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什么省区
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该山脉以东是东北平原,以西是内蒙古高原。
‘贰’ 太行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试举三个例子说明
太行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试举三个例子说明
1、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2、太行山脉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3、太行山脉是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
‘叁’ 秦岭贺兰山,阴山,太行山,巫山,大兴安岭山脉充当哪些地理区域分界线
这些山脉与其他山脉或者河流,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3.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是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多看图你就掌握了这些界线的地理意义。祝你学习进步!
‘肆’ 大兴安岭和贺兰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各有哪些地理意义
1、大兴安岭: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带草原的分界线;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2、贺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分界线;草原畜牧业与山地畜牧业分界线
‘伍’ 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哪些
人口分布地地理界线
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
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
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6)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汉水与渭河的分水岭:秦岭
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等等
‘陆’ 作为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的山脉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度等温线, 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着差异。秦岭的地理意义在中国中部横亘着一条要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但秦岭正式的名称是自汉代才有的。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省郧县。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度等温线, 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着差异。秦岭的地理意义在中国中部横亘着一条要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但秦岭正式的名称是自汉代才有的。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省郧县。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柒’ 下列山脉中,作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是()A.昆仑山B.喜马拉雅山C.秦岭D.天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北河流冬季结冰,以南不结冰;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以北的屋顶坡度小,墙体厚,以南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大.根据题意.
故选:C.
‘捌’ 太行山是我国地理上的哪些重要分界线
太行山
太行山是中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之一,也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玖’ 为什么说秦岭和大兴安岭 是我国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线
秦岭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大兴安岭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秦岭从西到东,横亘在我国中部。广义的秦岭,西起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的岷山,东到河南省境内的伏牛山,南面还包括米仓山、大巴山、武当山。秦岭山脉西高东低,岷山海拔达4000米,陕西境内的秦岭平均2000~3000米,到了伏牛山,就下降到2000米以下。由于山势险峻,冬季能阻滞寒冷的西北风南下,减弱寒潮威势,使南方少受冻寒;夏季又阻拦了湿润的东南风,使水汽不易深入西北。这样就造成了秦岭南北气候上比较显着的差异。所以说,秦岭是我国南方和北方之间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大兴安岭位于东北三省西部、内蒙古高原以东,南北长约800公里,东西宽约200~300公里,海拔1000~1400米左右,东坡陡峻,西坡平缓,浑圆的山岗连绵不断。大兴安岭的山势不高,“挡风墙”的作用虽然不像秦岭那样显着,但是对气候的影响也很大。从东南海洋上来的夏季风,走过了很长的路程到了这里,又受到山岭的阻挡,不能再向西北内陆前进了。所以山脉的东部气候湿润,森林茂密,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可是山脉以西,气候逐渐变得干旱。于是,大兴安岭就成了我国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之间的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