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高三地理该如何审题

高三地理该如何审题

发布时间:2022-02-02 08:29:14

❶ 怎么提高地理审题能力

(1)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常常会选择一些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目的,在这两个片段中,教师把学生的机会剥夺了,教师成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失去了巩固练习的机会,成了一个知识的接受器;教师把情景的分析和解题过程包办了,成了一个孤独者;学生等待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成了清闲者。潜移默化中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习惯,等待教师的答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等待着教师划定“背”的范围。(2)教学反馈。练习的作用除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外,还有一个功能是反馈信息,即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包办练习的结果,使这一功能得不到体现,教师也无法获取第一手的教学信息,也无法实施教学策略的调整,教学只能按教师预设的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变得死气沉沉。(3)培养审题能力。学生的审题能力很差,题目看得不仔细,回答问题答不到点子上,教师把责任推给学生。练习除了巩固知识、反馈信息外,也有审题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培养的功能,教师的包办代替,让学生失去了这种机会,也隐藏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欠缺,到了考试暴露问题时,老师认为自己教得很好,讲得很清楚,学生没学会,显然是学生能力不行。好象自己很委屈,其实真正的委屈者是学生。

❷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三地理复习

一、区域定位很重要
每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均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区域定位的问题,即以经纬网、海陆轮廓等地图的形式呈现某个区域,以考察该区域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学生若不能准确定位,那么利用平时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难以快速而准确地解答此类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成绩。如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地理选择题第6、7题,若能利用经纬网迅速定位,那么答案即可很快确定。常有学生问:“老师,地图怎么记呢?”是啊,我们谁都不可能拿着地图去死记硬背,这样也记不住。因此,我给学生布置 “每日一线”,即每日记一条重要的经线或纬线,记该线所经过的主要国家及海陆轮廓,以及该线所经地区的主要地形、气候、河湖、城市等,这样坚持下去,就能既使学生记住地图,在头脑里形成世界及中国主要经纬网的基本框架,还能使学生将所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复习,从而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强化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效果。
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关键
相对于知识的考察而言,新课标高考对考生能力的考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原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轮复习刚开始,我们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就要精选一些习题,以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答这些问题。训练时应对学生严格要求,即课堂讲解前必须保证做完相应的习题。在讲题的过程中,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即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描述自己是如何分析、如何解答某个问题的,然后教师再对其做以评价,最后形成大家认同的答案,经常这样训练,学生拿到题目就会形成习惯性的程序,即先分析推理然后作答,或与同学讨论后作答。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还体现了新课标的主题思想,即新课标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反过来,只有运用新课标理念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适应新课程下的高考,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还有,讲完习题后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归纳和总结,即将所分析习题的结果进行整理,从而形成一定的答题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答题效率,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答完相应的题目。
不少同学常会抱怨,说综合题难答,常常不能答中要点,我认为这是没有从平时的训练中真正掌握答题方法的体现,他们首先没有形成对地理问题的分析思路,又没有进行答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事实上,许多综合题的回答都是有模式可以借鉴的,在学习高中地理的基本原理时,我们常常会以某一地区的情况作为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建模”的过程;高考过程中,虽然基本上不会考到相同的案例,但一般会考到相应的模式。所以,我们必须从平时的训练中及时归纳总结,以形成相应的答题模式,如我们可以总结出:分析传统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一般应从“资源、能源、水源、市场、交通”五方面进行,在遇到分析鲁尔工业区、东北辽中南工业区等时,都应从这几点去考虑;而高技术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则应从科技、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逐步总结、积累一些常用结论,会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节约大量宝贵的考试时间。如:某地北极星的高度即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刚好发生极昼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纬度的二倍;海洋上等温线弯曲方向即洋流的流向;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则全球陆地等温线都向北弯曲;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等等。
三、适量的综合训练很必要
在高考前利用约两个月的时间集中进行综合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综合训练可以使学生加强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运用以及主干知识的记忆;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以及从图、文、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答题更加规范、描述更加准确、全面;使学生答题的效率和速度更高等等。只有通过综合训练,学生才能精神饱满、信心百倍地战胜高考!

