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高一地理若某地区性别比为104则说明该地区的性别构成为多少

高一地理若某地区性别比为104则说明该地区的性别构成为多少

发布时间:2022-07-08 11:21:04

A. 2021男女性别比例是多少

性别比例:1.08。

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男女比例是116·9:100。其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全国总人口1339724852人增长5.84%,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

性别比的计算

1、种群总数量性别比;统计对象为全部种群数量。计算方法是:性别比=﹝雄性个体数÷雌性个体数﹞×100%。

2、出生性别比:统计对象为出生时的幼仔或幼虫。计算方法是:出生性别比=某年或某季节、某世代出生的雄性幼仔(幼虫)数÷该年或该季节、该世代出生的雌性幼仔(幼虫)数×100%。出生性别比又叫第二性别比。第一性别比是胚胎形成时的性别比。

3、婴儿性别比:这种统计方法一般只用于人类,统计对象为1周岁内存活的婴儿。计算方法是:婴儿性别比=某时点1周岁以内的男婴÷该时点1周岁以内的女婴数×100%。

4、繁殖年龄性别比:统计对象为到达繁殖年龄的全部个体。对人类来说,中国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的人口为法定结婚年龄,对于其它动物则以成年个体数量进行计算,对于植物来说一般在开花后进行计算,因为开花后容易判断植物性别。繁殖年龄性别比又叫第三性别比。

5、死亡个体性别比:统计对象为某一时期内死亡的全部个体总数。

6、分年龄组性别比:统计对象为各发育阶段的个体数。

B. 求高中必修一所有的地理计算公式(有图解就最好了)

1,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

其中n为等高线的条数.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5,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

(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

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

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

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

8,实际距离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在经纬网图上:

经线上跨纬度1度=111千米

纬线上跨经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纬度

9,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该地常住人口(人)/该地土地面积(平方千米)

10,人口耕地密度

人口耕地密度=该地常住人口数/该地耕地面积

11,人口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

12.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总人口/总人口

13.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14青云花园(38°N)是一所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设施齐全,豪华典雅.小区由西区,东区及环绕区组成.西区分布有住宅楼8栋,每栋楼有20层,约80米高,楼距约60米;东区为一大型花园,设有游泳池及一些娱乐设施;环绕带分布有车道,绿化带等公共设施.当地人们购买踊跃.然而一年以后,一些住户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并由于协商不好,将其告上法庭.纠纷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这些用户冬季室内接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开发商百般狡辩,但住户们拿出了强有力的证据,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拿到了应有的赔偿.

(1)根据所学的知识及上述材料,你能说一说住户们拿出了什么强有力的证据吗

(2)针对上述情况,如果从考虑让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的角度,你认为住宅楼群应怎样布局为好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使得地面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在一年中,夏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冬至时最小.只要在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候,阳光能够照射到室内,那么在其余的时间里,房间内都会得到太阳光的照射.

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α,A楼高为M,楼距为N时,B楼能得到充足的光照

对于青云小区(38°N)来说,正午太阳高度值最小时(冬至日)应为:

α=90°—纬差

=90°—(38°+23°26′)

=28°34′

那么,它的楼距应为:

N=M·cot28°34′

=80×1.837

=146.96(米)而青云小区的楼距实为60米,显然是由于青云花园的楼距太近(或者说楼层太高)造成了低层住宅的光照不好——这就是住户们打赢这场官司的有力证据.

如果小区的规划区面积足够大,可以考虑降低楼层(多盖几幢),拉大楼距的办法;如果小区的规划区面积不允许,则可以采用错落有致的办法来布局.同时,也可以考虑把住宅楼的走向定为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的走向.

15,昼长,夜长

(1)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注意:前后时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时,比如都是北京时间

(2)昼长=(12-日出地的地方时)*2

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2注意:均指该地地方时

(3)图上计算:

昼长=24小时*昼弧/360度

(4)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

(5)夜长=24-昼长

16,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17.人口计算公式,与上面第11点呼吸版主有所不同.

什么是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

计算公式: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什么是死亡率 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和速度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自然增长人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

什么是总和生育率

是指一定时期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数表示.反映育龄妇女在15至49周岁总的生育水平,也可看成为如果一批妇女按照目前各年龄的生育水平度过整个生育期,则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数.

18.外流区的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19.正午太阳高度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20 某地昼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 21 某地夜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

即 纬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长+夜长=24小时

22 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1 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 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 R为某日日期, (R-6月22日)为该日与6 月22 相差的天数, (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4 此公式用于锻炼观察力 思维力 计算能力,没经过验证.

23.人口总负担系数

什么是人口总负担系数

指被抚养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

什么是被抚养人口

指0—1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

24.性别比

什么是性别比

性别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性别比是多少 106.74.

