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理时区图怎么画呀
还是有图好解释,这个图下面的每个时区的当中那个标的度数就是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那些竖线就是时区的分界线!0°经线所在的那个时区为零时区,往东分别是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往西是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是一个区!
② 四年级小发明小制作
一天下午,我骑车由西向东行,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由于附近没有楼房遮挡,强烈的太阳光直射在交通信号灯上,我根本无法辨认此时是红灯还是绿灯在亮。这显然是交通安全的一个隐患。于是我产生了改进交通信号灯的想法。 现在用的交通信号灯虽然也有遮光罩,但是在早晨或黄昏前阳光入射角很低时就不起作用了,这时太阳光直接照到灯面上产生强烈反光,干扰驾驶员和行人观察信号。受到百叶窗的启示,我试验在灯面前装一个栅状多层遮光罩,其隔板的上表面涂上黑色吸光材料,下表面涂高反射率材料。这样一来,来自斜上方的阳光被隔板上表面吸收,信号灯不亮时呈黑色;灯一亮,光线除了直接照出去,还有一部分被隔板的下表面反射,驾驶员和行人很容易看清。
我制作了一个防阳光干扰的交通信号灯模型,甩废CD光盘作隔板,上表面贴上黑色即时贴,再用聚光灯模拟太阳光进行试验。当太阳地平角为40°时,普通的信号灯就有部分灯面被照亮,而我的作品在聚光灯以接近0°角直照时,从行人的观察角度看去,仍能清楚地分辨信号灯是否亮着。
发明立体时钟完全是一个偶然。我的邻居赵阿姨去了美国。一天深夜,我家电话铃响了,拿起电话,才知道是赵阿姨打来的。我抱怨:“阿姨,您怎么这时候打呀,都深夜12点多了。
“哦!哦!我忘记时差了,这儿正是中午呢!”“什么时差呀?”我困惑地问。“因为有些国家所处的时区不同,两地的时间就有一个差距,这就是时差。”听了这些话,我忽然想,能不能制作一个可以查看世界各国时间的时钟呢?不久,我们又学习了《地球的公转与自转》一课,从中得到启示,便设计了立体时钟。
立体时钟的基本设计思路是这样的:用石英钟机芯的时针轴带动地球仪转动。把地球仪赤道24等分,代表24小时。地球仪下端固定指示时间的指针,指针下增设了世界时区盘。利用石英钟机芯的秒针轴连接秒针,用于增加动感。
制作时,把、地球仪中的轴与石英钟机芯的时针轴连接,带动地球仪转动。因为地球仪转得慢,很难看出它在转动,所以,我们为它加上一点修饰,把石英钟机芯的秒针轴加上,装上一颗卫星似的秒针,围着地球仪运转。在地球仪赤道上贴24等分纸条,代表24小时。底座上贴着时区盘,分为西 12区,东11区和中时区。时区盘上固定着可以360度旋转的时针,用于指示时间。
读书的时候,往往需要两手扶着书本,尤其是厚书本,手一离开就会合拢,这对做笔记很不方便。日本宫城县的一位中学生本木聪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了一块书桌阅读板,可以让你在读书时把双手解放出来。阅读板由两块薄板组成,薄板中间的上下都开有一条槽,对准后分别用金属片限位,就可以左右滑动,适应不同大小的书本。阅读板的左右两端都装有一个铁皮书夹,夹住书本的两边。这样,你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吃零食、喝饮料,不用担心书页自动合拢了。
要是在水平桌面上读书,最好在阅读板背后的上方装一根木条,使书本倾斜,阅读更舒服。
③ 求六年级下册地理练习册最后一页的那个时区盘(上海二期课改),有的把图片发给我,谢谢
图片没有
但是答案有的。
左边的那个大陆是南美洲
南美洲右边是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按顺序)
长城站是离南美洲最近的点
昆仑站为剩下2个点(A,B除外)中靠左的,中山站靠右
二
长城站:南纬62度,西经60度
中山站:南纬70度,东经75度
昆仑站:南纬80度,东经80度
在长城站的工作人员不会经历漫长的极夜,因为它处于北极圈外。
(我七年级的,肯定对。。。。。。但可能大概来不及了,还是回答下,可以给以后的各位看看)
④ 地理时区计算怎么做
已知某地经度,要求就算时区,就用经度除以15。除不尽的小数点后第一位四舍五入。
例如某地经度144°E,计算该地的时区。
144°÷15=9.6≈10
该地位于东十区。
⑤ 怎样作地理时区计算
首先求昼长=日落-日出=18:30-4:30=14小时
求某市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日落时间-(昼长的一半)=18:30-7=11:30
(正午时间=日出时间+(昼长的一半)=4:30+7=11:30
两种计算都一样,就看你喜欢算加的还是算减的)
然后我们列清楚时间关系
120E------11:30
某市------12
也就是某市的时间比120E的地方时早(实际上就是比北京时间早),所以某市的在120E的东侧,因为经度每隔15度地方是相差1小时,相差半个小时就是隔了7.5个经度了,所以综上所述,某市的经度就是127.5E
我猜你是把.打成,了吧,所以我选 C
⑥ 怎样制作时区表(地理)
从0度经线开始,往东取7.5度,再往西取7.5度,这之间的范围(15度经度)就是中时区(也叫零时区)。然后再从中时区的东、西边界各往东、西依次取15度,往东依次取15度,就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东十一区,最后东经度还剩7.5度;往西边依次取15度,就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三区……西十一区,最后西经度还剩7.5度。东西经各剩7.5合起来也是一个完整的时区,叫做东西十二区。
因此地球上每15度为一个时区,总共可以分为24个时区。
⑦ 地理时间时区什么的怎么算…还有太阳直射坐标怎么做
0度是0时区 15度为1时区 东西各11时区 加上0时区 12时区 共24时区
⑧ 急求时区换算盘 就是上海地理教材六上最后一页的那种
这个真没有,我查了下,还是专利产品呢!这种违法的事情我不干。
⑨ 地理的时区换算该怎么做啊还有晨昏线方面的经线纬线什么的。。。
我们知道地球自西而转,东边时间比西边时间晚,是由于自转造成的。我们说的是区时换算,时区的时间设计到时区划分,因此同学要做好准备,头脑里要有一幅时区图,时区图是人为划分的,东12区是所有时区中最早的时区,西12区是最晚的时区,根据这个原则,你就可以判决哪一个地方的时间早,哪一个地方的时间晚。 第二,要熟练应用一个公式,所求区时等于已知区时加减两地的时差,时差如何计算,就要根据区号所在地,比如说北京是东八区,纽约是西五号,就有两地的区号相加,得出13个小时。可是两地的时差不是相加,比如说北京是东八区,东京是东九区。公式中的加减,就要考虑所求的地方,比已知的时间早。比如说北京时间现在是东八区的19:15分,这时间东京是几点,可以想想东京是我们所求的时间,比北京东八区要早,什么意思呢?我们现在是19:15分,作为东京已经过去了,过去了就用加,19:15分加上1,那就是20:15分了。可是,刚才说到纽约,纽约是西五区,肯定要比东八区要晚,需要抛掉两地的时差,所以这样计算的话,就把关键抓住了,有空间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