❸ 如何搞好高三地理课堂复习

第一轮复习要狠抓基础。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我认为高考强调考查的是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如区域空间判断、时间的推算、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为此,一轮复习阶段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计划紧跟规律,老师紧跟计划,学生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学生在课堂上要跟住老师的节奏,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如果学生地理在基础年级学得不太好,那么这一轮复习就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通过全面复习教材,提高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二、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

这个中心就是主干。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今年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学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三、做到两个提前形成习惯

一是尽早训练答题规范形成正确的答题习惯

在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习题训练中,学生要格外注意解题技巧的培养,注意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学习习惯,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次,学生要学会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在读书时,要思考所读内容可能如何出题(即从书中读出试题来,将教材试题化);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

二是关注热点拓宽视野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征之一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的。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不妨从现在就开始。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与水污染、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生态灾难、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绿色奥运、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地区冲突(如中东)、台湾问题、核问题等等。

对这些是世界和我国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学生应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复习中应把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当做专题式“问题化”处理,弄清这些问题发生的地点及背景,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结合,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其影响,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凡与热点有关的问题,即使本来不是学科的重点知识也要掌握

四、抓住三种图表提高地理特征能力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便于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分析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往往把地图和图表作为表达和联系地理、历史和政治这三科知识的信息载体,所以地图和图表往往是学科内或者跨学科间综合题的切入口。

针对高考重视图表考查的特点,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训练。可有计划地每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相应的地图册复习、练习,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图表复习可分为三种图表复习

一是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这类图有许多共同点,所包括的信息也丰富,是地理试题考查的重点;譬如等值线图就在历次高考中多次出现。学生不妨从怎样绘制等值线着手,搞清图形的来龙去脉,分清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掌握图形所要表示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再联系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解题。

二是统计图表。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数值特征和相互关系,要学会统计图表的分析方法,特别注意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

三是区域地图。地理学科内综合题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判断区域位置,就无法答题。

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应能做到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只有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等题型训练,才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五、抓住四大要点提高得分能力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学生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应该说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要复习好高中地理得高分,一定要注重“四抓”。

一抓“概念”重“消化”

学生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二抓“原理”重“理解”

学生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三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学生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学生要多注意老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四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共性。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这就是个性。具体实际情况中可能个性更具特点。

六、走出六大误区提高复习效率

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复习,取得最佳效果,是所有高三学生的一个共同的心愿。但是,事实上由于个体的差异和方法的不同,复习效果相差很大,由于方法失当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容忽视的。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比别人勤奋,而成绩老是没有明显提高呢?”对于有这样疑问的学生,除了调整学习方法之外,还要注意自己是不是陷入了以下几种复习误区:

误区一:对自己没有较准确的定位,好高骛远。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没有清醒的认识,高估自己的水平,在复习过程中一味地钻难题,忽略基础知识,追求巧解偏题怪题,忽略通性通法。其实,能力是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逐渐形成的。现行高考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占70%,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抓基础,只有根基牢固,才可以谈提高能力。

误区二:面面俱到,一味求全。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无论从全局的角度,还是从单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况且,由于高考试卷受卷面、考试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识点,必定是有重有轻,有主有次。因此,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重点知识的复习。重点突出,主次分清,复习效果才会好。

误区三:学习无计划,盲目跟从老师。高三复习一般有近一年的时间,学生要做很多事,学习巩固知识及提高能力并重。老师是按全体学生的水平为标准进行复习指导的,但学生之间的基础有差异,学习方式和理解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每位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拟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合理地安排时间,且一定要完成计划。

误区四:零敲碎打,死记硬背。高考题目的设计思想常常定位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及各类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上。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且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和常用的基本方法,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综合能力提高和知识的灵活应用。

《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减少记忆型的题目,增加能力型、应用型以及综合型的题目。靠死记硬背、牺牲速度换取高分的时代不存在了。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误区五:题海战术,追求数量。有这种错误思想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做题越多,见过的题类就越多,对解题越有利。其实,并不是做题越多越好,多买几本参考书就能产生效果。题是要做,但要有针对性地做题,明确思路,掌握规律,熟悉方法是最重要的。若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去做题,学习成绩会提高更快。

