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上信风带怎么形成的

地理上信风带怎么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2-07-04 22:19:40

❶ 地理 什么是信风和信风带的特征

信风带: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定向风叫信风。终年吹着信风的地带叫信风带。在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在南半球为东南信风.
要了解
信风和信风带的特征 必须 先了解 地球上的三风五带
这里有资料;

http://..com/question/7611561.html

高中地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信风带形成的原因

1、
赤道低气压带
分布位置:位于赤道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附近太阳高度角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气流强烈对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热力原因)。
天气特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之下,气流上升过程中降温冷却,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云致雨,高温多雨。
2、
极低高气压带
分布位置:位于极低(90ºN/90ºS)附近
形成原因:极低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气体遇冷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气压(热力原因)。
天气特征: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之下,气流下沉增温,大气中的水汽不能凝结,干(燥)严寒
3、
副热带高气压带
分布位置:位于30ºN/30ºS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地区上升气流,源源不断流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30ºN/30ºS附近堆积下沉,地面形成高气压(动力原因)
天气特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增温,高温干燥
4、
副极地低气压带
分布位置:位于60ºN/60ºS附近
形成原因:从极地吹来的冷而重的东风与从副热带高气压地区吹来的暖而轻的盛行西风在60ºN/60ºS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被迫抬升,地面形成低气压(动力原因)
天气特征:寒冷湿润
二、
六个风带
1、信风带(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东南信风带)
形成原因:气流由较高纬(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低纬(赤道低气压带),气流逐渐升温,难以凝结致雨
气候特征:高温干燥
2、盛行西风带(北半球——西南风;南半球——西北风)
形成原因:气流由较低纬(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较高纬(副极地低气压带),逐渐降温,冷却致雨
气候特征:湿润温和
3、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
形成原因:气流由极低东风带吹向低纬(副极地低气压带),难以致雨
气候特征:严寒干燥

❸ 地理中的信风指的是什么

一半是说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 信风的愿意是轨道上的风 呵呵 信风的形成与地球三圈环流有关,太阳长期照射下,赤道受热最多,赤道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高空形成高气压,高空高气压向南北两方高空低气压方向移动,在南北纬30度附近遇冷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产生气压差,气流从“副高”流向“赤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中的空气向南运行时,空气运行偏向于气压梯度力的右方,形成东北风,即东北信风。南半球反之形成东南信风。在对流层上层盛行与信风方向相反的风,即反信风。信风与反信风在赤道和南北纬20~35°之间构成闭合的垂直环流圈,即哈德莱环流。由于副热带高压在海洋上表现特别明显,终年存在,在大陆上只冬季存在。故在热带洋面上终年盛行稳定的信风,大陆上的信风稳定性较差,且只发生在冬半年。两个半球的信风在赤道附近汇合,形成热带辐合带。信风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系统,但也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有人认为,东太平洋信风崩溃,可能对赤道海温激烈上升有影响,是厄尔尼诺形成的原因。其增强、减弱是有规律的,厄尔尼诺时信风大为减弱,致使赤道地区的纬向瓦克环流也减弱。反厄尔尼诺时,信风增强,瓦克环流增强并向西扩展。

❹ 地理中,信风带和副高带是什么意思

信风带是指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带,副高带指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❺ 地球上七个气压带和风带分别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

①热力原因形成的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运动,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称为热力原因。赤道地区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源,极地是最大的冷源,因此,与之相应的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见课本P.66—“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又被称为热低压和冷高压。②在水平方向上,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运动(向北、向南)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转成偏西气流并在南北纬300上空聚积、下沉,地面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的两股冷暖不同的性质的气流,在南北纬600附近相遇辐合上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显然,副热高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与当地冷热状况无直接关系。这样的气压变化称为动力原因。③在高低气压带之间形成了由高压吹向低压的风带(见课本P.6—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请特别注意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不同,对风向的影响。说明南北半球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位置以及方向的差异。④事实上,随着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季节移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着季节而变化(见课本P.6—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很大(例如对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的降水年变化影响)。

❻ 高一地理中季风和信风带是如何形成的

季风的形成是下垫面物理性质不同引起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为海洋暖风和陆地冷锋的南北交替。信风带的形成是赤道低压上升气流至高空随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向左偏形成东南信风,北半球向右偏形成东北信风。

❼ 地理学上,地球上七个气压带和风带分别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

①热力原因形成的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运动,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称为热力原因。赤道地区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源,极地是最大的冷源,因此,与之相应的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见课本P.66—“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又被称为热低压和冷高压。
②在水平方向上,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运动(向北、向南)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转成偏西气流并在南北纬300上空聚积、下沉,地面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的两股冷暖不同的性质的气流,在南北纬600附近相遇辐合上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显然,副热高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与当地冷热状况无直接关系。这样的气压变化称为动力原因。
③在高低气压带之间形成了由高压吹向低压的风带(见课本P.6—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请特别注意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不同,对风向的影响。说明南北半球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位置以及方向的差异。
④事实上,随着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季节移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着季节而变化(见课本P.6—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很大(例如对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的降水年变化影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❽ 地球上三风五带的成因分析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热力作用形成。
是由于太阳辐射在赤道地区丰富,在极地少。赤道地区温度高,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压;极地寒冷,空气下沉,在极地地区形成极地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作用形成。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使得赤道附近上空气流流向两极时发生偏转,在30°附近偏转成高空西风,绕地球运动,后续空气不断移来,积累过多时下沉形成。
副极地低气压带是近地面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后,形成锋面,暖空气沿锋面向上爬升形成。
由于近地面形成了高低压相间分布的气压场形式,近地面的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了信风带、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阅读全文

与地理上信风带怎么形成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