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什么叫地理区域经济学

什么叫地理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2-07-07 14:08:36

㈠ 区域经济学是学什么的

区域经济学在中国起步不早,所以目前发展速度很快,有的学校纷纷增加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但是硕士的就业情况目前还不能给出明确答案。从国家政策来看,区域经济学的作用在加强,比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东部等等,还有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等等,都是十一五规划重点。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㈡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一、关于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目前,主有三种观点:
(1)区域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与产业经济学一起构成中观经济学;
(2)区域经济学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3)区域经济学为交叉学科,为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主要的任务是:研究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和配置, 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

㈢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这四个有什么区别啊。。。

区域经济学,比较好就业,“地理经济学”的话,你到工作的时候容易把用人单位搞蒙圈了,可能会受误解,有点麻烦。另外区域经济学相对于其他你说的几个专业的涵盖面更广泛,其实更推荐产业经济学。

㈣ 你好,请问一下什么叫做地理系下面的区域经济学

一般认为【教育部是这样规定的】,020202区域经济学是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0202下的一门学科,但是也有院校受到资源限制、或地理学比较厉害一点等原因,把区域经济学纳入经济地理学里面。但是在地理学系接受区域经济学教育,只能拿到地理学学位,不能拿到经济学学位【如果该校地理学系和经济学系协商,也可拿到经济学学位,具体看情况了】

你的问题问的也不恰当。应该说是地理学系下设的区域经济学。

中国第一个区域经济学博士是原河南大学副校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李小建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区域经济学代表性人物之一,1972-1977在海军青岛38541部队服役,任测绘班长,期间立功转入大学学习。曾在河南大学、东北师大、南开大学等学校学习,他的博士学位是南开大学(1982-1987)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1988-1990)联合授予。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㈤ 1.1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经济系统是动态的实体,并且在这些系统中发生的种种变化的性质及结果相当重要。这种变化影响着个体福利,并最终会影响社区和国家的社会与政治结构。作为社会成员,我们不得不对观察到的变化做出反应。对一些人来说这种反应非常被动:当经济状况改变,他们立即发现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了,于是迫使自己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环境。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经济体制的改变代表了一种挑战;他们想办法理解那些引起变化的因素的本质,并根据这方面的知识来校准他们的行为模式或试图把这种变化带入他们生活、工作的地方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等方面。 在这个意义上,区域经济学代表了一种可以理解经济体制的空间特征的理论框架。我们想办法找出制约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因素,以及随着这种分布变化,了解它给个人和社区带来的重要的影响。 因此,区域或“空间”经济学可以归纳成以下问题:何事在何地,为什么,以及应该如何?第1个“何事”指的是经济活动的每种类型:不仅包括工厂、农场、矿山等狭义的生产、建设活动,还包括其它各类企业、家庭、私人和公共机构的生产活动。“何地”指的是相关经济活动的区位;它包括空间接近、集中、分散和空间模式的相似或相异,“何地”还可以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讨论,例如就地带、地段或地点而言,讨论地区或者微观地理单位。“为什么”和“应该如何”的意义参考经济学家在其能力和胆量的某种弹性限度内对问题所作的种种解释。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它的迟到的出现表明了一个令人遗憾的趋势:即以前的传统专业领域原则失去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且忽略了一些亟需应用综合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重要的问题领域。直到最近,传统的经济学家仍然忽视“何地”问题,在他们研究的许多问题中没有考虑任何的空间因素。传统的地理学家,虽然直接涉及“何事在何地”,但是他们仅仅凭借描述现象和绘图,缺乏解释人类行为和机构活动原因的任何真正的技术。传统的城市规划者,具有类似的局限性,他们只专注于理想化的都市布局的外形和审美方面。 这种不幸的形势在最近几十年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扭转。那些以各种各样的专业标签称呼自己的个人,如: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城市和区域规划专家、区域科学家和城市学家,已经参与发展分析的工具和技巧,并把它们应用于解决一些最紧迫的问题。 20世纪40年代以来,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以其坚持不懈的开创性工作和在思想及组织方面的领导能力,对从各种各样的理论中获取支持,从而创立这门新学科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他建立的的“区域科学”的领域极其宽广。(胡佛)

㈥ 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含义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就是从物流业市场供求运行的角度,从区域经济学需求观、交易费用、寻找费用等经济理论,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以区域经济学的财富观阐述推动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动力因素,进而探讨两岸物流业合作态势和物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㈦ 区域经济是什么

