金融业较为发达。旅游业是西班牙的重要支柱和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十三,荷兰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075公里。
气候特点: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
主要经济收入:荷兰是世界主要造船国家之一。荷兰的农业也发达,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业生产现代化,乳、肉产品供应国内有余,是世界主要蛋、乳出口国之一。世界种薯贸易量的一半以上从这里输出。花卉是荷兰的支柱性产业。全国共有1.1亿平方米的温室用于种植鲜花和蔬菜,因而享有“欧洲花园”的美称。荷兰把美丽送到世界各个角落,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40%~50%。荷金融服务和保险业、旅游业发达。航运业和渔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二十四,匈牙利
地理位置: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
气候特点: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主要矿产资源是铝矾土,其蕴藏量居欧洲第三位。农业基础较好,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不仅为国内市场提供丰富的食品,而且为国家挣取大量外汇。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甜菜、马铃薯等。旅游业比较发达。
二十五,俄国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
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资源行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石和木材等,受这类商品价格的波动影响非常大。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
⑥ 瑞典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盟成员国之一,被视为具有社会自由主义倾向以及极力追求平等,设立许多社会福利制度,且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这就是瑞典,充满神奇色彩的一个国家。
瑞典的历史
瑞典,全称瑞典王国,是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北欧五国之一,首都为斯德哥尔摩。它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东边为波罗的海与波的尼亚湾。瑞典与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624千米,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是北欧最大的国家。 公元1100年前后,瑞典开始形成国家。从1397年起是受丹麦控制的卡尔马联盟成员,1523年重获独立,自1611年至1718年期间,曾晋身欧洲列强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宣布中立,是一个永久中立国。
总结
我觉得瑞典是一个浓墨重彩的国家,真希望能有机会去一次,哎,早着这个美好的愿望努力工作吧。
⑦ 瑞典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瑞典
国名: 瑞典王国(The Kingdom of Sweden)
独立日:6月6日(1809年6月6日,瑞典通过第一部现代宪法。1983年,议会正式宣布6月6日为瑞典国庆节。)
国旗:为蓝色,黄色十字略向左侧。蓝、黄颜色来自瑞典皇徽的颜色。
国徽:大国徽为斗篷式,饰有王冠的蓝盾被黄十字一分为四:左上和右下部绘有3顶王冠;右上和左下部绘有戴王冠的金狮。大盾中有一小盾,左面由蓝、银白、红三色斜纹和一个金瓶组成;右面绘有一个城堡式的钟楼和一只金鹰。蓝盾两旁是金狮,下端为勋章。小国徽为一带王冠的蓝盾,盾面上3顶金冠是瑞典王国的象征,也象征着当年组成卡尔马联盟的丹麦、瑞典和挪威。
国歌:《你古老的光荣的北国山乡》
国鸟:乌鸫(百舌)
国石: 小(水)晶
国家政要: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Carl XVI Gustaf) ,1973年9月继承王位;首相约兰·佩尔松 (Goran Persson) ,1996年3月出任首相,2002年10月连任。
自然地理: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挪威为邻,东濒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领土面积为44.9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领海面积)。海岸线长约2181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全国最高峰克布讷凯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约塔河、达尔河、翁厄曼河。湖泊众多,约9.2万个。最大的维纳恩湖面积5585平方公里,居欧洲第三。约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有890.9万(2001年底)。90%为瑞典人(日耳曼族后裔),外国移民及其后裔超过100万(其中52.6%为外籍侨民)。北部萨米族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约1万人。官方语言为瑞典语。90%的国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市区人口75万(2000年初)。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为21个省:布莱金厄省,达拉纳省耶夫勒堡省,哥得兰省,哈兰省,耶姆特兰省,延雪平省,卡尔马省,克鲁努贝里省,北博滕省,厄勒布鲁省,东约特兰省,斯科耐省,南曼兰省,斯德哥尔摩省,乌普萨拉省,韦姆兰省,西博滕省,西诺尔兰省,西曼兰省,西约特兰省。
简史: 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萨被推举为国王。1654至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718年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守中立。
