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描述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特点:
从世界上看——位于从东西半球来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为止关系看,她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我国位于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特征为西部高,东部低。中国地势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这里土壤肥沃,开发悠久历史。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东经135度2分30秒)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男孩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3度52分)
我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度40分)
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度33分)
‘贰’ 如何描述地理位置特征
地理特征的描述
(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几方面入手。
2、对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地势、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4、对气候特征的描述: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入手。
5、描述天气及天气变化: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
6、对河流特征的描述
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水能。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
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和形态、河网密度、落差和峡谷的分布。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7、确定有关自然带类型
1、水平面上的气候对应的自然带;2、高度坡向(阳坡阴坡,背风否)
(二)、人文要素的分布特点描述
1、农业特点的描述:农业地位、农业类型、主要家产品、主要农业分布地区、主要作物、耕作方式、制度、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商品率。
2、工业特点描述:工业地位工业部门工业产品、工业分布原料和市场的依赖程度等等。
3、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的描述:面状分布:平原、线状分布:沿河流海岸线交通线分布、斑点状分布沙漠中绿洲。
4、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①、“点”状分布一般有“众星拱月状”,“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②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
③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叁’ 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应该从哪些方面描述
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无常住居民)。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某地区的区域特征,多采取列表比较的形式。例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南、北方的区域特征有显着差异,具体表现在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
‘肆’ 地理位置特征怎么描述举例说明
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内容: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北纬47-55°,东经5-15°。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
其它描述: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几方面入手。
2、对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地势、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4、对气候特征的描述: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入手。
5、描述天气及天气变化: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
6、对河流特征的描述
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水能。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
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和形态、河网密度、落差和峡谷的分布。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7、确定有关自然带类型
1、水平面上的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2、高度坡向(阳坡阴坡,背风否)。
‘伍’ 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可以分几个方面来做:
地形地貌,平原、山区、沙漠、深林、草原、湿地、戈壁、丘陵、高原等等;
河流、山川 有哪些主要的河流及山川;
气候 常年气候状况,降雨、降雪、温度情况、气候特点等等;
主要城市
人口数量、分布、民族等等
经济情况,工业、农业等
历史上的着名事件和任务
‘陆’ 如何描述一个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从它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地质地貌、主要的生物种类、主产什么农作物、主要的矿产资源或者其他独有的资源,这些方面进行描述。
比如:四川,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占地面积达到48万平方公里,盆地地形,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川最低海拔300-700米,最高海拔4000-4500米,是最典型的盆地地形。
四川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是国家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之一。产作物油菜籽、甘蔗、茶叶、毛竹等作物。同时,四川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比较齐全,能源、黑色、有色、稀有、贵金属等均有分布。
四川还是国宝熊猫的栖息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拥有丰富的植被种类,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着名的卧龙熊猫基地就位于四川。
同时四川的是我国的气象灾害多发地之一,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同时地壳活动比较频繁,是近现代地震多发区之一。
不是很严谨,也不是特别全面,仅供参考。其实描述的语句尽量简单,易于阅读。
‘柒’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地貌
山东省东临大海,西接华北平原,地处黄河下游,介于北纬 34°22. 9' ~ 38°24. 01',东经 114°47. 5' ~122°42. 3'之间。泰沂山脉横卧境内中部,地形地貌复杂。根据地形特征,分鲁中南山地丘陵、鲁东丘陵和鲁西北平原 3 个地貌分区 ( 图 1 -1) 。
