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张店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纬度、海陆及其他地理事物和区域相对位置)
张店区位于淄博市中部,为淄博市辖区之一。张店区是淄博市的中心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科技中心,属于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区、环渤海经济发展带、半岛城市群。辖6个街道、6个镇,全区总面积244平方公里
② 张店的地理位置及环境
位置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全省中心示范镇、全国重点镇---张店镇。六毛路、芮张路、张孙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捷。 六安地层一览上太古界——下元古界 霍邱群和大别山群为区内最古老的一套变质岩地层 震旦系 南部佛子岭群分布于大别山北麓的金寨、霍山、舒城三县部分地区 寒武系 分布在霍邱西部及寿县城北,下、中、上统齐全。下统分为三组:下部猴家山组,由质岩、石英砂岩及含石英砂粒白云岩组成 石炭系 梅山群主要见于金寨县城梅山至皂河一带,呈北西西向展布 侏罗系 区内株罗系地层较为发育,上、中统均有出露。共分为五个组,即中统三尖铺组、凤凰台组、上统毛坦厂组、黑石渡组、周公山组 白垩系 区内白垩系,上、下统均有出露。下统为晓天组、白大畈组,上统为张桥组 下第三系 区内下第三系渐——古新统,为戚家桥组 上第三系 上第三系上——中新统正阳关组,见于寿县正阳关工程中,另在六安县城附近有零星出露,为一套含砂砾粘土岩和粘土质砂砾岩组成的河流湖泊交替相沉积,成岩性差,厚度大于269米 第四系 广泛分布于全市,特别是北部、中部各县,由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砂及砾石等组成,厚0~232米 数据来源:六安市政府网资料整理六安大地构造位置,隶属秦岭褶皱系(东端)和中朝准地台(南缘)两个Ⅰ级构造单元,自南向北跨武当淮阳隆起、北秦岭褶皱带和华北断坳三个Ⅱ级构造单元,进一步划分,则为大别山复背斜、佛子岭复向斜、合肥六安凹陷等次级构造单元 。
六安位于大别山北坡面向淮北平原的斜面上,西南高,东北低,由南向北呈阶梯状分布,大体分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四个类型。
六安地区的山脉,均属大别山脉及其支脉。大别山脉自鄂、豫、皖三省交界的棋盘山入境,为长江、淮河分水岭,将全市分为长江、淮河两个流域。境内山脉分为两段:一是西南段,历史上称为皖山;二是东段,历史上称霍山,也称淮阳山脉。
四面环山,中为平原
张店镇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依次分布着低山丘陵、微斜平原和浅平洼地。东南部的低丘山陵,主要分布在南定、沣水、湖田和中端口等镇。境内中部和北部房镇、马尚等镇,以及6个街道办事处,地势平缓,土层肥厚。由于地形、成土母质、岩石性质和地下水的深浅存在差异,加之悠久的垦殖历史,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自东南向西北,从低丘到平原,有规律地分布着褐土、砂姜黑土两大土类:南部、东部的低山丘陵区,包括南定、沣水、中端口等镇,大面积地分布着褐土的两个亚类;胶济铁路以北的微斜平原,分布着褐土和潮褐土;北部的浅平洼地,砂姜黑土和潮褐土以复域分布。
张店区的地貌分三种类型:一、构造剥蚀残余丘陵地貌,分布于张店的东南部;二、剥蚀堆积倾斜平原地貌,分布于张店的东北部;三、堆积倾斜平原地貌,分布于张店的中西部。
。 六安地区地处北亚热带的北缘,属湿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季风显着,雨量适中;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光、热、水配合良好。但由于处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暖冷气流交会频繁,年际间季风强弱程度不同,进退早迟不一,因而造成气候多变,常受水、旱灾害的威胁。
气温: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l4.6℃~15.6℃,白东北向西南随地势抬高而递减。
地温:平均地面温度自北向南在18~19℃,均高于平均气温。与平均气温具有同样特点,7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 。
无霜期:全市无霜期平均为211~228天,初霜出现在11月2日至ll日,北部地区早于南部地区;终霜在3月27日至4月3日,南部地区早于北部地区。山区无霜期较短,海拔500米以上仅有190天左右 。
日照: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960~2330小时,沿淮地区最多,寿县(城关)为2331小时;中部地区次之,六安为2256小时;金寨、霍山两县中山区,日照时间短,全年只2000小时。全市年日照百分率在46.0~52.8%,夏秋季节高,冬春季节低。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09.7~124.5千卡/厘米,地区分布是北多南少,平原多山区少,季节分布是夏季多、冬季少 。
降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0~1600毫米,具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少、夏春季多、冬秋季少以及年际间降水悬殊过大等特点 。
蒸发:全市年平均蒸发量1300~1500毫米,从西南向东北递增。西南山区,蒸发量与降水量基本相等,或降雨量略多于蒸发量 。
风向、风速:全市风向,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春、秋两季是风向转换季节,全年最多风向为偏东风,年平均风速为3.2~3.4米/秒;中部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7~2.5米/秒;西南部霍山、金寨山区、沙谷盆地,年平均风速为1.3~1.6米/秒。全年各月以静风为多 。
张店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5℃,年降水量1084毫米。季节变化显着,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 。
③ 淄博的地势特点、地形急急急! 张店的地形、地势特点急急急!
