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景德镇地理位置怎么样

景德镇地理位置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7-05 15:07:29

A. 景德镇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景德镇是中国工业名城以及重要高科技研发基地,坐落在江西省东北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中外着名的瓷都、航空名城,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为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镇,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着名对外开放城市。
到2007年,景德镇已经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
中文名称:景德镇 外文名称:Jingdezhen City,Jingde Town
别名:瓷都、昌南镇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江西,赣东北
下辖地区:乐平市、浮梁县、昌江区、珠山区
政府驻地:昌江区瓷都大道686号电话区号:0798
邮政区码:333000
地理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
东北部地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
人口:156.51万(2008年)
方言:赣语、徽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着名景点:瑶里、古窑、御窑、乐平戏台、大游山、玉田湖、翠平湖、浮梁古城
机场:4C级景德镇机场
火车站:景德镇站
车牌代码:赣H
高等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高专
主要河流:昌江河、乐安河
市树市花:樟树、茶花
。。。。。。
仅供参考

B. 景德镇是在哪个省份的

属于江西省,景德镇是江西省第三大城市。地理位置在江西东北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北为安徽省祁门)。是中外着名的瓷都,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为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镇,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类对外开放城市。到2007年,景德镇已经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

参考自网络锏惧害鍦板浘

C. 景德镇的地理位置在那

属于江西省,处于皖(安徽)、浙(浙江)、赣(江西)三省交界处。

景德镇市, 别名 “瓷都”,为江西省地级行政区(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

景德镇位于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土地面积5256平方公里,属于黄山、怀玉山余脉、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处于皖(安徽)、浙(浙江)、赣(江西)三省交界处,是浙赣皖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之一。

D. 景德镇是什么城市

·1.1【简述】 景德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历史上曾与佛山、汉口、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类对外开放城市。景德镇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 景德镇处于昌(南昌)、九(九江)、景(景德镇)三角工业地带,景德镇曾是这个地带上以陶瓷工业为主的江西省的重要工业基地。江西统计信息网数据称2006年景德镇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3106元。景德镇由于制瓷历史悠久,瓷器产品质地精良,对外影响较大,“瓷都”两字几乎成了景德镇的代名词。 市树市花,1985年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樟树定为景德镇市市树,将茶花定为景德镇市的市花。
·1.2【历史变迁】
·古代 景德镇市域春秋时属楚东境,秦为九江郡番县辖地,汉属豫章郡鄱阳县。东晋时称新平镇。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新平县。镇为县属,因在昌江之南,故又称为昌南镇。八年撤县,开元四年(716年)复置,县治设在新昌江口,故称新昌县。开宝元年(742年)改名浮梁。镇先后隶于新昌、浮梁县。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并沿用至今。元代,浮梁县一度升为州,镇属州。明代州又改称为县,此后景德镇在行政上一直属县辖区。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时期的1916年,浮梁县治从旧城(今浮梁县)迁至景德镇。1927年~1929年景德镇曾一度称市。1930年—1934年中国共产党曾在景德镇建立苏维埃政权和组织。1935年,中国国民党政府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从鄱阳县迁至景德镇,景德镇成为赣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为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和共产党重新合作,于1938年在景德镇设有中国共产党的新四军办事处,北部山区的瑶里设有留守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和浮梁县的政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景德镇与县划开建市。5月4日成立中国共产党景德镇市委员会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先后隶属赣东北行署、乐平专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1953年6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1960年,浮梁县建制撤销,其行政区域划入市境。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乐平县划属市辖,并将波阳县属的鱼山、荷塘两个行政区域划归景德镇市辖。1985年,市辖乐平县和珠山、昌江、鹅湖、蛟潭四个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浮梁县建制,撤销鹅湖、蛟潭两区。1992年9月,乐平县撤县建市(县级市)。2005年,景德镇市辖乐平市、浮梁县和珠山、昌江两区。
·1.3【人口及人口来源】
·景德镇人口 2006年景德镇市总人口为153.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67万人。景德镇市各行政区人口数据:珠山区(景德镇市城区)28万;昌江区16万;浮梁县28万;乐平市81万。
·景德镇市城区的人口 景德镇城区的原住居民并不多,相当一部分是近30年来新迁入的人口。据有关史籍记载,唐初景德镇及浮梁全境人口不足一万,到天宝年间发展到四万有余。这里面有自然增长的含量,但更多的是人口迁徙的原因。据有关地方志、宗谱记载,移民主要来自鄱阳、乐平等人口相对较多的邻近的平原地区,还有来自丰城、南昌等古洪州窑附近地区的陶工瓷工。随着瓷器生产的迅速发展,外来移民也迅速增多,移民中除大批来自都昌、乐平、丰城的瓷业工以外,还有大批来自南昌一带的船民和码头工,来自微州地区的非瓷商户。他们大部分是流动人口,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逐渐定居在镇区。建镇一百年后的宋徽宗大观二年,镇区人口已经超过6万,这6万人口中“十之八九”是外来移民,初步形成了“八方杂处”的局面。元代,随着景德镇陶瓷经济的空前发展使迁徙人口和流动人口都迅速增加,这一阶段江、浙、闽、粤等沿海商人;荆、湘、川、滇、山、陕、鲁、豫等内地商人;以及以蒙古族为主的各少数民族的采购商都经常云集镇区进行商贸活动,使出入镇区的人口已经达到空前状态。由此可见,景德镇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