25.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而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26.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27.耕地比重=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C. 中国各省的男女性别比例是多少

英国《卫报》5月13日报道题:中国人口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引起关注
中国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女性胎儿被人工流产了,因为她们的父母希望生一个男孩。据刚刚公布的一项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儿中女婴与男婴的比例是100:116。
北京的官员们担心这种比例失调将会对今后的社会和经济稳定造成影响,而且会助长拐卖妇女的不良风气。
北京的新闻媒体以一种不同寻常的、坦率的报道方式公布了这些数据。报道说,官员们对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中“继续出现这种严重失调的趋势”表示担心。
自然的男女性别比例应该是105:100——107:100。在20年前,中国男女性别比例只是稍稍高于这个数字。
目前的男女性别比例116。9:100已经比1990年进行的人口调查中的111。3:100高出了5%以上。在两年前进行的人口调查公布的数字中,某个地区的男性比例高达135:100。
中国农村存在重男轻女现象,而经济改革使这种情况加重了,因为在新的劳动力市场上,男孩可以比女孩赚更多的钱。
据美国出版的《人口与发展评论》的文章说,许多中国农村妇女用特殊的医疗手段检查她们所怀胎儿的性别,以确保能够生个男孩。
一份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中部的一个村庄的820位妇女当中,有300多位妇女实施过流产手术,其中有1/3的人随认曾经试图选择胎儿的性别。
北京大学研究人口问题的朱教授说:“胎儿出生前的性别选择大概是造成目前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继续失调的主要原因。”
5个省的情况表明,每出生100名女婴,就出生125名以上的男婴。在广东,这个比例达到100:130;而海南省甚至高达100:135。中国专家说,在中国,男性已经比女性多出7000万。

D. 关于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问题,也用高一地理知识回答

广东的常住人口比重上升,主要原因是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增加比较快。广东一跃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与此关系也特别密切。而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快速增加的原因,和经济结构有直接关系。广东的制造业、服务业都比较发达,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很高,一直在120:100左右,目前有所下降到118.06:100。但是由于老龄期的妇女寿命高于男性,而我国又正加速进入老龄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总人口性别比例,所以总体人口性别比却在下降。

E. 高一地理所有公式

,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

其中n为等高线的条数.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5,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

(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

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

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

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

8,实际距离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在经纬网图上:

经线上跨纬度1度=111千米

纬线上跨经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纬度

9,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该地常住人口(人)/该地土地面积(平方千米)

10,人口耕地密度

人口耕地密度=该地常住人口数/该地耕地面积

11,人口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

12.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总人口/总人口

13.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14青云花园(38°N)是一所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设施齐全,豪华典雅.小区由西区,东区及环绕区组成.西区分布有住宅楼8栋,每栋楼有20层,约80米高,楼距约60米;东区为一大型花园,设有游泳池及一些娱乐设施;环绕带分布有车道,绿化带等公共设施.当地人们购买踊跃.然而一年以后,一些住户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并由于协商不好,将其告上法庭.纠纷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这些用户冬季室内接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开发商百般狡辩,但住户们拿出了强有力的证据,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拿到了应有的赔偿.

(1)根据所学的知识及上述材料,你能说一说住户们拿出了什么强有力的证据吗

(2)针对上述情况,如果从考虑让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的角度,你认为住宅楼群应怎样布局为好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使得地面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在一年中,夏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冬至时最小.只要在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候,阳光能够照射到室内,那么在其余的时间里,房间内都会得到太阳光的照射.

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α,A楼高为M,楼距为N时,B楼能得到充足的光照

对于青云小区(38°N)来说,正午太阳高度值最小时(冬至日)应为:

α=90°—纬差

=90°—(38°+23°26′)

=28°34′

那么,它的楼距应为:

N=M·cot28°34′

=80×1.837

=146.96(米)而青云小区的楼距实为60米,显然是由于青云花园的楼距太近(或者说楼层太高)造成了低层住宅的光照不好——这就是住户们打赢这场官司的有力证据.

如果小区的规划区面积足够大,可以考虑降低楼层(多盖几幢),拉大楼距的办法;如果小区的规划区面积不允许,则可以采用错落有致的办法来布局.同时,也可以考虑把住宅楼的走向定为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的走向.

15,昼长,夜长

(1)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注意:前后时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时,比如都是北京时间

(2)昼长=(12-日出地的地方时)*2

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2注意:均指该地地方时

(3)图上计算:

昼长=24小时*昼弧/360度

(4)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

(5)夜长=24-昼长

16,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17.人口计算公式,与上面第11点呼吸版主有所不同.

什么是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

计算公式: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什么是死亡率 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和速度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自然增长人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

什么是总和生育率

是指一定时期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数表示.反映育龄妇女在15至49周岁总的生育水平,也可看成为如果一批妇女按照目前各年龄的生育水平度过整个生育期,则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数.

18.外流区的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19.正午太阳高度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20 某地昼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 21 某地夜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

即 纬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长+夜长=24小时

22 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1 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 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 R为某日日期, (R-6月22日)为该日与6 月22 相差的天数, (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4 此公式用于锻炼观察力 思维力 计算能力,没经过验证.

23.人口总负担系数

什么是人口总负担系数

指被抚养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

什么是被抚养人口

指0—1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

24.性别比

什么是性别比

性别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性别比是多少 106.74.

25.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而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26.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27.耕地比重=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F. 若某地区性别比为103.5,则说明该地区的性别构成为

性别比(或称性比例)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
而性别构成是男性与女性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通常有两种表示法:
1 分别计算男、女人口各自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常用的是用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计算性别比例
你说性别比是103.5 那么性别构成用第一种方法表示男性约为50.86%女性约为49.14% 至于第二种方法我觉得和性别比的概念是一样的

G.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

1.A
2.B
3.B

阅读全文

与高一地理若某地区性别比为104则说明该地区的性别构成为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