图 1 -1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貌分区
1. 地形地貌分区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 中部凸起,四周低洼,中部泰山、鲁山、沂山、蒙山海拔均在800m 以上,其中顶峰海拔 1524m 的泰山为群峰之首,向外过渡为标高 400 ~ 800m 的低山及 400m 以下的丘陵。一系列断块山和断陷盆地呈 NW - SE 方向弧形相间展布。由古老基底片麻岩组成的高山峻岭,地势陡峻,切割强烈; 由早古生代碳酸盐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形成单面山、桌状山或帽顶状山顶。
鲁东丘陵区: 由胶莱盆地、胶北和胶南低山丘陵 3 部分组成。中部胶莱盆地为中新生代沉积,地面开阔,分布有冲积平原、准平原和低缓丘陵,地面标高 10 ~300m。胶北和胶南低山丘陵主要由胶东群、粉子山群变质岩及侵入岩组成,以胶北大泽山—艾山—伟德山形成的东西向分水岭和胶南五莲山—崂山北东向分水岭地势最高,山势挺拔,坡陡谷深,为海拔 600m 的低山区,周围环绕 400m 以下的丘陵山地和准平原,近海分布狭窄滨海平原。
鲁西北平原区: 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由黄河冲积及山前洪积物堆积而成,略成弧形环抱鲁中南丘陵山区北、西两面。地势平坦,标高大多在 50m 以下,仅西部地区地势稍高,达 60 ~70m。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形成一些洼地、坡地、岗地等微地貌景观。
2. 遥感地貌解译
山东半岛卫星遥感影像图 ( 图 1 -2) 是陆地卫星从 705km 的外层空间扫描成像的山东半岛鸟瞰数字影像,是山东半岛之真实缩影。它用遥感这一先进的对地观测技术,完美地再现山东半岛锦绣河山,宏观概略性强,现势性好,信息丰富,可灵活处理。
图 1 -2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卫星遥感影像
(1)ETM图像地形地貌特征
影像图形象逼真地反映出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为地貌类型划分及其成因类型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
1)黄河入海口冲淤变化:黄河年平均径流量为419×108m3,水中年均含沙量为25kg/m3,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水系,每年平均有10.5×108t的泥沙被搬运、沉积至河口。如此大量的泥沙沉积,使黄河三角洲成为世界上沿海造陆最快、土地面积增加最多的地区。
2)鲁中南构造侵蚀中低山丘陵区:从宏观上看,山区均反映为蓝色-绿色调的色异常特征,灰岩区多反映为蓝色的色异常,变质岩及岩浆岩区多反映为绿-淡蓝色的色异常。中强度切割构造侵蚀中低山区,影像上反映为细密集状纹理、绿色调的色异常特征;弱切割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区,相对中低山区纹理粗疏,影像上反映浅蓝色调的色异常特征;剥蚀堆积平原,沿河谷盆地边缘地带分布,影像为麻斑状蓝绿色调;堆积山间平原,为橙红-红色调。
3)鲁东剥蚀构造低山丘陵:宏观影像为黄绿-橙共同色调不规则纹理,植被发育表现为红色。中切割剥蚀构造低山,分布局限,为暗绿—棕红色调不规则团块状;弱切割剥蚀构造丘陵,分布广泛,由于岩性、植被等因素影响,胶南、胶北影像有所不同。
(2)ETM图像水系特征
山东半岛水系较发育,影像图可清晰地显示地表水系分布现状。
1)山溪性河流图像特征:山溪性河流主要分布于胶东半岛和鲁中南山区。胶东半岛地区,以大泽山、艾山、昆嵛山、伟德山等山系构成大体近东西向的分水岭,形成南北分流不对称水系,河床内多干枯无水,水系在影像上反映为相对较浅的色异常特征。
2)坡水性河流图像特征: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平原地区,由于河内多水,影像反映为浅色调特征。
(3)ETM图像地质构造特征
本区基岩广泛出露,断裂构造也较发育。影像图宏观地层显示出山东古老变质岩、岩浆岩及沉积岩区的地质特征。鲁东地区变质岩为深蓝绿色,植被(林草)较茂密,稀树枝状水系。岩浆岩主要发育在胶东地区,区内水系发育,多呈丰字形、平行羽状、格状、放射状、向心状、树枝状等特征,影像上均反映为相对较浅的黄绿色。
从影像图上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纵贯山东中部、规模宏大的沂沭断裂带把山东分为鲁东、鲁西两大部分,而且明显地可看出鲁东、鲁西地区地质构造格架的差异性。鲁东地区主要发育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鲁西地区则以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同时在第四系覆盖区又显示了隐伏构造和环形构造信息。这不仅为区域地质构造增加了新的认识,而且为基础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各方面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遥感信息。
二、气候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区年平均气温11~14℃,由半岛至内陆递增。半岛地区属海洋性气候,潮湿凉爽;内陆接近大陆性气候,比较干燥。据1956~1999年降水资料分析,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5mm。时间分布规律为:年内降水多集中于7~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年际变化较大,丰、枯之比高达2.62倍(1964年为全省的丰水年,年降水量高达1169.3mm,而1981年是枯水年,年降水量仅445.5mm);空间分布不均衡,鲁中南山区最高为600~1100mm,半岛地区为500~800mm,鲁西北平原最少,为500~700mm。
三、河流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水系发育,主要河流除黄河外,还有十余条较大河流和数百条中小河流,构成黄河、淮河、海河和鲁东沿海诸河4大水系(图1-3)。黄河水系主要有黄河、大汶河等;淮河水系有东加河、西加河、沂河、沭河等;海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马颊河、徒骇河等向东北流入渤海;鲁东沿海主要河流有小清河、潍河、白浪河、弥河、淄河、孝妇河、胶莱河、大沽河、五龙河、黄水河、夹河和付疃河等。上述多属雨源型河流,水文特征表现为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平衡,6~9月份最大,10月份至次年5月份最小,出现较短的夏汛期和较长的枯水期,甚至断流。
图 1 -3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水系流域图
‘捌’ 地理位置特征怎么描述
地理位置一般是用来描述地理事物时间和空间关系。
它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对地理事物的定性玫定量定位从而把握地理事物的时空属性和相关特征。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一般分为绝对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相对地理位置是以其参考点的周围事物进行确定。而绝对地理位置是以整个地球为参考系,以经纬度为度量标准。地球上每一个地方都有自身唯一的经纬度值。按照地理位置的功能性质来分,可划分为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等不同的功能性位置。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0-12-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玖’ 描述自然地理特征从哪些方面 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应该从哪些方面描述
自然地理特征 包括地形 地势 特殊地质灾害 地形哪里高哪里低 地势就是平原山地什么的 地质灾害就是什么地震啊滑坡啊 还有 河流 土壤 植被 气候什么的
人文地理特征 工业农业 交通 还能联系到市场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什么的
‘拾’ 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的特征描述从哪些方面回答
地理特征的描述 (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几方面入手. 2、对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