误区六:审题粗心,解题方法僵化。解题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解题之前认真读题目,正确领会题意,通过思考仔细推敲,抓住问题的实质,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有了一审慢才能有二做快,审题不细致,不全面,必然会导致快解不快,甚至出现错解或误解。所以要做到审题慢而细,做题快而准。

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思维定势化,只以单一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不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考虑问题,把特殊问题一般化,或把简单问题繁杂化。如果在学习中注意掌握多种解题方法,掌握多种解题思路,经常进行灵活多变的一题多解的训练,思路拓宽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就会更多、更合理。以上为个人对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牢固做好高三一轮复习,能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dili/39074.htm

❹ 浅谈高三地理复习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如何提高高考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效率
高三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进入高三以后很快的就会面临高考,很多的同学都是会感觉到地位这个学科在高考文综的成绩中是一个较大的障碍,尤其是地理的综合题,综合题看着比较是简单,答案也写可很多,可是就得不到高分。
1要认清综合题在地理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在高考中,综合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在描述以及阐述事物、论证等等主要能力,同时还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总结、判断等能力的考察,这些能力的考察归根到一点都能在综合题上有所体现。在高考中,综合题在设置上一般都是比较新颖的,所采用的素材都是比较新,从新的角度来进行设置问题,试题的难度是比较大,这是能够充分的体现出高考试题在选拔上的特点。例如,在山东高考文综试卷中,地理一共是78分,在这78分中综合题就有3个大题,一共是46分,题目是不多,可是所占有分值还是比较大。在高考文综考试说明中,“在给一定的时间里,充分的完成每一种的地理计算还有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通过综合题的答题才能够很好的展现出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是对于地理的知识还有地理答题技能掌握情况,因此,这样题目才能够非常好的检验出学生思维的广度,以及学生表述地理问题能力的作用。
2提高综合题的解题能力的方法
2.1认真审题、充分获取有用信息。
认真审题审图可防止答偏题,审文字题时要特别注意条件、中心词、关键的修饰语。审题时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审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图材料,文字要画出关键词,进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等,分析材料含义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归纳,备用。高考地理综合题目中有好多关键词,比如:因素和原因:影响巴西人口分布在巴西高原上的因素是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是气候,但我们的学生的答案往往是,巴西高原地处热带,平原地区潮湿闷热,高原上却气候凉爽。这样回答显然不得分,就是没弄清因素和原因的区别。再比如,变化:基本上历年高考题都考某些地理事项的变化。如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随着城市发展城郊农业比重降低的土地利用类型,这是选择题,学生一般不存在会而失分的情况。换成一道综合题,如根据图表说出某地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如果回答第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同样也不得分。回答该题的关键词是变化不是比重,所以学生的答案中要体现出变化的字眼,如上升或下降。另外还有许多关键词,如不利和有利,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等等。第二步审问题:通过题目中的问题,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联系平时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形成答题框架系统。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高考地理综合题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形成超强的能力。第三步审赋分:做综合题时,要根据分值确定答题的要点数量。一般情况下,每个要点的得分是 2分一3分。如果是10分的问题,那么,至少要考虑有4个~5个要点。当然,这些要点不能是重复的内容,应该是不同角度的,符合地理专业性、科学性的要点。
2.2善用地理规律、精心组织答案。
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灵活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来解答试题,明确分析解决该问题所运用的地理原理或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课本相关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今后高考的主要趋势之一。因此,在巩固基础、了解教材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还应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纷繁复杂的地理基础知识进行知识重组,以突出重点和主干。例如,2010年山东高考文综的第26题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3幅图综合回答关于德国鲁尔区与我国沪宁杭地区有关气候、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相关问题。要成功解决该题,学生除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相关基础知识外,还应能运用系统的地理原理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重组,进行综合分析。如:德国鲁尔区的工业发展历程特点、原因、现状与我国沪宁杭工业基地工业发展的区位特点、成因的比较分析等。
2.3加强答案表述能力的培养。
所答的答案要语言要精炼,一定要做到专业和科学等。我们所说的专业就是指用地理语言来回答问题。简洁就是指所答出的题就是不说废话,不离题,避免语言过于生活化或者不简洁;科学就是要求答案准确,关键词要做到准确无误,在语言表达上一定要准确,逻辑性,即文字表述前后是连贯的,有层次的,有因果关系的。高考阅卷采取的是流水作业的形式,要让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试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寻找关键词,“踩点”给分。建议同学们

