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贵州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哪个校区读和住
地信人很少吗?大一南区,大二开始应该在新校区也就是西校区北区的后面隔着花二道相望。。
㈡ 贵州大学08新生在那个校区就读
从今年开始,化工学院、机械学院、电工学院、土建学院、材料学院和矿业学院的新生在蔡家关校区就读。
法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电信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在花溪北校区就读。
林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农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在花溪南校区就读。
职业技术学院好像要到小关校区就读。
关于:“回答者:zhao2005420 - 试用期 一级 7-14 17:06”的问题回答是在蔡家关校区就读。我就在的。这个校区是以前的贵州工业大学主部。
㈢ 贵州大学在贵州的哪里
贵州大学在贵州省的省会---贵阳,主校区不在市区,在贵阳的花溪区,花溪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哦,贵州大学还有很多小区,在茶店、蔡家关、小关等都有分校,具体你可以咨询贵大招生办,可以拨打0851118114咨询贵大招生办的电话。
㈣ 贵州大学校区
贵州大学花溪北校区(原贵大):人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包含有相关文史、经管、计算机、通信、理学类的专业贵州大学花溪南校区(原农院):农学院、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和大一新生部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原贵工):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矿业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这个校区还有部分艺术学院专业贵州大学太慈桥校区(原贵州艺校):艺术学院(独立学院)贵州大学茶店校区:明德学院(原贵州煤炭学校、贵州工业大学新生部、贵工明德学院)贵州大学小关校区::科技学院(原贵州农业干部管理学校、原贵大职业技术学院)(成教、代培)贵州大学罗汉营校区:成教学院贵州大学沙冲校区(原贵州建筑工程管理学校)
㈤ 谁知道贵州大学的具体情况
贵州大学概况
贵州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省属重点综合大学,主校园坐落在贵州省着名风景区----贵阳市花溪河畔。另外:艺术学院在贵阳市太慈桥校区、职业技术学院在贵阳市小关校区;贵州大学科技学院(独立学院)和挂靠贵州大学的人民武装学院在花溪区。
贵州大学历史悠久, 其前身是1902年创建的贵州大学堂。新中国成立后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为贵州大学题写校名。1997年8月,原贵州大学、贵州农学院、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和贵州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贵州大学,成为贵州省唯一按国家"211工程"框架重点投入建设的大学,也是教育部在西部省(区)进行重点扶持的大学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215万平方米(3227亩),其中校园面积137万平方米(2057亩),教学实验场78万平方米(1170亩)。校舍建筑面积68.9万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总值9892万元。教学计算机3550台。校图书馆藏书199.8万册,另有300余种光盘数据库和多媒体电子信息资源,建有电子阅览室,馆藏信息资源可利用校园网提供服务和管理,并通过CERNET和INTERNET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文献信息资源的自动化检索和管理。"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贵州主节点建在贵州大学,已建成联接五个校区间1000M速率光纤的校园网,基本覆盖全校教室、实验室、办公室、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并在教学、科研、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现设有15个学院:人文、经济与管理、外国语与国际教育、法学、艺术、理学、化学与生化、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生物与环境科学、农学、林学、动物科学、职业技术、成教、科技学院(独立学院)。 69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专业硕士授权点, 1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现有各类学生37000余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21000人,研究生1008人。
现有专任教师130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36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6人,省管专家2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62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跨世纪人才)13人。
199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63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和省(部)级课题300余项,获奖123项,获发明专利6项。出版学术专着166部,编写教材96部,发表学术论文8547篇。积极发展科技产业,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贵州大学作为亚太大学联盟主席单位,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对提高贵州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为加速贵州大学的国际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接收了美、英、日、韩等多国留学生。
面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创新发展思路,与时俱进,贵州大学制定了"十五"建设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力争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把贵州大学建成具有地区和自身特色,在西部地区达到同类大学的先进水平,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教学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
贵州大学网址:www.gzu.e.cn
招生办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联系电话:0851-8292075 3627304(传真)
㈥ 贵州大学的校区分布
贵州大学校区分布如下:
1、花溪东校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南段2708号
2、花溪南校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霞辉路
3、花溪西校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甲秀南路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截至2019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4646亩,下设40个学院,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有在职教职工3940人,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3064人、独立学院全日制本科生18880人、研究生11925人。
院系设置:截至2016年12月,学校设有40个学院、有137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学科覆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有1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㈦ 贵州大学的各专业分布在哪个校区
林学院、农学院、动科院、生科院四年都在南区,大一的大多数在南区;管理、经济、外国语、理学院等在北区;机械等在蔡家关
㈧ 贵州大学有几个校区现在主要的校区是哪个
贵州大学有三个校区:
花溪东校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南段2708号。
花溪南校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霞辉路。
花溪西校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甲秀南路。
贵州大学没有主要的校区。贵州大学,简称“贵大”,位于贵州省会贵阳市,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孔子学院奖学金院校、教育部“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
(8)贵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哪个校区扩展阅读:
贵州大学占地面积4646亩,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78万余册,中外文电子图书413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
下设40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3064人,独立学院全日制本科生18880人,研究生11925人。现有在职教职工3940人,其中,专任教师2523人,教授497人,副教授1096人,具有博士学位1006人,硕士学位1284人。
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中宣部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2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47人。
此外,有连续4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连续4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人。
学校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
㈨ 贵大有几个校区
