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理读物推荐
1、《房龙地理》
关于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图版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既然我们的行星“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运转当中的公司”,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只有合作——而不仅仅是“拿走”,也不仅仅是“给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这可能不算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着作,但是读起来却颇有趣味。
2、《地理学与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态的变化、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3、《46亿年的地球物语》
约翰H.布瑞德雷/
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一本文化读物:它讲大气的运行、地貌的变迁、河流的缘起与影响、海洋、火山、地震、金属矿物,还讲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的看法、人类文明的更迭、诺亚的方舟、人的欲望、大航海时代等。在介绍地球知识、普及科学的同时,也带我们体验了一场人类文明的形成之旅。
Ⅱ 介绍好书
《房龙地理》
为什么丹麦人沉溺于静谧的书斋,而西班牙人则热中于广阔的天地?为什么日本在近代要向外扩张,而国土同样狭小的瑞士却保持中立?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和历史发展与其地理环境有何关联?在房龙这本生动、风趣的地理书中,您也许能找到答案。
《房龙地理》并不是一本普通的地理书,在简要地介绍了基本地理知识之后,作者按国别分别讲述了各国的地理环境,侧重于分析地理对国家的历史演变、人群性格的形成的影响,因此这是一本关于“人的” 地理书,在这本书里,房龙所关注的是“人的”活动,关注的是地理学的人文意义。
房龙以其幽默、睿智的语言,站在历史的高度来阐释人与地球的的关系——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只有合作、互爱才能共同来维护她。这一独特的视角是这部作品具有了永恒的思想价值。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WillemvanLoom,1882—1944),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先后从事多种职业,但在写作方面取得了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代表作包括《荷兰共和国衰亡史》、《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等二十余部,均有相当大的影响,饮誉世界。其作品先后在荷兰、德国、法国、瑞典、日本、中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
Ⅲ 房龙介绍与其作品评价
荷兰作家,出色的通俗家,在历史、文化文明、科学等方面都有着作,而且读者众多,他是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大师级人物。 对其评价有褒扬与批评。褒扬表现在:他的叙述历史的立足点,始终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有超前的思想。 不过房龙在1932年出版的《房龙地理》中,把中日两国比作一条船上的两位乘客,中国年迈体弱,却紧抱着一大包食物:日本血气方刚,身前体壮却饥肠辘辘,这句话展示了房龙认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可避免,且存在合理性,且在《房龙地理》中,因其将西藏与中国分作独立的两章撰写,使得中国大陆的版本都以注释声明立场,从而表现出房龙在地理撰写中的虚伪与片面。
求采纳
Ⅳ 房龙地理怎么样
三联和人大出版的都不是很好。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那本不错,黄一少译的,印刷和装祯方面做的比较好,有点缺点就是有些插图没有,有些插图又不是英文原版中的。另外这个比较贵,上下两册好像¥88。。。
Ⅳ 请概括房龙的《地球的故事》这本书!!
《地球的故事》是房龙关于人类地理的力作。他用文学手法,赋予知识以灵性,把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理的千姿百态展现在你的面前。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美国着名的人文主义文学大师。他的着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深入浅出。房龙智慧的妙语和真知灼见更是让人获益匪浅。
第一章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
第二章 地理学的含义
第三章 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的特点、风俗和习惯
第四章 地图
第五章 四季的形成
第六章 陆地
第七章 欧洲和生活在欧洲的民族
第八章 希腊
第九章 意大利
第十章 西班牙
第十一章 法国
第十二章 瑞士
第十三章 德国
第十四章 奥地利
第十五章 丹麦
第十六章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第十七章 荷兰
第十八章 英国
第十九章 俄国
第二十章 南斯拉夫
第二十一章 亚洲的发现
第二十二章 亚洲与世界
第二十三章 亚洲中部高原
第二十四章 亚洲的西部大高原
第二十五章 阿拉伯半岛
第二十六章 印度
第二十七章 亚洲东南半岛
第二十八章 中国
第二十九章 朝鲜与蒙古
第三十章 日本
第三十一章 荷属东印度群岛
第三十二章 澳大利亚
第三十三章 新西兰
第三十四章 太平洋群岛
第三十五章 非洲
第三十六章 幸运的美洲大陆
第三十七章 新的家园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荷裔美国着名人文主义作家和历史学家。1903年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房龙多才多艺,有二十多部作品在全世界出版,并畅销不衰。代表作包括《荷兰共和国衰亡史》、《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等。他的着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深入浅出。其智慧的妙语和真知灼见更是让人获益匪浅。
【专家评论】
我竭力所写的是一部“人的”地理,因为我坚信,任何一块土地的重
要性完全取决于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以科学、商业、宗教或某种艺术形式为
全人类的幸福所做出的不论大小的一切贡献。
??房龙
房龙在写遍了全世界后,却小心翼翼地告诉人们,我们竟然都生活在
同一颗行星之上,每个人的幸福和灾难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幸福和灾难,我