❺ 高三地理到底怎么学

其实学好地理很简单。
如果是想学到还不错的水平,那么你必须把几乎每个知识点都掌握,看起来这似乎很困难,可是这并不难完成而且必须完成!只要有空就去记忆知识点就OK,有些知识点很难记,可是如果形成网络的话就是很容易的事情。比如说赤道低气压带降水多,为什么呢?因为是受热多,形成上升气流,同理,在沃克环流中,赤道太平洋西侧降水也多,原因是一样的。有些知识点在记忆中,就会自动归类。而且记忆实例,是帮助记忆知识点的最好方法。
如果你是想学到特别拔尖的水平,那么一些很刁钻的知识点你也得记住,这些知识点考的几率不大,但有时考到也是一两分的那种。比如剪羊毛的季节是在冬季,英国有北海一般的控制权,所以英国也享有北海油田的控制权,所以英国是发达国家中极少的能自给石油的国家。这些知识点都是靠平时的积累,地理课上能积累到很多。这种题目一般会出现在大题或选择题中的一个小选项中,碰到了就拿分。有机遇性的,所以你最需要做的还是掌握基础!!
千万别死记硬背!否则愈背愈没有信心,地理不是历史!是绝对需要技巧的!你记住了风由高压指向低压以及地转偏向力,你就能记住全球6个风带的风向以及东亚、南亚季风冬季夏季风风向。所以千万别灰心,有信心就有希望。有了技巧和努力,你肯定能成功~~
我今年刚高考结束,高考前地理是我最不担心的科目,并不是说我一直地理就好,我高一高二没听过地理课,但是高三只是课上认真听听,回家也没怎么花费时间,现在地理学的也很好。所以你一定要抓住课堂!(我的例子不是让你高一高二去偷懒的,如果高一高二就能记忆很多知识点,高三听完复习课,基本上你就无敌了,再加上少量题目练习巩固)回家后在加强记忆,题目别做太多,尤其是没有基础的时候,做的越多到时错的越多,越不想学。你就听课,背书!高考冲刺阶段结合看着高考地理考纲,看着其中某一条内容,你能想到跟它相关的几乎所有知识点时,你就成功了。比如你看到城市化这一考点,你能想到城市化的定义、进程、影响(利弊)、意义、措施等等,你能知道城市病和城市化的影响两者不是一概念,那么你的背书就很有效果了!
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我觉得自然地理方面比较简单,都是死的,就是记忆、计算。而人文地理就比较烦躁了,有时答了交通,答案偏偏是劳动力,这方面也得下些功夫!你在学习的这方面的时候,结合着课后习题,多去看看,多看就有更多感觉。不是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吗~~练习放在背的差不多后再去做。这样比较有效果,可以检验哪方面记得不牢。
哦,对了,你可以多多请教你们老师,老师不利用多可惜啊~~有不懂就去问,不会技巧记忆问题,也去问,听听你们老师怎么记住这些知识的,很有启发。

最后,祝你地理轻松拿下哈,加油~~谢谢采纳!

❻ 高三地理怎么复习,高考地里答题技巧。

首先,不要有畏惧心理;其次,应该多看地球仪和地图;再次,多做题,再把同类型的题归纳一下,形成体系,与此同时,在上课时要有做笔记的习惯,题记结合;最后,再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历年高考真题,做到学以致用。

下面我总结一下地理的学习方法,希望能为楼主找到一个提高成绩的捷径:

一、更新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联系十分紧密,初中地理知识不扎实,就很难适应高中地理学习,而整个中国的现状是,初中地理教育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更薄弱,有的找非专业的老师带课,有的甚至就不开地理课,中考反正不考地理。我认为,这是高中学生普遍感觉地理难学的主要原因。所以,按计划补习初中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多看地图,多理解地理原理,勤动手写(或表达),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的学科,地图可以容纳无数的地理知识(或叫地理信息),学会用地图,会使你的地理学起来很轻松;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它要求同学们必须理解地理原理,然后学会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这好比做数学题要用一定的公理和公式一样;地理也有一定的文科的特点,要求同学们用专业术语来表达地理问题,所以平时要勤动手写,要学习课本语言和老师的地理语言;地理试题是有一定的答题规律的,要想考出好的成绩,必须总结答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下面我展开讲一些地理试题的答题技巧。