政治: 现行宪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订)、王位继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订)和新闻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个基本法组成,此外还有议会组织法(1866年制定,1974年修订)。宪法规定瑞典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作为国家象征仅履行代表性或礼仪性职责,不能干预议会和政府工作。议会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构,由普选产生。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国王的最年长子女是法定王位继承人。议会为一院制。
经济:瑞典实行发达的私营工商业与比较完善的国营公共服务部门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着称。 森林、铁矿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采矿冶金、林业造纸、电力和机械制造四大传统工业体系。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木材、铁矿、水力资源的国家,瑞典着重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经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业品出口到国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瑞典工业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瑞典加大科研与发展的力度和投入,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交通、通讯、医药保健、信息、环保领域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度作为瑞典主要出口部门的钢铁,木材加工业已逐渐被机械制造,电子精密仪器和汽车等工业部门所代替。造船、纺织等工业日益衰落,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进行补贴,改组或收归国有。 金属加工和机器制造业是瑞典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瑞典的机械产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艺水平高的特点。滚珠轴承、冷冻设备等传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钢铁工业是历史悠久的工业部门之一。 化学工业是瑞典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在化学工业内部,尤以石油化学,石油精炼最为突出,塑料、化纤、药品和化肥也有较大发展。汽车工业战后发展迅速,除生产小汽车外,还生产各种卡车。小汽车产量的三分之一销往美国。能源工业在瑞典经济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工业发达,能源密集企业居多,加上冬季漫长和交通线很长,是一个能源高消费国家,仅电力消耗每人年均达1.3万度左右。瑞典的农业和服务业也较为发达。瑞典经济主要依赖对外贸易,主张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 瑞典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及运输设备、机械和仪器、电子产品、木浆纸张、医药化工和钢铁及金属制品。瑞典进口货物的60%以上为制造业的部件和原材料,主要有:电子产品、机械和仪器、汽车和运输设备、食品、纺织品和鞋类等。
文化: 实行9年一贯制义务免费教育。着名高校有斯德哥尔摩大学、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皇家工学院、斯德哥尔摩商学院等。瑞典人文化素质较高、热情好客、纯朴诚实、谈吐文明、行为规矩、重诺守时,瑞典人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爱花、爱鸟和其他野生物,热爱大自然。雇员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计工作1,5000小时。人们喜欢利用闲暇时间到野外活动,到森林和田野远足,采摘野果和蘑菇,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钓;在昼长夜短的夏季,大家纷纷到国内外去旅游。瑞典已成为世界上外出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体育活动更是瑞典人的爱好。 据瑞典哥德堡大学2002年6月24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因特网在瑞典已经超过传统的报纸,成为更受人们欢迎的传媒。根据抽样调查,平均每个瑞典人每昼夜上网浏览的时间达23分钟,而瑞典人用于阅读日报的时间是21分钟,用于阅读晚报的时间只剩下8分钟,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的时间分别高达2小时和45分钟。调查显示,女性比较喜欢收听广播和读书;男性则较倾向于收看文字电视新闻,看录像和阅读晚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较愿意上网,读书和阅读专业杂志;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则乐意看电视,听广播和阅读晚报。
军事:瑞典现有总兵力约6.5万人、文职人员约2万人,战时可动员85万人。2004年9月,瑞典国防大臣比约克隆德发表声明说,瑞典过去把防范来自前苏联集团的入侵当作国家防务的重点,而这一威胁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重点是对付国际危机和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名胜:诺贝尔故居 (Nobel's House)坐落在瑞典中部卡尔斯库加市的白桦山庄,离斯德哥尔摩200多公里。这是一座乳白色的二层楼房,楼房前的绿草坪和四周的白桦林交相辉映,环境清幽。1894年阿尔费雷德·诺贝尔结束了海外飘泊生涯回到祖国定居,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最后两年中的大部分时光。由于他当年在斯德哥尔摩出生的旧居如今已经矗立起高楼大厦,白桦山庄就成了今天惟一保存完整的诺贝尔故居。自1975年建立起纪念馆以来,这里已成为一游览胜地和诺贝尔学术活动的中心。