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汛期是什么意思

地理汛期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7-05 16:23:00

Ⅰ 什么是地理里的流量,汛期,凌汛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立方米/秒)。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珠长江是中国流量最大的河流。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着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凌汛,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称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中国北方的大河,如黄河、黑龙江、松花江,容易发生凌汛。

Ⅱ 地理中汛期是什么意思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着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采纳哦

Ⅲ 地理:什么叫汛期如何判断河流有无汛期

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判断河流有无汛期:
各地由于降雨时间和多少的差异,汛期并不一致。(看降雨)

Ⅳ 地理 汛期是什么意思

“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像长江汛期在夏天,主要是夏季,降雨量多。像我国东北,河流汛期在春天,多为冰雪融水。

Ⅳ 汛期是什么意思

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着上涨时期。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着上涨。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中国北方,冬春季节河中水流受冰凌阻碍而引起的明显涨水现象称为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人们习惯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期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差异,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迟早不一。据降雨、洪水发生规律和气象成因分析,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
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我国汛期主要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每年五至九月份,江淮流域降雨明显比其它月份多,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汛期。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时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

Ⅵ “汛期”是什么意思﹖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着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河流径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条件,我国河流的补给来源有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而以雨水补给为主要,有的河流冰雪融水能够形成春汛,但是一般不会成灾。

各地由于降雨时间的差异,汛期并不一致。长江以南的河流,在初夏就能够形成水灾。

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为4种汛期:

(1)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伏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秋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称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称为春汛期。在黄河上,由于上游开河的凌洪传到下游,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故又称春汛期为桃汛期。因为伏汛期和秋汛期紧接,又都极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称为伏秋大汛期,通常简称为汛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汛期

Ⅶ 什么叫汛期用高中地理知识回答的 最好的回答

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等补给,引起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着上涨的时期。

Ⅷ 什么叫汛期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着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显集中出现,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时期。由于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涨水季

节不同,汛期的长短和时序也不相同。
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着上涨的时期。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着上涨。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因正值桃花盛开时节,故亦称桃汛(或桃花汛)。中国北方,把春季河冰解冻引起的涨水现象专称为凌汛。黄河在宁夏-内蒙段,山东河口段和松花江下游等由南向北流的河段都有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中国习惯上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水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中国不同地区的河流,汛期出现的时间、次数以及它们的组合情况都不相同。
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为4种汛期:
(1)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伏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秋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称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称为春汛期。在黄河上,由于上游开河的凌洪传到下游,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故又称春汛期为桃汛期。因为伏汛期和秋汛期紧接,又都极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称为伏秋大汛期,通常简称为汛期。

Ⅸ 地理 汛期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着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着上涨时期。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着上涨。

汛期好像是夏季左右 比如非洲的尼罗河,由于尼罗河的源头为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那里为热带草原气候,有雨季,到了雨季水就多,一直到了下游的埃及,在哪里泛滥,人们便离开,过一段时候人们回来,那时候土壤水充足,又是冲击平原,人们就在那里播种,就有了古埃及文明。

Ⅹ 地理的汛期是什么

一年中因季节性降水 融冰 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着上涨时期。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地理汛期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