1.要有答题思想:一道好的地理试题,都可以用一定的知识、原理或技能解决它,否则,它就不是一道好题。这一思想是要告诉你,做地理试题时,不要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2.很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影响因素,比如,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组成要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荒漠化的形成因素等,这类知识容易出问答题,我们可以用“要素分析法”来解决。第一,好好审题(用咬文嚼字的态度去审题);第二,写出做题理论(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第三,挑选符合题意的信息(信息从材料中来,从学过的知识中来);第四,表达(用专业术语回答;若是简答题,分条回答;先主后次;要注意是简述还是详细分析等等)。

3.另外,要学会不断总结答题技巧。如果你经常对某种类型的题目很苦恼,难道你就不想想办法解决一下吗?可以与同学们交流对策,也可以与老师交流对策,而不是,这次错,下次错,以后还错。

三、上课要认真听讲。

不要指望着上课睡觉而课下背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想提高地理成绩,那是妄想!地理原理是要理解的,你课堂上认真听课了,真正理解了,课下就不用再费大力气去自学了。况且很多重要的知识和原理隐含在“活动”中,课本中根本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须认真听课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充足的睡眠是你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课堂上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任务。

老师上课设置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老师让你在书上划一下,你就没有必要非把它写下来;老师让你必须动手用自己的语言去写答案,你就不要只划课本的原话;老师让你们分组讨论完成任务,你最好先不要单干;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你最好不要与其他同学讨论......总之,不要自作聪明地偷懒,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大打折扣,这样结果往往害了自己。

五、要对平时的练习题有所取舍,不要搞题海战术。

我们平时做的地理试题,充斥着大量的怪题、旧题、偏难的试题,对同学们“毒害”很深,甚至也“毒害”了一些地理教师,我们要擦亮眼睛,看清这些地理试题的真面目!

1.很多地理资料编写的很厚,内容总结的很多,其实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看似给人“很专业”的印象,其实是为了增加页数,编书人和书商的利润就增加了。

2.有很多地理试题是把课本中的某一句话拿出来考学生,高考绝对不会这样考!课本中某的一句话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正确的,但是把它单独摘出来就不一定正确了,这样的题目我们做了,只能是害了自己。

3.很多地理试题材料信息严重不足,根本与高考题目的设计思想不一致,把学生当成博物学家来考!本人经常遇到一些错题,它们在很多教辅资料中到处“游荡”,毒害着我们学生。

4.很多题目中的图、表制作十分粗劣,根本经不起科学考究。

5.有些教辅资料为了充实内容,硬把高三才能做的题目拿来让高一的学生做,无形中增加了难度,使本来就困难的地理学习和教学雪上加霜。

❼ 高考地理如何审题(详细点)

高考地理审图、审题方法和行文策略

一、审图

(一)地理的图象特点:

地理形象材料表达方式有:点、线、面、箭头、数、形象符号等,应认真阅读图例的文字说明。

1、“点”——常表示城市、港口、矿区、工厂、旅游点 等的确切地理位置;或起点终点等时序;

2、“线”——有经纬线、等值线(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交通线、生产网络线、要素相关线条等;

3、“面”——工业、农业区;气候、地形、大洋区等。

4、 “箭头”——

①自然要素运动方向。(河流流向、地球运动;洋流、大气、生态物能、地壳物质等的循环);

② 区域生产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资本、技术、廉价劳力、产品、市场信息等);

③工艺流程等。

④地理要素运动箭头。

(二)地理的数量特点:

定量定性分析地理数理统计图表。

(1)表格统计:以纵横时空比较为主,应约算勿精算:

①一定的时间比较空间发展差异;

②一定的空间比较时代、时段差异;

③一定的区域以史为鉴颂今或警世结题;

④多区域以比较借鉴取经或突出特色结题;

(2)扇状统计、三角坐标统计图:表达为“以要素结构组成分析为主”。

①判断要素主次序列;

②分析成因、评估及对策结题。

(3) 柱状统计图:以时序和空间对比分析为主:

①以揭示说明时空分布特色或时代进步的表现;