2.【自然地理】
·2.1【地理位置 】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
·2.2【地形】 景德镇属丘陵地带,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和西北部多山,群峰林立,岗峦重叠,最高峰位于与安徽休宁接壤的省界地带,海拔1618米。景德镇市市区处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如遇持续的暴雨天气,市区很容易形成水患。1998年市区曾经发生过严重的昌江、南河泛滥,许多工厂企业、居民住宅及城市街道遭受水浸;农田、菜地被洪水冲刷,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2.3【植被特征及动物资源】 景德镇全境山区特征明显,境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树为主,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湿地松、苦槠、甜槠、栲树、栎类、枫香、樟树、木荷、毛竹等,还分布着许多国家重点保护树种,如:南方红豆杉、银杏、闽楠、红楠、三尖杉、七叶一枝花等,现已登记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有3.9余万株,其中古树名木群80余个,3万多株。景德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有20余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为云豹、金钱豹、黑麂、白颈长尾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穿山甲、黑熊、大灵猫、小灵猫、白鹇、鸳鸯、红腹锦鸡等。
·2.4【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冬季北部山区经常可以看到雪景,城区由于地处盆地,夏季非常炎热,极端最高气温有时会超过摄氏40度。
·2.5【河流、湖泊】
·昌江、南河 昌江为流经景德镇市的最大河流,南河是其最大的支流。昌江发源于江西省与安徽省交界处的山区,大致呈北南走向,由北向南注入鄱阳湖。历史上,昌江曾是景德镇对外交通最重要的通道。1998年水灾后,景德镇对昌江和南河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治理,并对南河东郊的一段河道实施了改道工程,防洪能力有了很大的改善。
·2.6【矿产资源】 景德镇的主要矿产有瓷石、高岭土、煤、钨、砂金、铜、萤石、硫磺、石灰石、大理石等,特别是瓷石、高岭土和煤炭蕴藏最具特色。景德镇的高岭土在国际陶瓷界都具有影响;煤炭资源也十分丰富,是江西省的三大产煤区之一。
·高岭土 高岭土是陶瓷工业最重要的原材料,景德镇产的高岭土品质非常好,用它生产出来的景德镇瓷器,曾经代表着中国陶瓷制品的高端水平和上等品质,影响着中国甚至世界。现在国际上通用的高岭土学名--Kaolin,就是来源于景德镇北部山区鹅湖镇高岭村边的高岭山。
·煤炭 景德镇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乐平市(参见“12.5乐平的工农业”之乐平矿务局)。

3.【陶瓷文化】
·3.1【景德镇瓷器】
·CHINA的故事 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景德镇官方也以此为荣,在对外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底蕴时加以引用。
·景德镇瓷器
◆瓷器产品简介 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
◆郑和下西洋与景德镇瓷器 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公元1405年 (明永乐三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了大量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瓷器,促进了中国陶瓷远销海外,扩大了中国陶瓷的声誉,也极大地推动了景德镇的陶瓷国际贸易。这些情况在《明史》和郑和随行翻译费信着的《星搓胜览》都有记载。郑和下西洋对发展中国的陶瓷生产 , 特别是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瓷来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郑和七次下西洋,景德镇青花瓷、浙江青瓷、福建白瓷,扬名海外,并由东非传及欧洲,使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青花瓷,名声大振,海外需求大量增加。当时不但海外商船相继到泉州,并派人到景德镇、杭州贩运瓷器绸缎等商品,而且明代国内不少大商人如李锦、潘秀、郭震等,大量装载瓷器等物出海销售,满足海外需求。当时巨商郑龙芝兄弟,拥有商船百艘,海员千余人,常到景德镇采购青花瓷、茶叶,去浙江采购绸缎,然后派遣海船运到东南亚、阿拉伯、东非各地销售,深受欢迎。后来,日本着名陶瓷考古学家三上次男率学者在东南亚、非洲考察了中国古代陶瓷输出亚非各国的大量碎片,着有《陶瓷之路》一书,称海上丝绸之路为陶瓷之路,也是古代景德镇陶瓷的国际贸易之路。

