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中的分界线是什么意思

地理中的分界线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7-09 10:56:21

㈠ 中国4大地理分界线的意义是什么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9.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10.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㈡ 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

南北分界线,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一月份0度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水田与旱地分布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种植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不同。
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分界;在雨旱季节类型区划中则是北方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气候的分界。
然而,这个过渡和变化是通过相当宽的一个带来完成的。在淮河两岸,相隔一二十公里甚至更宽,并看不出气候、农业、自然景观等方面有什么变化。实际上,由于淮河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区,南北冷暖气流畅通无阻,确实也不可能产生一条截然分明的南北分界线来。以“橘逾淮而北为枳”为例,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中南下冷空气强,常常带来柑橘致命低温,因此现今即使淮河以南的长江两岸,除了局部有利区域外,一般也没有种植柑橘的经济价值。
我国南北分界带的西段秦岭,冬季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因而在岭北为典型暖温带情况下使岭南成为典型亚热带(能生长同纬度淮河两岸不能生长的柑橘等亚热带指标植物)。但是,秦岭分界也并非一条线。因为秦岭南坡约千米海拔以下才是亚热带,而秦岭山脉两坡千米等高线间的宽度,也就是分界带的宽度也大约有90-110公里。而且,在历史上南北分界带是随气候变化而南北移动的。如果全球持续变暖,亚热带北界将来甚至有可能要北推到黄河的中、下游地区。

㈢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是什么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对应四大地理分区的分界线分别是:南方与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与西北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大致走向为界;西北与青藏以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青藏与南方以横断山脉为界。

三大自然区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我国气候分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3、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4、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㈣ 地理分界线是什么 是指南方地区什么的还是阶梯

不一定,地理分界线有许多类型,有南北方的,有气候类型的,有降水量的,有气温的,有海拔高度的,也有人口分布或经济类型的。要看具体内容才行。

㈤ 南北地理分界线是什么

秦岭淮河一线是南北分界线。
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度等温线, 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㈥ 中国地理分界线是什么

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由地理学家胡焕庸于20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

自古以来,中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似乎早成事实,但没有人对这种

模糊的认识加以有力的佐证。瑷珲—腾冲线的出现则廓清了这一分界,影响深远,成为研究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多年后,美国学者将之称为“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主要描述了中国人口密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并由此得出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这张人口密度图被附在其于1935年发表在《地理学报》上的论文《中国之人口分布》之后。胡焕庸线以西是唐代边塞诗描写的景象,那里是游牧民族粗犷、豪迈、辽远的风情;以东则是农耕文明主流的的小巧玲珑、秀美细腻和略显局促的景象。

已故经济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吴传钧曾这样回忆他的老师:“当时中国总人口估计有4.75亿,他(胡焕庸)以1点表示1万人,根据掌握实际情况将2万多个点子落实到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

在这张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的全国各区县人口数据并手绘而成的点子密度图上,胡焕庸沿黑龙江瑷珲(即爱辉,今黑河)向西南至云南腾冲画出一条人口分布悬殊的界线。其中,全国96%的人口分布在线之东南。

㈦ 中国地图含三大区分界线,三大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三大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7)地理中的分界线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中国地理界线主要有:

人口分布地地理界线:地势阶梯界线;地形区界线;气候界线;河流界线;三大自然区界线;自然地区界线;农业活动界线;行政区界线;大海分界线;综合地理界线。

人口分布地地理界线: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㈧ 中国东西分界线是什么

中国东西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即瑷珲-腾冲线,或胡焕庸线,是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是我国着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该线从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原名“瑷珲”)一直延伸到中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市(县级市),大致地划分出了中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中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区域之悬殊差异。

瑷珲—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一条奇特的线,也是中国历史与地理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东西,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不同。以东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以西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㈨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是什么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界线(秦岭、淮河)、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大兴安岭、长城)、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其中, 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 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影响因素:

界线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主导因素是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

界线B(秦岭—淮河):大致与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主导因素是气候。

界线C:主导因素是降水和地势地形,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阅读全文

与地理中的分界线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