现代地理学辞典·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因而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国民收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概括性指标,决定着每个地区参加 劳动地域分工的程度、地区生产力发展 的效率及其经济结构;固定资产是区域 经济结构的主要部分,其多寡决定它进 一步发展的程度;价格和费率的地区差别是影响区域经济区位选择和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增长指数、专业化程 度、直接费用系数、生产部门职能组合结 构等,也是确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生产综合体发展规模及其影响范围的综合指标。区域经济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共同研究领域,其内容主要包括:①经济地带和经济区划分;②形成区域经济的最重要因素——劳动资料;③区域可扩大利用自然资源的可能性;④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比例;⑤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客观规律;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⑦新区经济开发战略;⑧发达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⑨区域国民经济综合体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⑩科技进步对生产布局和劳动地域分工体系的影响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科学地组织区域经济,才能有计划地配置生产力,达到经济地利用全国自然资源,合理地利用劳动力资源,确定最佳的生产规模,建立新型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目的。

㈧ 什么是区位经济学

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区位”理论是区域理论的基石。 区位作为绝对的术语,是指由经纬线构成的网格系统中的某个位置;作为相对的术语,是指就其他位置来说所限定的位置。它是地理学的重要概念。 区位经济学是说明和探讨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分布和区位的影响,研究生产力空间组织的一种学说。它是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区位论思想起源于17~18世纪政治经济学对区位问题的研究。当时一些学者试图阐明农业土地利用的类型。系统的区位理论形成于19世纪。1826年 J.H.von屠能发表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中,从经济地租出发研究,创立了农业区位论,为区位论中两个重要规律──距离衰减法则和空间相互作用原理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从而奠定了区位理论的基础。以后A.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论》、W.克里斯塔勒和A.廖什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创立的中心地学说等,进一步发展了区位理论。这一时期的区位论被称为“静态区位论”,包括在一定的假定前提下对影响生产分布的某个或某方面因素作抽象和孤立的分析,进行理论演绎的微观静态区位论;以及把贸易理论看作区位论的一部分,从区域整体的宏观角度出发,研究一般性的区域经济结构的宏观静态区位论。这种扩展了的区位论被称为空间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研究者开始从区域整体出发,对影响生产布局的各种因素应用数理统计、投入-产出、线性规划等方法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建立可用于实际的区域模型,发展成为“动态区位论”。70年代以来,区位论的研究中还引进了行为科学方法,把居住、采购、出行、娱乐、心理等因素也作为影响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
由于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区域科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者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研究领域。如按区位论所涉及到的部门可分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市场区位论等。美国经济学家E.M.胡佛是运输区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深受韦伯的影响,在研究分析中追求钻低成本,将区位费用因子分为运费和生产费两部分,认为运输距离、方向、运输量及其他运输条件的变化,往往直接引起工业布局的改变。市场区位论最着名的代表人物廖什于1940年发表的《区位经济学》,认为韦伯的根本错误是寻求最低成本的区位,应当寻找可获得最大利润的区位。他论述了市场竞争与形成的规律性,在供求分析中引入距离因素,提出供求范围的圆锥体理论,认为六角形是理想的市场区形状,蜂巢状是理想的市场区结构。区位论较有代表性的学派有成本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社会学派、行为学派和边际区位学派等。每一个学派及其研究者,都在研究和修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体系。
区位论的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研究涉及的对象,从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到第二、第三产业和城市,目前则已发展到着重在城市和区域方面

㈨ 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有什么具体的异同点,两个专业研究的侧重各在哪方面考研的话各有哪些好学校

楼主也应该是学习经济学的,那我先说一下概念吧:
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的角度,运用综合方法和区域观点,从自然、技术、经济的相互联系中,研究生产力布局和地区生产综合体的形成条件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区域经济学:一门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对资源不均质分布且不完全能自由流动的社会经济空间中多种区域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经济科学。
所以简单说: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而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中观尺度的空间)的经济活动,因而侧重是中观经济学。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目前,主有三种观点:
(1)区域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与产业经济学一起构成中观经济学;
(2)区域经济学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3)区域经济学为交叉学科,为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㈩ 地理经济学是个什么样的专业

经济地理学,一般偏向研究中国或世界的产业布局,经济宏观的规划和资源利用等.由于跟经济学紧密联系起来,所以该专业通过对地理的研究来为经济服务.现在常用的是区域经济学.就业方向非常广.政府机关,城市规划部门,设计研究院,社会科学院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阅读全文

与什么叫地理区域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