②说明时空差异原因结题。

(4) 等值线统计图:以区域空间差异比较表达为主;

①从数形状态分析区域特点:注意其稀密、平曲、开闭、趋向,数值标准及单位。相邻两根的线的关系是难点,应特别注意。

②分析成因及评价结题。

(5) 直角坐标统计:以两要素相关特点分析为主:应从特殊位相入手

①找峰值和谷值的坐标位置及变化趋势;

②以分析成因、评介其影响结题。

(三)地图的功能特征:

地图依功能划分为

(1) “区域分布图”—区位分析为主。目标为

①识记地理事物分布位置。

②分析要素空间区位联系。

③从主题要求出发评价区位优势或劣势,说出对策结题。

(2) “概念图”—概念形象化:

①抓住线条和箭头的含义。

②类比概念的相关联系或本质差异结题;

(3)“原理图”:说明地理事物成因。

①紧扣符号含义及要素间的联系;扣其物质流和能量流。

②分析该事物的影响结题;

(4 )景观图表示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征为主。

①描述事物的区位、季节变化、阶段变化。

②分析外貌特色的形成的原因结题。

(5) “统计图”—说明地理事物时序发展状态、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差异为主:(见前述)

(6) “联系图”反映各种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为主。

①抓住核心内容和根源等分析其关系。

②以整体性特点和意义分析结题。

(7)“流程图”:反映生产工艺流程。

①熟悉工艺流程,认识该产品的上下游联系。

②分析区域经济结构特点及影响结题。

(8) “漫画图”:环保为主。

①抓住与常规思维异常的形象、文字说明和主题。

②多为可持续发展类。

二、审文

审文字材料对高考地理的答题文字的组织十分重要。

1、审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题制宜,确定思路:

⑴看问题的主题——主题是命题的“眼睛”

⑵读文字材料

⑶阅读图象材料。

要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

找“主语”——确定题中主题,认定答题方向;

找“状语”——锁定季节(7月或1月份。锁定空间位置(VS记忆母图)。

找“定语”——锁定概念内涵外延,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

找“谓语”——确定主宾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包括、不包括?因、果?等

找“宾语”—---选择题中的子项,成败在此一举。常用排除法,否定三项,找出目标项。客观题就是用文字表达。

找“动词”—— 动词会告诉你:在材料中的“人物”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 在题中告诉你“要答什么内容?” 组织文字、画图、选取字母等

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这也是常丢分的原因。

2、对图象处理过程为:

①看图名定主题 。

②看图例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

③看要素分布和空间联系.

④分析、归纳、综合,推理出答案要点,罗列①、②、③或甲、乙、丙。

3、注意地理试题均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主题要求、答题方向和提示条件。

三、应对审题能力薄弱环节

(一)学会审题

A、选择题的审题步骤
排错法:(1)题肢本身错 (2)与事实不符 (3)与题干无关
排异法:(1)张冠李戴 (2)因果倒置 (3)二次推理
怎样“排错”“排异”:(1)审题干 (2)审要求 (3)审题枝
B、主观性试题的审题步骤
主观性试题的类型:

①判断分析法 ②理解说明法 ③归纳演绎法 ④比较分析法 ⑤综合分析法
审题过程及内容: ①审材料 ②审设问 ③审题分

1.定范围— ——确定考的学科哪部分。
2.定方向———确定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问中的哪一问。
3.定中心—-——确定试题要求考什么条目和考什么热点。
4.定性质———从分数分配上确定考有是简答题,还是简述题或论述题。
5.定方法———确定答题方法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

C、材料论述类的解题方法
1、读懂题目——否则答非所问,劳而无功
2、回归教材——否则密密麻麻,答分甚少
3、立体思维——否则缺乏全面,难有创意
4、多法并用——否则不属开放,背离改革
5、自然衔接——否则思路难清,高分无缘
D、漫画审题方法
一审标题————抓住“画眼”
二审画面————顾及“边角”
三审文字————找准“钥匙”
四审夸张————弄清“外音”

