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是什么
中国一般分为七大地理地区:
1、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3、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4、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6、西南(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7、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Ⅱ 地理区域的划分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Ⅲ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是什么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是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七大地理分区的为区划:
1、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福建省、台湾省)。
2、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3、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4、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5、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6、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
7、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东部)。
中国地理其他情况简介。
在我国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中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Ⅳ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
中国四大区域: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形区域。
四大地理分区依据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4)地理区域的划分有哪些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中部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
西部地区(重庆市、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Ⅳ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怎么划分的
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和地形
Ⅵ 世界地理区域共划分为多少个地区分别是哪些
一般分13个区域,分别为东亚、东南亚、南亚、澳洲、中亚、北亚(西伯利亚)、东欧、西欧、西亚和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等等
欧洲有时也分为东欧、西欧、东南欧、北欧、中欧、西南欧等,美洲有时也分为北美和拉美,非洲有时也分为北非、南非、东非、西非
Ⅶ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是什么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影响因素:界线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主导因素是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和400mm年等降水量线;界线B,(秦岭—淮河):大致与1月份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降水)。
四大地理区域
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Ⅷ 世界地理区域共划分为多少个地区分别是哪些
地理区域一共分为13个:欧洲西部
欧洲东部和北亚
中亚
东亚
西亚
南亚
东南亚
大洋洲
南极洲
北美
拉丁美洲
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地球五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五带的划分
带是个天文气温带。所以,五带的划分只考虑天文因素,而不考虑地理因素。划分五带的天文因素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因此,五带实质上是天文带。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两条天文线:回归线和极圈,即南北纬23°26’和66°34’两条线。前者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南北极限,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后者是极昼极夜的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这两条线之和为90°,具有互补性,取决于现代的黄赤交角值。
各带的特征
热带
天文上的低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之间,跨纬度46°52’,占地表面积的39.8%。有直射阳光,终年常夏无冬,昼夜长短变化小,白昼长为10时35分~13时25分。
温带
天文上的中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与南北纬66°34’之间。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08’,合占地表面积的51.9%。这里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昼夜长短变化大,白昼长的变化幅度为2时50分到24时。
寒带
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到90°之间。南北寒带各跨纬度23°26’,二者合占地表面积的8.3%。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无夏。有极昼极夜现象,其持续时间在极圈为一日,在两极为半年。
五带的成因
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的铅垂线有23°26’的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北纬23°26’之间。这样,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另一方面,产生了气温高低变化,使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是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的结果,最后形成了地球五带。
Ⅸ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是什么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影响因素:界线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主导因素是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和400mm年等降水量线;界线B,(秦岭—淮河):大致与1月份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降水)。
界线C: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即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9)地理区域的划分有哪些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中部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
西部地区(重庆市、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Ⅹ 地理区域的划分
按经济概念划分中东西部:
西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内蒙古广西12省区
东部: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省区市
中部: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六省(本来东北的吉林黑龙江也属于中部,因中央提出“振兴东北”战略,从中部划出)
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上海)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内蒙古)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
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东北地区:地理上包括内蒙古高东部,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三江平原,黑龙江水系,松花江水系,乌苏里江水系,辽河水系,鸭绿江水系。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金门县)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