每年一度在这里举行诺贝尔学术讨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着名科学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科学领域新课题和诺贝尔“造福于人类”的学术思想。纪念馆里保留着诺贝尔生前活动的照片、他获得的各种技术发明专利证书、金质奖章和遗嘱。诺贝尔的卧室陈设十分简单,只有床、桌和衣柜等几件最必要的家具,而他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和设备,则琳琅满目。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生。他因发明销化甘油引爆剂、雷管、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荣膺“炸药大王”的名声。1896年12月10日与世长辞。终年63岁。根据他的遗嘱,把折合为920万美元的部分遗产,作为奖励造福人类的科学工作者的基金。以这笔基金的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药、文学、和平5种奖金,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颁发一次,称诺贝尔奖金。
瑞典皇宫是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斯德哥尔摩主要旅游景点。坐落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建于17世纪,是瑞典着名建巩学家特里亚尔的作品。正门由两只石雕狮子分立两旁,两名头戴红缨军帽、身穿中世纪服装的卫土持枪而立,显得十分威武森严。皇宫四壁有许多精美的浮雕,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场院。南半阙的王宫教堂和国家厅以及北半阙的宴会厅至今保持着原有陈设,对公众开放。皇宫华丽的大厅里,壁上挂着大幅的历代国王和皇后的肖像画,穹顶饰有磁埋和雕刻和绚丽的绘画。据说大多出自17世纪德国美术家之手。有的室内还陈设着古代的战车兵器、珠宝饰物、金银器皿和手持长矛、全身披挂着铜盔铁甲的中世纪骑士的实体模型。王宫卫队每天中午按古老传统举行隆重的换岗仪式,吸引大批游客。
历史名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瑞典着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1833年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在遗嘱中他提出:将其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成立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 诺贝尔奖>>>
奥洛夫·帕尔梅(Olof Palme,1927.1.30--1986.2.28),瑞典已故首相。1927年1月30日生于斯德哥尔摩。早年斯德哥尔摩附近的锡格蒂纳学校学习,毕业后服兵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入美国俄亥俄州凯尼恩学院,1948年获文学士学位。回国后入斯德哥尔摩大学,1951年获法学士学位。1950参加社会民主党。1953年任瑞典首相特别顾问。1958年当选为议员。1963年起在政府中任职。1969年任社会民主党主席。1969年、1982年两度出任首相。1976年11月当选为社会党国际副主席。1980年9月,在他倡议下成立了“关于裁军和安全问题独立委员会”(也称“帕尔梅委员会”),任主席。1980年11月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特使调停两伊战争。1986年2月28日在斯德哥尔摩遇刺身亡。
外交:奉行“和平时期军事不结盟,以求邻近地区发生战争时守中立”的外交政策。在邻近地区、欧洲和世界事务三个层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认为合作即安全,邻近地区是自身的安全基础,欧盟在欧安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认北约在欧安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视参与联合国事务为外交基石之一。1994年6月,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1995年1月1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瑞典还主张发挥联合国作用,积极促进缓和与裁军。瑞典是欧洲委员会、北欧理事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
与中国关系:1950年5月9日,瑞典与中国建交。
瑞典王国是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国家。它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 濒临波罗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峡。瑞典人口稀少,国土大部分为森林和山地。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随着冰河时期内陆积雪渐渐溶解,瑞典一带地区石器时代已有人聚居。他们居住在波罗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猎、搜集、捕鱼为生。
贸易活动的遗迹显示瑞典南部青铜时代人口已颇为稠密。
九至十世纪时,瑞典地区发展出维京文化,以贸易、侵略、殖民等方式向东发展,影响的地区包括波罗的海、俄罗斯及黑海。
公元1389年,挪威、丹麦、瑞典三国共戴君主,唯各国仍维持国家的身分,史称卡尔马(Kalmar)联盟。15世纪起,瑞典人极力抗拒丹麦吞并的企图。1521年,瑞典国王斯塔夫一世(Gustav Eriksson Vasa)再次建立皇权,瑞典从联盟中独立。
17世纪时瑞典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中跃升成为欧洲强国。18世纪大北方战争(1700-1721)后俄国取代瑞典在欧洲的地位,1809年芬兰更从瑞典分裂出来成为俄国的大公国。
瑞典的近代史比较平静。最近期的一次是1814年与挪威的战事。该战后两国组成由瑞典主导的联盟,1905年解散。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冷战时期没有向两大阵营靠拢。瑞典不是军事组织的成员,但会参与北约的军事训练。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奖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举行。1902年开始诺贝尔奖由瑞典国王颁授。..