(二)、研究设问 准确作答

1.意义类、利于类—--拓展思维,言之有理,说法不错
2.反映类、概括类—--直接概括材料中蕴涵的教材观点
3.启示类、认识类—--联系实际,重在说明自己怎么做
4.说明类、理解类—--围绕要求,三问三答,形成整体
5.辩析类、评析类—--正误评价,阐明理由,表示态度
6.建议类、打算类—--广泛代表,阐明理由,表示态度

高考地理审图、审题方法和行文策略

一、审图

(一)地理的图象特点:

地理形象材料表达方式有:点、线、面、箭头、数、形象符号等,应认真阅读图例的文字说明。

1、“点”——常表示城市、港口、矿区、工厂、旅游点 等的确切地理位置;或起点终点等时序;

2、“线”——有经纬线、等值线(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交通线、生产网络线、要素相关线条等;

3、“面”——工业、农业区;气候、地形、大洋区等。

4、 “箭头”——

①自然要素运动方向。(河流流向、地球运动;洋流、大气、生态物能、地壳物质等的循环);

② 区域生产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资本、技术、廉价劳力、产品、市场信息等);

③工艺流程等。

④地理要素运动箭头。

(二)地理的数量特点:

定量定性分析地理数理统计图表。

(1)表格统计:以纵横时空比较为主,应约算勿精算:

①一定的时间比较空间发展差异;

②一定的空间比较时代、时段差异;

③一定的区域以史为鉴颂今或警世结题;

④多区域以比较借鉴取经或突出特色结题;

(2)扇状统计、三角坐标统计图:表达为“以要素结构组成分析为主”。

①判断要素主次序列;

②分析成因、评估及对策结题。

(3) 柱状统计图:以时序和空间对比分析为主:

①以揭示说明时空分布特色或时代进步的表现;

②说明时空差异原因结题。

(4) 等值线统计图:以区域空间差异比较表达为主;

①从数形状态分析区域特点:注意其稀密、平曲、开闭、趋向,数值标准及单位。相邻两根的线的关系是难点,应特别注意。

②分析成因及评价结题。

(5) 直角坐标统计:以两要素相关特点分析为主:应从特殊位相入手

①找峰值和谷值的坐标位置及变化趋势;

②以分析成因、评介其影响结题。

(三)地图的功能特征:

地图依功能划分为

(1) “区域分布图”—区位分析为主。目标为

①识记地理事物分布位置。

②分析要素空间区位联系。

③从主题要求出发评价区位优势或劣势,说出对策结题。

(2) “概念图”—概念形象化:

①抓住线条和箭头的含义。

②类比概念的相关联系或本质差异结题;

(3)“原理图”:说明地理事物成因。

①紧扣符号含义及要素间的联系;扣其物质流和能量流。

②分析该事物的影响结题;

(4 )景观图表示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征为主。

①描述事物的区位、季节变化、阶段变化。

②分析外貌特色的形成的原因结题。

(5) “统计图”—说明地理事物时序发展状态、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差异为主:(见前述)

(6) “联系图”反映各种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为主。

①抓住核心内容和根源等分析其关系。

②以整体性特点和意义分析结题。

(7)“流程图”:反映生产工艺流程。

①熟悉工艺流程,认识该产品的上下游联系。

②分析区域经济结构特点及影响结题。

(8) “漫画图”:环保为主。

①抓住与常规思维异常的形象、文字说明和主题。

②多为可持续发展类。

二、审文

审文字材料对高考地理的答题文字的组织十分重要。

1、审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题制宜,确定思路:

⑴看问题的主题——主题是命题的“眼睛”

⑵读文字材料

⑶阅读图象材料。

要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

找“主语”——确定题中主题,认定答题方向;

找“状语”——锁定季节(7月或1月份。锁定空间位置(VS记忆母图)。

找“定语”——锁定概念内涵外延,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

找“谓语”——确定主宾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包括、不包括?因、果?等

找“宾语”—---选择题中的子项,成败在此一举。常用排除法,否定三项,找出目标项。客观题就是用文字表达。

找“动词”—— 动词会告诉你:在材料中的“人物”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 在题中告诉你“要答什么内容?” 组织文字、画图、选取字母等

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这也是常丢分的原因。

2、对图象处理过程为:

①看图名定主题 。

②看图例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

③看要素分布和空间联系.