E. 景德镇为瓷都有哪些地理条件

瓷都景德镇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相当于东经 116 ° 54”----117 ° 42” ,北纬 28 ° 42”----29 ° 56” 。它的东面是万年县,西面是波阳县,北面是安徽省的祁门县,东北是安徽省的休宁县,西北是安徽省的东至县,东南是德兴市,西南是余干县。地处两省八县之交,是江西省的东北门户。景德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它与四周着名旅游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忘北百余公里,是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旅游风景区;往西不到二百里,是以庐山、石钟山、龙宫洞为系列的鄱阳湖旅游风景区;往东是以杭州、千岛湖为重点的富春江旅游区;往南是以龙虎山、三清山、武夷山为主的赣闽边界旅游区。串游这四个旅游区,途径景德镇是最佳、最短的线路。景德镇已发展为江西省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景德镇市全境两头宽中间窄,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 115 公里,东西最宽处约 57 公里,总面积为 5247.9 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3.14% ,其中山地占 69.55% ,耕地占 12.36, 水域占 4.75, 其余为城镇、村落、道路。市区建成面积为 45.48 平方公里。土壤以黄土为主,沙土、淡灰土次之。广袤的土地,适宜的地理条件,使得景德镇自古以来又是中国着名的产茶区之一。远在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写道:“商人重利清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瓷茶并茂,工商齐驱,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F. 景德镇在哪

·2.1【地理位置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
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

·2.2【地形】
景德镇属丘陵地带,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和西北部多山,群峰林立,岗峦重叠,最高峰位于与安徽休宁接壤的省界地带,海拔1618米。景德镇市市区处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如遇持续的暴雨天气,市区很容易形成水患。1998年市区曾经发生过严重的昌江、南河泛滥,许多工厂企业、居民住宅及城市街道遭受水浸;农田、菜地被洪水冲刷,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G. 景德镇具体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西北与

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
【地形】景德镇属丘陵地带,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市区内平均海拔32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和西北部多山,群峰林立,岗峦重叠,最高峰位于与安徽休宁接壤的省界地带,海拔1618米。景德镇市市区处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如遇持续的暴雨天气,市区很容易形成水患。1954年、1996年市区先后发生过两次严重的昌江、西河、南河泛滥,许多工厂企业、居民住宅及城市街道遭受水浸;农田、菜地被洪水冲刷,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经济简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景德镇发展坐标:景德镇经济发达,依托千年瓷都的产业基础和品牌优势,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大力发展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生物陶瓷、工艺陶瓷和精品建筑陶瓷,培育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世界瓷都、赣东北工业重镇和文化生态旅游城市。我市2011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27101万美元,同比增长57.1%,占全省比重4.0%,增速位列全省第九。其中出口总值达123870万美元,同比增长59.6%,占全省比重5.7%,增速位列全省第八;进口总值3231万美元,同比下降2.5%.旅游收入首次突破80亿元。2011年财政收入69亿元。2011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00多元。农民收入也超过7500多。居中部包括安徽湖北湖南人均排名第13位。以景德镇城区为中心,联动发展浮梁、鄱阳、万年县城和乐平市区,形成以景德镇为中心的赣东北城镇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景德镇的定位是直升机航空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H. 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

早在新石器时代景德镇就开始烧陶,至唐、五代,景德镇不仅生产青瓷和白瓷,还创烧青白瓷。宋以来,景德镇以其精美的瓷器闻名于世,一直受到朝廷的重视,并已名扬海外。

景德镇在东晋叫新平镇,唐武德四年改镇为县,仍叫新平。因其雄居昌江南岸,又叫昌南镇。北宋真宗时(公元1004--1007年)改名为景德镇。

当时,景德镇烧制的瓷器光致茂美,名扬海内,真宗皇帝赵恒派官员到镇督造瓷器,贡奉朝廷,并命陶工在瓷器底部写上“景德年制”四字。景德是真宗年号,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就改名为景德镇,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原因:

1、气候条件好。景德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气候对于生产瓷器的好处就是,所烧造的瓷器胚胎不容易胀缩变形。

2、水利条件好。水对于瓷器的生产无疑是重要的。因为不仅瓷土陶土捶泥需要用水,瓷器的运输更需要水(陆运瓷器容易破损)。从景德镇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上来看,除了母亲河昌江,景德镇还有南河环绕于东南,西河贯穿于西面,有三水环城之势,运输十分方便。

阅读全文

与景德镇地理位置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