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浙江在哪个方向。指的是地理位置。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折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浙江土地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10%,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起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浙江省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省级城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6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含1个自治县)。
⑵ 宁波在浙江省处于什么位置
宁波在浙江省处于东部位置。
宁波位于东经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宁波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市区海拔4-5.8米,郊区海拔为3.6-4米。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台地、谷(盆)地和平原。全市山地面积占陆域的24.9%,丘陵占25.2%,台地占1.5%,谷(盆)地占8.1%,平原占40.3%。
宁波气候条件
宁波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全市常年平均气温16.4℃,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8.0℃,一月份最低,为5.4℃。
全市无霜期一般为230天至24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80毫米左右,五至九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常年平均日照时数1850小时。
以上内容参考宁波市人民政府-自然地理
⑶ 宁波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是哪里
东部。
宁波位于中国海岸线中部,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东经120 55~122 16度,北纬28 51~30 33度,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
总用地面积9816平方公里统计年鉴公布的陆域面积是以0米等深线起算),其中市区面积为3730平方公里。全市海域总面积8355.8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594.4公里,约占全省海岸线的24%。全市共有岛屿614个,面积255.9平方公里。
(3)浙江宁波在邳州的什么地理方问扩展阅读:
宁波地处宁波平原,纬度适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宁波市年平均气温16.4摄氏度,7月最高,28.0摄氏度,1月最低,4.7摄氏度。宁波市无霜期一般为230至240天。年平均降水量约1480毫米,占5~9月年降水量的60%。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50小时。
宁波四季分明,冬季和夏季持续四个月,而春季和秋季仅持续两个月左右。若以平均气温0>22℃为夏季、0<10℃为冬季、10~22℃为春秋两季这一标准划分一般是3月第六候入春,6月第一候进夏,9月第六候入秋,11月第六候入冬。
⑷ 宁波地理位置
宁波简称“甬”,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浙江宁绍平原东端,即东经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县、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033平方公里。
宁波境内主要山脉有四明山和天台山两支。四明山又名句余山,
是天台山脉的支脉,横跨本市余姚、鄞县、奉化三县(市),并与嵊县、新昌、天台三县连接。山峦起伏,蜿蜒连绵,危崖壁立,森林茂密。四明山,据志书载:"四明山周围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次,中顶五峰,状如莲花,疑近星斗,山顶极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这就是四明山名称的来历。天台山,主干山脉在天台县,宁波境内为其余脉,有4大分支从宁海县西北、西南入境,经象山港延至镇海、鄞县东部诸山。
宁波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全市海域总面积为975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为1562公里,其中大陆岸线为788公里,岛屿岸线为774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三分之一。
全市共有大小岛屿531个,面积524.07平方公里。宁波境内有两湾一港,即三门湾、杭州湾、象山港。这些湾港,因有钱塘江、甬江及众多溪河注入,夹带着大量泥沙和营养物质,为滩涂和近海生物繁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宁波沿海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期潮型,一天有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平均高潮为吴淞零点以上3.14米,最高潮位4.86米,平均低潮位1.47米,最低潮位为0.31米。三门湾、象山港、甬江的潮差自南向北递减,甬江镇海口外的潮流,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朔望日涨于十一时一刻。市区"三江口"的潮汛则朔望日涨于一时。
宁波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河流有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余姚江发源于上虞县梁湖;奉化江发源于奉化市斑竹。余姚江、奉化江在市区"三江口"汇合成甬江,流向东北经招宝山入海。整个甬江流域,因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
⑸ 宁波在杭州的什么地理方向
宁波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浙江宁绍平原东端,即东经120° 55' 至122° 16' ,北纬28° 51' 至30° 33' 。 在杭州的东南方
⑹ 宁波的地理环境
宁波地处宁波平原,纬度适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宁波市的多年平均气温16.4℃,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8.0℃,一月份最低,为4.7℃。宁波市无霜期一般为230天至24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80毫米左右,五至九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850小时。
宁波四季分明,冬夏季长达4个月,春秋季仅约2个月。若以平均气温0>22℃为夏季、0<10℃为冬季、10~22℃为春秋两季这一标准划分一般是3月第六候入春,6月第一候进夏,9月第六候入秋,11月第六候入冬。
作物生长期30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480mm,山地丘陵一般要比平原多三成,主要雨季有3~6月的春雨连梅雨和8~9月的台风雨和秋雨,主汛期5~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 宁波是浙江东部的交通枢纽,宁波绕城高速公路(G1501)、杭甬高速公路(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G92)、甬台温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G15)、甬金高速公路(G1512)、甬舟高速公路(舟山跨海大桥,G9211)、甬台温复线高速(G15W3,象山港大桥及其连接线)、穿山疏港高速(S20 )等多条高速公路的穿境而过,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落成,宁波到上海的时间从原先的4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