贵州大学是贵州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停办,在其原址建立贵州农学院,1958年恢复重建贵州大学,同年建立贵州工学院。1997年8月,贵州大学、贵州农学院、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为贵州大学,成为贵州省唯一按“211工程”框架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同时也是教育部在西部省(区)重点扶持的大学之一。2004年8月,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贵州大学,同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建贵州大学。2005年9月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贵州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虽然校名几经更迭,校址几度变迁,历经沧桑,但百年传承,薪火相继,始终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立足贵州、服务地方为己任,学校由小到大,由弱渐强,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凝炼了“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和孕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特别是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教育20个学院,3个公共教学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15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5053人,研究生4360人(博士生123人),外国留学生52人。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
学校现有农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24个省级重点学科; 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3个国家重大项目博士后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112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建设了38个优势特色专业,其中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3个,二类特色专业2个,贵州省示范性专业17个。
现有专任教师237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1人,硕士学位的教师 1001人。师资队伍中教授299人、副教授714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兼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8人,享受国务院和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2人,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6人,省管专家60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50人;全国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33人,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9人。
校园占地面积252.46万平方米(3786.89亩)。校舍建筑面积89.2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9.67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学实验室81个,校内外实习基地207个。单价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213.27万元,各类教学实验室配置完善,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总量381.31万册,电子图书160.34万册。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贵州主节点,校园网覆盖全校,实现了教学科研、图书文献检索和办公管理的网络化。现有室内外体育场馆面积21.02万平方米,建有省内一流的多功能体育馆一座。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15.87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52.73个、语音室座位数9.87个。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被教育部列为“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教改立项247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87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3项;开展了品牌特色专业和重点课程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25门,校级重点课程101门;主编教材123部,获省级奖6部,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教务处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称号。
学校现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32个,其中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 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07项,其中,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188项,省部级课题1019项;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18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授权70项,出版学术专着212部,发表学术论文9673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95篇。2006年获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坚持以科技服务社会,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优势,通过理论研究、政策建议、项目咨询等形式,积极为地方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贡献。学校积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公开出版《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艺术版)、《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和《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等学术期刊。贵州大学出版社是目前贵州省高校中唯一的出版社。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我校被设立为十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办学空间不断拓展,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亚太大学联盟组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三年来,学校共派出300多人次到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和短期学术访问;共接待包括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John D. Negroponte)及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香港特首曾荫权等700多人次来校参观访问;先后邀请了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约瑟夫·斯蒂格里茨(Joseph E. Stilglitz),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教授里奥纳多·林朵伊(Lenoard F..Lindoy)博士等在内的20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学校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创建良好整洁的校园文明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贵州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1998年以来连年被评为全国、全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2008年在贵州省高校首届“优美校园”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㈩ 贵州大学校区在哪里
贵州大学有9个校区,分别为贵州大学花溪北校区、花溪南校区、太慈桥校区、小关校区、罗汉营校区、沙冲校区、西校区、蔡家关校区、茶店校区。
惠州大学校区一般是指花溪北校区(本部校区),地址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
(10)贵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哪个校区扩展阅读:
1、贵州大学花溪北校区
一本类校区,含经济,文,法,管理、理、计算机等学院,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
2、贵州大学花溪南校区
一本类校区,含农林,生命科学,动物科学等农科学院,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贵州大学南校区霞晖路(农院)。
3、贵州大学太慈桥校区
一本类校区,是贵州大学占地面积最大,硬件功能最完善的校区,含化工,电气,土建,矿业等工科学院,地址:贵阳市花溪大道北段242号
4、贵州大学小关校区
地址:贵阳市南垭路67号
5、贵州大学罗汉营校区
地址:贵阳市罗汉营路16号
6、贵州大学沙冲校区
地址:贵阳市沙冲南路8号(南明区)
7、贵州大学西校区
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13号
8、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
地址:贵工路6号
9、贵州大学茶店校区
地址:云岩区新添大道南段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