④分析、归纳、综合,推理出答案要点,罗列①、②、③或甲、乙、丙。

3、注意地理试题均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主题要求、答题方向和提示条件。

三、应对审题能力薄弱环节

(一)学会审题

A、选择题的审题步骤
排错法:(1)题肢本身错 (2)与事实不符 (3)与题干无关
排异法:(1)张冠李戴 (2)因果倒置 (3)二次推理
怎样“排错”“排异”:(1)审题干 (2)审要求 (3)审题枝
B、主观性试题的审题步骤
主观性试题的类型:

①判断分析法 ②理解说明法 ③归纳演绎法 ④比较分析法 ⑤综合分析法
审题过程及内容: ①审材料 ②审设问 ③审题分

1.定范围— ——确定考的学科哪部分。
2.定方向———确定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问中的哪一问。
3.定中心—-——确定试题要求考什么条目和考什么热点。
4.定性质———从分数分配上确定考有是简答题,还是简述题或论述题。
5.定方法———确定答题方法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

C、材料论述类的解题方法
1、读懂题目——否则答非所问,劳而无功
2、回归教材——否则密密麻麻,答分甚少
3、立体思维——否则缺乏全面,难有创意
4、多法并用——否则不属开放,背离改革
5、自然衔接——否则思路难清,高分无缘
D、漫画审题方法
一审标题————抓住“画眼”
二审画面————顾及“边角”
三审文字————找准“钥匙”
四审夸张————弄清“外音”

(二)、研究设问 准确作答

1.意义类、利于类—--拓展思维,言之有理,说法不错
2.反映类、概括类—--直接概括材料中蕴涵的教材观点
3.启示类、认识类—--联系实际,重在说明自己怎么做
4.说明类、理解类—--围绕要求,三问三答,形成整体
5.辩析类、评析类—--正误评价,阐明理由,表示态度
6.建议类、打算类—--广泛代表,阐明理由,表示态度

❽ 如何提升高三地理复习的有效性

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是近年来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使复习课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所有教师要面临的问题。 精心备课是提高实效性的前提。
要提高复习课的实效,必须做好、做实备课这项常规工作。备课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精心的备课是提高实效性的重要基础。我认为: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是提高实效性的关键:
我设计以下两个步骤来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1.纠错、回忆
先让学生在丰富的素材基础上,自然回忆知识点.这样学过的旧知将不断地提取、再现,是一个自然回忆的过程.
2.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久而久之,在学生自然回忆各知识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梳理。根据知识的内在规律,便能轻而易举地整理出“蜘蛛网”状的知识体系。这样,一网打尽单元知识点,使学生对要点一目了然,对学生的复习备考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通过对知识结构化的呈现、清晰的表达,也教会学生用一定的形式组织知识体系,使知识在学生脑子里的结构化表针更加清晰。

典型例题的讲解是提高实效性的核心:
在复习课中例题宜少而精,应该隐含丰富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而且对题型应该有一定的概括。
典型例题的讲解是提高实效性的重要作用。

有效及时的反馈、评价是提高实效性的保证
在复习课中,有效及时的反馈、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1.有效及时的反馈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作为教学过程控制者的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反馈来促使教学恰到好处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
2.有效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具有肯定、激励的作用,更具有引导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❾ 高三地理大题怎么回答呢。。

很高兴解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也是学文科的,对地理特别赶兴趣。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看了,多积累点地区素材。
一个地理大题,一般会以一个区域为背景,考察自然与人文地理两方面。自然包括:地貌、气候、水源、生物、土壤;人文包括:工业、农业结构、旅游。
我看你你在区域气候方面有些问题。注意以下几点:
1.记熟各种气候的世界分布;
2.记熟世界地形,特别是山地地形;
3.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地形(特别是高原山地形)、洋流(常考点有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等)
4.一个地理选择题就会考一个知识点,平时做选择题时,要把没掌握的小知识点记录下来,一定要逐条记录;
5.多看课本,基础知识很重要;地图也是,常看就熟了;
6.答题时,按条答题,一般一条2分。
答农业区位顺口溜:气候水源土和地(工业为原料燃料土和地)
市场交通劳动力
政策科技与信息
希望帮得到你,祝你高考成功。

阅读全文

与高三地理该如何审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1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9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8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7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8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0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3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2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3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