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草船借箭诸葛亮晓地理指什么

草船借箭诸葛亮晓地理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06 18:31:20

❶ 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巧安排在草船借箭中找出

这是题吗?出这种题我也是醉了,三国演义本来就吹诸葛吹神了。出题真是没意义。
知天文:预见三天后有大雾
晓地理:(我也不确定)知道受箭位置水面平缓,地势较低
识人心:知曹操定不在大雾出兵,只会放箭拒敌
巧安排:1.一列一字将船排开,左右两侧皆受箭 2.提前唤鲁肃同去,防止鲁肃报信,也让他见识自己手段好向周瑜报告。

❷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晓地理主要是指借箭的船回来的时候怎样

夜观天象,发现几天之内必有大雾,同时算准曹操疑心重,大雾弥漫之下肯定不会出战。知道鲁肃仁厚,向他借船借人的还不必担心他向周瑜举报,从而完成了草船借箭。

❸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晓地理表现在哪些方面

夜观天象,发现几天之内必有大雾,同时算准曹操疑心重,大雾弥漫之下肯定不会出战。知道鲁肃仁厚,向他借船借人的还不必担心他向周瑜举报,从而完成了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艺术作品

《草船借箭》暗喻国际政治和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展厅里,船舵上的五星红旗十分醒目,艺术评论家费大为认为,国旗可以表明作者的观点:对中国的批判和攻击将有利于中国。早年在中国美术馆展览的时候,船头却没了这面国旗。

蔡国强展览的视觉效果惊人,甚至充满娱乐性,很多人长时间坐着,津津有味地看他制造的一次次爆炸的录像,看他摆弄火药,怎样让万里长城延长一万米,怎样在天空中打出黑彩虹,怎样模拟时代广场发生的一次汽车爆炸事件。

但在美术馆的空间里,录像和火药画都不如那些装置作品来得刺激,比如《草船借箭》,即使不论这个产生于1998年的作品所体现的中国式智慧,从视觉上它也令人过目不忘。这艘草船悬挂在中国美术馆的大厅,船身插满了利箭,如同一只巨大的翅膀。

《草船借箭》是从纽约现代美术馆搬过来的,单单搬它就花了几十万美金,而其体积之大使得中国美术馆必须拆掉大门才能让它“驶入”。

❹ 草船借箭诸葛亮懂地理表现在何处

基本同意一楼的见解.
天有大雾——天文
算到曹操不敢出击只放箭——识人心
相信鲁肃不会告诉周瑜借箭——识鲁肃
但是,我认为,知地理这一条,虽然也是恰当地把握了船只的距离,但是,是因为他把船在河流的流速和划船的速度做了权衡,这样讲,才算是“地理”吧.

❺ 《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运用什么地理知识

风向、水文、气候、地形

这位同学,你知道什么是地理吗? 你要问的是地形吗, 难道地理不包括风向、水文、气候、地形 。天气 雾霾天气 水流吗?

❻ 草船借剑火烧赤壁诸葛亮运用哪些地理知识

草船借箭利用了"雾"作屏障,所以说是气候.
火烧赤壁利用了"风"助火势,所以说也是气候.

❼ 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利用的是什么地理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雾的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烟雾。

  1. 辐射雾:在日落后地面的热气辐射至天空里,冷却后的地面冷凝了附近的空气。而潮湿的空气便会因此降至露点以下,并形成无数悬浮于空气里的小水点,这便是辐射雾。它主要在秋天或冬天的清晨,天晴且风弱时出现,在日出后不久或风速加快后便会自然消散。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2. 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这种雾常伴随毛毛雨的天气。

  3. 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蒸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4. 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种潮湿空气必须稳定,山坡坡度必须较小,否则形成对流,雾就难以形成。

  5. 锋面雾:经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附近,一般雾后便是持续性的降雨。锋前锋后均有,但以暖锋附近居多。锋前雾是由于锋面上面暖空气云层中的雨滴落入地面冷空气内,经蒸发,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凝结形成;而锋后雾,则由暖湿空气移至原来被暖锋前冷空气占据过的地区,经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因为锋面附近的雾常跟随着锋面一道移动,军事上就常常利用这种锋面雾来掩护部队,向敌人进行突然袭击。

  6. 混合雾:有时兼以上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

  7. 烟雾:通常所说的烟雾是烟和雾同时构成的固、液混合态气溶胶,如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等。

  8. 谷雾:这个通常发生在冬天的山谷里。当较重的冷空气移至山谷里,暖空气同时亦在山顶经过时产生了温度逆增现象,结果生成了谷雾,而且可以持续数天。

  9. 冰雾:当任何类型的雾气里的水点被冷凝为冰片时便会生成冰雾。通常需要温度低于凝点时亦会生成,所以常见于南北极。在《环境监测》一书中按其形式把它分为分散型气溶胶和凝聚型气溶胶。常温状态下的液体,由于飞溅、喷射等原因被雾化而形成的微小雾滴分散在大气中,构成分散型气溶胶。液体因加热变成蒸汽逸散到大气中,遇冷后又凝集成微小液滴形成凝聚型气溶胶。雾的粒径一般在10μm以下。

❽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此战的地利之处在于什么,谢谢

天时:算准当天起雾,选择在晚上在天刚亮时走。
地理:在清晨江面雾散没风的的时候走,让敌人追不上。

❾ 在《草船借箭》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

知人心,识天象,晓地理
知人心:1.知道鲁肃不会将借船的事告诉周瑜
2.知道曹操不敢出兵迎战
识天象:1知道3天后会起雾
晓地理:知道逃跑的时候是顺风

❿ 草船借箭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那里

第一,诸葛亮看穿了周瑜的用心,推算出限期内,周瑜不会给他完成足够的箭矢的人力、原料;
第二,诸葛亮看穿了鲁肃,料到了鲁肃是个忠厚的人,不会见死不救,或者告密出卖他;
第三,诸葛亮看穿了曹操的多疑,雾天怕被埋伏,不会出兵追击
这三点突出了孔明对人心的把握,又间接点出了他对内政的擅长(计算出造箭的耗费与时长)
第四,诸葛亮推算出了3天后的天气,到时会有大雾,这就是所谓“知天时”;
第五,诸葛亮以草船借箭时,对船只朝向的调整安排,当晨雾散去,曹操看清虚实时,刚好船队顺流顺风,让曹操追之不及,这就是所谓“晓地利”。
这两点突出了孔明对天时地利的把握,以及合理利用。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着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由此《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但在正史《三国志》中却是孙权所为。
还原历史:
草船借箭,历史上却有其实,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不过有两个版本的。据《三国志·吴主专》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再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个跟草船借箭没什么关系,但是下面这个就有了。
在《魏略》中却不是这个说法。它说孙权来的时候,不是乘轻舟,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箭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匀船平”,孙权也就回去了。这件事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

阅读全文

与草船借箭诸葛亮晓地理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