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辨别气候类型
一、看月平均气温,确定所处的温度带,辨别大的气候类型
凡各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是热带气候,凡各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是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凡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的是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凡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又在15℃以上的是温带气候(但有一个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
二、看每月降水量及年降水量,细分三个温度带(热带、温带、寒带)下的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中,各月降水都很多(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的月份为多雨月份)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都很少的是热带沙漠气候。一年有雨季(湿季)、旱季(干季)之分的是热带季风气候或者热带草原气候,区分这两种气候要一看气温、二看降水,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份、年降水量又在1500mm以上的是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中,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与月降水量柱状图呈“宝塔型”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的教材上把这两种气候合并为一种气候类型);如果高温期与少雨期一致,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与月降水量柱状图呈“唇型”,则一定是地中海气候。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中,如果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与月降水量柱状图也呈“宝塔型”的,应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或者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分二者的方法是看降水量:一般年降水量大于400mm、气温年温差小的为温带季风气候,否则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另外,各月降水都很均匀且夏季气温在10℃~20℃之间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短促,冬季寒冷漫长,年降水量很少的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它是温带气候向寒带气候过渡的一种气候类型。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其中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的是冰原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的是苔原气候;凡处于低、中纬度地区的高原山地,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着,夏季气温又特别低的(一般低于10℃)是高山高原气候。这样,就把冰原气候、苔原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区分出来了。
总之,看气温、看降水、看气温与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是区分气候类型的三个关键,同学们只要从这三个方面去分析气候类型,所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判断气候类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北半球陆地的最热月在7月(夏季),最冷月在1月(冬季),海洋的最热月和最冷月则各延迟一个月。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南半球的最热月和最冷月刚好和北半球相反。
四、记住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1.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二者的区别在于年降水量不同:热带季风气候的年降水量多,一般在1500mm以上,一年分旱、雨两季;热带草原气候的年降水量少,一般在750mm~1000mm之间,一年分干、湿两季。
2.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区别在于:①最低月平均气温不同:热带季风气候最低月平均气温高于20℃,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低月平均气温高于0℃,温带季风气候最低月平均气温低于0℃。②降水量依次减少: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最多,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次之,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最少。
五、归纳气候类型分布地区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有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是三种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也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最多、最复杂的大洲是北美洲,共有11种;其次是亚洲,有10种。
5.六大洲(除南极洲外)都有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 如何判断某地理位置属于哪个气候类型
以下几点是我建议的方法:
1首先看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北极圈以上的北温带,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北温带,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南极圈以下的是南寒带),即位于热带就是热带什么什么气候,当然纬度越高处于的气候越冷;
2地形地势的不同也会造成同一纬度的气候不同,如盆地,高原等;
3这一点只须对号入座就好:赤道附近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热带沙漠气候位于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与内陆,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位于中国,美国,巴西的东南部及阿根廷澳大利亚沿海地区;
地中海气候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位于中国,俄罗斯的东北部,及朝鲜半岛;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南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位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南极和北极则分别是苔原气候的冰原气候;
希望对你有帮助.
3. 怎样根据地理位置来判断气候类型 主要是高中的
根据地理位置来判断气候类型:
1、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首先请背熟大气环流图(气压带风带),再背熟世界主要气候成因表。根据地点所在气压带风带、大陆东岸或西岸来判断气候。例如:西欧位于40N-60N亚欧大陆西部,处于西风带,西风带来海洋湿润水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2、地形。高山、低地对气候都有影响。学到区域地理时,仔细把南美的气候学好,了解安第斯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的影响。
3、看附近的洋流。
总之遇到根据位置判断气候的,除了你背熟世界气候分布图之外,就靠你想的全面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最好每个都考虑下
4. 怎么根据经纬度判断气候类型
气候由两大要素组成,即气温和降水,而纬度位置是划分气温和降水的重要依据。
原因:地球是球体决定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热分布不均匀,为了衡量到达地球表面光热的多少,人们以纬度位置作为划分地球不同地理位置光热多少的标准。于是,以南北回归线作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以南北极圈作为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纬线成为划分热量的标准,同时纬线也是划分降水多少的依据。
规律:一般来说,根据纬度位置可以划分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忽略南北半球,可以划分出三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即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判断方法:1、如果所给的位置地处热带即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5度)之间,判断属于四种热带气候的一种。
2、如果所给位置位于温带南北纬23.5度——南北纬66.5度,则属于五种温带气候的一种;
3、如果所给位置位于寒带南北纬66.5度——南北纬90度,则属于寒带气候。.
4、高原山地气候在热带和温带都有。
5. 地理位置与气候的关系
地理位置与气候是相关的。
气候就是因不同地域的地理特质所造成的差异来区分。所以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就有不同的气候。而且气候也分大气候小气候,大气候可以大到大洲大洋的影响造成的比如季风气候,北大西洋气候等等。小气候到你家门前有个大水塘,你家就比较冬暖夏凉,这是小气候。所以地理位置跟气候是紧密相关的。
6. 地理上怎样辨别气候
多看
地图和了解各种气候的特点在联系实际地理位置!一般是根据雨季和气温判断的!
最重要的是和老师做好交流和沟通
呵呵
7. 地理里面的那些气候怎么辨别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步骤:
1.判断南北半球
看最高气温所在月份……这个应该不用说了,若全年温差不说明是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
2.以温定带
(主要看最低气温)
0、15度作界限,
全年最低气温高于15度,为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在0-15度之间,为亚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度,为温带;
全年
最高
气温在0度左右,为寒带。
3.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况)
按降水类型划分,有四类
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年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常用气候类型也就这十种,步骤2和步骤3取个交集,就能确定。
另外有两点需要注意:
1.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温度带上,同属热带气候,降水又同属夏雨型,区分的方法是,热带季风的降水更加集中。有降水的柱状统计图作比较会很明显。再有,热带季风是分雨旱两季,而热带草原是干湿两季。
2.温带海洋气候——虽是温带的气候类型,全年的最低气温却高于0度,但从降水上要和热带雨林相区分应该还是不难的。
我想我的方法不用去记降水量热量,气温也只是0、15两个界线,做题时应该更实用一些。
8. 如何判断某地理位置属于哪个气候类型
先要熟练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然后根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即可判断。比如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
9.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怎么判断的
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形”定位(半球):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以“温”定带(温度带):
热带:终年皆高温:> 15℃;
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寒带:冷季最低温:< 0 ℃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
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的描述技巧
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降水以及光照三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气温
①气温的高低;
②气温的年或日较差
终年高温;终年严寒;夏季高温;全年温和;
气温年较差大(小);最热月或最冷月气温
降水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的年际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干季、湿季之分);降水丰沛;全年少雨
光照
①光照的强弱;
②年日照时数的多少
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烈(较弱);光照充足(不足)
①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大于15°C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10°C表明海洋性显着,气温季节变化小。
②高温、凉爽、温和、寒冷:夏季月均温大于20°C可认为是高温,小于20°C可认为是凉爽;冬季月均温大于0°C一般可认为是温和,小于0°C一般可认为是寒冷。
③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 mm描述时称为稀少,10~50 mm为少雨,50~100 mm为多雨。