们所有人都应为我们碰巧共同生活着的世界是否安宁负起责任。
??亚马逊网上书评
这绝不是一本普通的地理书。它不仅简要地介绍了基本的地理知识,
还视角独特地从地理的角度讲述了各国的历史演变。透过房龙诙谐睿智的
文字,你能找到日本在近代向外扩张,而国土同样狭小的瑞士却保持中立
的答案;还能明白丹麦人沉溺于宁谧的书斋,而西班牙人则热衷于广袤的
天地的原因。
??美国着名学者威廉?拉姆斯
Ⅵ 房龙地理的介绍
《房龙地理》是2010年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房龙。此书配以房龙独家绘制的手绘图片,讲述地理之上的人文,“告诉我们生活在那里的居民的情况,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会居住在那里,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Ⅶ 房龙说:“历史是地理的第四维,它赋予地理时间与意义。”这句话怎么理解
第一维,人的维度,历史是人的历史,没有人就没有历史。
第二维,时间维度,历史的发声都是基于时间发展演化。
第三维,文化维度,不了解文化背景,就读不懂历史,儒家文明不理解穆斯林为啥不吃猪肉,穆斯林不理解基督徒不信安拉。。
第四维,地理纬度,不到函谷关,就不理解六国为啥攻不破函谷关,不走一遍入川的古道就不懂啥叫蜀道难。
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望采纳。
Ⅷ 房龙地理有好多版,哪个比较好
《房龙地理》现在主要有三个版本:一是三联出版社,马晗、治梅翻译的,出版社没问题,还是中英文对照的,但是这个版本不是全译本,有删节,比如比利时、卢森堡等章节都没有,字数也较其他版本少10万字以上。
二是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纪何、滕华翻译的,这个版本最流行,再版最多,但有网友评论他们翻译的太烂了。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三是陕西师大出版社的,黄一少翻译,出版社不及其他两个,译者也不了解,但是印刷精美,价格较高,版本也多。
《宽容》也有好多版本,也有三联的(和《房龙地理》是一套的),有陕西师大的,有广西师大的,等等。
Ⅸ 《房龙地理》读后感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既然我们的行星“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运转当中的公司”,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只有合作——而不仅仅是“拿走”,也不仅仅是“给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这是出自房龙之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书。它打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紧扣"人"的观念,将人的活动和重要性提升至首位,自始至终关注的是"纯人"的那一面――科学、艺术、商业、宗教和政治,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人与地理以及地球的关系,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
同时,在历史的叙述中还穿插回顾了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和适应的漫长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发掘自身潜力并努力探求与地球――人类这惟一家园和谐的最终方式。 房龙在此书中贯穿了其惯有的行文风格,诙谐幽默的文字化枯燥的地理知识于无形,使人在轻松愉快之际不仅领略把握了人类厚重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且能在掩卷之际获得不少启发。
《房龙地理》则是一本完全改变我们关于地理学的偏见的地理书。在这本书里,地理学中必要的名词和数据依然存在,但它们被赋予了一种感性的表达形式。更重要的是,这些名词和数据不再是互不相关的一盘散沙,而成为息息相通的一个网络。它们不再是一种远离人群的孤独的存在,它们随时和人联系一体。它们因染上了浓郁的人的气息,而散发出勃勃生机。
房龙自称他“打算把人放在舞台的正中”。他说:“我宁愿把它称之为一本研究人的书,研究人如何为自己和家人寻找食物、住所和娱乐,如何尝试找到既能适合自己的背景,又可改变自己的自然环境的方法,以便获得与其自身有限的力量相称的舒适、强健和幸福。”房龙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于是,《房龙地理》的第一章,标题就是《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中的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标。作为一个坚定的人文主义者,精通地理的房龙意识到,“我们大家都是同一个星球上的伙伴,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的福祉,我们大家都要共同承担责任”。
一本世界地理书必须介绍世界上的各个国家。《房龙地理》没有让自己在这方面留下空白。然而,房龙的介绍方式与众不同。他首先突出的仍然是不同国家的人,并把这些国家的自然地理作为这些人的生存背景。这种方式使房龙获得了一种饶有兴味的独特视角,各个国家的个性展露无遗。意大利:由于有理想的地理位置,只要有机会,能够发挥海上强国和陆上强国的作用。比利时:由一纸条约建立的国家,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内部的和谐。瑞士:高山中的国家,有出色的学校,有说4种语言的团结的人民。丹麦:小国在某些方面胜过大国的实例。波兰:经常被人看成是别人的走廊,现在才是个为自己服务的走廊。这种极富个性的概括语言,将吸引每个读者到房龙的文字中神游。
当然,对这些富于个性的国家和国民的介绍,房龙是不停留于浅尝辄止的。他更乐意走进这些国家,倾听这些国家心灵的声音。他这样概括法国:拥有它想要的一切的国家。进而,他这样描绘法国人:“法国人不是多愁善感的空想家,而是非常理智非常踏实的现实主义者。他脚踏实地地站在这个地球。他知道他只能活一次,70岁是他所能期望的。因此,只要还活着,他就尽力使自己过得尽可能的舒适,决不浪费时间去想象美好的未来。如果这就是生活,就让我们用最好的烹调方法来做哪怕是最差的食物吧。既然酒从耶稣基督时代起就被认为是真正的基督教徒的合适饮品,就让我们酿最好的酒吧。”这样的描述,不仅说明了法国举世无双的烹调和酿酒技术,而且传达了法国人富于智慧又实事求是的人生哲学。现象和原因融于一体而被如此富于诗意的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房龙令无数读者迷恋的原因了。
在全书结尾,房龙借一小女孩的口问道:“不去旅行,学地理有什么用?”我想,作为一本好的地理书,《房龙地理》引发的不仅是我们对地理学的兴趣以及对我们生长于斯的地球的热爱,进一步,它将唤起我们成为一个旅行家、航海家、甚至探险家的热情和梦想。它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开拓了我们的心胸,它激发起我们对更辽阔的宇宙,对未知世界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