瑞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维持中立。可是,1995年放弃中立主义,加入欧盟。
20世纪,瑞典在国际中保持中立,本土相对和平穏定,瑞典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同于美国,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具有“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的特点,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瑞典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大提高。
瑞典人口稀少,不足九百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市场,这一特点决定了对外贸易对瑞典尤其重要,主要天然资源有森林、水力发电、铁矿等。
私有企业占工业生产九成,其中50%是输出或输入的工程项目。农业只占2%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亦只有2%的就业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政府着力紧缩开支,2001年有大额盈余;但2002的盈余因全球经济衰退而大幅下降一半。
通信、机械制造、建筑工程及运输业是瑞典重要的基础产业。
瑞典有很多国际知名的品牌,沃尔沃汽车、萨博汽车和武器、爱立信通信、伊莱克斯电器、ABB、哈苏相机、宜家家具和H&M服装等等。按人口比例计算,瑞典是世界上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
瑞典有21个行政区域。地方行政局由政府任命。行政区有区议会,议员为市代表。行政区由市组成,2002年全国共有市289个。
瑞典的人均寿命高,出生率低。二次大战后大量移民涌入,情况与战前相反。现该国12%的人口出生地不在瑞典,五分之一人口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移民多数来自芬兰、前南斯拉夫、伊朗、挪威、丹麦、波兰,反映了北欧人口流动性高、早期劳工移民及后期的难民潮等现象。
最早的移民是芬兰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约70,000芬兰儿童放逐到瑞典,其中15,000战后居留瑞典。1950-60年代,战后的芬兰经济陷入困境,大量的芬兰失业者走到经济起飞的瑞典。高峰时期瑞典有400,000芬兰人。1973年能源危机,瑞典失业人数上升,芬兰从与邻国苏联的贸易中得益,留瑞芬人渐降至200,000人。
瑞典语属日耳曼语系,与丹麦语及挪威语有关系,但发音与写法均相异。英语是最普遍的第二语言,尤其是50岁以下的人。瑞典语无疑是最普遍的语言,所以官方语言似乎是多余的政治议题。
文化
乌普萨拉大学 (http://www.uu.se)
隆德大学 (http://www.lu.se)
哥德堡大学 (http://www.gu.se)
斯德哥尔摩大学 (http://www.su.se)
于默奥大学 (http://www.uu.se)
林雪平大学 (http://www.liu.se)
皇家工学院 (http://www.kth.se)
查尔姆斯工学院 (http://www.chalmers.se)
卡洛林斯卡医学院 (http://www.ki.se)
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 (http://www.sse.se)
瑞典的假期主要是天主教节日及传统节日如仲夏节(Midsummer)及沃尔帕吉斯夜(Walpurgis Night)。各大的节日同时也是国旗日,家家户户会挂起国旗。瑞典人亦会根据名字日日历挂起国旗。6月6日是瑞典的国庆日,但仍未是正式的假期。
官方语言 无(瑞典语为事实上的全国语言)
首都 斯德哥尔摩
国王 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瑞典总理 戈兰·佩尔松(Göran Persson)
国土面积
- 总计 449964平方公里
- 水域 第54位 8.67%
人口
- 总计 897.7万人
- 密度 第82位
统一: 900-1200
货币 瑞典克朗(Svensk krona)
时区 UTC +1
国歌 你古老的光荣的北国山乡(Du gamla, Du fria)
互联网国家域名 .SE
国际电话区号 46
⑧ 瑞典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瑞典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东部,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与挪威为邻,东临波的尼亚湾和波罗的海与俄罗斯隔海相望,西南临北海,并与丹麦和英国隔海相望。领土面积为449964㎞²(不包括领海面积)。领海有12海里,海岸线长约2181公里,约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⑨ 瑞典和瑞士的地理位置
瑞士在德国、法国、意大利之间
瑞典在斯堪蒂娜维亚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