2013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09万公里,公路网密度111公里/百平方公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高速公路495.8公里,一级公路1058.9公里,二级公路775.3公里,三级公路1533.1公里,四级公路6354.9公里。 萧甬铁路复线和甬台温铁路为宁波的主干铁路,北仑线、洪镇线、余慈线、白沙线为支线,外连浙赣线、沪杭线,内通宁波港区,接通中国的铁路网。
宁波市区主要铁路客运站为宁波站和庄桥站,在余姚、奉化、宁海各有一个小型铁路客运站,货运站为宁波北站与在建中的集装箱中心站。
2009年10月,甬台温铁路正式开通,结束了宁波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杭甬客运专线和准备筹建的沪甬跨海铁路连接线建设,宁波到杭州的时间缩短到60分钟之内,到上海的时间缩短为1.5小时到,通过高铁到南京只需2.5小时 。新建的宁波站于2013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拥有8台16线,与轨道交通二号线还有规划中的四号线零距离换乘,成为华东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是宁波唯一的航空港,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境内,是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机场占地面积250万平方米,拥有16个停机位,候机楼面积4.35万平方米,跑道全长3200米,宽60米,配有先进的通信导航和空中管制系统,达到4E级机场标准,可起降包括波音747在内的大型客机。机场距宁波市区12公里,距离市区仅有10-30分钟的车程,十分便捷。
截止2013年,机场已开辟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厦门、青岛、大连、哈尔滨、昆明、三亚、郑州、兰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的航线,并开通前往香港、澳门、台湾、首尔、新加坡、曼谷等地的国际航线。2013年保障飞机起降46468架次,完成546万人和9.4万吨物资的运送任务。
东方航空将浙江分公司设在宁波,栎社机场为该公司的重要基地。2009年8月,宁波成为直航台湾定期航班的航点,每周拥有飞往台北、台中、高雄的航班。
T2航站楼已于2015年开始建设,工期为5年,预计吞吐量为1200万客流 作为国家大型港口的宁波港设备先进,运力充足,不但担负起宁波水路运输的重任,更成为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海运远洋贸易的集散地和物流中心。
2013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4.96亿吨,比上年增长9.5%,增幅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76亿吨,增长12.6%。全年集装箱吞吐量1677.4万标箱,增长7.0%,箱量排名保持大陆港口第三位、世界港口前六。 2008年12月,宁波轨道交通方案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宁波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以主城区为核心,以跨三江(姚江、甬江、奉化江)、连三片(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沿三轴(商业轴、水轴、公建轴)为指导思想构成骨架,由6条线组成放射式线基本网络,辐射范围覆盖全宁波市区,规划线网全长247.5km(主城区内全177.4km)。其中1、2、3号线为轨道交通主干线,4、5、6号线为辅助线,共设置116座换乘站。
新一轮规划中,宁波轨道交通出现了7号线,8号线,K1线,K2线,另外还有宁波-慈溪,宁波-余姚,宁波-奉化-宁海,宁波-象山等市域铁路。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于2014年5月30日正式投入运行,西起高桥西,东至东环南路(1期工程),全长20.878千米,共设有20个站。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将于2015年9月26日正式投入试运营。
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5号线将于2020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自由行包车
自由行常常伴随而来的就是交通问题,频繁的倒车,等车浪费了大把的观光时间。包车出游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趣包车在线包车平台,为热爱旅行的人们,提供便捷优质的个性化包车旅游体验,让你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观光游览。
⑺ 宁波的地理位置为
宁波简称“甬”,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浙江宁绍平原东端,即东经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县、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033平方公里。
⑻ 宁波市地理
宁波简称“甬”,位于东经120度55分至122度16分,北纬28度51分至30度33分。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的东海之滨。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与上海隔湾相望,西接绍兴市,南临三门湾,与台州相连。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033平方公里。
宁波境内主要山脉有四明山和天台山两支。四明山又名句余山,是天台山脉的支脉,横跨本市余姚、鄞县、奉化三县(市),并与嵊县、新昌、天台三县连接。山峦起伏,蜿蜒连绵,危崖壁立,森林茂密。四明山,据志书载:“四明山周围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次,中顶五峰,状如莲花,疑近星斗,山顶极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这就是四明山名称的来历。天台山,主干山脉在天台县,宁波境内为其余脉,有4大分支从宁海县西北、西南入境,经象山港延至镇海、鄞县东部诸山。
宁波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河流有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余姚江发源于上虞县梁湖;奉化江发源于奉化市斑竹。余姚江、奉化江在市区“三江口”汇合成甬江,流向东北经招宝山入海。整个甬江流域,因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
全市共有大小岛屿531个,面积524.07平方公里。宁波境内有两湾一港,即三门湾、杭州湾、象山港。这些湾港,因有钱塘江、甬江及众多溪河注入,夹带着大量泥沙和营养物质,为滩涂和近海生物繁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宁波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全市海域总面积为975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为1562公里,其中大陆岸线为788公里,岛屿岸线为774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三分之一。
⑼ 宁波在浙江的地理位置
宁波在浙江的地理位置如下所示:
宁波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东经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
宁波市陆域总面积9816平方千米(统计年鉴公布的陆域面积是以0米等深线起算),其中市区面积为3730平方千米。全市海域总面积为8355.8平方千米,岸线总长为1594.4千米,约占全省海岸线的24%。全市共有大小岛屿614个,面积255.9平方千米。
(9)浙江宁波在邳州的什么地理方问扩展阅读:
宁波市域内植被分布南北差异不大,而东西方向差异明显。主要森林植被为马尾松,市域南北皆有分布,栽培经济作物则大都适应性较强。
随海拔差异,自西向东依次分布有针叶林、阔叶林、栽培植物和滨海植被。针叶林分布于山顶,多为次生演替形成,部分保护较好地区也有针阔混交林。750米以下山地、丘陵分布有阔叶林,相当一部分为人工造林形成。
天童森林公园、瑞岩寺林场、宁海南溪温泉等处保存有阔叶林原始群落。栽培植物多位于海拔50米以下,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人工栽培林木。滩涂和滨海荒地则分布有盐蒿、芦苇等耐盐植物。
⑽ 宁波市地理位置是什么经度多少纬度多少
宁波位于东经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