淄博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地处鲁北平原与鲁中山地的交接地带,南依泰沂山麓,北濒九曲黄河;最高海拔1108.3米(鲁山),最低海拔5米。境内最长的河流为淄河,全长122千米,纵贯城市南北。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有什么
区位优势
中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GDP突破2300亿元的淄博市中心城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技、旅游和流通中心
地理位置:张店区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结合地带、淄博市的中部,地处北纬36°4'30"~36°54'00",东经117°55'4"~118°12'20"。东与临淄相接,西与周村毗连,南与淄川接壤,北与桓台为邻。
气 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9~13.1℃,年均降水量636.毫米。
面 积: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71.31平方公里
人 口:总人口6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04万人,农业人口14.16万人。(2010年年末数据)
交通运输:张店区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距济南国际机场7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青岛港210公里,距烟台港380公里。胶济铁路横贯东西,张博铁路、辛泰铁路、淄东铁路纵穿南北,与京沪铁路相连。济青高速公路、滨莱高速公路在区内交汇,并与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相连接,309国道、803省道及16条地方骨干道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方形网状道路骨架,形成了高速化、网络化的现代交通格局。 GDP总额:554.18亿元(2010年数据)
【水利资源】 张店区处于淄博向斜盆地东麓的北缘,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灰系;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地层走向一般北东,倾向北西,受地形、地貌控制,降水所形成的地表、地下径流总体方向,由南东流向北西。地下径流系本区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主要水源地有湖田、沣水、张店西部和四宝山水源地(该水源地目前已严重超采)。孝妇河、猪龙河、涝淄河属于季节性河流,南北向横贯区域,汇入小清河,是张店的主要河流。
【土地资源】 张店区的地貌分三种类型:一、构造剥蚀残余丘陵地貌,分布于张店的东南部;二、剥蚀堆积倾斜平原地貌,分布于张店的东北部;三、堆积倾斜平原地貌,分布于张店的中西部。
张店区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依次分布着低山丘陵、微斜平原和浅平洼地。东南部的低丘山陵,主要分布在南定、沣水、湖田和中端口等镇。境内中部和北部房镇、马尚等镇,以及6个街道办事处,地势平缓,土层肥厚。由于地形、成土母质、岩石性质和地下水的深浅存在差异,加之悠久的垦殖历史,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自东南向西北,从低丘到平原,有规律地分布着褐土、砂姜黑土两大土类:南部、东部的低山丘陵区,包括南定、沣水、中端口等镇,大面积地分布着褐土的两个亚类;胶济铁路以北的微斜平原,分布着褐土和潮褐土;北部的浅平洼地,砂姜黑土和潮褐土以复域分布。褐土面积共17685.6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73.8%,砂姜黑土面积共6286.1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6.2%。截至1997年底,全区共有耕地面积162372亩;粮田面积111900亩;林业用地面积22111亩。其中森林面积2489公顷,森林覆盖率20.1%。
【矿产资源】 张店区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现已探明的主要类种有煤、铝土、石灰石、粘土及稀有金属镓、钴等10余种。辖区内的煤种主要有烟煤、无烟煤和天然焦等,主要分布在南定、沣水、湖田、中端口等境内。已探明保有储量为5400余万吨。至1997年底煤的保有储量为1069万吨,年开采能力150万吨。全区探明铁矿石储量为4000多万吨,至1997年底,保有储量为197万吨。矿石以磁铁矿为主,其次为含矽卡岩磁铁矿及假象赤铁矿,主要分布在中端口、卫固一带。开采以金岭铁矿为主,供乡镇集体开采的储量约为380多万吨,矿石品位在51-56%之间。区内已探明的铝土矿保有储量为1800多万吨,氧化铝含量为54%。开采以山东铝业公司矿山公司为主。伴生元素镓的品位为 0.009%,回收率为10.2%。全区石灰石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品种优,用途广。主要有化工灰岩、溶剂灰岩、水泥灰岩。化工灰岩探明的保有储量1亿多吨,氧化钙的含量为54.61%,是化工用石灰岩的一级品,分布于沣水、湖田等地;溶剂灰岩探明的储量为0.5亿吨,氧化钙含量为56.9%;水泥灰岩设计利用储量为 0.9亿吨,氧化钙含量为52.6-55%,留待探明的中端口等处还有一定的远景储量。其他矿产资源,主要还有砖瓦用粘土、红土、石英砂、矿泉水及地热资源等。至1997年底,全区的粘土保有储量为624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